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风尚周报》F=范少华
纸上那呆荷花,清丽脱俗,却带着怒放的高傲。
这是移居新加坡的华人画家范少华近年来主攻的系列作品“荷画”。他的“荷画”用色大胆,构图精致而随意,并在颜料上做了史无前例的革新——将西方浓稠颜料溶入大量的媒介稀释让油流动,用半自动的液势达到水墨氤氲的气质,使他的荷花长出新花,清高绽放。他说:“这实现了‘自然天成’的效果,营造梦幻般的浪漫与诗意,我将‘气韵生动’这个中国美学苦苦求索的最高境界体现到西洋绘画的表现上去。”
世界艺术家联合会总会长陈其旋评价范少华的画作有强烈的“岭南”和“南洋”热土气象,运用中国画法高超技艺在油画中的变法,实现了西洋画和中国画意境的交合裂变。
范少华则说,他唯一的感觉是作为一个中国人,能够独创“西洋中国画”,是一件让自己觉得满足的事情。这不仅仅需要中西不同方式的审美、极深的美术功底,也更需要创意和想象力。
用西方素材画中国画
T:你小学师从卢延光老师学习水墨,中学师从赵辑照老师学习西洋素描,考入美院油画系。似乎学习的过程中目的性不是很明确?
F:因为我最初是受家庭的影响——我父亲是老师,他教美术和音乐,经常画画、拉二胡,这对我来说是一种熏陶,十岁时刚好有机会跟随卢延光老师学习了水墨,后来初中时遇到了赵辑照老师,当时他刚好是我们家邻居,看了我的画后,觉得我如果想有所发展,必须有素描基础,因为及时得到了赵辑照老师的指导,我考上了广美附中。大学学油画也是因为一种潮流,当时大家都在学油画,而我自己也很喜欢,所以就学了油画。
T:2000年新加坡大华银行全国绘画比赛中,你的油画作品《他们》获得了全场最佳奖,聚焦的是祖孙三代之间没有交流的画面,灵感源自哪里?
F:这是我在新加坡所观察到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现代社会很普遍的现象,新加坡很早就是发达国家,大家都很忙,所以人与人的关系已经很淡漠了,这也是社会高度发展的一个代价。我去到新加坡这个新的环境,看事情都觉得很新鲜,反而他们当地人已经麻木了。我去观察、每天读报,这对我来说是观察深入化的途径。绘画比赛我觉得应该拥有的是可以打动人并有共鸣的、可以抓住时代脉搏的东西。
T:自《他们》以后,你开始用水墨的技法创作抽象油画,颜料问题曾经困扰你吗?
F:是的。西洋的颜料比较稠,化不开,适合画很多立体逼真的东西,为了达到自己的要求,我掺入了很多媒介,将颜料调稀,尝试像国画一样让材料可以融开、散开。后来慢慢感觉在油画语言上更加丰富了,我可以写实也可以写意,这种西方浓稠颜料调稀后依然比国内的颜料厚重,所以反而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T:近几年来,你创作了很多“荷画”,大胆用色使你笔下的荷花具有很大的视觉冲击力,为何会选择画荷花?用色上有什么考虑?
F:我曾尝试画过其他的花卉,茉莉、菊花等等,而荷花大片的花叶更适合表现。同时,荷花在中国是一种象征,宋代的周敦颐曾写过“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样的名句。在用色方面,其实是大家都喜欢我的色彩非常鲜丽的画。不过在日本、新加坡和其他一些国家的展出中,很多非常有艺术感觉的人,更喜欢我的几幅黑白的“荷画”,好像会觉得更本真,更接近纯朴的内心。自从画荷花后,我在新加坡的法国语文学院做过一次展览,法国是艺术之都,我想通过这个尝试向他们示威,让他们知道,你看我们中国人用你们西方材料,也可以画出非常好的作品。
打领带的艺术家
T:是什么原因使你决定移民到新加坡的?
