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显风采 扶贫路上勇担当

来源 :农村农业农民·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aoxin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1月30日(农历正月初六),在河南省兰考县东坝头镇张庄村村口卡点执勤的村支部书记申学风远远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王晓楠。“王书记,今天才初六,还在假期里,你咋来了?”“疫情形势严峻,我放心不下咱张庄的群众,到咱村里我这心里才踏实。”王晓楠回应道。
  张庄村是兰考县115个贫困村之一。1963年,时任兰考县委书记的焦裕禄在张庄这个著名的“风口”,一次次追着风沙跑,终于找到了挖泥封沙、栽种泡桐树、刺槐树固沙的良方。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张庄视察,让张庄人更加鼓起了创造美好生活的勇气。王晓楠正是在焦裕禄精神的感召下,主动请缨,成为中国证监会派驻张庄村的第三任“第一书记”。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之时,正值万家团圆的春节假期,此时,王晓楠虽人在北京,但心已经飞向了张庄村,她第一时间拿起电话打给申学风,了解村里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并及时通过微信了解、指导村里疫情防控工作。
  当王晓楠得知村内有若干名武汉返乡人员,村内防护用品紧缺,村干部24小时连续工作的情况后,心里更加惦记村里的乡亲们。“不能再等了,我要回张庄,村里需要我。”王晓楠心急如焚。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她再一次选择爽约与家人的团聚,来到群众身边。1月30日,王晓楠孤身一人踏上了“返乡”路。
  到张庄后,她了解到村里口罩、消毒水等防疫物资紧张,便四处寻找供货渠道,在派驻单位中国证监会的帮助下,从国外紧急购置一批口罩,以最快速度发送到村。为确保一线防控工作人员后勤有保障,她自费购置棉衣、军警靴、食品等支援防疫卡点。随后,她一刻不敢耽误,对返乡人员开展大排查,并对村民身体健康情况进行监测,争取尽早掌握第一手资料。
  2月6日,天空飘起了雪花,村里一片白茫茫。张庄供销社工作人员王圆发现,王晓楠只顾着给大伙儿买东西,自己脚上却还是平日那双黑皮鞋,鞋浸湿了,鞋面上留下一条白色的水印儿。“王书记,今天冷,快换双鞋,咱俩脚差不多大,应该合适。”王圆一边说,一边从柜子里翻出一双新织的大红色棉鞋。由于王晓楠平时在生活上比较粗心,村民们总是像家人一样照顾她,那种感觉对她来说,就像换上新棉鞋,暖暖的,从脚上一直暖到心里。其实,对张庄村的村民而言,这个远道而来的第一书记又何尝不是他们的温暖呢?
  王晓楠深知这次疫情非比寻常,但在她入户排查时,总有村民跟她说:“王书记,你别吓唬人了,哪有恁严重?”她意识到只有提高村民们的防控意识,才能真正守住防疫阵地。于是,她积极动员党员、乡贤、大学生等参与一线防疫,形成群防群治局面。她带领志愿者挨家挨户宣传防疫知识,发放疫情防控手册和宣传单页;通过手写标语方式,在村民聚集的公共场所进行宣传;通过大喇叭每天播报疫情防控信息,真正形成了全民参战、严防死守的抗疫局面。截至目前,在王晓楠和张庄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全体村民身体状况良好,未有确认病例。
  疫情发生后,最让她放心不下的还是村里的贫困群众和扶贫产业。村内扶贫企业奥吉特种植的蘑菇以外省订单、出口订单为主,疫情期间交通管控对销售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这种情况持续久了,损失的不只是企业经济效益,还会影响到村里老百姓的稳定就业。”王晓楠十分担忧。她通过朋友联系附近的鲜蔬配送企业帮助消化库存,又和公司负责人共同商议布局线上销售新模式,化危为机。同时,她主动联系北京科技企业探讨智慧张庄建设,在她的牵线下,一家人工智能公司快速给张庄设计了一套可视化方案,包括基层党建、疫情防控、消费扶贫、线上旅游等多项内容,整个过程僅用3天。王晓楠还以远程办公形式就张庄村新一年的产业项目规划、资金筹措等与多方商议沟通。
  3月3日,兰考县5例确诊的新冠肺炎病例全部治愈,这一天,王晓楠已与县、乡干部一起奔波在了去邻省产业考察的路上。
  目前,张庄村已发放外出务工“三联单”200余份,积极引导贫困劳动力安全有序返岗,有的贫困群众去年务工的企业还未复工,王晓楠又帮助他们在本地找到工作,确保他们收入不减少,脱贫基础更稳固。
  王晓楠知道,疫情终将过去,发展才是根本。疫情之下,是危机也是机遇,而她已经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做好了扶贫路上再出发的准备。
其他文献
6月1日一大早,河南省沈丘县卞路口乡南郭庄村的文化广场上就欢声笑语,热闹非凡。为了庆祝 “六一”儿童节,村里隆重举行“少先队员入队仪式”和“好村民、好婆婆、好媳妇”表彰大会。河南省委党校副校长、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郭建军带领机关相关人员,专程赶到村里看望慰问妇女儿童。  南郭庄村是河南省委党校、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的对口帮扶村。经过几年的努力,贫困群众全部脱贫,生产、生活一
期刊
