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迄今为止医院工程建设领域最全面、最细致的报告书”;“这是从医院角度落实风险管理,有别于一般工程建设的报告书”;“这是烙下时代烙印、注重民生的报告书”。
2012年3月20日的建工锦江大酒店会议室,一片人头攒动、生气勃勃的景象。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禇亮、上海市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处处长高永昌、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副主任诸葛立荣、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陈敏生,以及市建交委、发改委、国资委、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交通大学医学院等专家、学者共60余人,齐聚一堂,围绕《市级医院工程建设领域廉政风险预测预警机制》这一课题展开热烈而深刻的讨论。
困境:加快医院基建背后的现实矛盾
医院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之需,历来受到党和人民的高度关注。据统计,从2001年至2011年,十年间,上海的就医人数已从8000万猛增至1.9亿之多,如此庞大的增量,给原本就有限的上海医疗系统带来了严重的负荷和巨大的压力,有的医院甚至出现了床位不足,病人不得不躺在地上就医的窘境。因此,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医院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无论数量、规模还是投资金额,都呈现出急速增长的趋势,医院基建行业的发展日益蓬勃,项目的实施和运营模式也正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
然而,医院系统毕竟缺乏工程建设的专业人才,工程建设又历来是职务犯罪的高危领域,其主体多元、环节繁多、关系复杂、资金密集、廉政风险和安全风险高度集中,这些特征给整个医院工程建设的规范运作、科学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和挑战。一方面要加速发展,保障民生;另一方面又要监督制约,预防建设过程中的犯罪问题,对于以救死扶伤为职责的医院来说,难免有些顾此失彼。
作为预防职务犯罪的前沿阵地,上海医疗系统的检察预防工作一直做得有声有色,十年间,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在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的协助指导下,围绕“工程优质、干部优秀”的主题,开展了以宣传教育为先导、制度建设为根本、主题活动为载体的多种形式的创“双优”活动,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为了进一步贯彻中央关于廉政风险防范的精神以及上海市政府《關于进一步规范本市建筑市场,加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见》的要求,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检察院、上海市卫生基建管理中心等单位,于2011年成立了《关于在市级医院工程建设领域探索建立廉政风险预警防范机制》的专项课题小组,着力从源头防控腐败的滋生,深化制度建设,争取将医院基建行业的职务犯罪扼杀在摇篮里。经过一年的深入调研、五易其稿,课题小组终于在近期完成了阶段性成果。
新招:制度加科技孕育廉政新生
有人曾把廉政建设比作“高速公路”,每一个被监管对象就如同公路上行驶的“车辆”。在这条“高速公路”上,维持制度这一“交通规则”的是“电子警察”——计算机程序。遵守制度“规则”,你可以自由、高效行驶;而一旦“违章”,实时监控的“电子警察”会即刻发出警告,在制止错误的同时,也防止出现更大的问题。
以制约权力为目的,以科学制度为前提,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防范风险为基础,不断增强反腐倡廉工作的科技含量,用无情的电脑取代有情的人脑,用网络的透明公开、标准严密、客观公正的特点,来保证制度的执行力和有效性,这就是“制度加科技”,上海市近年来探索有效防治腐败的一种新模式。
“我们课题的目标就是实现制度加科技的理念,将制度建设的成果转化到电脑上,实现计算机操作,从而解决从纸面到实质运用的问题”,课题组老钱告诉记者,“这个计算机软件平台的开发和运用,是完成整个课题成果转化的关键所在。今后,市级医院工程建设的每个环节,都将由计算机提供风险预测、风险产生原因和违法可能造成的后果等多项提示,并落实到每个岗位的具体个人,只有岗位负责人确认了各风险点并规范操作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程序,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职务犯罪的可能性。同时,一旦发现违法犯罪问题,也能为调查和追责提供极大的便利。”
根据这套系统,如今后某市级医院基本建设进入到工程招投标环节,系统就会自动弹出一个提示页面,将工程招投标环节可能出现的所有违法犯罪现象一一罗列,从而达到警示和督促的作用。只有项目负责人仔细阅读相关预警提示并一步步确认签名后,整个工程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
