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一个专业的语文老师来说,文本解读的功力至关重要。这种能力于画家而言,是发现美的眼睛;于美食家而言,是遍尝美味的嘴巴;于语文教师而言,是打开学生思维和心灵之门的钥匙。语文教师文本解读的能力,将决定他课堂教学之路走的有多远。
优秀的语文教师就像是一名出色的导游。导游是带领游客游玩景点,教师则是带领学生去“游玩”文本;导游要具备解读景点的能力,语文教师要具备解读文本的能力;导游引导游客因景及心,让游客在游玩的过程中感受旅游的快乐,语文教师则是引领学生因文及心,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游玩中感受语文的魅力。
文本解读中如果教师以自己的解读覆盖学生的解读,或以自己和学生的解读覆盖文本的本真解读,那么,课堂教学将走向两个极端:泛化误读和窄化偏读。所以,好的语文教师,必须在情感和理智之间解读文本,避免走向解读的两个极端。因此,我们必须解决好三个方面的关系。
一、作者意义和读者解读之间的关系
美学家伊瑟尔说:“文本的规定性严格制约着接受活动,以使其不至于脱离文本的意向和文本结构,而对文本意义做随意理解和解释。”从文本的作者意义层面来说,每个作者创作作品的意图是确定的,因而教师解读文本时要逼近文本和作者创作的原始意义。
教师不能因想要展示自己和学生对于文章解读的“奇思妙想”而置文本解读的规定性于不顾。这样的课堂也许热闹异常,但绝对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语文月刊>曾刊登过这样一篇文章《一曲爱情的赞歌——(项链)主旨新探》。该文作者认为“对玛蒂尔德夫妇十年还债的生活,只看到它艰辛的一面,却忽视了它提升他们夫妇爱情生活的一面,自然也就不会看到小说至少在客观上对构成人生幸福的重要内容的爱情生活的歌颂”。的确,这样的解读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受,但把《项链》一文的主题定位在“对爱情的歌颂”上,是否有追求潮流,一味求新的倾向?这样的解读是否背离了文本和莫泊桑创作的初衷,有“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之嫌?
作为审美感受更高一层的教师来说,要为学生搭建一座通向文本内核的桥梁,在尊重学生解读体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作品意义,通过背景还原的方式,让学生探寻文本的真正价值。要把握文本的背景,把文本放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进行情境还原。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就有一段精彩的话:“背景虽然通常并不直接显现于文本之中,但却决定着文章的笔力走向、意蕴主题。因此,考究作品创作的背景,需联系与作者相关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等具体而细微的情境,解读文本所蕴涵的深刻含义。”
二、教师解读和学生解读之间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就读者这个层面来说,教师对文本解读相对于学生而言是多元和深刻的。因而教师对文本解读的引领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如年龄特点、心理特征、文化背景、成长经历、气质特点等。若背离这一实际,课堂教学只能出现“剃头担子一头热”的局面。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一是教师解读覆盖学生解读。这种课堂中,教师的解读不乏亮点和新意,但学生的表现或是始终被动,课堂气氛沉闷;或是如履薄冰,走进教师预设的“陷阱”。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教师和学生在文本解读上口味和距离存在差异,教师对文本解读在课堂关系上较为强势。因此,再好的一道大餐,不考虑食客的实际,它永远都不具诱惑力。
其次是学生解读覆盖教师解读。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倡导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思想。某些教师就将自己的主导身份丢弃,导致课堂教学中教师话语权的缺失。这种课堂貌似热闹非凡,学生上课发言踊跃,次数很多,但实际效果不佳。教师担心自己的课堂教学预设性太强而放弃指导,课堂上这样的评价语比比皆是:“你说得很好”“这个好像也有道理”“你的观点与众不同”。实际上没有矫正的教育肯定是失败的教育,这样缺乏教师引导的文本解读也注定是走不远的。
当然,一节课最佳的状态是教师、学生的解读能达到水乳交融的状态,教师引领学生因文及心,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游玩中感受语文的魅力。商友敬先生曾说:“师生乃文章知己。”教师和学生对于文章的多元解读要能够碰撞出火花,要能够最大限度地逼近作者意义,而不是唯教师解读或唯学生解读。师生和谐的课堂才是生命共振的课堂,才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课堂。
三、文本意义和语文意义之间的关系
一篇文章,从文本的角度来说,它的价值是多层次的,文本的解读是具有很大的空间性的。但文本一旦成为课文,它就具备了语文意义,即在语文学科性质下的学生学习的意义。窦桂梅老师曾有一段精辟的话:“文本与课文不同。文本更强调‘原生价值’,而‘课文’是因为人选教材、适应教学,被改编了甚至是被删减了的‘文本’——强调的是其‘教学价值’。若求教学的精益求精,教材的文本解读应当率先做到全面细致,以对其‘原生价值’的充分领悟奠定把握文本基调的底气,以对其‘教学价值’的充分挖掘实现教学内容选择余地的最大化。”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若只关注文本意义而忽略了语文意义,那就等于丧失了语文教师的身份,语文课堂将失去“语文味”。叶圣陶老先生就曾说过:“鉴赏文艺的人如果对于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不很了了,那就如人宝山空手回,结果将一无所得。”所以,语文教师文本解读的根在语文意义,而语文意义的根在语言文字。
对教师而言,一定要有文本细读的功力,要做到“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愚公移山》的教学解读中,有的教师抓住文本的次要意义不放,过多引申,失去了语文教学的本真,如愚公移山方式不够环保,愚公移山的做法偏于家长制等。语文教师要立足文本、尊重文本、从文本出发。课堂中教师应引领学生自己走进文本的精深隐秘处,认真爬梳,细细玩索,破译语言的密码,发现文本的曼妙。
文本解读是语文课堂教学魔力绽放的前奏。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只有携带好情感和理智的锦囊,引领学生推开文本解读之门,才能让自己的课堂教学之路一路芬芳。