F:我不喜欢国内复杂的人际关系,复杂的交流方式,我觉得画家需要一个清净的环境。新加坡相对来说是一个非常适合华人待的地方,那里有70%的华人,即使你的英语很差,在那里也能生存。
T:新加坡被评为“全球最富裕的国家之一”,是否在艺术领域也与国内有非常大的区别?
F:因为新加坡人口不算太多,经济发展很好,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多数人属于中产,而中产很喜欢关注艺术,无论是从欣赏的角度出发,还是从收藏价值出发也好。这对艺术家来说是很好的现象。
T:你觉得新加坡的艺术收藏市场怎样?
F:新加坡的收藏市场一直是很好的,尤其是近些年,藏家似乎越来越多。大多数藏家关注的作品都是具有投资价值的,甚至有些藏家会专门研究艺术品门类、受欢迎程度,然后来做一个统计,再决定收藏什么样的艺术品。
T:你的作品更被藏家关注的是哪些?
F:以前的油画主要是一些喜欢中国画的藏家会
收藏,现在很多人更关注到我的作品投资价值了。
他们会认为我的作品以后会增值,觉得我的作品可
能不久后会占领艺术市场的重要部分,所以他们对我现在的“荷画”更感兴趣。
T:你在创作的时候是否也会考虑到市场方面?
F:绝对不会。考虑了市场方面,我就无法真正画出好东西来。我想真正好的艺术家都需要清静的、独立的创作空间,这就是艺术家的一个孤独的世界。
T:艺术需要“孤独的世界”来创作,那生活中你是否也是一个享受孤独的人?
F:我前妻与我分手的原因,就与我的孤独有关。我需要清净的环境,而艺术家多数不大会照顾人,所以会让前妻不满,离婚后也是因为在“照顾人”这方面太缺乏,所以儿子由前妻来照顾。这也是我比较愧疚的地方。
T:现在属于单身状态,生活相对自由一些,品质也会提高吧?
F:因为我经常参加活动,办一些展览,所以对于衣着还是会着重考虑。有人觉得我不像艺术家,穿着打扮像公务员,还有人说我看起来一身正气,这可能也是新加坡与国内不同的地方,新加坡的艺术家似乎跟我差不多,没什么特别之处。
T:跟你差不多的艺术家,这个概括很有意思,你是什么样的艺术家?
F:低调,不张扬。不会邋邋遢遢,没有大胡子也没有长头发。平时也会打领带穿西裤拿公文包,在国内,甚至在欧洲,你见过这样的艺术家吗?一定很少。
艺术评审团
学术评审:
中西融合,气象清新
王璜生: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
如果说范少华前期的写实作品体现了其现实关怀情结,那么,他后期的作品更主要的是关注着艺术创新中一些本体问题。他一改细描缓绘的写实手法,尝试用水墨的技法引入抽象油画的创作。新作中出现了不同层次和式样的皴法、刮擦、泼墨、泼彩、拓印等手法的配合运用。这些作品创作构想来源于令人敬畏与深邃的大自然及其四季变幻无常的情致。近来,他选择了颇具东方意趣的荷花作为主题,在画面上营造出传统中国水墨画的氤氲气质,充满了梦幻般的浪漫与诗意。显然,作者对中西绘画精神、技法的融合探索为其作品带来了清新的气象。
读者评审:
油画中国化,难能可贵
逑英:资深广告人,艺术爱好者
虽然已经知道这是油画,不过当真正面对画作,还是禁不住要问:这是水彩?国画?还是油画?看此类画作脑海里会出现一些大师的名字:林风眠、徐悲鸿、赵无极、吴冠中……事实上,油画的中国化,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新加坡梁先生的尝试难能可贵。与其他画家的作品相比,梁先生更注重把“泼墨”的手法用于油画的创作,大面积的薄涂的泼墨油彩辅以厚实的荷花,让整个画面意趣盎然,活泼灵动。个人偏爱设色简单的作品,比如黑白那张抽象画,色彩的极简和造型的抽象,让画面颇具现代感和高雅的审美趣味。
