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药物流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妇产科采用药物流产5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流产情况并分析其产后出血的原因。
结果:本次研究选取的500例患者中完全流产370例(74%),另外130例(26%)行清宫术。对于采用清宫术治疗的患者年龄、妊娠时间、孕次等关系进行比较,可见患者的年龄越大、妊娠时间越长、孕次越多,出现产后出血的几率越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药物流产后出血与患者的年龄、妊娠时间及孕次有着直接关系,患者在采用药物流产后一定要进行密切的观察,一旦出现异常现象,要及时给予治疗。
关键词:药物流产 产后出血 分析原因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114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072-02
药物流产又称药流,是妇产科常用的终止妊娠的方法之一 [1]。采用药物流产的优势是痛苦少,对内膜损伤少等,因此,在临床选择流产方式时,大部分患者都会选择药流。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妇产科采用药物流产5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究药流后出血的原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妇产科采用药物流产500例患者,所有入选患者均诊断为早孕,自愿口服药物进行流产。年龄18~39岁,平均年龄(23.6±2.4)岁;孕次为初次284例(56.8%),二次136例(27.2%),三次及以上80例(16%);其中有剖宫产史153例(30.6%),有1次药物流产史34例(6.8%),有2次及以上药物流产史例12例(2.4%)。本次实验中所有患者均已被详细告知实验内容,自愿参与本次实验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
1.2 方法。
1.2.1 入选标准。①停经时间<49d;②年龄<40岁;③无药物禁忌症;④既往月经规则;⑤常规妇科检查,尿HCG定性及B超检查确诊正常的宫内妊娠。
1.2.2 用药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口服米非司酮(国药准字H10950347,浙江仙琚制药厂)25mg,2#/q12h,一共3次。服药前后2h要禁水禁食,在用药第三天空腹服用米索前列醇(注册证号H20100186英国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668,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600μg,观察6h后,待绒毛团排出后即。在术后随访的过程中,对于持续阴道流血超过2周或者阴道流血过多的患者要立即采取清宫术。将刮出物使用10%福尔马林液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后,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病理学变化。
1.3 疗效评定。药物流产不全:患者在用药后,虽然将胎囊排出,但是在随访期间阴道持续流血超过2周或阴道流血过多,经B超检查仍有残留组织在宫内。药物流产失败:患者在用药后,没将胎囊排出,而且在随访期间患者没有出现明显的阴道出血现象,经B超检查发现胎囊仍然在宫内,子宫维持原状,最终采用负压吸引进行终止妊娠。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资料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用X2进行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研究选取的500例患者中完全流产370例(74%),另外130例(26%)行清宫术,其中3d行清宫术的患者12例(2.4%),7d内行清宫术的患者32例(6.4%),14d内行清宫术的患者39例(7.8%),21d内行清宫术的患者28例(5.6%),22d内行清宫术的患者19例(3.8%)。130例患者在清宫术后经病理检验证实为残留绒毛、蜕膜或机化组织,对于采用清宫术治疗的患者年龄、妊娠天数、孕次等关系进行比较,可见患者的年龄越大、妊娠时间越长、孕次越多,出现产后出血的几率越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药物流产产后出血与年龄、妊娠时间及孕次的关系(n=500)
*与其他范围比较,P<0.05。
3 讨论
本次研究500例患者均用采用口服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进行终止妊娠,对其中的130例药物流产后出血患者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本次研究中130例患者在清宫术后经病理检验证实为残留绒毛、蜕膜或机化组织,这是因为患者个体差异,导致部分患者在使用常规剂量的药物时,其药物所产生的宫缩功效无法将全部的绒毛及蜕膜排出,而且部分患者的子宫内膜修复,受到局部内分泌的影响极大,导致引起大出血 [2]。②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发现,首次妊娠的患者及两次以上妊娠的患者其胎囊的排出时间、流产后出血及复经时间均有较大差异,首次妊娠的患者胎囊排出时间、流产后出血及复经时间都更短。本次研究结果也表明患者的年龄越大、妊娠时间越长、孕次越多,出现产后出血的几率越大。由此可见,有过分娩史再次妊娠后蜕膜发育不良导致胎盘粘连,增加了药物流产失败的几率 [3],而采用人工流产术后会引起子宫内膜的机械性损伤,术后有可能发生子宫内膜炎。综上所述,在采用药物流产时,临床医生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及禁忌症,在药流流产时进行密切的观察,避免发生不良后果。
参考文献
[1] 张翠红.妇产血净防治药物流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30):123-123
[2] 吕斌.药物流产后出血副反应的防治与临床治疗观察[J].健康之路,2013,(7):73-74
