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行课堂进行素质教育,为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就成为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献和对相关理念的研究,本文主要从信息技术学科的角度综述了分层教学的概念、理论基础、研究目的、主要模式及具体措施,从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关键词】分层教学 信息技术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103-02
1.课题的概述
几千年来,学校教育都是以班级授课制的集体教学为组织形式的,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以教师、教材为中心,面向班级所有学生进行,虽然这种教育形式培养了大批人才,但是同样也遏制了许多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导致部分学生成绩差。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各种人才需求,传统教育已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集体教学方式与学生个性化需求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分层教学也就在这时应运而生发展起来,它以学生的充分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是解决班级授课与因材施教之间矛盾的较好方法。这个理论适用于各学科的班级教学,本文主要探讨分层教学理论在信息技术学科上的应用。
1.1研究的背景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基本目标的素质教育正在我国得以实施,这有力地促进我国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但同时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也提出了崭新课题。现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技术教育和必修课程,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和开展。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条件不同,导致信息技术教育在不同地区产生极大差异,同样在一个教学班内学生基础知识也存在两极分化的情况,这时教师手中的教材要给知识基础不同的学生授课,必然会存在“吃不饱”和“吃不了”的问题,因而分层次教学对学校信息技术教学有着极大的挑战。
传统的教育教学是导致大批差生的根本原因。新课程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体现出教育的个性化。因此,只有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机会,才能使教育真正的平等,才是大众主义的教育。
1.2研究的意义
1.2.1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课堂教学不仅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掩盖,而且忽视了学生的差异和个性发展。因此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无疑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分层教学法的实施,避免了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后无所事事,同时,所有学生都体验到学有所成,增强了学习信心。
1.2.2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通过分层教学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与练习,使得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极大地优化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师生合作、交流的效率。具体到信息技术课堂,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自己的教学活动,结合学生各自的实际情况和信息技术学科自身特点,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利用分层教学理论安排教学活动可以很好地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益。
2.分层教学研究的概述
2.1分层教学的概念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就是教师在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有区别地设计教学环节和进行教学,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类别学生进行学习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从而达到总体教学目标。
2.2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
理论作为实践的基础来指导实践。分层教学作为一种教学实践活动,需要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才能在教学中更好的发挥效用。因此,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是分层教学活动的根基。
2.2.1多元智力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的著名心理学教授加德纳在1983年公开出版的《智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论认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具有九种智力,只是其组合和发挥程度不同。绝大多数人都具有完整的智力结构,但也不是整齐划一,而是各自都有自己独特的能力特征、智力优势。即使智力结构有缺陷的人,在某一特定智力领域因为补偿一般也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不同的个体在九种智能方面拥有的量各不相同,九种智能的组合与操作方式更是各不相同,这就应该允许每个人都有充分发展其优势智力领域的空间。教师应该从多方面观察评价和分析学生的优点和弱点,并把此资料作为服务学生的出发点。
2.2.2最近发展区理论
原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学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美国学者卡罗尔提出的“如果提供足够的时间(或是学习机会),再具备合适的学习材料和教学环境,那么,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可能达到既定的目标”。
2.3分层教学目前应用情况
随着人们开始大量的使用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在中学已成为一门必修学科。面对学生信息技术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存在较大差异的现状,分层教学的加入使其有了根本改观。
分层教学在当前的应用中,改变了传统应试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使部分学生跟不上成绩差的现状。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分层教学在推进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各地教学条件和学生素质的不同,分层教学还未能全面的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中。对于这种现状,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和对分层教学的合理实施对于推进素质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3.分层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
学生在众多学科表现出的知识和技能的差异中,信息技术课是最为明显的科目之一。因此,接下来我们就分层教学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应用的具体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
3.1分层教学的主要模式
在我国,分层教学改革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在上海率先提出实验的。近二十年来,分层教学法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综合各文献的资料,目前分层教学的最主要的模式有三种:
3.1.1分类指导模式
保留行政班,但在教学中,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具体做法:(1)了解差异,分类建组;(2)针对差异,分类目标;(3)面向全体,因材施教;(4)阶段考查,分类考核;(5)发展性评价,不断提高。
3.1.2分层走班模式
根据学校进行的主要文化课摸底结果,按照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分成三个或四个层次,组成新的教学集体。“走班”并不打破原有的行政班,只是在学习这些文化课的时候,按各自的程度到不同的班去上课。“走班”实际上是一种运动式的、大范围的分层。它的特点是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确定与其基础相适应又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从而降低了“学困生”的学习难度,又满足了“学优生”扩大知识面的需求。
3.1.3定向培养目标分层模式
这种模式多限于职业教育。指按照学生的毕业去向分层分班教学。具体做法是:入学时进行摸底调查,既了解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又了解学生对就业与升学的选择,正确定位。然后,以学生的基础和发展为依据,分成两个层次,升学班与就业班。两个班教学的目标和知识的难度有区别,升学班更注重应试能力的训练,就业班则突出文化知识与职业实践的结合。当二年级学生参加水平测试并合格后,学校又给学生提供第2次选择,升学班进一步强化文化课与主要专业课,而就业班则以职业技能训练为主。
4.总结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方法,将有效的克服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爱好之间的矛盾,克服学生掌握知识水平两极分化的矛盾。做到了以学生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既能保证学生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学习任务,又能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不同的知识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它为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只要教育教学工作者认真研究分层教学,找出解决分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的对策,就可以发挥两者优势,使分层教学在新的教育时期做出最大的贡献。
