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进主持

来源 :南方文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we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季进:在本栏目以往发表的导语和论文中,我们一直试图突出翻译在“中国文学走出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也一再申明,“翻译问题”所指涉的绝不止于译文和原著的关系,而是囊括了从生产到阅读,从流通到消费,从宣传到教育,从文化认同到意识形态的方方面面。翻译不是由此及彼的透明的過程,推动文学翻译的也绝不仅仅是纯粹的文学或学术力量。诚如韦努蒂(Lawrence Venuti)在《翻译之耻》(The Scandals of Translation: Towards an Ethics of Difference,1998)中令人信服地指出的,翻译生产的原因不一而足,有文学的、商业的、教育的、技术的,也有宣传的、外交的,“然而,没有哪个译者或翻译机构的发起人,能希望控制或者意识到生产翻译的每个条件;也没有哪个翻译代理人能够预期到每次的结果,或是预期翻译的使用情况、效能与传递的价值观念”。这意味着,一方面翻译当然事关策略与风格,预设了种种价值目标和意识形态,但另一方面恰恰因其关涉作者、译者、读者、推广和出版机构等诸多环节,任何一方都难以掌控全局,因而反倒揭橥了翻译过程中的各类不对等关系和知识盘剥,促成了对于整个流程中权力运作和话语操纵的省察。
  本期的两篇文章均与此话题相关。第一篇是来自西班牙的著名汉学家达西安娜·菲萨克(Taciana Fisac)的《欧洲对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影响:以阎连科为例》,原则上说这并不是一篇有关中国文学外译的文章,但其问题意识和切入视角却始终不离翻译。菲萨克是精通汉语的学者,同时也是一名译者,甚至从事西汉双向翻译,曾经将西班牙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胡安·拉蒙·希梅内斯(Juan Ramon Jimenez)的作品翻译成中文,可见确是一位“外译”好手。论文讨论的是我们都很熟悉的话题,即以阎连科为例,印证欧洲文学对于中国当代作家的影响,但与一般的研究有所区别的是,菲萨克自觉于身为一个西方人的理论位置,对于翻译问题特别敏感。她的讨论大概可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是从“大地和脚,回来了”一句在英、法、西语翻译中的差异,引出了阎连科作品中宇宙神话的叙事风格,作者列举《四书》中有关的章节,展现这组故事如何以《圣经》的段落开端,而又以西绪福斯结束,并经由与中国传统小说中的神话叙事相融合,传递出独特的意涵。这便引出讨论的第二层,即阎连科的“神实主义”。菲萨克认为,“神实主义”的提出来自作者对19世纪至20世纪西方及拉美小说发展脉络的观察,从19世纪欧洲现实主义小说的“全因果”和20世纪欧洲现代主义文学的“零因果”,再到拉美文学的“半因果”,阎连科通过阅读不断反思文学中内在真实和外在真实的辩证,最终形成了自己“神实主义”的写作风格。同样的,菲萨克不忘提醒我们,阎连科的这些外国文学储备都是通过“译本”来实现的,“神实主义”也从一开始就是西方理论与中国的社会现实、文学传统相互融合、对话协商的结果,展现了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世界性”因素其来有自,也印证了中国当代文学一直身处“世界中”、从未脱离“世界”的语境。
  第二篇是卢冬丽教授的《中国当代乡土文学在日本的译介与接受》,论文以当代乡土文学作为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代表,追索其在日本文化语境中从无到有,落地生根的过程。卢教授借用大卫·丹穆若什(David Damrosch)的“世界文学”理论和勒菲弗尔(Andre Lefevere)的翻译操纵论,将影响这一过程的关键归结为目标语境中的意识形态和接受文化中的主流诗学,强调日本译者和日本文化氛围对于译本流通的影响。其讨论从被选择的作品、作者的谱系到读者阅读兴趣的转变,从译者的文化身份(多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者)到出版机构的营销策略,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对于日本读者来说相对陌生的异域题材何以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其中的偶然与必然,在在令人回味。例如特定历史时期日本读者对于中国社会的猎奇心态、出版社关于“禁书”的宣传噱头,莫言、阎连科等作家获得的国际奖项,皆因一时风云际会,对书籍销量产生巨大的影响。然而偶然当中也有必然,那就是一代日本学人孜孜不倦地阅读、研究、翻译、推介,为中国当代乡土文学开拓出一个较好的阅读接受的空间。在文章最后,作者认为中国当代乡土文学的外译难以更进一步,或许是由于“中国当前的乡土小说‘缺’少的似乎是一个形而上的无形世界”,而“中国乡土的特质和世界性情怀的糅合是中国乡土成为世界性中国乡土的必经途径”。我倒以为,我们不必急于下此论断,读者不妨将本期的两篇文章对读,也许能收获一种对话的效果。“中国乡土文学”未必真就那么“土”,其“关怀”未必就没有世界性的因素,或者说,与“世界性情怀”对话的可能。我们的翻译该如何处理这种对话的空间,从而找到共情的可能,正是我们接下来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季进,苏州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地域美术史的撰写由来已久,早在北宋,江夏人黄修复便因“益都多名画,富视他郡”①而编纂了《益州名画录》,明清时期更是涌现了王穉登《吴郡丹青志》、陶元藻《越画见闻》等专门的地域美术史著。古代著录更偏重绘画尤其是卷轴画,真正全面研究各种美术形态的地域美术史近年才形成较大的趋势,如李福顺《北京美术史》(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唐林《四川美术史》(巴蜀书社,2015)、李蒲星《湖南美术史》(湖南美术
