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肝移植重建肝动脉对胆管超微结构和并发症的影响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uph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大鼠原位肝移植重建肝动脉对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超微结构及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228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8只)、肝移植重建肝动脉组(55对)和未重建肝动脉组(55对).重建肝动脉组和未重建肝动脉组分别于肝脏复流后0.5、3、6、12、24、36、48 h取材,用透射电镜观察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线粒体形态计量分析;观察术后胆道并发症.结果 两组肝内胆管上皮细胞损伤均有加重,表现为线粒体肿胀、嵴模糊或消失、微绒毛减少等超微结构改变,至24 h达高峰,以后逐渐恢复.术后两组线粒体平均面积和周径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线粒体数密度随时问延长而减少.在24 h,两组缺血再灌注损伤最显著,之后均开始缓解.在24、36、48 h,两组线粒体平均面积、平均周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66,-7.780,-4.730,-4.610,-2.599,-5.370,P<0.05);在36、48 h,两组线粒体平均数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19,4.000,P<0.05).重建肝动脉组的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未重建肝动脉组(x2=4.286,P<0.05).结论 大鼠肝移植重建肝动脉对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超微结构具有保护作用,有利于术后恢复和减少胆道并发症的发生。

其他文献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近年来肾癌的发生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偶发性小肾癌,本文就肾癌消融术-一种新的肾单位保存手术(NSS)的进展、基础原理、手术径路、疗效评判等作一综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乳腺癌的诊断手段及水平有了较大的进步,但仍有某些特殊情况下的乳腺癌被漏诊,以致延误了治疗时机。
目的 探讨新生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发生脑性瘫痪(脑瘫)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0年12月至2005年11月我院806例新生儿中遗留脑瘫后遗症的患儿61例进行病因研究.经至少2次头颅B超或MRI确诊、并已排除其他疾病的26例PVL患儿为PVL组,取同期住院的35例非PVL所致的脑瘫患儿为非PVL组,并对PVL的高危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PVL 26例,占脑瘫病因的42.6%.重度窒息(x
目的 探讨国内外护理工作中有关焦虑患者认知的研究状况.方法 对CBM数据库、PubMed数据库1996-2006年间焦虑患者认知的护理文献检索并分析.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CBM数据库111篇,Pubmed数据库70篇,2个数据库10年间文献数量均有所增加.质量上CBM数据库中系统评价类文献0篇,队列研究性文献43篇,系列个案分析、描述性研究类文献54篇;Pubmed数据库中系统评价类文献19
目的探讨武汉市男性出租车司机中高血压病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为其职业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 — 2007年期间,在湖北省医学体格检查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7987名武汉市男性出租车司机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武汉市男性出租车司机高血压患病率为28.28%,高于一般人群,高血压病除遗传因素外,与驾龄,体重指数(BMI)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武汉市男性出租车司机人群高血压病的患病率不容乐观,应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