上海不久前刚刚开通的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就是一次制度加科技的典型示范。通过计算机平台将检察院、建交委、财政局的数据进行对接,从而实现行贿犯罪档案全国联网,数据共享,大大简化了查询程序,节约了社会成本。
市级医院工程建设风险预测预警机制,同样是一次制度加科技的很好尝试,为了保证制度的强制实施,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早日出台将是课题成果转化的关键一环。当然,现阶段课题组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还有大量的情报要去收集、归纳、整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的前景是美好和不可限量的,比起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制度,医院工程建设领域廉政风险预测预警机制有着更大的发展和操作空间。据悉,新开发的软件目前已处于测试阶段,不久将在新华医院、肺科医院、市六医院和仁济医院率先试点实行。课题组也告诉记者,他们更为远大的目标,是把这个成果推广到市级医院基建领域以外的其他工程建设项目,最后成为上海乃至全国的模板,服务更多的人。
历程:风险排摸,听取基层声音
要完成如此庞杂的风险预测报告,前期的数据调研一定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所在。课题组从成立之初就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小组成员曾先后走访了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财经大学以及建工集团等学校和单位进行交流学习,从中汲取了大量养分,获得了许多好的工作经验和思路。
2011年初,课题组率先在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工程部开展课题试点工作,对工程建设领域高发、易发的思想道德、制度机制、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外部环境五大风险点进行排摸调研,并确立了岗位职责风险和业务流程风险作为重点排摸对象。他们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对新华医院工程部所有重点岗位、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工作人员(包括基层员工)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排摸调查,目的就是搞清楚基层群众在想些什么,关注些什么,从而一来有利于基层员工做到自我发现,自我警觉;二来有利于通过对调查数据的量化分析获取更多的信息和资料,为下一步的研究打好基础。不仅如此,课题组还深入代建单位即上海市卫生基建管理中心进行调研,掌握各部门的岗位职责、风险点和代建流程,充分利用杨浦区人民检察院近年来对医院工程建设领域相关案例的分析资源,知悉工程建设在哪个阶段风险点较高,在哪个阶段更容易发生职务犯罪行为。 当然,一年的调查研究肯定不是一帆风顺的,课题组也经历过不少挫折和无奈。对于预防职务犯罪,社会层面总是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观点。有人就曾经关于廉政风险预测预警的有效性对课题组提出过质疑,认为社会上存在着太多的有法不依、规避法律的情况,很多基建工程往往为了自身利益的考虑擅自行事,潜规则泛滥,今后能否严格按照预测预警制度操作令人担忧。可这些难题都没有动摇课题组完成目标的决心,“如果因为没人遵守法律,就不去制定,那是我们的失职。正因为人心难测,我们才更需要一套好的制度机制来约束这些人情世故,不是吗?”老钱善良的面容下流露着果敢和坚定。
业绩:十年申康,零职务犯罪
在这份长达23页的书面讨论稿背后,无疑凝结着课题组成员的智慧与心血,而这其中,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检察院为课题的顺利推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从2001年5月成立至今,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下属上海市卫生基建管理中心已经走过了近十一个春夏秋冬。2000年,时任上海市市长的徐匡迪将老百姓集中反映的医院环境“脏、乱、差”、设施落后、设备陈旧、拥挤不堪等三封信访件批传给市卫生局,要求借鉴上海城市建设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医院现代化发展需求为目标,在改革开放的同时,走出一条上海医疗卫生系统基本建设规范化、专业化管理的新模式。自此,从“十·五”规划开始,为高标准、高质量、高速度地完成市级医院基本建设任务,上海市卫生基建管理中心应运而生。
十年来,上海市卫生基建管理中心以代建制管理为契機,共承担市级医院代建、代管工程项目68项,总建筑面积约233万平方米,总投资金额149.8亿元人民币,有37项工程项目先后获得“鲁班奖”、“国家优质银奖”、“白玉兰奖”等荣誉称号。而这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卫建中心十年来所有代建的工程项目中,至今未发现一起与工程建设有关的职务犯罪案件。
