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态势,家庭结构也不可避免地发生着变化,由此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单亲家庭逐渐增多,夫妻工作在外,孩子寄养亲戚家的情况不断增多;城市和农村都存在低收入家庭。这些特殊家庭的生活环境与氛围不同于一般的家庭,而这类学生由于从小就缺少关爱和教育,从而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自卑、孤僻、抑郁、冷漠、嫉妒、逆反等心理,或者急躁、攻击、逃学等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类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成绩、身心健康;影响了班级、学校、家庭乃至社会的安定。因此,如何做好特殊家庭的学生工作让他们能够健康成长,既是客观现实的需要。也是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需要,更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特殊学生与一般学生相比较,他们的发展有优势和劣势。如何扬长避短,如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这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一个课题。我觉得要使这些特殊家庭的学生改正不良的习气,促使其进步,老师应该做到“以情动人,宽严结合,三位一体,全员参与”。
一、以情动人
老师“以情动人”,就是要针对这些特殊家庭的学生心理特点。在教育上首先投入的应该是一个“情”字。心理学家认为,“人离开了感情,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家庭是学生避风的港湾,父母是孩子背靠的“大树”。然而,由于父爱或母爱的缺失、经济的困难和父母残疾等原因,导致这类学生很少与父母交流,跟父母有隔阂,使这类学生在成长道路上得不到很好的情感滋润。无论哪一种情况,都会在学生心理留下阴影,导致学生出现不健康心理。因此,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状况,积极主动地关心他们,充当学生亲人或是朋友的角色,给他们以亲人般的温暖和爱护。在教育这些学生的过程中,这种“情”必须是真诚的,而不是虚假的,要十分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平等相待学生;多给他们自尊、理解、体谅,赢得他们的信任;尊重他们的人格,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尽可能给他们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深切地感受到老师的忧虑与不安。让他们感到班主任是真正呵护他们,维护他们的尊严,唤起他们上进心。比如我班有一位姓杨的学生,来自单亲家庭,母亲是公务员,工作繁忙,该生经常一个人在家,由于缺少家长的监督,纪律松散,迟到现象时有发生,学习成绩处于班级的下游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我认真分析了他的情况,对他晓之有理,动之以情,在生活上问寒问暖,热心关照,让科任老师多辅导他的学习,让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跟他同桌,针对他有体育特长的优势,安排他担任体育委员,让他在同学里面树立威信。对他在学习、工作的每一个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表扬,帮助他树立信心,利用课余时间经常找他谈心,作业上进行督促检查。针对他迟到多的缺点,我就用手机给予提醒,让他感到来自班主任老师的温暖,激发他上进,培养他的自信,提高他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我约束力。经过我的努力,现在该生已经向好的方面转变。
二、宽严结合
对待来自特殊家庭的学生,还应该“宽严结合”。如果按普通学生的管理模式来管理,这些学生是不大可能一下子改掉不良习气的。我认为对待这些特殊学生,在把握“情”的同时,要学会“宽严结合”。比如我班有一位姓叶的女生,该生养成爱化妆,戴耳环、手镯,不穿校服等不良习惯,上课总是跟着铃声到学校,学习成绩不理想。刚开始,我按照学校的相关规定来教育她,但他依然我行我素。后来,通过家长和同学了解到她的家里主要是靠母亲做生意赚钱养家,平时母女之间很少交流,她经常向同学抱怨母亲对她关心不够,不理解她。了解到她的实际情况,我开始对症下药,先找出她热爱集体的优点,鼓励她在年级的篮球比赛中上场,为班级争光;大扫除担任卫生组长,负责监督同学的劳动情况;学校举办文艺表演,发挥她化妆的特长,负责班里演员的化妆工作。针对她在日记里流露出来的消极情绪,我就开导、鼓励她,并对她提出不用住校,晚自修不用来,自己在家学习(减轻母亲的经济负担)的要求,还打电话多次与家长联系,力求消除母女之间沟通的隔阂。我改变了过去一味从严要求的做法,给她一点宽松的环境,这就拉近了师生间距离,结果该生不穿校服的现象没有了,在期末考试还获得班级的成绩进步奖。
三、三位一体
