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葡萄糖酸钙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常用于急慢性低钙血症的治疗;髙钾血症的辅助治疗;心脏骤停的复苏;过敏性疾病的治疗;高镁血症的辅助治疗和高磷血症的治疗;[1]输库血后枸橼酸钠的中和。葡萄糖酸钙静注时可有全身发热感,应缓慢注射,又因钙盐可兴奋心脏,静注过快时易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心博骤停。[2]致心律失常临床报道比较少见。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本院心胸外科360例手术后患者输库血后使用葡萄糖酸钙,出现室性早搏30例。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45-81岁,平均年龄56岁;肺叶切除术1例,全肺切除术3例,食管癌根治术6例,心脏瓣膜置换术25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例。手术当天12例,术后第一天15例,术后第二天3例。监测血钾均正常。使用葡萄糖酸钙前心电监护提示:无室性早搏。输用血浆、红细胞及全血后按医嘱10%葡萄糖酸钙10ml+50%葡萄糖20ml微泵静脉注射,速度60-90ml/h,20-30min推注完毕。输用库血量为200-400ml。心电监护提示:出现偶发室性早搏16例,出现频发室性早搏14例,其中室性早搏呈二联律2例,室性早搏呈三联律3例。室性早搏出现的时间如下:
无胸闷、心悸等自觉不适者15例,有胸闷、心悸、头晕感觉者15例。立即停用葡萄糖酸钙,偶发室性早搏者在停药后1-10分钟室性早搏消失,频发室性早搏者酌情使用利多卡因后室性早搏消失。室性早搏消失后胸闷心悸随之消失。
2 护理
2.1防止心跳骤停室性早搏(室早)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是诱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的重要原因之一。[3] 频发室性早搏尤其是室早二联律、三联律,如不及早处理,很容易演变为室速、室颤而导致心脏骤停。因此,对频发室性早搏应及时处理。遵医嘱予利多卡因1-1.5mg/kg静脉推注,观察疗效。必要时可重复使用。本组14例频发室性早搏病例均使用利多卡因。10例在使用利多卡因一次后室性早搏消失,3例使用利多卡因二次后室性早搏消失,1例使用利多卡因三次后室性早搏消失。床边备好除颤仪及抢救车,随时做好心肺复苏的准备。
2.2防止缺氧充分给氧,予双鼻塞或面罩吸氧,氧流量5-6L/min,保持呼吸道通畅,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以上,改善心肌供氧,尤其是有胸闷,心悸的病人。防止心肌缺氧而加重心律失常。
2.3安全舒适护理心律失常发生时应绝对卧床休息,以减少心肌耗氧量,避免下床活动,防止晕厥。有胸闷、心悸、头晕等不适时采取高枕卧位、半卧位或其他舒适体位,尽量避免左侧卧位,因左侧卧位时病人常能感觉到心脏的搏动而使不适感加重。
2.4病情观察持续心电监护,严密监测心律、心率、血压、氧饱和度、呼吸变化,倾听患者主诉,并注意意识,瞳孔有无改变,检查心电图。监测血电解质及血气分析指标。如血钾下降应立即予以补钾。本组30例血钾均正常,血钙也在正常范围,但较使用葡萄糖酸钙前上升0.1-0.4mmol/L。
2.5心理护理患者术后的不适感增强,又出现胸闷、心悸、头晕等不适,可加重患者焦虑、烦躁的情绪。护士給予耐心解释,安慰。告知患者及家属出现此情况的原因,经停药及对症处理后症状可消失,以解除患者精神负担和恐惧心理,消除家属后顾之忧。[4]
3小结
心肌细胞外Ca2+浓度增高时,由于Ca2+在心肌细胞膜外的竞争性抑制Na+内流的屏障作用增强,Na+的内向流动过程受到抑制,出现阈电位水平上移;Na+内流的抑制可使动作电位0相除极的速度和幅度均下降,这一结果与阈电位水平的上移均将引起心肌传导性的降低。高钙尚可使动作电位2相平台期缩短和复极过程的加速,结果不应期和动作电位的全程均缩短。由于高钙具有使传导性降低和不应期缩短的作用,因而易于引起兴奋折返而诱发心律失常。[5]由于手术的刺激,心肌细胞的应激性增高,心脏手术后心肌细胞的应激性更高,所以心脏手术后患者更容易出现心律失常。在使用葡萄糖酸钙时应注意一定要稀释,速度不过快,同时监测心电监护,注意有无心律失常。大量输血在1000ml以上时,可加用10%葡萄糖酸钙10ml作静脉注射,而在临床中往往输血不到1000ml即于葡萄糖酸钙10ml静脉推注,笔者认为可建议医师根据输血量来调整葡萄糖酸钙的剂量。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90-791
[2] 焦万田. 新编简明药物手册 [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563
[3] 刘爱琴、王岩、杜巧、黄建新、封淑文. 室早指数及临床意义的探讨[J] .临床研究. 2009,6(18):194