2012年是市级医院基本建设进入“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同时又是“十一·五”建设项目全面实施的一年,面对建设项目数量多、规模大、社会关注度高的实际情况,作为工程建设的管理者,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将在过去的辉煌上更上一层楼,改变过去无法持续深化的传统管理方式,继而从制度上下工夫,创新社会管理,形成一套可持续操作的制度机制。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副主任陈方说道:我们要很好地归纳总结十年来开展创“双优”工作的成功经验,在传承好传统,延续好做法的基础上,努力使创“双优”工作上台阶。这次《市级医院工程建设领域廉政风险预测预警机制》课题的提出,正是我们主动出击,真正从源头上使工程建设管理人员引起警觉的有力措施。只有从教育、制度、监督入手,从过去人管理人的旧观念中转变过来,进一步营造科技加制度的现代管理理念,申康中心才能更理性、更科学、更有约束力地管理好市级医院的基本建设,才能在未来继续创造无职务犯罪的辉煌成就。
部分课题论证会
与会专家、学者观点
要从医院的角度或医院筹建的角度去落实下面各个风险的发生。以往,我们的廉政风险可以是针对建设主管部门的管理人员,可以是针对建设方的人员,也可以针对承包商的管理人员,也可以针对其他各个方面的管理人员,而这个课题主要注重的是医院或者是医院的筹建单位的廉政风险预防,医院这一块可以再强调一点。
——同济大学工程管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高欣
预测预警机制要发生效果,必须挖掘如何解决个人责任心的缺失和物质欲望过度强烈的问题,必须解决人情社会、人情观对基建工程建设的影响问题,必须解决权力的制约问题。
——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汪明亮
廉政风险预测预警机制的建设应以制约权力为关键,以制度建设为根本,以优化管理为基础,以科学技术为支撑。具体操作流程是:1、风险点的排查;2、规范制度;3、流程再造;4、以科技为支撑
——市国资委纪委副书记兼监察处处长:金伟
能不能将诸多风险点进行罗列,对廉政风险点做一些判定,即一级的风险、两级的风险、三级的风险。对风险点进行一些分级和分类,这样能对重点、高危等级的廉政风险采取相应的行为有所不一样。
——市建交委建筑市场监管处处长:曾明
这个报告是很有指向性的,它不是搞一个调查研究就结束了。我们拿了这份报告,回去会有一个成果转化,报告所研究出来的理论、原则、方法,要转化成我们下面的一个个政策、制度和措施。在转化的时候,还要借两个力:一是要借外部审计的力量,把它纳入法制化管理,规范操作,提高效率;二是借法律方面的力量。只有取得外界的帮助,才能进一步提升我们对工程建设领域管理的效益,使我们的建设达到预期目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医学院博士:唐国瑶
2012年3月20日的建工锦江大酒店会议室,一片人头攒动、生气勃勃的景象。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禇亮、上海市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处处长高永昌、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副主任诸葛立荣、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陈敏生,以及市建交委、发改委、国资委、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交通大学医学院等专家、学者共60余人,齐聚一堂,围绕《市级医院工程建设领域廉政风险预测预警机制》这一课题展开热烈而深刻的讨论。
困境:加快医院基建背后的现实矛盾
医院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之需,历来受到党和人民的高度关注。据统计,从2001年至2011年,十年间,上海的就医人数已从8000万猛增至1.9亿之多,如此庞大的增量,给原本就有限的上海医疗系统带来了严重的负荷和巨大的压力,有的医院甚至出现了床位不足,病人不得不躺在地上就医的窘境。因此,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医院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无论数量、规模还是投资金额,都呈现出急速增长的趋势,医院基建行业的发展日益蓬勃,项目的实施和运营模式也正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
然而,医院系统毕竟缺乏工程建设的专业人才,工程建设又历来是职务犯罪的高危领域,其主体多元、环节繁多、关系复杂、资金密集、廉政风险和安全风险高度集中,这些特征给整个医院工程建设的规范运作、科学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和挑战。一方面要加速发展,保障民生;另一方面又要监督制约,预防建设过程中的犯罪问题,对于以救死扶伤为职责的医院来说,难免有些顾此失彼。
