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摘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面向市场、面向技术、面向应用,培养综合素质优良的高级技能人才,是当前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也是确立职业教育课程理念的依据。因此,教师的亲身实践能力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课程的设置改革和办学模式是必然途径。
一、构建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
1.教师的实践能力提升
畜牧兽医专业院校需要切实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教师应该是技能的传授者。所以教师自己的实践能力、职业实践经历都直接关系到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从畜牧兽医专业教师队伍的构成来看,他们急需提高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目前,从部分院校来考察,畜牧兽医专业教师大致有三部分来源组成:职业院校的前身,原来中等专业学校的教师,这部分教师有的现在是学校各级的领导和教育教学骨干;从高校毕业的本科、硕士以上新教师,他们带来了普通高校新的专业知识;从企事业单位调进的技术人员,他们有较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和技能。这三部分不同来源组成的教师队伍,虽可以互相取长补短,但仍然实践不足。必须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尤其是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为此,必须建立科学的评价、激励和促进的机制,促进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的关注与提高。健全的激励机制可以有效调动教师实践锻炼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学校较全面的把握教师的实践能力的现实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寻求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的途径和措施,促进畜牧兽医专业教师队伍实践能力得到提升。
2.课程的设置改革的就业导向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就业是民生之本”。构建职业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应通过广泛的社会调研,分析行业发展趋势与对人才的规格要求,按照行业、企业需求确定课程目标;根据畜牧兽医专业技术领域与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国家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选择教学内容;依据学生顺利就业的需要安排教学进度;按照职业结构与岗位内容的变化,构建具备一定弹性的课程体系。坚持按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整合课程的原则随着畜牧兽医行业的不断发展,职业岗位(群)及其能力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必须摆脱学科知识系统的束缚,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技能训练为主线,以培养目标实现作为内容取舍与结构组合的标准,按照职业岗位对本专业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整合课程,精简课程门类,避免交叉重复。在课程整合过程中,不求学科体系的完整,但要强调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基础性与综合性,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突出专业技能与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的程序应坚持与实际工作过程相一致。
二、构建以学生能力为中心的课程开发理念
1.整合课程资源,增强学生能主动适应能力
畜牧兽医专业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其专业课程要体现职业教育属性,注重理论的应用形态,强调专业技术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设定专业课程时应充分考虑行业为背景,突出行业的特点和职教的特色,才能使学生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为职业岗位提供人才,为职业岗位服务。为了使学生今后能主动适应职业岗位,必须整合课程资源,因为本专业的学生今后就业方向一般以行业为准,如养猪业、养鸡业、养牛业等。要根据行业及其岗位来综合和整合课程,要非常接近生产,服务于生产第一线。改变以往片面追求专业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理论知识深度的弊病。把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未来的应职方向和岗位紧密结合起来,体现针对性,突出应用性,凸显实用性,从以往的学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这样有利于学生主动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课程的整合要积极吸收行业单位参与,以便更贴近生产实际。
2.开发课程资源,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畜牧兽医专业课程的开发必须以生产为主线进行开发,就是要按职业生产岗位的综合能力开发教学内容,岗位需要什么知识和技能,就开发什么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开发要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满足经济和企业发展的需求,否则会“用昨天的知识,培养今天的人才”。比如,现代养牛生产中广泛利用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等新技术和先进技术,我们就将这些先进技术开发到课程中,贯穿到教学内容中去,让学生能及时的掌握和应用这些先进技术;又如近两年在全国发生的并对家禽业生产影响最大的“禽流感”病最新的防制技术,也安排到《养禽与禽病防治》课程的教学内容中,让学生掌握该病防治的新知识及新技术,今后应用于生产,对加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就得到了保证。课程的开发要避免将理论课与实践课、教学与生产、学习与应用分开,在课程开发中剔除过深的理论知识以及实际工作岗位中应用不多的知识,把握体现实际、实用、实效原则。增加实践教学,可以提高了学生的技能素质,提高实践能力。
三、构建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课堂教学理念
同当前的《课新标》教育改革相一致,畜牧兽医专业教育也应以关注人的发展是为课堂教学,以人为本,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强调教学应该是人的品格、思维、语言能力、文化知识与人的意识的全面发展,把情感、策略、文化作为课程的内容与目标;把培养学生的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态度、自信心放在教学的首要地位;把学生的学习策略,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学习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了解专业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对专业的积极的情感态度;为学生的终身致力于本专业打下良好的基础。确立这样的课堂教学理念,教师必须从根本上克服传统教学的教师主体课堂模式,从的“点、线、面、体”多角度探讨以学生参与活动为主的学生主体课堂。树立学生是专业学习的主体的思想,学习的目的不仅是要学生学会知识、技能,还要学会自我学习,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等,在学生学习的知识“点”上,课堂教学的“主线“上有一个指导观念的革新