【关键词】分层教学 信息技术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103-02
1.课题的概述
几千年来,学校教育都是以班级授课制的集体教学为组织形式的,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以教师、教材为中心,面向班级所有学生进行,虽然这种教育形式培养了大批人才,但是同样也遏制了许多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导致部分学生成绩差。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各种人才需求,传统教育已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集体教学方式与学生个性化需求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分层教学也就在这时应运而生发展起来,它以学生的充分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是解决班级授课与因材施教之间矛盾的较好方法。这个理论适用于各学科的班级教学,本文主要探讨分层教学理论在信息技术学科上的应用。
1.1研究的背景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基本目标的素质教育正在我国得以实施,这有力地促进我国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但同时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也提出了崭新课题。现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技术教育和必修课程,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和开展。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条件不同,导致信息技术教育在不同地区产生极大差异,同样在一个教学班内学生基础知识也存在两极分化的情况,这时教师手中的教材要给知识基础不同的学生授课,必然会存在“吃不饱”和“吃不了”的问题,因而分层次教学对学校信息技术教学有着极大的挑战。
传统的教育教学是导致大批差生的根本原因。新课程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体现出教育的个性化。因此,只有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机会,才能使教育真正的平等,才是大众主义的教育。
1.2研究的意义
1.2.1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课堂教学不仅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掩盖,而且忽视了学生的差异和个性发展。因此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无疑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分层教学法的实施,避免了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后无所事事,同时,所有学生都体验到学有所成,增强了学习信心。
1.2.2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通过分层教学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与练习,使得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极大地优化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师生合作、交流的效率。具体到信息技术课堂,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自己的教学活动,结合学生各自的实际情况和信息技术学科自身特点,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利用分层教学理论安排教学活动可以很好地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益。
2.分层教学研究的概述
2.1分层教学的概念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就是教师在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有区别地设计教学环节和进行教学,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类别学生进行学习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从而达到总体教学目标。
2.2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
理论作为实践的基础来指导实践。分层教学作为一种教学实践活动,需要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才能在教学中更好的发挥效用。因此,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是分层教学活动的根基。
2.2.1多元智力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的著名心理学教授加德纳在1983年公开出版的《智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论认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具有九种智力,只是其组合和发挥程度不同。绝大多数人都具有完整的智力结构,但也不是整齐划一,而是各自都有自己独特的能力特征、智力优势。即使智力结构有缺陷的人,在某一特定智力领域因为补偿一般也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不同的个体在九种智能方面拥有的量各不相同,九种智能的组合与操作方式更是各不相同,这就应该允许每个人都有充分发展其优势智力领域的空间。教师应该从多方面观察评价和分析学生的优点和弱点,并把此资料作为服务学生的出发点。
2.2.2最近发展区理论
原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学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美国学者卡罗尔提出的“如果提供足够的时间(或是学习机会),再具备合适的学习材料和教学环境,那么,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可能达到既定的目标”。
2.3分层教学目前应用情况
随着人们开始大量的使用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在中学已成为一门必修学科。面对学生信息技术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存在较大差异的现状,分层教学的加入使其有了根本改观。
分层教学在当前的应用中,改变了传统应试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使部分学生跟不上成绩差的现状。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分层教学在推进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各地教学条件和学生素质的不同,分层教学还未能全面的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中。对于这种现状,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和对分层教学的合理实施对于推进素质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3.分层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
学生在众多学科表现出的知识和技能的差异中,信息技术课是最为明显的科目之一。因此,接下来我们就分层教学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应用的具体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
3.1分层教学的主要模式
在我国,分层教学改革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在上海率先提出实验的。近二十年来,分层教学法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综合各文献的资料,目前分层教学的最主要的模式有三种:
3.1.1分类指导模式
保留行政班,但在教学中,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具体做法:(1)了解差异,分类建组;(2)针对差异,分类目标;(3)面向全体,因材施教;(4)阶段考查,分类考核;(5)发展性评价,不断提高。
3.1.2分层走班模式
根据学校进行的主要文化课摸底结果,按照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分成三个或四个层次,组成新的教学集体。“走班”并不打破原有的行政班,只是在学习这些文化课的时候,按各自的程度到不同的班去上课。“走班”实际上是一种运动式的、大范围的分层。它的特点是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确定与其基础相适应又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从而降低了“学困生”的学习难度,又满足了“学优生”扩大知识面的需求。
3.1.3定向培养目标分层模式
这种模式多限于职业教育。指按照学生的毕业去向分层分班教学。具体做法是:入学时进行摸底调查,既了解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又了解学生对就业与升学的选择,正确定位。然后,以学生的基础和发展为依据,分成两个层次,升学班与就业班。两个班教学的目标和知识的难度有区别,升学班更注重应试能力的训练,就业班则突出文化知识与职业实践的结合。当二年级学生参加水平测试并合格后,学校又给学生提供第2次选择,升学班进一步强化文化课与主要专业课,而就业班则以职业技能训练为主。
4.总结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方法,将有效的克服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爱好之间的矛盾,克服学生掌握知识水平两极分化的矛盾。做到了以学生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既能保证学生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学习任务,又能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不同的知识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它为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只要教育教学工作者认真研究分层教学,找出解决分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的对策,就可以发挥两者优势,使分层教学在新的教育时期做出最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