作为预防职务犯罪的前沿阵地,上海医疗系统的检察预防工作一直做得有声有色,十年间,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在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的协助指导下,围绕“工程优质、干部优秀”的主题,开展了以宣传教育为先导、制度建设为根本、主题活动为载体的多种形式的创“双优”活动,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为了进一步贯彻中央关于廉政风险防范的精神以及上海市政府《關于进一步规范本市建筑市场,加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见》的要求,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检察院、上海市卫生基建管理中心等单位,于2011年成立了《关于在市级医院工程建设领域探索建立廉政风险预警防范机制》的专项课题小组,着力从源头防控腐败的滋生,深化制度建设,争取将医院基建行业的职务犯罪扼杀在摇篮里。经过一年的深入调研、五易其稿,课题小组终于在近期完成了阶段性成果。
新招:制度加科技孕育廉政新生
有人曾把廉政建设比作“高速公路”,每一个被监管对象就如同公路上行驶的“车辆”。在这条“高速公路”上,维持制度这一“交通规则”的是“电子警察”——计算机程序。遵守制度“规则”,你可以自由、高效行驶;而一旦“违章”,实时监控的“电子警察”会即刻发出警告,在制止错误的同时,也防止出现更大的问题。
以制约权力为目的,以科学制度为前提,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防范风险为基础,不断增强反腐倡廉工作的科技含量,用无情的电脑取代有情的人脑,用网络的透明公开、标准严密、客观公正的特点,来保证制度的执行力和有效性,这就是“制度加科技”,上海市近年来探索有效防治腐败的一种新模式。
“我们课题的目标就是实现制度加科技的理念,将制度建设的成果转化到电脑上,实现计算机操作,从而解决从纸面到实质运用的问题”,课题组老钱告诉记者,“这个计算机软件平台的开发和运用,是完成整个课题成果转化的关键所在。今后,市级医院工程建设的每个环节,都将由计算机提供风险预测、风险产生原因和违法可能造成的后果等多项提示,并落实到每个岗位的具体个人,只有岗位负责人确认了各风险点并规范操作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程序,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职务犯罪的可能性。同时,一旦发现违法犯罪问题,也能为调查和追责提供极大的便利。”
根据这套系统,如今后某市级医院基本建设进入到工程招投标环节,系统就会自动弹出一个提示页面,将工程招投标环节可能出现的所有违法犯罪现象一一罗列,从而达到警示和督促的作用。只有项目负责人仔细阅读相关预警提示并一步步确认签名后,整个工程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
上海不久前刚刚开通的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就是一次制度加科技的典型示范。通过计算机平台将检察院、建交委、财政局的数据进行对接,从而实现行贿犯罪档案全国联网,数据共享,大大简化了查询程序,节约了社会成本。
市级医院工程建设风险预测预警机制,同样是一次制度加科技的很好尝试,为了保证制度的强制实施,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早日出台将是课题成果转化的关键一环。当然,现阶段课题组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还有大量的情报要去收集、归纳、整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的前景是美好和不可限量的,比起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制度,医院工程建设领域廉政风险预测预警机制有着更大的发展和操作空间。据悉,新开发的软件目前已处于测试阶段,不久将在新华医院、肺科医院、市六医院和仁济医院率先试点实行。课题组也告诉记者,他们更为远大的目标,是把这个成果推广到市级医院基建领域以外的其他工程建设项目,最后成为上海乃至全国的模板,服务更多的人。
历程:风险排摸,听取基层声音
要完成如此庞杂的风险预测报告,前期的数据调研一定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所在。课题组从成立之初就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小组成员曾先后走访了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财经大学以及建工集团等学校和单位进行交流学习,从中汲取了大量养分,获得了许多好的工作经验和思路。
2011年初,课题组率先在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工程部开展课题试点工作,对工程建设领域高发、易发的思想道德、制度机制、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外部环境五大风险点进行排摸调研,并确立了岗位职责风险和业务流程风险作为重点排摸对象。他们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对新华医院工程部所有重点岗位、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工作人员(包括基层员工)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排摸调查,目的就是搞清楚基层群众在想些什么,关注些什么,从而一来有利于基层员工做到自我发现,自我警觉;二来有利于通过对调查数据的量化分析获取更多的信息和资料,为下一步的研究打好基础。