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4月14—24日,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法治专线》曝光了271人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名单曝光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刚被曝光被申请人呼和浩特某小额贷款公司主动联系法院与申请人郝某某达成和解协议,将一辆路虎轿车交付郝某某,以此来抵付应给付申请人的借款及利息110万元。这是内蒙古广播电视台首次大规模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曝光,对社会发挥了强有力的监督作用。那么,法治节目在构建诚信社会体系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呢?
“社会诚信体系是一种以社会诚信制度为核心的维护经济活动、社会生活正常秩序和促进诚信的社会机制,是一项政府推动下全社会参与的社会系统工程”。在社会诚信体系构建中,媒体应充分彰显其社会功能,成为构建诚信社会的参与者,公民诚信意识的引导者。
第一,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严格意义上属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范畴,在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就有关于诚信的内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中的“诚信”就是要求公民个人层面要有讲诚信的价值准则。
“大众传媒已经成为现代观念形成的重要来源,尤其是电视媒体在引导时代潮流、营造文化氛围等方面优势独具”,内蒙古广播电视台作为主流媒体,更应该在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上承担起重要的社会责任。
2013年3月1日,内蒙古开始实施一项新规:在内蒙古境内闯红灯及其他主观故意的交通违法行为,将列为公民个人信用信息,并依法采集。公民今后在求职、购房、银行贷款等领域如果存在上述不良信用记录,将受到一定限制。内蒙古电视台《法治专线》播出了这条新闻,第一次让观众感受到了闯红灯、遮挡号牌、酒驾等交通违法行为会与个人信用、房贷、职业准入挂钩。电视法治节目正是从这样的节目内容、点评方向等方面引导全体社会成员从身边事情做起,从我做起,努力构建一个从公民、法人一体的诚信价值社会圈。
第二,法治节目针对失信者的曝光在社会上形成强大的舆论场,给一些失信者以巨大的舆论压力;媒体监督和信用惩戒共同形成了一张无形的大网,让一些失信者感受到失信成本太高,生存空间变小。
在文章刚一开始讲到的呼和浩特某小额贷款公司,就是感受到这份巨大的压力而主动履行判决。而在此之前,法院曾多次送达协助执行通知书,在执行无果的情况下才将该公司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通过《法治专线》节目曝光。此时,该公司因经营不善正在进行重组,合作伙伴在得知该公司已上失信名单的消息后,立即将准备投入的资金全部撤走,并告知该公司必须在解决遗留问题后再行合作。媒体的监督发挥了作用。迫于法律的威慑和强大的舆论压力,该公司派人主动与执行法官联系,要求履行义务。通过法律的约束,失信行为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失信行为的规范便有了标尺。法治节目对这一类案件的报道,不仅是对这类失信行为的监督,更是通过这样的报道在社会上树立一种人人讲诚信,人人珍惜诚信的氛围,进而推进社会诚信建设。
第三,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离不开法治的保障。法治节目充分发挥其传播功能,使文字化的法律转移到社会成员的意识中,将诚信意识深植在公民的脑海中。
人的社会化程度越高,人类文明的程度就越高。人的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对法律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法律的强制力来保障社会的有序进步。讲诚信是人类社会化程度较高的体现,构建诚信社会体系就是要建立起以诚信为基础的有序的社会秩序,所以同样离不开法治的保障。从2013年开始,内蒙古各政法机关和行政执法单位陆续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出台了一些针对失信者的信用惩戒措施,为构建诚信社会体系奠定了法律基础、提供了法制保障。2013年,内蒙古交管总队和内蒙古信用信息管理中心联合实施“交通违法行为和个人信用挂钩”,首次在全国将主观故意交通违法记入公民“诚信档案”;2014年8月,内蒙古发布并实施《内蒙古自治区社会法人劳动保障信用失信惩戒办法》,对不同程度的失信行为实施不同程度的惩戒;2014年,内蒙古高级人民法院建立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全区法院共录入失信被执行人1124人,同样,这些失信被执行人在贷款、出境等方面受到限制。在这些信用惩戒措施出台之后,《法治专线》都及时地在节目中做了解读。这样的宣传报道就是对公民进行一次诚信教育传播,让社会成员明白哪些行为是失信的,会带来什么后果,失信不仅仅是道德层面的行为,也可能会是违法行为。让人们意识到社会诚信就像第二张“身份证”,良好的信用报告就是一笔无形资产,不珍惜信用记录将来就可能寸步难行。电视法治节目正是通过对法律内容实质、运作方式的展示来将文字化的法律变成了公民的意识。
构建社会诚信体系是在政府推动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电视法治节目要充分发挥其传播功能、监督功能、引导功能,在构建诚信社会体系中承担起普及法律知识、教化社会成员、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和使命。