[3] 李金淑.药物流产后出血副反应的防治与研究进展[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6):1413-1414,1440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妇产科采用药物流产5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流产情况并分析其产后出血的原因。
结果:本次研究选取的500例患者中完全流产370例(74%),另外130例(26%)行清宫术。对于采用清宫术治疗的患者年龄、妊娠时间、孕次等关系进行比较,可见患者的年龄越大、妊娠时间越长、孕次越多,出现产后出血的几率越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药物流产后出血与患者的年龄、妊娠时间及孕次有着直接关系,患者在采用药物流产后一定要进行密切的观察,一旦出现异常现象,要及时给予治疗。
关键词:药物流产 产后出血 分析原因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114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072-02
药物流产又称药流,是妇产科常用的终止妊娠的方法之一 [1]。采用药物流产的优势是痛苦少,对内膜损伤少等,因此,在临床选择流产方式时,大部分患者都会选择药流。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妇产科采用药物流产5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究药流后出血的原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妇产科采用药物流产500例患者,所有入选患者均诊断为早孕,自愿口服药物进行流产。年龄18~39岁,平均年龄(23.6±2.4)岁;孕次为初次284例(56.8%),二次136例(27.2%),三次及以上80例(16%);其中有剖宫产史153例(30.6%),有1次药物流产史34例(6.8%),有2次及以上药物流产史例12例(2.4%)。本次实验中所有患者均已被详细告知实验内容,自愿参与本次实验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
1.2 方法。
1.2.1 入选标准。①停经时间<49d;②年龄<40岁;③无药物禁忌症;④既往月经规则;⑤常规妇科检查,尿HCG定性及B超检查确诊正常的宫内妊娠。
1.2.2 用药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口服米非司酮(国药准字H10950347,浙江仙琚制药厂)25mg,2#/q12h,一共3次。服药前后2h要禁水禁食,在用药第三天空腹服用米索前列醇(注册证号H20100186英国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668,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600μg,观察6h后,待绒毛团排出后即。在术后随访的过程中,对于持续阴道流血超过2周或者阴道流血过多的患者要立即采取清宫术。将刮出物使用10%福尔马林液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后,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病理学变化。
1.3 疗效评定。药物流产不全:患者在用药后,虽然将胎囊排出,但是在随访期间阴道持续流血超过2周或阴道流血过多,经B超检查仍有残留组织在宫内。药物流产失败:患者在用药后,没将胎囊排出,而且在随访期间患者没有出现明显的阴道出血现象,经B超检查发现胎囊仍然在宫内,子宫维持原状,最终采用负压吸引进行终止妊娠。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资料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用X2进行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研究选取的500例患者中完全流产370例(74%),另外130例(26%)行清宫术,其中3d行清宫术的患者12例(2.4%),7d内行清宫术的患者32例(6.4%),14d内行清宫术的患者39例(7.8%),21d内行清宫术的患者28例(5.6%),22d内行清宫术的患者19例(3.8%)。130例患者在清宫术后经病理检验证实为残留绒毛、蜕膜或机化组织,对于采用清宫术治疗的患者年龄、妊娠天数、孕次等关系进行比较,可见患者的年龄越大、妊娠时间越长、孕次越多,出现产后出血的几率越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药物流产产后出血与年龄、妊娠时间及孕次的关系(n=500)
*与其他范围比较,P<0.05。
3 讨论
本次研究500例患者均用采用口服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进行终止妊娠,对其中的130例药物流产后出血患者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本次研究中130例患者在清宫术后经病理检验证实为残留绒毛、蜕膜或机化组织,这是因为患者个体差异,导致部分患者在使用常规剂量的药物时,其药物所产生的宫缩功效无法将全部的绒毛及蜕膜排出,而且部分患者的子宫内膜修复,受到局部内分泌的影响极大,导致引起大出血 [2]。②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发现,首次妊娠的患者及两次以上妊娠的患者其胎囊的排出时间、流产后出血及复经时间均有较大差异,首次妊娠的患者胎囊排出时间、流产后出血及复经时间都更短。本次研究结果也表明患者的年龄越大、妊娠时间越长、孕次越多,出现产后出血的几率越大。由此可见,有过分娩史再次妊娠后蜕膜发育不良导致胎盘粘连,增加了药物流产失败的几率 [3],而采用人工流产术后会引起子宫内膜的机械性损伤,术后有可能发生子宫内膜炎。综上所述,在采用药物流产时,临床医生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及禁忌症,在药流流产时进行密切的观察,避免发生不良后果。
参考文献
[1] 张翠红.妇产血净防治药物流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30):123-123
[2] 吕斌.药物流产后出血副反应的防治与临床治疗观察[J].健康之路,2013,(7):73-74
[3] 李金淑.药物流产后出血副反应的防治与研究进展[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6):1413-1414,1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