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美术作业的批改中笔者从不设计打分,而是以作业要求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最后以得到的星级数来评定,每一个星级的评定都是对学生美术成绩的一个肯定。有一次在课堂上有位学生问了一个很普通经常见到却又让人感到很奇怪很愕然的问题:为什么老师批改作业时,总是在做错的地方打上叉(“×”)号,在做对的地方打上勾(“√”)号?为什么不能换一下,在做对的地方打上叉号,在做错的地方打上勾号呢?我一时就被难住了,说是约定俗成,已成规定。然而,那学生也够厉害,偏又追问:为什么这样规定而不那样规定呢?就这样,我最后还是被他难住了。
一、“√”或“×”符号的由来
因为学生好奇心的驱动,我最终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让同学们与我一起探索、研究。我带同学们到计算机网络上寻找相关的文字资料,结果得知勾号是来源于英国,来源于英文“right”当中的第一个字母“r”。关于叉号尚没有找到答案。“r”是字母,而“√”是造型符号。字母“r”为什么会演变成勾号的造型呢?是由于速写演变而来。
二、“√”或“×”符号的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
当谈到造型,人们就自然会联系到美术。于是我让同学们在美术领域中来寻找叉与勾的内涵。首先将焦点集中在“线条”上,一致认为“√”或“×”符号与线条有关。类似于叉的线条是斜线,两条斜线相交就成了叉;类似于勾的线条是曲线,勾是连绵的曲线当中的一部分(虽然有的地方勾是折线形式,但通常教师在打勾时由于快速、自然,总是把勾打成曲线形式,总是在拐弯处带有圆弧)。
于是,我又带同学们用网络寻找斜线与曲线。寻找中,有一位学生的发现使我很惊喜,他从图画方面找到了斜线与曲线。如木刻版画《怒吼吧,中国!》当中,捆绑着的绳索与奴隶的躯体是用了很多的斜线表现出来的,这些斜线当中有的就相交着,很类似于叉;吴冠中的中国画《春》运用了很多不同颜色的自然流畅的曲线,有的曲线很类似于连续性的“勾”。受这位同学的影响,又陆续有几位同学找到了类似的图画以及其他的美术作品。类似于前者的如:胡一川的木刻版画《到前线去》、罗丹的雕塑《加莱义民》、达利的油画《内战的预同言》、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的纤夫》、四川汶川大地震倒塌的建筑(摄影)等等;类似于后者的如:黄公望的中国画《富春山居图》、林风眠的中国画《樱花小鸟》、北京亚运村的雕塑《凤凌霄汉》、关于欢庆舞蹈的摄影等等。根据这些作品,有关叉与勾的线条找到了,如果暂且就把相交的斜线与流畅的曲线当作是叉与勾的来源之一,那么接下来需要探索解决的问题就是斜线与曲线为什么会成为叉与勾的一种来源。
三、“√”或“×”符号在美术作品中的表现
与斜线和与曲线相关的美术作品可以将其分成两类:一类是属心情较差的或庄严、严肃、凄凉、悲壮的;另一类是属心情较好的或生动活泼、欢快、喜庆的。前者与斜线相对应,与叉相对应;后者与曲线相对应,与勾相对应。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中,许多朝不同方向直冲而下的粗壮的斜线,给人一种愤怒、悲痛的感觉;四川汶川大地震摄影图片反映倒塌的建筑中,各种柱子、屋梁、墙壁、砖块、石头、钢筋等等,都呈坚硬的斜线杂乱的交错着,给人一种冰冷、遗憾、悲伤、痛苦的感觉;与之相反,王羲之的《兰亭序》中,那自然、宛转、流畅的线条,给人一种轻松、舒适、清朗、欢快的感觉;吴冠中的《春》给人一种春天般的温暖、自如、清新、明快的感觉。
原来如此,教师在批改学生作业时,面对答错的、不如意的地方,虽不至于像面对震倒的建筑而那样的悲愤、痛恨,但总有点相似之处,潜意识中总会有点不高兴的,总带有否定之意,这种情况下,打叉最符合最能表达出教师较不好的心情。面对答对的、如意的地方,虽不至于像面对《春》而那样的喜庆、愉悦,但总有点相似之处,潜意识中总不会一点也不高兴的,总带有肯定之意,这种情况下,打“勾”最符合最能表达出教师较好的心情。当同学们看到被教师批改过的作业时,面对叉与勾的心情肯定也与教师相仿,见到叉就会不高兴,甚至伤心、气愤;见到勾就会轻松、自如甚至窃喜、得意。每逢考试,学生更是希望试卷上的叉越少越好,最好没有叉;希望试卷上的勾越多越好,最好全部都是勾。
