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辨微——兼论杜甫初期草堂诗的思想情调

来源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d_pacif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村》,系杜甫在成都初建草堂后,于上元元年(760)夏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云:“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表面看来,这首诗平淡自然,简单易懂。浅近流畅的语言和清真淳朴的笔调,点染出浣花溪畔幽美宁静的自然风光和村居生活清悠闲适的情趣,颇具田园小诗萧散恬淡、幽雅浑朴的风韵。所以,历代杜诗论者和今
其他文献
中国当代诗歌的边缘性可以从世界诗歌与中国诗歌、古典诗歌与现代诗歌、文学与诗歌三个维度来考察。不论在哪个年代,不论我们的考察视域有多大,也不论冲突双方的身份是什么,
中国政府在1996年5月批准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和1998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后,就以《公约》作为处理与周边邻国海洋渔业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