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
我常常感叹,为什么别人笔下、镜头中,会有那么美丽的描写、画面,而我却不能?
答:
我有一位玩摄影的朋友,也常常有类似你的感叹:
翻看以前拍的相片,看到那年秋天台风过后拍到的朝霞,红透天际,铺满苍穹,实在是惊艳。如果没有摄影,我不会预测风雨过后的天象,不会起大早去等朝霞。也绝对看不到这样的奇丽美景,更想象不到,广州的早晨如此艳丽多彩。
那是中秋期间,受第11号热带风暴“凡亚比”的影响,广州强降雨,中秋夜看不到明月。根据自己的经验,广州在下雨后往往有奇景,于是晚上睡前调好闹钟,决定第二天要起个大早。果然,第二天,看到了不同凡响的云彩。
自己没有拿相机之前,也喜欢看别人的摄影作品,在欣赏之际,一边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边有些妒忌地想,我怎么就看不到这样的景色呢,这些摄影者真好运氣,美景都让他们碰上了。
现在,终于明白,不是人的运气,也不是大自然的不赐予,是自己忽略了观察,错过了美景。
忽略观察,将错过美景。
我觉得这是对你提问的最好回答。
文学创作与摄影创作是相通的,没有体验生活,没有观察生活,使你难有独特的发现,至于佳作,更是无从谈起。
文学有力量
问:
长辈常常叫我读文学作品,说好的文学作品能给人以力量。这话有点空泛,有没有例子说明一下?
答:
文学的力量,是通过作品感染人,唤醒读者心中的渴望,从而产生行动的冲动,这可以说是一种精神力量的传递。
我曾经写过一个艺术体操运动员王绮红,她因病,需要截去一只腿。但她通过努力,通过装上假肢,最终成为一名艺术体操的教练。我将她的事迹写成《青春的支点》(刊《少男少女》1996年4期)一文传扬开去。许多年后,北京一位叫袁鑫的小女孩看到了王绮红的事迹,当即打消了自杀的念头。
这个叫袁鑫的女孩在读初中时,有一天与同学聊天,被一位体型硕大的女教师听了,误以为她出言不逊讥笑她“胖”,要袁鑫道歉。一向学习好、人品佳的袁鑫咽不下这口恶气,纵身跳了下楼,却因命大而不死,只是要双腿高位截肢!
“废人”袁鑫觉得生无可恋。这时,她从《少男少女》上邂逅了王绮红。王绮红不屈服于命运的事迹让她感动了。“我也要挑战不幸的命运!”袁鑫经过一番自修,完成了函授大学的课程,她与一家公益单位合作,在家里开通了“圆心热线”,利用电话向众多有心理问题、也意图自杀的年轻人做心理辅导,许多人因而也放弃了自杀的念头……
与我相熟的陆文采是辽宁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他是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著名专家。
陆教授晚年得了胃癌,加上家庭又生变故,对他打击很大。
有一年他去上海与一位从台湾来访的老作家见面。活动后,陆教授在回程的车上,异常兴奋。他高谈阔论,几次将手臂高举过头顶奋力挥舞说:“我要像他(指那位老作家)说的那样,将所有的生命激情投入到创作中去,投入到生活中去!”文学的交流,让因病而觉得意志消沉的陆教授重新焕发了研究文学的激情。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写活了孙少平。这个农村的知识青年有热情,有追求,很希望改变贫困的命运。他身上那种“急公好义”的特点,是中国人最欣赏的美德,也是当时社会急剧转变中最需要的人的素质。作者在他身上花了大量笔墨,刻意写出其自尊、自重和独立思考;他的不安于现状和为理想拼搏的实干精神。
很多读者就是冲着要“做孙少平”的梦想而欣赏《平凡的世界》。他们都希望能像孙少平一样,不被不幸压垮,通过努力改变命运,拥有幸福的人生和爱情。
2018年7月24日,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者海镇五里牌村绿荫塘小组17岁的崔庆涛接到快递员电话时,他正和父母在一建筑工地上拌砂浆,全身脏兮兮的。
当年高考,学文科的崔庆涛考了669分,被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录取。
崔庆涛说:“学习迷茫、痛苦时,我爱看路遥的名著《平凡的世界》,这会让我心里豁然开朗。”
让残疾人放弃轻生的念头、让垂暮的人有了青春的活力、让苦难的人找到光明,以上的例子,足以说明文学是有力量的。
写作诗词,需要注意什么?
问:
现在在中学校园,除了提倡背诵诗词,还鼓励学生写作诗词,我想知道,创作诗词时,需要注意什么?