“三位一体”说的是班主任、家长、学校三方面力量的配合。“父母是孩子永不下岗的老师”。孩子的成长单靠学校的教育是不够的,最重要的因素在于家庭家长的教育。在这些特殊家庭中,如果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很少,甚至不理解孩子的想法,那么要教育好学生是困难的。这时候,班主任就成了学生与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和传声简,把学生的想法、苦恼告诉家长,共同分析孩子存在的问题,这就起到老师无法替代的作用。学校是班主任的坚强后盾,班主任要加强与学校主管部门——学校政教处的联系,双方合作做好学生工作,同时学校召开的各种家庭教育报告会,密切联系学生家长。通过学校的报告会,也让家长懂得更多教育孩子的艺术,这些都从侧面支持了对特殊家庭学生的转化工作。
四、全员参与
“全员参与”要求,转变特殊家庭学生的任务,不仅是班主任和学校的职责,而且也是其他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作用。不同的老师教育不同的学生,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比如,因为自习课逃学去打篮球的学生,班主任只是简单地说教,学生不一定接受。如果有平时跟他们一起打球的老师教育他们效果就会大不一样。有的特殊学生“吃软不吃硬”或“吃硬不吃软”。一个班主任要同时教育好这两类学生,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如果借助其他特长老师的力量,可以扬长避短,取得满意的效果。在教育特殊家庭的学生时学生之间的工作也不能忽视。学生与学生都是同龄人,他们之间比成年人有更多的共鸣点,鼓励引导学生与特殊家庭的学生交朋友,同他们谈学习。谈人生,使他们融入到班级集体、学校大家庭中来,运用集体的力量为他们排忧解难。同时还要发掘他们的独立、坚毅等长处,动员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使这些特殊生感受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增强自信心,消除自卑感。比如,我班曾经有一个学生,家庭情况不好,父亲生病,欠了十几万债务,母亲靠卖菜支撑这个家庭,要供她与妹妹读书,生活困难导致该生平时沉默寡言,不喜欢与人交流。在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我主动向学校申请为她减免学费,发动学生为她捐款,并让她担任纪律委员锻炼胆量,增加与其他同学的接触,经过老师和同学的帮助,该生走出了自我封闭的空间,成长为一名品学兼优,受到同学欢迎的好学生。除此之外,还可以动员社会力量,为特殊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社会教育是育人的一个重要课堂,社会力量的参与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也可使学生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支持。把政府、法院、交警队、派出所、企业、村委会、居委会等机构动员起来,共同参与特殊学生的教育管理,形成社会化的育人体系,多方联动,充分发挥学校、社会联合教育的力量,使特殊学生在全社会的支持下顺利成才。
总之,在学校里,做好特殊家庭的学生思想工作是班主任老师不可忽视的重要的环节,要建设一个健康向上、秩序井然的良好学习氛围。班主任老师必须重视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工作。要培养一批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的人才,让每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还需要我们不断在探索中共同努力。
责编 覃 敏
一、以情动人
老师“以情动人”,就是要针对这些特殊家庭的学生心理特点。在教育上首先投入的应该是一个“情”字。心理学家认为,“人离开了感情,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家庭是学生避风的港湾,父母是孩子背靠的“大树”。然而,由于父爱或母爱的缺失、经济的困难和父母残疾等原因,导致这类学生很少与父母交流,跟父母有隔阂,使这类学生在成长道路上得不到很好的情感滋润。无论哪一种情况,都会在学生心理留下阴影,导致学生出现不健康心理。因此,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状况,积极主动地关心他们,充当学生亲人或是朋友的角色,给他们以亲人般的温暖和爱护。在教育这些学生的过程中,这种“情”必须是真诚的,而不是虚假的,要十分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平等相待学生;多给他们自尊、理解、体谅,赢得他们的信任;尊重他们的人格,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尽可能给他们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深切地感受到老师的忧虑与不安。让他们感到班主任是真正呵护他们,维护他们的尊严,唤起他们上进心。比如我班有一位姓杨的学生,来自单亲家庭,母亲是公务员,工作繁忙,该生经常一个人在家,由于缺少家长的监督,纪律松散,迟到现象时有发生,学习成绩处于班级的下游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我认真分析了他的情况,对他晓之有理,动之以情,在生活上问寒问暖,热心关照,让科任老师多辅导他的学习,让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跟他同桌,针对他有体育特长的优势,安排他担任体育委员,让他在同学里面树立威信。对他在学习、工作的每一个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表扬,帮助他树立信心,利用课余时间经常找他谈心,作业上进行督促检查。针对他迟到多的缺点,我就用手机给予提醒,让他感到来自班主任老师的温暖,激发他上进,培养他的自信,提高他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我约束力。经过我的努力,现在该生已经向好的方面转变。