由此可见,线条具有情感特征,不同的线条引起人的情感也不一样。勾与叉是不同的线条,它们给人的情感、心情也不一样。勾给人以情感较好的方面,叉给人以情感较不好的方面,这正与作业做得对与错给人的情感好与坏相一致。所以,教师在批改作业时给对的打勾给错的打叉是符合情理的,这种约定俗成是符合情由的,如果反过来就会违背人的心理,影响人的心理健康。
一、“√”或“×”符号的由来
因为学生好奇心的驱动,我最终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让同学们与我一起探索、研究。我带同学们到计算机网络上寻找相关的文字资料,结果得知勾号是来源于英国,来源于英文“right”当中的第一个字母“r”。关于叉号尚没有找到答案。“r”是字母,而“√”是造型符号。字母“r”为什么会演变成勾号的造型呢?是由于速写演变而来。
二、“√”或“×”符号的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
当谈到造型,人们就自然会联系到美术。于是我让同学们在美术领域中来寻找叉与勾的内涵。首先将焦点集中在“线条”上,一致认为“√”或“×”符号与线条有关。类似于叉的线条是斜线,两条斜线相交就成了叉;类似于勾的线条是曲线,勾是连绵的曲线当中的一部分(虽然有的地方勾是折线形式,但通常教师在打勾时由于快速、自然,总是把勾打成曲线形式,总是在拐弯处带有圆弧)。
于是,我又带同学们用网络寻找斜线与曲线。寻找中,有一位学生的发现使我很惊喜,他从图画方面找到了斜线与曲线。如木刻版画《怒吼吧,中国!》当中,捆绑着的绳索与奴隶的躯体是用了很多的斜线表现出来的,这些斜线当中有的就相交着,很类似于叉;吴冠中的中国画《春》运用了很多不同颜色的自然流畅的曲线,有的曲线很类似于连续性的“勾”。受这位同学的影响,又陆续有几位同学找到了类似的图画以及其他的美术作品。类似于前者的如:胡一川的木刻版画《到前线去》、罗丹的雕塑《加莱义民》、达利的油画《内战的预同言》、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的纤夫》、四川汶川大地震倒塌的建筑(摄影)等等;类似于后者的如:黄公望的中国画《富春山居图》、林风眠的中国画《樱花小鸟》、北京亚运村的雕塑《凤凌霄汉》、关于欢庆舞蹈的摄影等等。根据这些作品,有关叉与勾的线条找到了,如果暂且就把相交的斜线与流畅的曲线当作是叉与勾的来源之一,那么接下来需要探索解决的问题就是斜线与曲线为什么会成为叉与勾的一种来源。
三、“√”或“×”符号在美术作品中的表现
与斜线和与曲线相关的美术作品可以将其分成两类:一类是属心情较差的或庄严、严肃、凄凉、悲壮的;另一类是属心情较好的或生动活泼、欢快、喜庆的。前者与斜线相对应,与叉相对应;后者与曲线相对应,与勾相对应。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中,许多朝不同方向直冲而下的粗壮的斜线,给人一种愤怒、悲痛的感觉;四川汶川大地震摄影图片反映倒塌的建筑中,各种柱子、屋梁、墙壁、砖块、石头、钢筋等等,都呈坚硬的斜线杂乱的交错着,给人一种冰冷、遗憾、悲伤、痛苦的感觉;与之相反,王羲之的《兰亭序》中,那自然、宛转、流畅的线条,给人一种轻松、舒适、清朗、欢快的感觉;吴冠中的《春》给人一种春天般的温暖、自如、清新、明快的感觉。
原来如此,教师在批改学生作业时,面对答错的、不如意的地方,虽不至于像面对震倒的建筑而那样的悲愤、痛恨,但总有点相似之处,潜意识中总会有点不高兴的,总带有否定之意,这种情况下,打叉最符合最能表达出教师较不好的心情。面对答对的、如意的地方,虽不至于像面对《春》而那样的喜庆、愉悦,但总有点相似之处,潜意识中总不会一点也不高兴的,总带有肯定之意,这种情况下,打“勾”最符合最能表达出教师较好的心情。当同学们看到被教师批改过的作业时,面对叉与勾的心情肯定也与教师相仿,见到叉就会不高兴,甚至伤心、气愤;见到勾就会轻松、自如甚至窃喜、得意。每逢考试,学生更是希望试卷上的叉越少越好,最好没有叉;希望试卷上的勾越多越好,最好全部都是勾。
由此可见,线条具有情感特征,不同的线条引起人的情感也不一样。勾与叉是不同的线条,它们给人的情感、心情也不一样。勾给人以情感较好的方面,叉给人以情感较不好的方面,这正与作业做得对与错给人的情感好与坏相一致。所以,教师在批改作业时给对的打勾给错的打叉是符合情理的,这种约定俗成是符合情由的,如果反过来就会违背人的心理,影响人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