河南延津,一粒小麦天下知。今日,对于延津人来说,小麦已不再仅仅是养家糊口的粮食,更是让他们扬眉吐气的出彩招牌。多少年来,延津人民与天地相争相和,治理延津土、用好延津水,不仅努力守住自己的“饭碗”,还让中国记住延津麦香,让世界品尝延津滋味。  5月24日,一年一度的中国(延津)小麦产业发展高端研讨会成功召开。六个“全国第一”、三个“全国唯一”铸就的 “中国第一麦”金字招牌,让延津人民“一麦相承”,豪
期刊
小麦是中国的主食之一,面食已经融入到了我们的日常饮食之中。人们平时所说的“五谷”,虽然在古代有多种说法,但是每种说法均不离麦。《诗经》中《周颂·思文》写道“贻我来牟,帝命率育”,这里的来牟指的是大小麦的总称。此话的意思是:上天赐给我们优良的麦种,后稷在上帝的授意下,开创农事、耕种小麦、养育万民。自然,中国小麦的耕种栽培起源不可能是上帝授意的,但这种说法也反映出小麦在中国似乎并非是原生植物。那么,中
期刊
漫漫长夜里,天空黑黢黢的  几条铁骨铮铮的汉子  趁着夜色,齐聚  南湖的一只游船轻轻起锚  笃定地朝着那一束光前进  静悄悄的湖面上  擘画出一条通往光明的路  镰刀锤头交织  高高擎过头顶,光芒四射  于是,热血青年云集  头也不回  奔跑向猎猎招展的旗帜  南昌城头  乌云密布  一声枪响划破长空  一团不灭的火被迅速点燃  风雨交加中的火种  像极了一个忽隐忽现的幽灵  从此,夜色变得不再
期刊
2021年河南省委一号文件正式发布,在开局“十四五”、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际,这份指导河南今年乃至“十四五”期间“三农”工作的文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大省的河南,如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近日,笔者采访了河南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申延平。  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  问:请介绍一下今年河南省委一号文件出台的背景,文件有何特点?
期刊
南阳联通方城分公司选派到河南省方城县赵河镇吴庄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冯飞,曾参加过1998年抗洪抢险和1999年秦岭森林火灾救援。他转业后“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在脱贫攻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把吴庄当故乡,贴心帮扶群众,在乡村田野上留下一段真情故事,赢得了老百姓的真心赞誉。2020年10月,冯飞被中国联通集团公司授予“中国联通优秀扶贫干部”荣誉称号。  今年42岁的冯飞,原为南阳联通方城分公司
期刊
一直以来,农村特困失能、半失能老人存在患病时医疗难、康复期间护理难、日常生活照料难、平时精神慰藉难的“四难”医疗护理问题,特别是患病期间的“医疗难”是一个现实中的大难题,如何破解这些难题?怎样满足这些特困老人的医疗护理及心理需求?  有着150多万人口的河南省太康县对此进行了有益探索,推行了医养结合的集中模式,使1299名失能、半失能特困老人医疗护理不再难!  日前,记者奔赴太康县,对医养结合养老
期刊
“做梦也没想到,这辈子能走进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亲眼见到习近平总书记,现场聆听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这是我的光荣,也是三合村干部群众的光荣。”见到记者,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河南省嵩县黄庄乡三合村党支部书记武淞生激动地说。  三合村地处伏牛山深处,是一个深度贫困村,土壤贫瘠、山高路远、地广人稀,“一沟十八岔、岔岔有人家”,2014年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占到了村里人口的1/3。然而,潺潺的汝河依偎在三合村的怀
期刊
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始建于1512年,历史厚重、人文鼎盛,悠久的种稻历史可追溯上万年。2014年,万年稻作习俗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万年县以高、中、低丘陵及冲积平原为主,俗称“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境内生态环境优良,贡米生产系统与其周围的山林形成了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农林复合系统。  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  仙
期刊
近些年,城乡接合部地区成为北京推进城乡社会治理和首都高质量发展中的一个焦点和难点。地处朝阳区东北部的崔各庄乡,就是一个例证。   作为农场回归乡,由于城乡二元制度的约束、自身发展基础薄弱等因素,崔各庄乡表现出北京城乡接合部“五多五少”的突出特征:流动人口多,区域贡献少;国有土地占用多,集体用地少;别墅区多,社会贡献少;违法建设多,集体收入少;低级次企业多,高端产业少。   面对发展的困境,崔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