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史也应“以人为本”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lena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也累,你想要的世界太完美……” “别人偶然的伤悲,不是你的罪/可是偏要你流泪/怎么会,你是皇帝你也累”……。读者可以猜一猜,这些有点像情侣之间的互相安慰的歌词是写给谁的?歌词有“皇帝”二字,我想大约会猜:杨玉环(贵妃)写给李隆基(唐玄宗),或是小周后写给李煜(李后主)的罢。您错了,这竟是写给乾隆皇帝的,是《布衣天子》结尾曲。历史上的乾隆制造了那么多文字狱、连一些神经不太正常的人都不放过,连年过八旬的老人也毫不留情。如果我们读一读他那些充满了阴冷的“上谕”,就可以知道如此肉麻的颂词离真实有多么遥远。虽然这是打着“戏说”旗号的电视剧,然而它却反映了时代风气,现今许多历史和文学作品每当写到强势的皇帝总是谀辞连篇,圣武神文,猗欤盛哉,捧到九天之上。充斥着离实际太远的评价。
  中华民族是个重视历史、更关注历史评价的民族。孔子也以史家自居,晚年著《春秋》,《春秋》记录和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很严谨,有“一字之褒,赏逾华衮;片言之贬,诛深斧钺”之说。孔子说“知我罪我其惟《春秋》乎”,他深信自己对待历史的公正,并以此求知于后世。《春秋》遂成为五经之一。北齐史臣魏收,奉召撰写国史,不能出以公心,在谁入不入国史上就闹起一场官司。魏收公开扬言“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举之则使上天,按之当使入地”。对他好的,他为之作“佳传”;对于暴虐的尔朱荣,因为收了其子的贿赂,便“减其恶而增其善”。这种离开了编纂原则,完全以个人利益为转移、毫无是非观念的史书人称为“秽史”,受到千古的唾弃。
  近几年由于电视剧中大量历史剧热播,又燃起人们对历史的兴趣。于是“百家讲坛”和大量赶制的历史通俗读物纷纷面世。然而不知是作者有意阿世,还是就持“皇帝崇拜”的史观,论及皇帝,总是着眼于他是否制造了“盛世”,是否统一国家(北京电视台做的专题节目竟说多尔衮占领北京后,又挥师南下消灭南方的分裂政权),是否开拓疆土等作为评价皇帝和重要历史人物标准,忽略了当时社会的主体——广大民众对这个政权或皇帝感受。这一点是承继了文革末期“评法批儒”衣钵的。那时统一了中国的秦始皇是谁也不能说三道四的伟大的皇上。连刺秦王的荆轲的《易水歌》在大学里都被改成“风萧萧兮易水寒,小丑一去兮不复还”。号称获得了马克思主义史观的人们,谁曾想一想生活在秦始皇时代的人们的意见呢?
  不说秦朝其他暴政,就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征发的兵役、徭役的人数就令人咋舌。修骊山墓70万囚徒,修长城30万人,修阿房宫70万人,修驰道30万人,北方由蒙恬带领30余万人击东胡,南方是尉屠雎带领50万大军分五路攻击岭南。这就280万人了,如果再包括在内地戍守的士兵及民夫(约200万人),这样就有四五百万人长期奔走在外。当时全国人口仅有2500万左右,男性1250万,如果青壮年人口占人口一半的話,男性有服役能力的仅有600余万,秦始皇征发了青壮年人口的占三分之二以上,这些人群常年在外,上不能行孝于父母,下不能养育妻儿,无天伦之乐,也没有生活之趣,生来仿佛就是一头牲畜,供使于秦始皇。这些奔走于全国各地的士兵和夫役还受着严刑峻法的威胁(后来这种威胁促成陈涉、吴广起义),达摩克利斯剑高悬,日日夜夜,战战兢兢;他们“服囚犯之衣,食犬彘之食”,受尽千辛万苦,“有万死之害,无铢两之报”。在各种工程中,夫役“死者不可胜数”,如长城“死人如麻,暴骨长城之下,头颅相属于道”。简直如三十年前的“红色高棉”所作所为。用今天的话说,秦始皇干的这些事情就是“反人类罪”。
  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中的《孟姜女哭长城》就是讲暴政、徭役给人们带来的苦难的。四大民间传说展示古代社会问题的四个方面,反映人民对这些社会问题的态度。老百姓把徭役、暴政作为传统中国重大问题之一,而且以秦朝为例(孟姜女原型是春秋时期齐国故事),这不是偶然的,因为这个朝代对民众的压迫剥削最残酷、最具典型性。
  评价历史与看待一切社会问题一样,都要以人为本,注重当时民众的感受。不能只从现实的些微的政治利益角度看问题,贻笑于后世。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殷之俊
其他文献
编辑导语 成年人为生计奔波,学生们为分数拼命,在行色匆匆之中,多数人被生活磨砺得开始变得粗糙,渐渐冷漠,不愿停下自己的脚步去倾听心灵的跫音,更不愿去回味那感动带给心灵的慰藉,
李长之初名李长植,山东利津县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先后在中央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任教,是著名的诗人、翻译家、学者。在文学批评和古典文学研究领域造诣很深。李长之在19
Miles[1]认为护理支持的质量影响着父母在患儿病情出现危机时的应对能力,影响着父母角色发展和孩子出院后提供主要护理的能力.感知是患者在住院期间实际护理服务中经历的主观评价[2].护理支持的程度是靠患者和家属的感知体验而受到评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