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高层建筑防火以及疏散问题成为其主要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高层建筑防火以及疏散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措施來解决。
【关键词】 高层建筑;火灾特点;防火对策
引言:
火灾给社会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重大人身伤亡及严重的政治影响。为了能从根源上将建筑火灾减小到最低程度,我们应了解建筑火灾的基本知识,理解防火设计的基本原理及要求。
一、建筑设计中规范防火的意义
防火设计直接关系到使用者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所有这些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都是为保障建筑的安全而制定的,是设计的重要依据之一,特别是规范中许多条文都是属于强制性条文。每项工程,每位设计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不得懈怠。
二、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形势分析
无数的火灾事故教训,使各级消防部门对防火安全不断重视,而且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得到提升,对消防队伍建设、消防设备投入、消防安全宣传等工作不断加大,各地消防安全形势得到很大改观但是,纵观以往火灾事故,不难发现,低层建筑火灾相对还容易扑救,而高层建筑发生的火灾事故,因为消防设施不足、消防设备不够,延误扑救,往往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事故和重大经济损失。
(一)高层发生火灾概率大
高层建筑内除了住宅还有办公,到处都有电梯、发电机、各类高瓦数办公设备等功率较大的电器,布线复杂、容易老化,遇到短路等现象,会引发火灾事故;高层建筑内人员、物资相对集中,特别是在此有限的平而空间内密度较大,人员不可控;公用部分如实验室、图书室、物料供应中心等部门,内有可燃物,稍有疏忽就会导致火灾。所以说,高层建筑很容易发生火灾事故
(二)火灾救援难度加大
高层建筑内外部结构繁杂、建筑垂直落差大,发生火灾事故时,建筑内的所有电源将会被迅速切断,人员的疏散仅仅依靠消防通道和}室外消防石梯进行,影响救援的效果。同时,消防救援人员需花费大量时间在烟雾中摸清高层建筑的结构,这样也会增加救援难度
(三)高层的火势蔓延速度更快
高层建筑独特的架式结构和外墙保温材料,在发生火灾时,极容易燃烧,一旦发生火灾,火势会很猛,容易造成火借风势的快速蔓延火势蔓延的速度与高层建筑空间高度旱正比关系,会给消防救援、破拆等工作造成极为不利的局而,在极短的救援时间内,难度会大大增加。
(四)受困人员容易二次受到伤害
高层建筑一般层高都有近百米,加上建筑结构复杂,发生火灾后,容易使楼内人员天然的处于极度恐慌之中,平台电梯的惯性使用,在烟幕下找不到楼道安全出口,很容易出现盲目逃生的现象,而导致人员拥挤和踩踏,更有甚者会直接跳楼。高层建筑特殊的层高和}架式结构,容易形成烟囱效应,火势、烟幕迅速向上蔓延,会在最高层形成大量浓烟,使大部分人会因长时间缺氧失去生命。特别是现代高层建筑,追求美观大多倾向于使用全封闭装饰,发生火灾,玻璃、钢构等装饰材料会因高温而产生变形和爆炸,躲避不及,就会增加人员的二次伤害。
三、高层建筑的防火对策
(一)全面做好高层建筑消防设计
高层建筑比较复杂,特别是发生火灾之后扑救难度较大、人员疏散也比较困难,因而在高层建筑消防设计方面必须坚持“防”与“疏”相结合,既要做好防火设计,又要做好发生火灾后的疏散设计,只要这样才能使高层建筑的消防设计更具科学性、全面性和系统性。高层建筑在进行总平面设计过程中,必须从有利于高层建筑防火出发,对高层建筑的位置、消防车道、防火间距、消防水源等进行科学设计,比如在高层建筑内部应当设计“防火分区”,能够有效阻止火灾的大面积蔓延。总之,必须对高层建筑消防设计做到位,否则日后再进行补救将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只有全面做好消防设计,才能更有效的做好防火工作。
(二)强化施工过程中防火监督