纸上那呆荷花,清丽脱俗,却带着怒放的高傲。
这是移居新加坡的华人画家范少华近年来主攻的系列作品“荷画”。他的“荷画”用色大胆,构图精致而随意,并在颜料上做了史无前例的革新——将西方浓稠颜料溶入大量的媒介稀释让油流动,用半自动的液势达到水墨氤氲的气质,使他的荷花长出新花,清高绽放。他说:“这实现了‘自然天成’的效果,营造梦幻般的浪漫与诗意,我将‘气韵生动’这个中国美学苦苦求索的最高境界体现到西洋绘画的表现上去。”
世界艺术家联合会总会长陈其旋评价范少华的画作有强烈的“岭南”和“南洋”热土气象,运用中国画法高超技艺在油画中的变法,实现了西洋画和中国画意境的交合裂变。
范少华则说,他唯一的感觉是作为一个中国人,能够独创“西洋中国画”,是一件让自己觉得满足的事情。这不仅仅需要中西不同方式的审美、极深的美术功底,也更需要创意和想象力。
用西方素材画中国画
T:你小学师从卢延光老师学习水墨,中学师从赵辑照老师学习西洋素描,考入美院油画系。似乎学习的过程中目的性不是很明确?
F:因为我最初是受家庭的影响——我父亲是老师,他教美术和音乐,经常画画、拉二胡,这对我来说是一种熏陶,十岁时刚好有机会跟随卢延光老师学习了水墨,后来初中时遇到了赵辑照老师,当时他刚好是我们家邻居,看了我的画后,觉得我如果想有所发展,必须有素描基础,因为及时得到了赵辑照老师的指导,我考上了广美附中。大学学油画也是因为一种潮流,当时大家都在学油画,而我自己也很喜欢,所以就学了油画。
T:2000年新加坡大华银行全国绘画比赛中,你的油画作品《他们》获得了全场最佳奖,聚焦的是祖孙三代之间没有交流的画面,灵感源自哪里?
F:这是我在新加坡所观察到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现代社会很普遍的现象,新加坡很早就是发达国家,大家都很忙,所以人与人的关系已经很淡漠了,这也是社会高度发展的一个代价。我去到新加坡这个新的环境,看事情都觉得很新鲜,反而他们当地人已经麻木了。我去观察、每天读报,这对我来说是观察深入化的途径。绘画比赛我觉得应该拥有的是可以打动人并有共鸣的、可以抓住时代脉搏的东西。
T:自《他们》以后,你开始用水墨的技法创作抽象油画,颜料问题曾经困扰你吗?
F:是的。西洋的颜料比较稠,化不开,适合画很多立体逼真的东西,为了达到自己的要求,我掺入了很多媒介,将颜料调稀,尝试像国画一样让材料可以融开、散开。后来慢慢感觉在油画语言上更加丰富了,我可以写实也可以写意,这种西方浓稠颜料调稀后依然比国内的颜料厚重,所以反而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T:近几年来,你创作了很多“荷画”,大胆用色使你笔下的荷花具有很大的视觉冲击力,为何会选择画荷花?用色上有什么考虑?
F:我曾尝试画过其他的花卉,茉莉、菊花等等,而荷花大片的花叶更适合表现。同时,荷花在中国是一种象征,宋代的周敦颐曾写过“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样的名句。在用色方面,其实是大家都喜欢我的色彩非常鲜丽的画。不过在日本、新加坡和其他一些国家的展出中,很多非常有艺术感觉的人,更喜欢我的几幅黑白的“荷画”,好像会觉得更本真,更接近纯朴的内心。自从画荷花后,我在新加坡的法国语文学院做过一次展览,法国是艺术之都,我想通过这个尝试向他们示威,让他们知道,你看我们中国人用你们西方材料,也可以画出非常好的作品。
打领带的艺术家
T:是什么原因使你决定移民到新加坡的?