答:
确如你所说的,现在传统文学的教育,如写作诗词等也在中学校园活跃起来。我也收到不少中学生投来的诗词稿件。
我看了这些诗词来稿,是相当失望的,觉得传统文化的教育在中学校园还需更全面、深入,才能让学生认识、掌握传统文化中的诗词知识。
旧体诗词与新诗,他们在格律上有明显的不同,这点没认识清楚,是无法写作好的。
旧体诗词,一定要讲究格律;
新诗,大体不讲究格律。
写作诗词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如果不认识诗词格律的知识,应该搞通这些知识。或者,在写作句子整体的诗时,注明“古风”“打油诗”之类,不要让别人觉得你是写格律诗。这些诗,也属于古诗的种类,只是不是格律诗就是了。
如果有相关的基础的,在写诗时,应该尽量合乎格律。而在不合格律时,找诸多借口,说什么立意为先、格律束缚,可以不守格律云云。如你刻意不守这些格律,我建议你不要写格律诗了。因为表达情感的文体太多了,没必要用那些你不尊重的文体来写作。
如相对成熟的作者,则在守律的基础上,比较注重诗词的立意、造境,这样,做出的诗词才能有意味。因为只合律而无意境者,无味道。而只有立意却又不合格的诗词,则让人觉得不纯正。
相对老道的朋友,是没有只讲究某一方面的,应该是两者都要兼顾到的。
以我的诗友古桂高先生的作品为例子,他自书的七律,改了3稿。这是第二稿。第5句“蝇”,原来写作“绳”,错,改正了。又发现第7句首2字的平仄有问题,改,也没改好。后来在第三稿的时候才改定。要做正规的格律诗,不是像现在很多人那样写几句顺口溜。因为写作诗词,作者得反复斟酌。古人所谓“吟安一个字,撚断数根须”,就是说写诗要认真推敲,这也是写作诗词时应该有的态度。
《少男少女》是不拒绝诗词作品的,我刊也刊登过写得不错的诗词。希望以后投诗词稿的朋友要处理好格律问题才寄来。
怎样才能知道自己的诗词合不合格?最简单的方法是上网,找到诗和词格律“校验”的网页,将你的作品放进去检查就可以知道了。
中学生写的合格律、意境好的诗词作品,我们是欢迎的。
我常常感叹,为什么别人笔下、镜头中,会有那么美丽的描写、画面,而我却不能?
答:
我有一位玩摄影的朋友,也常常有类似你的感叹:
翻看以前拍的相片,看到那年秋天台风过后拍到的朝霞,红透天际,铺满苍穹,实在是惊艳。如果没有摄影,我不会预测风雨过后的天象,不会起大早去等朝霞。也绝对看不到这样的奇丽美景,更想象不到,广州的早晨如此艳丽多彩。
那是中秋期间,受第11号热带风暴“凡亚比”的影响,广州强降雨,中秋夜看不到明月。根据自己的经验,广州在下雨后往往有奇景,于是晚上睡前调好闹钟,决定第二天要起个大早。果然,第二天,看到了不同凡响的云彩。
自己没有拿相机之前,也喜欢看别人的摄影作品,在欣赏之际,一边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边有些妒忌地想,我怎么就看不到这样的景色呢,这些摄影者真好运氣,美景都让他们碰上了。
现在,终于明白,不是人的运气,也不是大自然的不赐予,是自己忽略了观察,错过了美景。
忽略观察,将错过美景。
我觉得这是对你提问的最好回答。
文学创作与摄影创作是相通的,没有体验生活,没有观察生活,使你难有独特的发现,至于佳作,更是无从谈起。
文学有力量
问:
长辈常常叫我读文学作品,说好的文学作品能给人以力量。这话有点空泛,有没有例子说明一下?
答:
文学的力量,是通过作品感染人,唤醒读者心中的渴望,从而产生行动的冲动,这可以说是一种精神力量的传递。
我曾经写过一个艺术体操运动员王绮红,她因病,需要截去一只腿。但她通过努力,通过装上假肢,最终成为一名艺术体操的教练。我将她的事迹写成《青春的支点》(刊《少男少女》1996年4期)一文传扬开去。许多年后,北京一位叫袁鑫的小女孩看到了王绮红的事迹,当即打消了自杀的念头。
这个叫袁鑫的女孩在读初中时,有一天与同学聊天,被一位体型硕大的女教师听了,误以为她出言不逊讥笑她“胖”,要袁鑫道歉。一向学习好、人品佳的袁鑫咽不下这口恶气,纵身跳了下楼,却因命大而不死,只是要双腿高位截肢!