工程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消防设计审核合格的设计图纸进行施工,要对建筑工程的防火构造、技术措施和消防措施等工作负责对防火结构的保护层、设置吊顶或管井内防火分隔物、以及暗敷的消防电源线路等,必须认真做好施工和监督检查并有书而记录。如需变更设计,施工单位应与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公安消防监督机关共同协商,采取相应的变更措施,同时做好备案。设立专职稽查组织,负责违章工程项目的查处和验收,保证消防设施到位。
(三)设置有效的排烟设施
机械加压送风与开启外窗是建筑的两种排烟方式,设置专用的排烟口,排烟管道及排烟风机等是使用机械排烟的方法,将火灾发生时产生的烟气和热量排至室外。自然排烟则利用火灾时产生的热压,通过可开启的外窗或排烟窗将烟气排到室外。虽然#高规$允许并部分提倡疏散楼梯间及前室采用自然排烟,但是允许烟气排进安全保护区域,机械加压送风比之更为安全可靠,故而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建议不使用此方式。建筑设计中防火规范对于公共场所中的游戏厅和娱乐场所进行布置走道的两侧以及按要求进行设计安全出口的距离的同时满足最远房间的疏散门,都应按要求设置防烟设施,不仅如此,多层建筑及高层建筑均应设置排烟设施。多层民用建筑要在一二三层设排烟设施,可设在四层或以上的区域。由于建筑物在火灾发生时产生大量浓烟,因此,不管在地下建筑,高层楼梯间,走道及消防电梯中,都需要设置排烟设施。
(四)燃烧性能
燃烧性能指组成建筑物的主要构件在明火或高温作用下,燃烧与否,以及燃烧的难易。按燃烧性能建筑构件分为非燃烧体、难燃烧体和燃烧体。非燃烧体,指用非燃烧材料制成的构件。非燃烧材料是指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不起火、不微燃、不炭化的材料。如天然石板材难燃烧体,指用难燃烧材料制成的构件,或用带有非燃烧材料保护层的燃烧材料制成的构件。难燃烧材料指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难起火、难微燃、难炭化,当火源移走后燃烧或微燃立即停止的材料。如抹灰板条燃烧体,指用燃烧材料制成的构件。燃烧材料是指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立即能起火燃烧或微燃,且火源移走后仍继续燃烧或微燃的材料,如木材等。
(五)合理有效的楼梯间
楼梯是垂直疏散的唯一通道,而确定楼梯数量和楼梯总宽度是建筑防火设计的关键。疏散楼梯的合理设置很重要,应尽可能利用自然通风采光,例如在商场四周外墙设置封闭楼梯间,省去前室面积,同时,疏散楼梯间疏散有效宽度主要由前室门或封闭楼梯间门为首要确定要素,另,封闭楼梯间与地下室楼梯共用一个楼梯间时,因地上、地下楼梯间在首层作了防火隔断,地下室楼梯段不能自然通风、采光,此时地下室楼梯段按防烟楼梯间设计。疏散楼梯设计的规范非常重要,很多设计院只看到了“疏散楼梯”,却没有发现规范指的是“室内疏散楼梯”,每个疏散楼梯都有自己的最大保护面积,同时,在最大保护面积内,本楼梯疏散不了的,就得增加宽度或加设楼梯,以形成人员较为均匀疏散的结果。在实际工作中,设计者不应生搬硬套,而是要在理性、客观、全面进行分析、评估的基础上,提出科学的方案,为消防战斗员的灭火工作提供一个安全有效的环境。所以,设计者应做到设计合理,措施得当,立足自防自救,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四、结束语
总之,充分理解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做好高层建筑的防火工作,既要做好消防设计工作,又要做好防火教育工作,更要做好消防管理工作,切实通过“综合性”的措施,使高层建筑防火工作更加到位、更具成效,确保高层建筑不发生火灾。
参考文献:
[1]曹晓明.浅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若干问题[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6:263.
[2]左祖建.论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J].江西建材,2014,22:290。291.
[3]史文峰.新形势下加强高层建筑防火监督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4:294.