优秀的语文教师就像是一名出色的导游。导游是带领游客游玩景点,教师则是带领学生去“游玩”文本;导游要具备解读景点的能力,语文教师要具备解读文本的能力;导游引导游客因景及心,让游客在游玩的过程中感受旅游的快乐,语文教师则是引领学生因文及心,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游玩中感受语文的魅力。
文本解读中如果教师以自己的解读覆盖学生的解读,或以自己和学生的解读覆盖文本的本真解读,那么,课堂教学将走向两个极端:泛化误读和窄化偏读。所以,好的语文教师,必须在情感和理智之间解读文本,避免走向解读的两个极端。因此,我们必须解决好三个方面的关系。
一、作者意义和读者解读之间的关系
美学家伊瑟尔说:“文本的规定性严格制约着接受活动,以使其不至于脱离文本的意向和文本结构,而对文本意义做随意理解和解释。”从文本的作者意义层面来说,每个作者创作作品的意图是确定的,因而教师解读文本时要逼近文本和作者创作的原始意义。
教师不能因想要展示自己和学生对于文章解读的“奇思妙想”而置文本解读的规定性于不顾。这样的课堂也许热闹异常,但绝对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语文月刊>曾刊登过这样一篇文章《一曲爱情的赞歌——(项链)主旨新探》。该文作者认为“对玛蒂尔德夫妇十年还债的生活,只看到它艰辛的一面,却忽视了它提升他们夫妇爱情生活的一面,自然也就不会看到小说至少在客观上对构成人生幸福的重要内容的爱情生活的歌颂”。的确,这样的解读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受,但把《项链》一文的主题定位在“对爱情的歌颂”上,是否有追求潮流,一味求新的倾向?这样的解读是否背离了文本和莫泊桑创作的初衷,有“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之嫌?
作为审美感受更高一层的教师来说,要为学生搭建一座通向文本内核的桥梁,在尊重学生解读体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作品意义,通过背景还原的方式,让学生探寻文本的真正价值。要把握文本的背景,把文本放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进行情境还原。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就有一段精彩的话:“背景虽然通常并不直接显现于文本之中,但却决定着文章的笔力走向、意蕴主题。因此,考究作品创作的背景,需联系与作者相关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等具体而细微的情境,解读文本所蕴涵的深刻含义。”
二、教师解读和学生解读之间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就读者这个层面来说,教师对文本解读相对于学生而言是多元和深刻的。因而教师对文本解读的引领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如年龄特点、心理特征、文化背景、成长经历、气质特点等。若背离这一实际,课堂教学只能出现“剃头担子一头热”的局面。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一是教师解读覆盖学生解读。这种课堂中,教师的解读不乏亮点和新意,但学生的表现或是始终被动,课堂气氛沉闷;或是如履薄冰,走进教师预设的“陷阱”。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教师和学生在文本解读上口味和距离存在差异,教师对文本解读在课堂关系上较为强势。因此,再好的一道大餐,不考虑食客的实际,它永远都不具诱惑力。
其次是学生解读覆盖教师解读。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倡导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思想。某些教师就将自己的主导身份丢弃,导致课堂教学中教师话语权的缺失。这种课堂貌似热闹非凡,学生上课发言踊跃,次数很多,但实际效果不佳。教师担心自己的课堂教学预设性太强而放弃指导,课堂上这样的评价语比比皆是:“你说得很好”“这个好像也有道理”“你的观点与众不同”。实际上没有矫正的教育肯定是失败的教育,这样缺乏教师引导的文本解读也注定是走不远的。
当然,一节课最佳的状态是教师、学生的解读能达到水乳交融的状态,教师引领学生因文及心,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游玩中感受语文的魅力。商友敬先生曾说:“师生乃文章知己。”教师和学生对于文章的多元解读要能够碰撞出火花,要能够最大限度地逼近作者意义,而不是唯教师解读或唯学生解读。师生和谐的课堂才是生命共振的课堂,才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课堂。
三、文本意义和语文意义之间的关系
一篇文章,从文本的角度来说,它的价值是多层次的,文本的解读是具有很大的空间性的。但文本一旦成为课文,它就具备了语文意义,即在语文学科性质下的学生学习的意义。窦桂梅老师曾有一段精辟的话:“文本与课文不同。文本更强调‘原生价值’,而‘课文’是因为人选教材、适应教学,被改编了甚至是被删减了的‘文本’——强调的是其‘教学价值’。若求教学的精益求精,教材的文本解读应当率先做到全面细致,以对其‘原生价值’的充分领悟奠定把握文本基调的底气,以对其‘教学价值’的充分挖掘实现教学内容选择余地的最大化。”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若只关注文本意义而忽略了语文意义,那就等于丧失了语文教师的身份,语文课堂将失去“语文味”。叶圣陶老先生就曾说过:“鉴赏文艺的人如果对于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不很了了,那就如人宝山空手回,结果将一无所得。”所以,语文教师文本解读的根在语文意义,而语文意义的根在语言文字。
对教师而言,一定要有文本细读的功力,要做到“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愚公移山》的教学解读中,有的教师抓住文本的次要意义不放,过多引申,失去了语文教学的本真,如愚公移山方式不够环保,愚公移山的做法偏于家长制等。语文教师要立足文本、尊重文本、从文本出发。课堂中教师应引领学生自己走进文本的精深隐秘处,认真爬梳,细细玩索,破译语言的密码,发现文本的曼妙。
文本解读是语文课堂教学魔力绽放的前奏。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只有携带好情感和理智的锦囊,引领学生推开文本解读之门,才能让自己的课堂教学之路一路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