期刊
时间:2020年5月28日—31日  地点:广西南宁古岳坡文化艺术村  主办:中国作家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南方文坛》、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主持人:张燕玲、杨庆祥、岳雯、何平、黄德海  与会者:中国作家协会部分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作家批评家约五十人  张燕玲(《南方文坛》主编、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各位师友,非常感谢大家在防疫期间来到广西、来到南宁古岳坡艺术村,感谢邱华栋书记率领的国内名家、青委
期刊
王安忆为写上海女人而造一座都市,像雨果为冉阿让造一个他的巴黎一样,为王琦瑶造了摩登上海。这上海女人一眼瞄着时尚,另一只眼盯着生计,有一颗摆荡于摩登时尚与生计日常间的上海心。  一、“时尚”与“时间”  《长恨歌》里的上海摩登参差显晦四十年,1946年王琦瑶选美获封“三小姐”,1980年代中她现身各种“派推”、舞会,仍是怀旧氛围中的老摩登。风光过的女人们沾滞于某个高光时间,耽溺那个光晕氛围,时时想回
期刊
主持人杨庆祥:最近几年,随着人工智能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應用,AI开始引起人文社科界的注意。AI对人类生活的介入带来的是积极还是消极的后果?AI会动摇人类的主体性吗?进而言之,AI会自动生产出“自我”和“主体”吗?AI会引起伦理性的危机吗?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已经产生了很多文章和论点。  具体到当代写作领域,鉴于AI已经开始“写作”新闻,“创作”诗歌甚至开始绘画,更是引起了作家和批评家的高度关注。AI
期刊
抒情是中國文学的重要传统,海外学者陈世骧、高友工、普实克、王德威对此有过较多论述,国内学者陈平原和李杨也有过类似看法。近年来,虽然“抒情传统”遭受不少质疑,但它已经成为中国文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论。以往研究大多侧重分析“抒情传统”对文学内容的影响,很少注意“抒情传统”对文学形式产生的作用。实际上,20世纪以来中国小说的形式发展一直深受“抒情传统”的影响,欧阳黔森作为新世纪文坛的重要作家,他在小说形式方
期刊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鲁迅《野草·题辞》  从非虚构到虚构,从《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到《神圣家族》《梁光正的光》,这是我们所熟悉的梁鸿的叙事路径,她笔下的乡村现状、人物故事及其与传统和时代之间的复杂联结,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乡村/城镇叙事谱系的重要部分。但梁鸿并不满足,有一
期刊
多么漂亮的封面设计!淡蓝的色调、遥远辽阔的地平线、高耸挺拔的白桦树;白桦树干的下部呈黄褐色,还有树干上若隐若现的伤口,这些似乎都在诉说寒冬的严酷和岁月的沧桑。这样的封面,准确地象征了全书的气质、格调和内容。是的,辽阔、博大、厚重、诗性、想象,这就是我读完李建军厚厚两大册新著《重估俄苏文学》之后的总体感觉。  俄罗斯和苏联文学,是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绕不过去的一道坎,也是我们这一代人挥之不去、爱恨交
期刊
伟长要我写些文字,写写他,我知道这是迟早的事。说说伟长,我很乐意。首先,这件事情关系到另外三位文学批评家(尽管其中的两位更愿意自称是诗人、其次才是批评家),他们是张定浩、黄德海和木叶,伟长是这个四人组合的最后一个,他们曾经是难以置信的梦幻组合,至少,在我的眼中是这样。现在,伟长暂时离开了,虽然,他们还经常在一起。  对伟长,其次,我要专门说说“潜能”这个概念,赛义德有过精彩论述;还有“接触”与“互
期刊
一  小说家路内在《慈悲》中写了一种气味,它从一家苯酚厂散发出来,随风弥漫于整个工厂,让人“在冬天脑袋都在发胀”①。它具有极强的穿透性,“苯酚车间在宿舍的东南边,夏天刮东南风,苯的气味向着江岸飘去。冬天刮风下雨,所有人都紧闭窗户。宿舍很破,苯的气味仍然从窗缝里钻进来”②。这气味只是工厂众多味道的一种,还有工厂机器停休时,扑面而来的原材料味道,那是臭骨头腐烂的臭味,“腐尸的气味,从原料仓库飘出来、蒸
期刊
汪曾祺对沈从文的解读,是从1980年代初开始的。当时汪曾祺准备为沈从文要出的选集写个后记,将其主要作品系统地重读了一遍。这一重读沈从文的行为导向了两个结果:第一是汪曾祺不久后表了《沈从文和他的〈边城〉》,此后他持续对沈从文作品和为人进行解读,这一行为延续到1990年代末(以1997年的《梦见沈从文先生》为止),汪曾祺陆续发表十余篇解读沈从文的文章。第二个结果,是这一次重读触发了汪曾祺的创作冲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