不仅如此,课题组还深入代建单位即上海市卫生基建管理中心进行调研,掌握各部门的岗位职责、风险点和代建流程,充分利用杨浦区人民检察院近年来对医院工程建设领域相关案例的分析资源,知悉工程建设在哪个阶段风险点较高,在哪个阶段更容易发生职务犯罪行为。 当然,一年的调查研究肯定不是一帆风顺的,课题组也经历过不少挫折和无奈。对于预防职务犯罪,社会层面总是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观点。有人就曾经关于廉政风险预测预警的有效性对课题组提出过质疑,认为社会上存在着太多的有法不依、规避法律的情况,很多基建工程往往为了自身利益的考虑擅自行事,潜规则泛滥,今后能否严格按照预测预警制度操作令人担忧。可这些难题都没有动摇课题组完成目标的决心,“如果因为没人遵守法律,就不去制定,那是我们的失职。正因为人心难测,我们才更需要一套好的制度机制来约束这些人情世故,不是吗?”老钱善良的面容下流露着果敢和坚定。
业绩:十年申康,零职务犯罪
在这份长达23页的书面讨论稿背后,无疑凝结着课题组成员的智慧与心血,而这其中,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检察院为课题的顺利推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从2001年5月成立至今,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下属上海市卫生基建管理中心已经走过了近十一个春夏秋冬。2000年,时任上海市市长的徐匡迪将老百姓集中反映的医院环境“脏、乱、差”、设施落后、设备陈旧、拥挤不堪等三封信访件批传给市卫生局,要求借鉴上海城市建设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医院现代化发展需求为目标,在改革开放的同时,走出一条上海医疗卫生系统基本建设规范化、专业化管理的新模式。自此,从“十·五”规划开始,为高标准、高质量、高速度地完成市级医院基本建设任务,上海市卫生基建管理中心应运而生。
十年来,上海市卫生基建管理中心以代建制管理为契機,共承担市级医院代建、代管工程项目68项,总建筑面积约233万平方米,总投资金额149.8亿元人民币,有37项工程项目先后获得“鲁班奖”、“国家优质银奖”、“白玉兰奖”等荣誉称号。而这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卫建中心十年来所有代建的工程项目中,至今未发现一起与工程建设有关的职务犯罪案件。
2012年是市级医院基本建设进入“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同时又是“十一·五”建设项目全面实施的一年,面对建设项目数量多、规模大、社会关注度高的实际情况,作为工程建设的管理者,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将在过去的辉煌上更上一层楼,改变过去无法持续深化的传统管理方式,继而从制度上下工夫,创新社会管理,形成一套可持续操作的制度机制。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副主任陈方说道:我们要很好地归纳总结十年来开展创“双优”工作的成功经验,在传承好传统,延续好做法的基础上,努力使创“双优”工作上台阶。这次《市级医院工程建设领域廉政风险预测预警机制》课题的提出,正是我们主动出击,真正从源头上使工程建设管理人员引起警觉的有力措施。只有从教育、制度、监督入手,从过去人管理人的旧观念中转变过来,进一步营造科技加制度的现代管理理念,申康中心才能更理性、更科学、更有约束力地管理好市级医院的基本建设,才能在未来继续创造无职务犯罪的辉煌成就。
部分课题论证会
与会专家、学者观点
要从医院的角度或医院筹建的角度去落实下面各个风险的发生。以往,我们的廉政风险可以是针对建设主管部门的管理人员,可以是针对建设方的人员,也可以针对承包商的管理人员,也可以针对其他各个方面的管理人员,而这个课题主要注重的是医院或者是医院的筹建单位的廉政风险预防,医院这一块可以再强调一点。
——同济大学工程管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高欣
预测预警机制要发生效果,必须挖掘如何解决个人责任心的缺失和物质欲望过度强烈的问题,必须解决人情社会、人情观对基建工程建设的影响问题,必须解决权力的制约问题。
——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汪明亮
廉政风险预测预警机制的建设应以制约权力为关键,以制度建设为根本,以优化管理为基础,以科学技术为支撑。具体操作流程是:1、风险点的排查;2、规范制度;3、流程再造;4、以科技为支撑
——市国资委纪委副书记兼监察处处长:金伟
能不能将诸多风险点进行罗列,对廉政风险点做一些判定,即一级的风险、两级的风险、三级的风险。对风险点进行一些分级和分类,这样能对重点、高危等级的廉政风险采取相应的行为有所不一样。
——市建交委建筑市场监管处处长:曾明
这个报告是很有指向性的,它不是搞一个调查研究就结束了。我们拿了这份报告,回去会有一个成果转化,报告所研究出来的理论、原则、方法,要转化成我们下面的一个个政策、制度和措施。在转化的时候,还要借两个力:一是要借外部审计的力量,把它纳入法制化管理,规范操作,提高效率;二是借法律方面的力量。只有取得外界的帮助,才能进一步提升我们对工程建设领域管理的效益,使我们的建设达到预期目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医学院博士:唐国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