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国的消费率高低,衡量了国民经济中消费的比重,也衡量了一国经济发展的状况。我国消费率一直持续走低的态势,引起了政府的关注,特别是居民消费问题,是国家重点关注和提高的焦点。因此,该文通过对消费率偏低现状的分析,以及成因的探讨,再将我国现状与国际形势的比较,得到了有关提高消费率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消费率;居民消费水平;经济增长
消费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用于居民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的总额占当年国民支出总额或国民收入使用额的比率。国民经济总体的消费率,是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结果。它高低主要受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和积累率的高低的影响。消费需求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它反映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中消费所起的作用大小。由于居民消费一般占最终消费的80%以上,居民消费率的高低决定最终消费率的高低。
总体上看,世界各国消费的增长与GDP同步或略高于GDP的增长,平均消费率稳中趋升。绝大多数国家在经济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后消费结构升级加速,消费率通常会出现一定幅度的上升,然后稳定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上,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与国际消费率比较,我国的消费率显然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并长期呈下降趋势,明显偏离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和标准结构。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最终消费率自1981年以来呈逐步下降趋势,到2008年下降至48.6%,大大低于世界平均70%以上的水平;特别是居民消费率,2008年已经降至35.3%,远远低于世界平均60%以上的水平。与此同时,我国投资率却始终趋于较高水平。并且呈持续上升态势,从2003年到2008年已经连续6年在40%以上,大大高于世界平均22%∽23%的水平。
我国投资持续上升而消费日趋下降的最主要原因,一方面源于政府主导投资的体制性冲动,另一方面源于居民收入分配结构对消费增长的制约,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经验和数据都表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消费一直保持了稳定增长,从增长速度的国际比较看也是较高的,因而既不能说存在消费不足的问题,也不能通过政策刺激消费爆发式增长。国家所提倡的消费率增长或许和所共识的消费率增长之间存在差异。
其一,居民消费率是经济增长的结构概念,不是单纯的扩大消费问题。没有消费率的提升,过于依赖投资的增长方式不仅难以改变,也难以持续。我国目前的问题在于消费的增速尽管较快,但长期低于投资增速,或者说投资增长更快。
其二,即使单纯从消费增长率来看,总体增长较快不能掩盖消费结构方面的问题。必须看到,近年来代表消费结构升级的汽车、电子通讯业务以及住宅消费高速增长的同时,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消费水平远低于城市,还有5000多万人有待脱贫,如果按照联合国贫困水平的标准,我国还有更多的人消费水平依然在贫困状态。
其三,提高居民消费率不是一个短期经济刺激政策所能解决的问题,而是一个中长期战略问题,是关系发展方式转变最终是否成功的问题。因此,不能指望通过爆发式增长完成这个目标,但扭转消费率持续下降并逐步提高是从现在起就必须要做的。
对于我国较低的消费率,并不能从单一的角度说它是绝对的偏低,根据我国国情,并与国际形势进行多方面比较之后,得到几点启示:
第一,逐步提高消费率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我们应当遵循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增加居民收入特别是工资性收入,优化消费的制度环境,使消费保持同步或略高于GDP的增长率,稳步提高消费率,使居民消费逐步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第二,经济贸易大国尤其应该内需外需同时并举。“广场协议”导致日元大幅升值,出口下降,并引发泡沫经济。泡沫经济破灭后,由于扩大内需政策前后反复,收效甚微,居民消费更趋疲软,至今仍未完全走出通货紧缩的泥潭。而德国,由于市场开放度较高,高出口与高消费率并举,其受外部打压和抗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强,自身适应和调整的灵活性大,所以贸易摩擦相对较少,马克升值并未给德国经济带来大的冲击。
第三,扩大居民消费有利于增强经济的稳定性。2000年美国在“新经济”泡沫破灭后,次年又遭遇“9.11”事件的巨大冲击。为了应对危机,美国一方面连续多次降低利息,另一方面大幅度减税,有力地促进了居民消费,在投资和出口下降的情况下,居民消费的较快增长为支撑美国经济走出危机、实现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他发达国家也有类似的促进消费以稳定经济的经验,值得借鉴。
第四,低消费率不一定与人口大国直接相关,关键取决于工资收入水平和消费制度环境。印度消费率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其原因一是居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较高,伴随经济的增长劳动工资水平增加较快。同时由于中国多年来形成的消费习惯,并不愿意花费更多,而是多希望投资于一些保值增值的领域之中;二是其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制度较不健全,政府公共消费发展虽然相对平稳,但是受教育程度不高,范围不大,并且保障制度不能够让居民在退休之后没有顾虑,因此大力改善此方面的建设,对我国提高消费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五,顺应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阶段,居民吃穿类消费比重显著下降,住用类比重显著上升,住房、汽车、交通、通信、教育、旅游、文化娱乐和服务性消费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应当顺应这一趋势,促进住房、汽车等产业的健康发展,大力发展服务业,使上述新兴消费热点成为拉动居民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
参考文献:
[1]李殊.我国当前消费率偏低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2,(4).
