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德行之养成,与其说天性之根本,还不如思其教育之始也。所以说教育对一个人德行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期间德行养成的最初阶段也恐怕要非小学阶段莫属了。这里说的德育养成教育,并非是强迫性的执行,而是在思想渗透引导上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意见,从而在个体的实施上取得自我认知的一个过程。也许不同的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不同,那也是无可后非的。德育教育的本质就是提升一个人能够更有人性素养的问题,所以,德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小就得到良好德育熏陶的孩子,对他将来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养成能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那么,到底如何抓好德育工作,我觉得应该做好如下几点:
发挥教师言传身教作用。古代思想家杨雄说:“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是导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该提高自身素质,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平常就要注意自身修养,做到谈吐文明,规范学生的行为教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要求学生做到教师要带头做到。教师教育学生时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粗暴、不蛮横,言行一致,言出有据,言出必行,就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学生离开家庭步入校门,主要的教育者就是老师,教师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学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一个好教师就会带出一群好学生。教师的言行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具体、形象、生动,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能够熏陶着学生的情操,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心灵。
寓德育于课堂教学之中。教学是学校全部工作的中心,课堂教学是学生活动最主要、最基本的形式,各学科教材中都蕴藏着对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的丰富内容,是知识性与教育性的有机结合;育人的特点又在于“渗透”,在于潜移默化。因此,我们认为:只有把德育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德育的首要地位才能真正落到实处。长期以来,我们注意利用各种形式、渠道对老师们进行坚持德育的首要地位、发挥课堂教学德育主渠道作用的宣传教育,使之成为全体教师的共识,进而成为每一个教师的自觉行动。教学中不仅思品课成为学生系统学习德行教育的主课堂,而且其它各学科教学也都能从教材内容及学生思想实际出发,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情感陶冶有机结合起来。
立足生活实践,探索德育新方法。设计有趣的活动内容。德育工作的效果取决于本身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兴趣,这就要求我们设计的教育内容必须新颖有趣、寓教于乐,使活动本身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比如:以“母亲节”为平台,组织开展“我为母亲做件事”的主题活动,可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特点作出不同要求。如:开展 “我给妈妈洗一次脚”,“我帮妈妈整理一次房间“等系列活动。活动后,利用队日活动课组织队会,畅谈活动后的体会,从而使自己更爱自己的母亲。由于活动本身具有趣味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效果也就明显。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活动。结合实际,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如组织开展“重走长征路,学雷锋、树新风,争做‘五好’小公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從而加深同学们对道德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同时,不失时机地带领同学们走出课堂、走进自然,开展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比如:通过烈士纪念日,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向革命烈士敬献花圈、祭扫墓碑、讲述红色故事等,进行革命历史教育;通过参观本地城市和新农村建设,让学生感受到家乡的巨大变化;通过游览城乡山水景点,让学生领略家乡山川景色的秀丽,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举办的道德讲堂、法律讲座、兴趣小组等活动,让他们在寓教于乐中得到启迪,接受教育。
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教育工作者要多措并举,不断探索,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人材。(单位:吉林省舒兰市实验小学)
发挥教师言传身教作用。古代思想家杨雄说:“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是导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该提高自身素质,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平常就要注意自身修养,做到谈吐文明,规范学生的行为教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要求学生做到教师要带头做到。教师教育学生时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粗暴、不蛮横,言行一致,言出有据,言出必行,就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学生离开家庭步入校门,主要的教育者就是老师,教师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学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一个好教师就会带出一群好学生。教师的言行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具体、形象、生动,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能够熏陶着学生的情操,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心灵。
寓德育于课堂教学之中。教学是学校全部工作的中心,课堂教学是学生活动最主要、最基本的形式,各学科教材中都蕴藏着对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的丰富内容,是知识性与教育性的有机结合;育人的特点又在于“渗透”,在于潜移默化。因此,我们认为:只有把德育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德育的首要地位才能真正落到实处。长期以来,我们注意利用各种形式、渠道对老师们进行坚持德育的首要地位、发挥课堂教学德育主渠道作用的宣传教育,使之成为全体教师的共识,进而成为每一个教师的自觉行动。教学中不仅思品课成为学生系统学习德行教育的主课堂,而且其它各学科教学也都能从教材内容及学生思想实际出发,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情感陶冶有机结合起来。
立足生活实践,探索德育新方法。设计有趣的活动内容。德育工作的效果取决于本身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兴趣,这就要求我们设计的教育内容必须新颖有趣、寓教于乐,使活动本身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比如:以“母亲节”为平台,组织开展“我为母亲做件事”的主题活动,可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特点作出不同要求。如:开展 “我给妈妈洗一次脚”,“我帮妈妈整理一次房间“等系列活动。活动后,利用队日活动课组织队会,畅谈活动后的体会,从而使自己更爱自己的母亲。由于活动本身具有趣味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效果也就明显。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活动。结合实际,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如组织开展“重走长征路,学雷锋、树新风,争做‘五好’小公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從而加深同学们对道德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同时,不失时机地带领同学们走出课堂、走进自然,开展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比如:通过烈士纪念日,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向革命烈士敬献花圈、祭扫墓碑、讲述红色故事等,进行革命历史教育;通过参观本地城市和新农村建设,让学生感受到家乡的巨大变化;通过游览城乡山水景点,让学生领略家乡山川景色的秀丽,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举办的道德讲堂、法律讲座、兴趣小组等活动,让他们在寓教于乐中得到启迪,接受教育。
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教育工作者要多措并举,不断探索,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人材。(单位:吉林省舒兰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