F:我不喜欢国内复杂的人际关系,复杂的交流方式,我觉得画家需要一个清净的环境。新加坡相对来说是一个非常适合华人待的地方,那里有70%的华人,即使你的英语很差,在那里也能生存。
T:新加坡被评为“全球最富裕的国家之一”,是否在艺术领域也与国内有非常大的区别?
F:因为新加坡人口不算太多,经济发展很好,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多数人属于中产,而中产很喜欢关注艺术,无论是从欣赏的角度出发,还是从收藏价值出发也好。这对艺术家来说是很好的现象。
T:你觉得新加坡的艺术收藏市场怎样?
F:新加坡的收藏市场一直是很好的,尤其是近些年,藏家似乎越来越多。大多数藏家关注的作品都是具有投资价值的,甚至有些藏家会专门研究艺术品门类、受欢迎程度,然后来做一个统计,再决定收藏什么样的艺术品。
T:你的作品更被藏家关注的是哪些?
F:以前的油画主要是一些喜欢中国画的藏家会
收藏,现在很多人更关注到我的作品投资价值了。
他们会认为我的作品以后会增值,觉得我的作品可
能不久后会占领艺术市场的重要部分,所以他们对我现在的“荷画”更感兴趣。
T:你在创作的时候是否也会考虑到市场方面?
F:绝对不会。考虑了市场方面,我就无法真正画出好东西来。我想真正好的艺术家都需要清静的、独立的创作空间,这就是艺术家的一个孤独的世界。
T:艺术需要“孤独的世界”来创作,那生活中你是否也是一个享受孤独的人?
F:我前妻与我分手的原因,就与我的孤独有关。我需要清净的环境,而艺术家多数不大会照顾人,所以会让前妻不满,离婚后也是因为在“照顾人”这方面太缺乏,所以儿子由前妻来照顾。这也是我比较愧疚的地方。
T:现在属于单身状态,生活相对自由一些,品质也会提高吧?
F:因为我经常参加活动,办一些展览,所以对于衣着还是会着重考虑。有人觉得我不像艺术家,穿着打扮像公务员,还有人说我看起来一身正气,这可能也是新加坡与国内不同的地方,新加坡的艺术家似乎跟我差不多,没什么特别之处。
T:跟你差不多的艺术家,这个概括很有意思,你是什么样的艺术家?
F:低调,不张扬。不会邋邋遢遢,没有大胡子也没有长头发。平时也会打领带穿西裤拿公文包,在国内,甚至在欧洲,你见过这样的艺术家吗?一定很少。
艺术评审团
学术评审:
中西融合,气象清新
王璜生: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
如果说范少华前期的写实作品体现了其现实关怀情结,那么,他后期的作品更主要的是关注着艺术创新中一些本体问题。他一改细描缓绘的写实手法,尝试用水墨的技法引入抽象油画的创作。新作中出现了不同层次和式样的皴法、刮擦、泼墨、泼彩、拓印等手法的配合运用。这些作品创作构想来源于令人敬畏与深邃的大自然及其四季变幻无常的情致。近来,他选择了颇具东方意趣的荷花作为主题,在画面上营造出传统中国水墨画的氤氲气质,充满了梦幻般的浪漫与诗意。显然,作者对中西绘画精神、技法的融合探索为其作品带来了清新的气象。
读者评审:
油画中国化,难能可贵
逑英:资深广告人,艺术爱好者
虽然已经知道这是油画,不过当真正面对画作,还是禁不住要问:这是水彩?国画?还是油画?看此类画作脑海里会出现一些大师的名字:林风眠、徐悲鸿、赵无极、吴冠中……事实上,油画的中国化,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新加坡梁先生的尝试难能可贵。与其他画家的作品相比,梁先生更注重把“泼墨”的手法用于油画的创作,大面积的薄涂的泼墨油彩辅以厚实的荷花,让整个画面意趣盎然,活泼灵动。个人偏爱设色简单的作品,比如黑白那张抽象画,色彩的极简和造型的抽象,让画面颇具现代感和高雅的审美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