[2]尹世杰.再论以提高消费率拉动经济增长[J].社会科学,2006,(12).
[3]尹世杰.关于我国最终消费率的几个问题[J].财贸经济,2001,(12).
关键词:消费率;居民消费水平;经济增长
消费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用于居民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的总额占当年国民支出总额或国民收入使用额的比率。国民经济总体的消费率,是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结果。它高低主要受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和积累率的高低的影响。消费需求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它反映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中消费所起的作用大小。由于居民消费一般占最终消费的80%以上,居民消费率的高低决定最终消费率的高低。
总体上看,世界各国消费的增长与GDP同步或略高于GDP的增长,平均消费率稳中趋升。绝大多数国家在经济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后消费结构升级加速,消费率通常会出现一定幅度的上升,然后稳定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上,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与国际消费率比较,我国的消费率显然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并长期呈下降趋势,明显偏离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和标准结构。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最终消费率自1981年以来呈逐步下降趋势,到2008年下降至48.6%,大大低于世界平均70%以上的水平;特别是居民消费率,2008年已经降至35.3%,远远低于世界平均60%以上的水平。与此同时,我国投资率却始终趋于较高水平。并且呈持续上升态势,从2003年到2008年已经连续6年在40%以上,大大高于世界平均22%∽23%的水平。
我国投资持续上升而消费日趋下降的最主要原因,一方面源于政府主导投资的体制性冲动,另一方面源于居民收入分配结构对消费增长的制约,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经验和数据都表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消费一直保持了稳定增长,从增长速度的国际比较看也是较高的,因而既不能说存在消费不足的问题,也不能通过政策刺激消费爆发式增长。国家所提倡的消费率增长或许和所共识的消费率增长之间存在差异。
其一,居民消费率是经济增长的结构概念,不是单纯的扩大消费问题。没有消费率的提升,过于依赖投资的增长方式不仅难以改变,也难以持续。我国目前的问题在于消费的增速尽管较快,但长期低于投资增速,或者说投资增长更快。
其二,即使单纯从消费增长率来看,总体增长较快不能掩盖消费结构方面的问题。必须看到,近年来代表消费结构升级的汽车、电子通讯业务以及住宅消费高速增长的同时,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消费水平远低于城市,还有5000多万人有待脱贫,如果按照联合国贫困水平的标准,我国还有更多的人消费水平依然在贫困状态。
其三,提高居民消费率不是一个短期经济刺激政策所能解决的问题,而是一个中长期战略问题,是关系发展方式转变最终是否成功的问题。因此,不能指望通过爆发式增长完成这个目标,但扭转消费率持续下降并逐步提高是从现在起就必须要做的。
对于我国较低的消费率,并不能从单一的角度说它是绝对的偏低,根据我国国情,并与国际形势进行多方面比较之后,得到几点启示:
第一,逐步提高消费率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我们应当遵循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增加居民收入特别是工资性收入,优化消费的制度环境,使消费保持同步或略高于GDP的增长率,稳步提高消费率,使居民消费逐步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第二,经济贸易大国尤其应该内需外需同时并举。“广场协议”导致日元大幅升值,出口下降,并引发泡沫经济。泡沫经济破灭后,由于扩大内需政策前后反复,收效甚微,居民消费更趋疲软,至今仍未完全走出通货紧缩的泥潭。而德国,由于市场开放度较高,高出口与高消费率并举,其受外部打压和抗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强,自身适应和调整的灵活性大,所以贸易摩擦相对较少,马克升值并未给德国经济带来大的冲击。
第三,扩大居民消费有利于增强经济的稳定性。2000年美国在“新经济”泡沫破灭后,次年又遭遇“9.11”事件的巨大冲击。为了应对危机,美国一方面连续多次降低利息,另一方面大幅度减税,有力地促进了居民消费,在投资和出口下降的情况下,居民消费的较快增长为支撑美国经济走出危机、实现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他发达国家也有类似的促进消费以稳定经济的经验,值得借鉴。
第四,低消费率不一定与人口大国直接相关,关键取决于工资收入水平和消费制度环境。印度消费率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其原因一是居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较高,伴随经济的增长劳动工资水平增加较快。同时由于中国多年来形成的消费习惯,并不愿意花费更多,而是多希望投资于一些保值增值的领域之中;二是其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制度较不健全,政府公共消费发展虽然相对平稳,但是受教育程度不高,范围不大,并且保障制度不能够让居民在退休之后没有顾虑,因此大力改善此方面的建设,对我国提高消费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五,顺应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阶段,居民吃穿类消费比重显著下降,住用类比重显著上升,住房、汽车、交通、通信、教育、旅游、文化娱乐和服务性消费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应当顺应这一趋势,促进住房、汽车等产业的健康发展,大力发展服务业,使上述新兴消费热点成为拉动居民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
参考文献:
[1]李殊.我国当前消费率偏低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2,(4).
[2]尹世杰.再论以提高消费率拉动经济增长[J].社会科学,2006,(12).
[3]尹世杰.关于我国最终消费率的几个问题[J].财贸经济,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