[4] 胡瑜,郑淑英,周建平.静脉滴注头孢哌酮钠致类癫痫样反应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08,12(7):944-945
[5] 朱思明.生理学[M].福建:东南大学出版社,1992:56-57
作者简介:
施海娃(1976—),女,本科,主管护师
1 临床资料
本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45-81岁,平均年龄56岁;肺叶切除术1例,全肺切除术3例,食管癌根治术6例,心脏瓣膜置换术25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例。手术当天12例,术后第一天15例,术后第二天3例。监测血钾均正常。使用葡萄糖酸钙前心电监护提示:无室性早搏。输用血浆、红细胞及全血后按医嘱10%葡萄糖酸钙10ml+50%葡萄糖20ml微泵静脉注射,速度60-90ml/h,20-30min推注完毕。输用库血量为200-400ml。心电监护提示:出现偶发室性早搏16例,出现频发室性早搏14例,其中室性早搏呈二联律2例,室性早搏呈三联律3例。室性早搏出现的时间如下:
无胸闷、心悸等自觉不适者15例,有胸闷、心悸、头晕感觉者15例。立即停用葡萄糖酸钙,偶发室性早搏者在停药后1-10分钟室性早搏消失,频发室性早搏者酌情使用利多卡因后室性早搏消失。室性早搏消失后胸闷心悸随之消失。
2 护理
2.1防止心跳骤停室性早搏(室早)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是诱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的重要原因之一。[3] 频发室性早搏尤其是室早二联律、三联律,如不及早处理,很容易演变为室速、室颤而导致心脏骤停。因此,对频发室性早搏应及时处理。遵医嘱予利多卡因1-1.5mg/kg静脉推注,观察疗效。必要时可重复使用。本组14例频发室性早搏病例均使用利多卡因。10例在使用利多卡因一次后室性早搏消失,3例使用利多卡因二次后室性早搏消失,1例使用利多卡因三次后室性早搏消失。床边备好除颤仪及抢救车,随时做好心肺复苏的准备。
2.2防止缺氧充分给氧,予双鼻塞或面罩吸氧,氧流量5-6L/min,保持呼吸道通畅,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以上,改善心肌供氧,尤其是有胸闷,心悸的病人。防止心肌缺氧而加重心律失常。
2.3安全舒适护理心律失常发生时应绝对卧床休息,以减少心肌耗氧量,避免下床活动,防止晕厥。有胸闷、心悸、头晕等不适时采取高枕卧位、半卧位或其他舒适体位,尽量避免左侧卧位,因左侧卧位时病人常能感觉到心脏的搏动而使不适感加重。
2.4病情观察持续心电监护,严密监测心律、心率、血压、氧饱和度、呼吸变化,倾听患者主诉,并注意意识,瞳孔有无改变,检查心电图。监测血电解质及血气分析指标。如血钾下降应立即予以补钾。本组30例血钾均正常,血钙也在正常范围,但较使用葡萄糖酸钙前上升0.1-0.4mmol/L。
2.5心理护理患者术后的不适感增强,又出现胸闷、心悸、头晕等不适,可加重患者焦虑、烦躁的情绪。护士給予耐心解释,安慰。告知患者及家属出现此情况的原因,经停药及对症处理后症状可消失,以解除患者精神负担和恐惧心理,消除家属后顾之忧。[4]
3小结
心肌细胞外Ca2+浓度增高时,由于Ca2+在心肌细胞膜外的竞争性抑制Na+内流的屏障作用增强,Na+的内向流动过程受到抑制,出现阈电位水平上移;Na+内流的抑制可使动作电位0相除极的速度和幅度均下降,这一结果与阈电位水平的上移均将引起心肌传导性的降低。高钙尚可使动作电位2相平台期缩短和复极过程的加速,结果不应期和动作电位的全程均缩短。由于高钙具有使传导性降低和不应期缩短的作用,因而易于引起兴奋折返而诱发心律失常。[5]由于手术的刺激,心肌细胞的应激性增高,心脏手术后心肌细胞的应激性更高,所以心脏手术后患者更容易出现心律失常。在使用葡萄糖酸钙时应注意一定要稀释,速度不过快,同时监测心电监护,注意有无心律失常。大量输血在1000ml以上时,可加用10%葡萄糖酸钙10ml作静脉注射,而在临床中往往输血不到1000ml即于葡萄糖酸钙10ml静脉推注,笔者认为可建议医师根据输血量来调整葡萄糖酸钙的剂量。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90-791
[2] 焦万田. 新编简明药物手册 [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563
[3] 刘爱琴、王岩、杜巧、黄建新、封淑文. 室早指数及临床意义的探讨[J] .临床研究. 2009,6(18):194
[4] 胡瑜,郑淑英,周建平.静脉滴注头孢哌酮钠致类癫痫样反应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08,12(7):944-945
[5] 朱思明.生理学[M].福建:东南大学出版社,1992:56-57
作者简介:
施海娃(1976—),女,本科,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