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指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然而,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脱离生活实际,以知识为本,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课堂教学多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的语文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语文课堂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认真实践生活教育理论,可以激活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
一.语文教学贴近生活
语文与生活是同在的,语文课应该充满生活的气息,语文能力必须通过生活才能得到发展。同时以生活的积累和体验才能培养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如,在学习《幼时记趣》一文时,我首先让学生对照译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然后让学生回忆自己类似的童年经历:想想自己捅马蜂窝的情景,说说把萤火虫当作星星的故事,回味自己堆雪人的感受………以自己的乐趣理解文中的乐趣,借此创设情境。当学生感到兴趣盎然时,让他们再次去认真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自己认识生字词,积累实词和虚词,了解常见句式,体会文章的中心内容和写作特点等。这样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学习,拉近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距离。
二.语文教学服务生活
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学生识字,指导学生读写,传授学生语言、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其最终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但是,这些年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为中考和高考而学,教师为中考和高考而教,不了解学生对生活的需求,致使语文教学变了味,偏离了本真,招来了不少的怨声和骂名。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努力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
在教学中,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运用能力。
1.坚持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利用课前那5分钟的预备时间,先给学生提出说话要求,规定说话内容,说后进行简单评定。如我们的训练内容有“我的自画像”、“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志向理想”、“给同学们介绍一个成语,并造一个句”等。
2.要求并指导学生写日记或周记。我要求学生针对生活进行观察思考,指导学生坚持写日记或周记。一开始,不少的学生不会写,也有的学生嫌麻烦不愿写,但通过耐心的说服和不断的指导,不到半学期的时间,学生们都学会了写日记和周记,并逐渐形成了习惯。
3.规范学生的书写。我有计划地组织学生练习写字,要求每个学生对照自己最喜欢的字帖,每天坚持练一篇字。为了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落实好检查指导,我在班上成立了书法兴趣小组,并举行了两次书法比赛,每次都认真地选出了优胜者,并进行了奖励。
4.指导学生进行时事评论、新闻评论、人物评论。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是非评判能力和思考能力,教给学生了解认识社会的方法,教会同学们同学之间如何交往,怎样处理突发事件,对身边发生的事应如何正确看待等。
5.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如:三分钟讲演、口头作文、应用文写作研讨、登台讲课、小组辨论等活动。我经常告诉学生,在家中、在路上、走亲戚、与朋友交往、调查访问等,都是锻炼自己的绝好机会,不要轻易放弃。要积极为语文学习积累素材。
三.生活为语文学习注入生机和活力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我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我班的学生养成了“学语文,用语文”的良好习惯。他们处处留心日常生活中的语文知识,语文意识日益增强,让语文学习充满了活力。
例如,一个同学告诉我,他帮人家写了一份“分家协议书”,我感到奇怪,问他:“你怎么会写的?”,他得意地告诉我:“上网学呗!”
我班每一个学生都自觉配有一本语文杂记本,记录的是包罗万象、无所不及的语文知识。从妙辞佳句到精美文章、从历史典故到民俗俚语、从方言术语到风俗人情、从文学描摹到专题研究,成了语文资料的重要积累。
总之,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把语文教学从以书本为中心转移到以实际生活为中心,使学生从生活实践中获得“真知”,获得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的能力、创造力,引领学生学会生活、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真正把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永保魅力,永保潜力。
顾锁英,教师,现居江苏如皋。
一.语文教学贴近生活
语文与生活是同在的,语文课应该充满生活的气息,语文能力必须通过生活才能得到发展。同时以生活的积累和体验才能培养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如,在学习《幼时记趣》一文时,我首先让学生对照译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然后让学生回忆自己类似的童年经历:想想自己捅马蜂窝的情景,说说把萤火虫当作星星的故事,回味自己堆雪人的感受………以自己的乐趣理解文中的乐趣,借此创设情境。当学生感到兴趣盎然时,让他们再次去认真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自己认识生字词,积累实词和虚词,了解常见句式,体会文章的中心内容和写作特点等。这样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学习,拉近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距离。
二.语文教学服务生活
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学生识字,指导学生读写,传授学生语言、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其最终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但是,这些年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为中考和高考而学,教师为中考和高考而教,不了解学生对生活的需求,致使语文教学变了味,偏离了本真,招来了不少的怨声和骂名。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努力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
在教学中,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运用能力。
1.坚持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利用课前那5分钟的预备时间,先给学生提出说话要求,规定说话内容,说后进行简单评定。如我们的训练内容有“我的自画像”、“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志向理想”、“给同学们介绍一个成语,并造一个句”等。
2.要求并指导学生写日记或周记。我要求学生针对生活进行观察思考,指导学生坚持写日记或周记。一开始,不少的学生不会写,也有的学生嫌麻烦不愿写,但通过耐心的说服和不断的指导,不到半学期的时间,学生们都学会了写日记和周记,并逐渐形成了习惯。
3.规范学生的书写。我有计划地组织学生练习写字,要求每个学生对照自己最喜欢的字帖,每天坚持练一篇字。为了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落实好检查指导,我在班上成立了书法兴趣小组,并举行了两次书法比赛,每次都认真地选出了优胜者,并进行了奖励。
4.指导学生进行时事评论、新闻评论、人物评论。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是非评判能力和思考能力,教给学生了解认识社会的方法,教会同学们同学之间如何交往,怎样处理突发事件,对身边发生的事应如何正确看待等。
5.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如:三分钟讲演、口头作文、应用文写作研讨、登台讲课、小组辨论等活动。我经常告诉学生,在家中、在路上、走亲戚、与朋友交往、调查访问等,都是锻炼自己的绝好机会,不要轻易放弃。要积极为语文学习积累素材。
三.生活为语文学习注入生机和活力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我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我班的学生养成了“学语文,用语文”的良好习惯。他们处处留心日常生活中的语文知识,语文意识日益增强,让语文学习充满了活力。
例如,一个同学告诉我,他帮人家写了一份“分家协议书”,我感到奇怪,问他:“你怎么会写的?”,他得意地告诉我:“上网学呗!”
我班每一个学生都自觉配有一本语文杂记本,记录的是包罗万象、无所不及的语文知识。从妙辞佳句到精美文章、从历史典故到民俗俚语、从方言术语到风俗人情、从文学描摹到专题研究,成了语文资料的重要积累。
总之,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把语文教学从以书本为中心转移到以实际生活为中心,使学生从生活实践中获得“真知”,获得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的能力、创造力,引领学生学会生活、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真正把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永保魅力,永保潜力。
顾锁英,教师,现居江苏如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