一、构建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
1.教师的实践能力提升
畜牧兽医专业院校需要切实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教师应该是技能的传授者。所以教师自己的实践能力、职业实践经历都直接关系到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从畜牧兽医专业教师队伍的构成来看,他们急需提高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目前,从部分院校来考察,畜牧兽医专业教师大致有三部分来源组成:职业院校的前身,原来中等专业学校的教师,这部分教师有的现在是学校各级的领导和教育教学骨干;从高校毕业的本科、硕士以上新教师,他们带来了普通高校新的专业知识;从企事业单位调进的技术人员,他们有较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和技能。这三部分不同来源组成的教师队伍,虽可以互相取长补短,但仍然实践不足。必须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尤其是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为此,必须建立科学的评价、激励和促进的机制,促进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的关注与提高。健全的激励机制可以有效调动教师实践锻炼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学校较全面的把握教师的实践能力的现实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寻求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的途径和措施,促进畜牧兽医专业教师队伍实践能力得到提升。
2.课程的设置改革的就业导向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就业是民生之本”。构建职业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应通过广泛的社会调研,分析行业发展趋势与对人才的规格要求,按照行业、企业需求确定课程目标;根据畜牧兽医专业技术领域与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国家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选择教学内容;依据学生顺利就业的需要安排教学进度;按照职业结构与岗位内容的变化,构建具备一定弹性的课程体系。坚持按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整合课程的原则随着畜牧兽医行业的不断发展,职业岗位(群)及其能力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必须摆脱学科知识系统的束缚,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技能训练为主线,以培养目标实现作为内容取舍与结构组合的标准,按照职业岗位对本专业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整合课程,精简课程门类,避免交叉重复。在课程整合过程中,不求学科体系的完整,但要强调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基础性与综合性,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突出专业技能与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的程序应坚持与实际工作过程相一致。
二、构建以学生能力为中心的课程开发理念
1.整合课程资源,增强学生能主动适应能力
畜牧兽医专业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其专业课程要体现职业教育属性,注重理论的应用形态,强调专业技术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设定专业课程时应充分考虑行业为背景,突出行业的特点和职教的特色,才能使学生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为职业岗位提供人才,为职业岗位服务。为了使学生今后能主动适应职业岗位,必须整合课程资源,因为本专业的学生今后就业方向一般以行业为准,如养猪业、养鸡业、养牛业等。要根据行业及其岗位来综合和整合课程,要非常接近生产,服务于生产第一线。改变以往片面追求专业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理论知识深度的弊病。把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未来的应职方向和岗位紧密结合起来,体现针对性,突出应用性,凸显实用性,从以往的学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这样有利于学生主动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课程的整合要积极吸收行业单位参与,以便更贴近生产实际。
2.开发课程资源,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畜牧兽医专业课程的开发必须以生产为主线进行开发,就是要按职业生产岗位的综合能力开发教学内容,岗位需要什么知识和技能,就开发什么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开发要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满足经济和企业发展的需求,否则会“用昨天的知识,培养今天的人才”。比如,现代养牛生产中广泛利用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等新技术和先进技术,我们就将这些先进技术开发到课程中,贯穿到教学内容中去,让学生能及时的掌握和应用这些先进技术;又如近两年在全国发生的并对家禽业生产影响最大的“禽流感”病最新的防制技术,也安排到《养禽与禽病防治》课程的教学内容中,让学生掌握该病防治的新知识及新技术,今后应用于生产,对加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就得到了保证。课程的开发要避免将理论课与实践课、教学与生产、学习与应用分开,在课程开发中剔除过深的理论知识以及实际工作岗位中应用不多的知识,把握体现实际、实用、实效原则。增加实践教学,可以提高了学生的技能素质,提高实践能力。
三、构建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课堂教学理念
同当前的《课新标》教育改革相一致,畜牧兽医专业教育也应以关注人的发展是为课堂教学,以人为本,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强调教学应该是人的品格、思维、语言能力、文化知识与人的意识的全面发展,把情感、策略、文化作为课程的内容与目标;把培养学生的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态度、自信心放在教学的首要地位;把学生的学习策略,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学习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了解专业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对专业的积极的情感态度;为学生的终身致力于本专业打下良好的基础。确立这样的课堂教学理念,教师必须从根本上克服传统教学的教师主体课堂模式,从的“点、线、面、体”多角度探讨以学生参与活动为主的学生主体课堂。树立学生是专业学习的主体的思想,学习的目的不仅是要学生学会知识、技能,还要学会自我学习,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等,在学生学习的知识“点”上,课堂教学的“主线“上有一个指导观念的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