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单体成分抗白念珠菌实验的研究进展

来源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wang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激素、生物制剂的广泛使用以及HIV、癌症发病率的升高,免疫低下人群逐渐增多,条件致病菌白念珠菌的感染逐年增多,其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作用也日渐突出.中药单体成分具有良好的抗真菌作用,毒副作用小,可与抗真菌药物协同作用,降低真菌耐药性,越来越引起重视.本文就中药单体成分小檗碱、黄芩苷、苦参碱等抗白念珠菌的相关实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其他文献
生殖支原体是一种与非淋菌性尿道炎、盆腔炎和其他泌尿生殖系统感染风险增加有关的性传播病原体.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不良结局.抗生素耐药性的广泛流行使对治疗有效的抗生素选择受限.2021年美国CDC发布最新生殖支原体治疗指南,本文主要就其中有关生殖支原体的致病性、抗生素耐药、诊断注意事项、治疗、性伴管理、随访等方面进行读解,旨在帮助临床医生管理生殖支原体感染.
光动力疗法(PDT)是一种相对较新且有前景的肿瘤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光敏剂、氧及光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单线态氧及活性氧簇,从而选择性地杀伤肿瘤细胞.PDT治疗肿瘤适应症较为广泛,有较高的肿瘤选择性和极低的耐药性,且毒副作用较低,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存在如光源及光敏剂的穿透深度较弱,光敏剂局部生物利用度不高等缺点.本文对近年来针对光敏剂、光源的改良以及PDT联合药物治疗、PDT介导的肿瘤疫苗几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探讨未来PDT治疗肿瘤的新方向.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多种疾病相关,特别是高危型人HPV与生殖器肿瘤、皮肤肿瘤等发生发展存在关联.HPV阳性的肿瘤细胞系是较早研究HPV特性的体外细胞模型,特别是致癌特性.近年来,体外感染皮肤粘膜细胞系的出现推动HPV感染体外细胞模型的研究进程,但由于HPV的种属特异性以及复制和增殖对上皮细胞分化的依赖性,目前不能在常规的细胞培养中产生完整的感染过程.器官型培养模型的出现和发展可以模拟HPV病毒在皮肤粘膜的感染过程,是更好的研究HPV感染和治疗药物的模型.本文对目前体外HPV感染皮肤粘膜细胞及器官模
卵巢功能包括分泌性激素和产生卵子.卵巢衰老是指女性的卵巢储备和卵巢功能逐渐衰退至衰竭的过程,以卵泡数量减少和卵子质量下降为基础,表现为生育能力降低至丧失,月经紊乱至永久停止,并影响全身多个系统和器官[1].在绝经之前还有卵巢功能低下(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的阶段.DOR是指卵巢内卵母细胞的数量和质量下降,抗苗勒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水平降低(<0.5~1.1 ng/mL),或基础窦卵泡计数(antral follicle c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