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浅析紫砂“半菊壶”的幽幽意蕴

来源 :江苏陶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ijia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诗人汪文柏曾写道: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道尽了当时紫砂壶在文人雅士心中的不凡地位。这“一丸土”为何能有如此巨大的影响?是因其不仅融入了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更能如诗词书画般寄托情怀。
其他文献
古代陶瓷的起源是以人类的生活需要为出发点的。人们在生活中发现,经火烧炼过的土坯会变得像石头一样坚硬,因此而发明了陶器,用以盛水、煮水及烧煮、储存食物。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不仅其器形多样,器表的几何形纹、动物形纹、植物形纹的装饰也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平。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杨永善在《中国传统的造型意识》一文中写到:“中国传统陶瓷不论从技术到艺术,还是从造型样式到装饰纹样,皆具备一种独立的特质,世代相传,
莱钢在原2台265 m^2烧结机三电一体自动控制的基础上,通过数据处理及误差矫正技术、下料流量恒定控制策略、混合料水分自动控制、烧结透气率的检测及判断等,对基础自动化进行
采用三维大变形热-力耦合有限元法分析了辊速不等的非对称热轧板带变形区内轧件的变形情况,得到了不同辊速比条件下变形区内应力、应变和应变能量密度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
紫砂壶的魅力不仅体现在作品外在的造型上,更在于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这得益于紫砂艺人对壶器寓意的探索,使壶器作品成为表达神韵与生命的精神载体。紫砂“伙伴壶”以创意得胜,将作
陶都宜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宜兴紫砂壶更是以其独特的实用性和精美的造型为人喜爱,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本文以紫砂作品“金顶四方壶”为例,浅谈一把壶的工艺特色及其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