参考文献:
[1]《法治保障在社会诚信体系构建中的作用》, 《江苏经济报》(网站)2013-08-09
[2]《和谐社会与电视媒体理念价值体系构建》, 刘斌, 2005年
[3]《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亟待法制保障》 , 王明文、 肖君拥
(作者单位:内蒙古广播电视台)
编辑:邰山虎
“社会诚信体系是一种以社会诚信制度为核心的维护经济活动、社会生活正常秩序和促进诚信的社会机制,是一项政府推动下全社会参与的社会系统工程”。在社会诚信体系构建中,媒体应充分彰显其社会功能,成为构建诚信社会的参与者,公民诚信意识的引导者。
第一,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严格意义上属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范畴,在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就有关于诚信的内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中的“诚信”就是要求公民个人层面要有讲诚信的价值准则。
“大众传媒已经成为现代观念形成的重要来源,尤其是电视媒体在引导时代潮流、营造文化氛围等方面优势独具”,内蒙古广播电视台作为主流媒体,更应该在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上承担起重要的社会责任。
2013年3月1日,内蒙古开始实施一项新规:在内蒙古境内闯红灯及其他主观故意的交通违法行为,将列为公民个人信用信息,并依法采集。公民今后在求职、购房、银行贷款等领域如果存在上述不良信用记录,将受到一定限制。内蒙古电视台《法治专线》播出了这条新闻,第一次让观众感受到了闯红灯、遮挡号牌、酒驾等交通违法行为会与个人信用、房贷、职业准入挂钩。电视法治节目正是从这样的节目内容、点评方向等方面引导全体社会成员从身边事情做起,从我做起,努力构建一个从公民、法人一体的诚信价值社会圈。
第二,法治节目针对失信者的曝光在社会上形成强大的舆论场,给一些失信者以巨大的舆论压力;媒体监督和信用惩戒共同形成了一张无形的大网,让一些失信者感受到失信成本太高,生存空间变小。
在文章刚一开始讲到的呼和浩特某小额贷款公司,就是感受到这份巨大的压力而主动履行判决。而在此之前,法院曾多次送达协助执行通知书,在执行无果的情况下才将该公司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通过《法治专线》节目曝光。此时,该公司因经营不善正在进行重组,合作伙伴在得知该公司已上失信名单的消息后,立即将准备投入的资金全部撤走,并告知该公司必须在解决遗留问题后再行合作。媒体的监督发挥了作用。迫于法律的威慑和强大的舆论压力,该公司派人主动与执行法官联系,要求履行义务。通过法律的约束,失信行为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失信行为的规范便有了标尺。法治节目对这一类案件的报道,不仅是对这类失信行为的监督,更是通过这样的报道在社会上树立一种人人讲诚信,人人珍惜诚信的氛围,进而推进社会诚信建设。
第三,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离不开法治的保障。法治节目充分发挥其传播功能,使文字化的法律转移到社会成员的意识中,将诚信意识深植在公民的脑海中。
人的社会化程度越高,人类文明的程度就越高。人的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对法律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法律的强制力来保障社会的有序进步。讲诚信是人类社会化程度较高的体现,构建诚信社会体系就是要建立起以诚信为基础的有序的社会秩序,所以同样离不开法治的保障。从2013年开始,内蒙古各政法机关和行政执法单位陆续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出台了一些针对失信者的信用惩戒措施,为构建诚信社会体系奠定了法律基础、提供了法制保障。2013年,内蒙古交管总队和内蒙古信用信息管理中心联合实施“交通违法行为和个人信用挂钩”,首次在全国将主观故意交通违法记入公民“诚信档案”;2014年8月,内蒙古发布并实施《内蒙古自治区社会法人劳动保障信用失信惩戒办法》,对不同程度的失信行为实施不同程度的惩戒;2014年,内蒙古高级人民法院建立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全区法院共录入失信被执行人1124人,同样,这些失信被执行人在贷款、出境等方面受到限制。在这些信用惩戒措施出台之后,《法治专线》都及时地在节目中做了解读。这样的宣传报道就是对公民进行一次诚信教育传播,让社会成员明白哪些行为是失信的,会带来什么后果,失信不仅仅是道德层面的行为,也可能会是违法行为。让人们意识到社会诚信就像第二张“身份证”,良好的信用报告就是一笔无形资产,不珍惜信用记录将来就可能寸步难行。电视法治节目正是通过对法律内容实质、运作方式的展示来将文字化的法律变成了公民的意识。
构建社会诚信体系是在政府推动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电视法治节目要充分发挥其传播功能、监督功能、引导功能,在构建诚信社会体系中承担起普及法律知识、教化社会成员、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和使命。
参考文献:
[1]《法治保障在社会诚信体系构建中的作用》, 《江苏经济报》(网站)2013-08-09
[2]《和谐社会与电视媒体理念价值体系构建》, 刘斌, 2005年
[3]《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亟待法制保障》 , 王明文、 肖君拥
(作者单位:内蒙古广播电视台)
编辑:邰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