[4]肖寒.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及防火对策[J].电子制作,2014,17:273.
【关键词】 高层建筑;火灾特点;防火对策
引言:
火灾给社会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重大人身伤亡及严重的政治影响。为了能从根源上将建筑火灾减小到最低程度,我们应了解建筑火灾的基本知识,理解防火设计的基本原理及要求。
一、建筑设计中规范防火的意义
防火设计直接关系到使用者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所有这些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都是为保障建筑的安全而制定的,是设计的重要依据之一,特别是规范中许多条文都是属于强制性条文。每项工程,每位设计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不得懈怠。
二、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形势分析
无数的火灾事故教训,使各级消防部门对防火安全不断重视,而且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得到提升,对消防队伍建设、消防设备投入、消防安全宣传等工作不断加大,各地消防安全形势得到很大改观但是,纵观以往火灾事故,不难发现,低层建筑火灾相对还容易扑救,而高层建筑发生的火灾事故,因为消防设施不足、消防设备不够,延误扑救,往往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事故和重大经济损失。
(一)高层发生火灾概率大
高层建筑内除了住宅还有办公,到处都有电梯、发电机、各类高瓦数办公设备等功率较大的电器,布线复杂、容易老化,遇到短路等现象,会引发火灾事故;高层建筑内人员、物资相对集中,特别是在此有限的平而空间内密度较大,人员不可控;公用部分如实验室、图书室、物料供应中心等部门,内有可燃物,稍有疏忽就会导致火灾。所以说,高层建筑很容易发生火灾事故
(二)火灾救援难度加大
高层建筑内外部结构繁杂、建筑垂直落差大,发生火灾事故时,建筑内的所有电源将会被迅速切断,人员的疏散仅仅依靠消防通道和}室外消防石梯进行,影响救援的效果。同时,消防救援人员需花费大量时间在烟雾中摸清高层建筑的结构,这样也会增加救援难度
(三)高层的火势蔓延速度更快
高层建筑独特的架式结构和外墙保温材料,在发生火灾时,极容易燃烧,一旦发生火灾,火势会很猛,容易造成火借风势的快速蔓延火势蔓延的速度与高层建筑空间高度旱正比关系,会给消防救援、破拆等工作造成极为不利的局而,在极短的救援时间内,难度会大大增加。
(四)受困人员容易二次受到伤害
高层建筑一般层高都有近百米,加上建筑结构复杂,发生火灾后,容易使楼内人员天然的处于极度恐慌之中,平台电梯的惯性使用,在烟幕下找不到楼道安全出口,很容易出现盲目逃生的现象,而导致人员拥挤和踩踏,更有甚者会直接跳楼。高层建筑特殊的层高和}架式结构,容易形成烟囱效应,火势、烟幕迅速向上蔓延,会在最高层形成大量浓烟,使大部分人会因长时间缺氧失去生命。特别是现代高层建筑,追求美观大多倾向于使用全封闭装饰,发生火灾,玻璃、钢构等装饰材料会因高温而产生变形和爆炸,躲避不及,就会增加人员的二次伤害。
三、高层建筑的防火对策
(一)全面做好高层建筑消防设计
高层建筑比较复杂,特别是发生火灾之后扑救难度较大、人员疏散也比较困难,因而在高层建筑消防设计方面必须坚持“防”与“疏”相结合,既要做好防火设计,又要做好发生火灾后的疏散设计,只要这样才能使高层建筑的消防设计更具科学性、全面性和系统性。高层建筑在进行总平面设计过程中,必须从有利于高层建筑防火出发,对高层建筑的位置、消防车道、防火间距、消防水源等进行科学设计,比如在高层建筑内部应当设计“防火分区”,能够有效阻止火灾的大面积蔓延。总之,必须对高层建筑消防设计做到位,否则日后再进行补救将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只有全面做好消防设计,才能更有效的做好防火工作。
(二)强化施工过程中防火监督
工程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消防设计审核合格的设计图纸进行施工,要对建筑工程的防火构造、技术措施和消防措施等工作负责对防火结构的保护层、设置吊顶或管井内防火分隔物、以及暗敷的消防电源线路等,必须认真做好施工和监督检查并有书而记录。如需变更设计,施工单位应与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公安消防监督机关共同协商,采取相应的变更措施,同时做好备案。设立专职稽查组织,负责违章工程项目的查处和验收,保证消防设施到位。