二、宽严结合
对待来自特殊家庭的学生,还应该“宽严结合”。如果按普通学生的管理模式来管理,这些学生是不大可能一下子改掉不良习气的。我认为对待这些特殊学生,在把握“情”的同时,要学会“宽严结合”。比如我班有一位姓叶的女生,该生养成爱化妆,戴耳环、手镯,不穿校服等不良习惯,上课总是跟着铃声到学校,学习成绩不理想。刚开始,我按照学校的相关规定来教育她,但他依然我行我素。后来,通过家长和同学了解到她的家里主要是靠母亲做生意赚钱养家,平时母女之间很少交流,她经常向同学抱怨母亲对她关心不够,不理解她。了解到她的实际情况,我开始对症下药,先找出她热爱集体的优点,鼓励她在年级的篮球比赛中上场,为班级争光;大扫除担任卫生组长,负责监督同学的劳动情况;学校举办文艺表演,发挥她化妆的特长,负责班里演员的化妆工作。针对她在日记里流露出来的消极情绪,我就开导、鼓励她,并对她提出不用住校,晚自修不用来,自己在家学习(减轻母亲的经济负担)的要求,还打电话多次与家长联系,力求消除母女之间沟通的隔阂。我改变了过去一味从严要求的做法,给她一点宽松的环境,这就拉近了师生间距离,结果该生不穿校服的现象没有了,在期末考试还获得班级的成绩进步奖。
三、三位一体
“三位一体”说的是班主任、家长、学校三方面力量的配合。“父母是孩子永不下岗的老师”。孩子的成长单靠学校的教育是不够的,最重要的因素在于家庭家长的教育。在这些特殊家庭中,如果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很少,甚至不理解孩子的想法,那么要教育好学生是困难的。这时候,班主任就成了学生与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和传声简,把学生的想法、苦恼告诉家长,共同分析孩子存在的问题,这就起到老师无法替代的作用。学校是班主任的坚强后盾,班主任要加强与学校主管部门——学校政教处的联系,双方合作做好学生工作,同时学校召开的各种家庭教育报告会,密切联系学生家长。通过学校的报告会,也让家长懂得更多教育孩子的艺术,这些都从侧面支持了对特殊家庭学生的转化工作。
四、全员参与
“全员参与”要求,转变特殊家庭学生的任务,不仅是班主任和学校的职责,而且也是其他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作用。不同的老师教育不同的学生,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比如,因为自习课逃学去打篮球的学生,班主任只是简单地说教,学生不一定接受。如果有平时跟他们一起打球的老师教育他们效果就会大不一样。有的特殊学生“吃软不吃硬”或“吃硬不吃软”。一个班主任要同时教育好这两类学生,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如果借助其他特长老师的力量,可以扬长避短,取得满意的效果。在教育特殊家庭的学生时学生之间的工作也不能忽视。学生与学生都是同龄人,他们之间比成年人有更多的共鸣点,鼓励引导学生与特殊家庭的学生交朋友,同他们谈学习。谈人生,使他们融入到班级集体、学校大家庭中来,运用集体的力量为他们排忧解难。同时还要发掘他们的独立、坚毅等长处,动员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使这些特殊生感受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增强自信心,消除自卑感。比如,我班曾经有一个学生,家庭情况不好,父亲生病,欠了十几万债务,母亲靠卖菜支撑这个家庭,要供她与妹妹读书,生活困难导致该生平时沉默寡言,不喜欢与人交流。在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我主动向学校申请为她减免学费,发动学生为她捐款,并让她担任纪律委员锻炼胆量,增加与其他同学的接触,经过老师和同学的帮助,该生走出了自我封闭的空间,成长为一名品学兼优,受到同学欢迎的好学生。除此之外,还可以动员社会力量,为特殊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社会教育是育人的一个重要课堂,社会力量的参与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也可使学生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支持。把政府、法院、交警队、派出所、企业、村委会、居委会等机构动员起来,共同参与特殊学生的教育管理,形成社会化的育人体系,多方联动,充分发挥学校、社会联合教育的力量,使特殊学生在全社会的支持下顺利成才。
总之,在学校里,做好特殊家庭的学生思想工作是班主任老师不可忽视的重要的环节,要建设一个健康向上、秩序井然的良好学习氛围。班主任老师必须重视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工作。要培养一批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的人才,让每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还需要我们不断在探索中共同努力。
责编 覃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