“废人”袁鑫觉得生无可恋。这时,她从《少男少女》上邂逅了王绮红。王绮红不屈服于命运的事迹让她感动了。“我也要挑战不幸的命运!”袁鑫经过一番自修,完成了函授大学的课程,她与一家公益单位合作,在家里开通了“圆心热线”,利用电话向众多有心理问题、也意图自杀的年轻人做心理辅导,许多人因而也放弃了自杀的念头……
与我相熟的陆文采是辽宁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他是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著名专家。
陆教授晚年得了胃癌,加上家庭又生变故,对他打击很大。
有一年他去上海与一位从台湾来访的老作家见面。活动后,陆教授在回程的车上,异常兴奋。他高谈阔论,几次将手臂高举过头顶奋力挥舞说:“我要像他(指那位老作家)说的那样,将所有的生命激情投入到创作中去,投入到生活中去!”文学的交流,让因病而觉得意志消沉的陆教授重新焕发了研究文学的激情。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写活了孙少平。这个农村的知识青年有热情,有追求,很希望改变贫困的命运。他身上那种“急公好义”的特点,是中国人最欣赏的美德,也是当时社会急剧转变中最需要的人的素质。作者在他身上花了大量笔墨,刻意写出其自尊、自重和独立思考;他的不安于现状和为理想拼搏的实干精神。
很多读者就是冲着要“做孙少平”的梦想而欣赏《平凡的世界》。他们都希望能像孙少平一样,不被不幸压垮,通过努力改变命运,拥有幸福的人生和爱情。
2018年7月24日,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者海镇五里牌村绿荫塘小组17岁的崔庆涛接到快递员电话时,他正和父母在一建筑工地上拌砂浆,全身脏兮兮的。
当年高考,学文科的崔庆涛考了669分,被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录取。
崔庆涛说:“学习迷茫、痛苦时,我爱看路遥的名著《平凡的世界》,这会让我心里豁然开朗。”
让残疾人放弃轻生的念头、让垂暮的人有了青春的活力、让苦难的人找到光明,以上的例子,足以说明文学是有力量的。
写作诗词,需要注意什么?
问:
现在在中学校园,除了提倡背诵诗词,还鼓励学生写作诗词,我想知道,创作诗词时,需要注意什么?
答:
确如你所说的,现在传统文学的教育,如写作诗词等也在中学校园活跃起来。我也收到不少中学生投来的诗词稿件。
我看了这些诗词来稿,是相当失望的,觉得传统文化的教育在中学校园还需更全面、深入,才能让学生认识、掌握传统文化中的诗词知识。
旧体诗词与新诗,他们在格律上有明显的不同,这点没认识清楚,是无法写作好的。
旧体诗词,一定要讲究格律;
新诗,大体不讲究格律。
写作诗词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如果不认识诗词格律的知识,应该搞通这些知识。或者,在写作句子整体的诗时,注明“古风”“打油诗”之类,不要让别人觉得你是写格律诗。这些诗,也属于古诗的种类,只是不是格律诗就是了。
如果有相关的基础的,在写诗时,应该尽量合乎格律。而在不合格律时,找诸多借口,说什么立意为先、格律束缚,可以不守格律云云。如你刻意不守这些格律,我建议你不要写格律诗了。因为表达情感的文体太多了,没必要用那些你不尊重的文体来写作。
如相对成熟的作者,则在守律的基础上,比较注重诗词的立意、造境,这样,做出的诗词才能有意味。因为只合律而无意境者,无味道。而只有立意却又不合格的诗词,则让人觉得不纯正。
相对老道的朋友,是没有只讲究某一方面的,应该是两者都要兼顾到的。
以我的诗友古桂高先生的作品为例子,他自书的七律,改了3稿。这是第二稿。第5句“蝇”,原来写作“绳”,错,改正了。又发现第7句首2字的平仄有问题,改,也没改好。后来在第三稿的时候才改定。要做正规的格律诗,不是像现在很多人那样写几句顺口溜。因为写作诗词,作者得反复斟酌。古人所谓“吟安一个字,撚断数根须”,就是说写诗要认真推敲,这也是写作诗词时应该有的态度。
《少男少女》是不拒绝诗词作品的,我刊也刊登过写得不错的诗词。希望以后投诗词稿的朋友要处理好格律问题才寄来。
怎样才能知道自己的诗词合不合格?最简单的方法是上网,找到诗和词格律“校验”的网页,将你的作品放进去检查就可以知道了。
中学生写的合格律、意境好的诗词作品,我们是欢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