(三)设置有效的排烟设施
机械加压送风与开启外窗是建筑的两种排烟方式,设置专用的排烟口,排烟管道及排烟风机等是使用机械排烟的方法,将火灾发生时产生的烟气和热量排至室外。自然排烟则利用火灾时产生的热压,通过可开启的外窗或排烟窗将烟气排到室外。虽然#高规$允许并部分提倡疏散楼梯间及前室采用自然排烟,但是允许烟气排进安全保护区域,机械加压送风比之更为安全可靠,故而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建议不使用此方式。建筑设计中防火规范对于公共场所中的游戏厅和娱乐场所进行布置走道的两侧以及按要求进行设计安全出口的距离的同时满足最远房间的疏散门,都应按要求设置防烟设施,不仅如此,多层建筑及高层建筑均应设置排烟设施。多层民用建筑要在一二三层设排烟设施,可设在四层或以上的区域。由于建筑物在火灾发生时产生大量浓烟,因此,不管在地下建筑,高层楼梯间,走道及消防电梯中,都需要设置排烟设施。
(四)燃烧性能
燃烧性能指组成建筑物的主要构件在明火或高温作用下,燃烧与否,以及燃烧的难易。按燃烧性能建筑构件分为非燃烧体、难燃烧体和燃烧体。非燃烧体,指用非燃烧材料制成的构件。非燃烧材料是指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不起火、不微燃、不炭化的材料。如天然石板材难燃烧体,指用难燃烧材料制成的构件,或用带有非燃烧材料保护层的燃烧材料制成的构件。难燃烧材料指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难起火、难微燃、难炭化,当火源移走后燃烧或微燃立即停止的材料。如抹灰板条燃烧体,指用燃烧材料制成的构件。燃烧材料是指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立即能起火燃烧或微燃,且火源移走后仍继续燃烧或微燃的材料,如木材等。
(五)合理有效的楼梯间
楼梯是垂直疏散的唯一通道,而确定楼梯数量和楼梯总宽度是建筑防火设计的关键。疏散楼梯的合理设置很重要,应尽可能利用自然通风采光,例如在商场四周外墙设置封闭楼梯间,省去前室面积,同时,疏散楼梯间疏散有效宽度主要由前室门或封闭楼梯间门为首要确定要素,另,封闭楼梯间与地下室楼梯共用一个楼梯间时,因地上、地下楼梯间在首层作了防火隔断,地下室楼梯段不能自然通风、采光,此时地下室楼梯段按防烟楼梯间设计。疏散楼梯设计的规范非常重要,很多设计院只看到了“疏散楼梯”,却没有发现规范指的是“室内疏散楼梯”,每个疏散楼梯都有自己的最大保护面积,同时,在最大保护面积内,本楼梯疏散不了的,就得增加宽度或加设楼梯,以形成人员较为均匀疏散的结果。在实际工作中,设计者不应生搬硬套,而是要在理性、客观、全面进行分析、评估的基础上,提出科学的方案,为消防战斗员的灭火工作提供一个安全有效的环境。所以,设计者应做到设计合理,措施得当,立足自防自救,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四、结束语
总之,充分理解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做好高层建筑的防火工作,既要做好消防设计工作,又要做好防火教育工作,更要做好消防管理工作,切实通过“综合性”的措施,使高层建筑防火工作更加到位、更具成效,确保高层建筑不发生火灾。
参考文献:
[1]曹晓明.浅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若干问题[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6:263.
[2]左祖建.论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J].江西建材,2014,22:290。291.
[3]史文峰.新形势下加强高层建筑防火监督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4:294.
[4]肖寒.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及防火对策[J].电子制作,2014,1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