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

来源 :中国教师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us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小学语文课程的特点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语文课的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手段。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语文新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它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政治性,语文课程通过运用中国语文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从而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第二是实践性,语文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通过实践锻炼的环节提高学生的素养;第三是综合性,语文课程通过综合知识的运用,提高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2.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优势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出现,它能将来自不同途径的多种信息有机地集成在一起,解决了传统语文教学牵扯的电教设备多,掌握起来难度大在使用过程中各种设备的转换要耗费大量宝贵的课堂时间,使学生注意力受到分散,不利学生的听讲的弊端。计算机将来自不同途径的信息像人的大脑一样进行了综合处理,将经过处理的信息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各种信息不再只是简单的叠摞,而是建立了一种有机的、逻辑的连接,不仅把学生的听觉、视觉等一起调动起来,容易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节省时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高了课堂效率。
  3.多媒体的运用能够加大课堂内信息的容量
  语文课就是进行语言信息的输入(吸收)和输出(表达)的课,语文教学的过程,也是一个信息传导的过程,或者说,是语文信息的变换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交换、储存、处理而实现的。语文教学要提高质量,就是要大面积、大容量、高速率地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发展智力、形成能力。用信息论的观点来看,就是在一定时间内给学生传导最多信息,使他们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多媒体计算机的运用增多了课堂信息传递的通道,提高了单位时间内传递信息的容量,增加了课堂的密度。同时在运用多媒体的时候,信息通道并不是越宽越好、传递速度越快越好,而是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他们能接收的程度为准,只有这样,才不会造成信息的浪费或干扰。
  4.多媒体的运用易于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现在初中语文课本所选的范文,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在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的前提下,较多地增加了语言优美、立意新奇、境界开阔的文章。学习这些文章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的思维,丰富了他们的语言。但教这些文章时,如果仅靠老师的一张嘴、一支笔,往往是教师口干舌燥,学生一头雾水,关键是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不够。
  如果利用计算机的多媒体特性,通过有声的画面,再现生动的形象,则很容易把学生引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体现文章的主旨,获得深刻的印象,既陶冶了情操,又提高了审美能力。
  5.运用多媒体便于解惑释疑
  在新课标中学语文教材中,存在一些内容枯燥抽象的课文,如果只是教师口头讲解,只能使学生一知半解、被动接受。适时利用多媒体将课文中抽象的内容、教学的重难点化难为易,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知知识,便能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口。改变以教师分析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静止平面的教学方式,使平常的教学跳出时空的界限,学生迅速进入动态的教学环境,从而学得生动活泼、学得兴趣盎然。同时,课文的难点也在不知不觉中巧妙地化解了,新课改注重的能力培养便收到了实效。
  6.运用多媒体能够激发朗读情感
  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具有移情、激趣、引起共鸣的作用。在新课改中,朗读能力的培养摆在了突出位置,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指导朗读,在情感的调动、情境的营造、意境的再现上都难以迅速使学生入情入境,但同时课文不是对语文知识的简单解说,而是综合运用字、词、句、段、篇、语、修、逻、文等知识的产物。课文的这一特殊性,容易导致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切实依据课文前的“阅读重点”和“预习提示”,以此统一教和学的目标,确保教学不偏离主航道。而多媒体技术可使课文的语言材料变成可感的声音,让课文中的语言表象和情感迅速渗透到学生心里去,从而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借助信息技术尤其是教育软件、多媒体、因特网等手段,使教学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把所有有价值的汉语言文学知识丰富而形象地提供给学生,使语文教学内容生活化、时空立体化,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教师指导朗读时,还可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特效功能,对一些关键词语、优美段落进行闪烁、变色、放大等技巧处理,让学生反复品读、深入揣摩,从而提高朗读能力。
  把多媒体技术引入语文课堂,给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带来强有力的冲击之后,也对广大语文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掌握这一工具,才能加大课堂容量,提高同学们的积极主动性,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其他文献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一门艺术。  有效设问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要突破一节课的重点、难点,关键就是看如何通过有效设问去解决这些问题。师生、生生、生本之间是否会生产教学的悱愤与火花,是否会进入教学的高潮,是否能展开合作、讨论与探究,是否能实现生成与发展,关键都在有效设问上。同时有效的课堂设问,也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
期刊
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学生的能力、更新教学理念、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已经成为中学英语教师的共同课题。课堂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课堂教学由单纯的知识传授向多方位的智能开发转变,自然是英语素质教育的重点和发展方向。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创设轻松、愉快的语言环境  英语学习对初学者来说是枯燥无味的,如何引导学生
期刊
【摘要】词汇学习是第二语言习得的基础,如何教授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依据现代外语词汇教学的理论以及词汇学习规律,结合教学案例探讨在新课标下的英语词汇教学的方法,同时提出在词汇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方面问题。  【关键词】英语词汇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策略众所周知,要学好一种语言,词汇是关键。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有助于提高说话能力和阅读、写作水平。词汇量越大,英语
期刊
古诗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它们有的描绘祖国的壮丽山河;有的勾画优美迷人的自然风光;有的叙述朋友之间难舍难分的深厚友情;有的借景(物)抒情咏志、含蓄隽咏……因而,无论从新课标的要求,还是从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来看,对小学阶段的古诗教学都给予了重视。但是,由于古诗的形式体制、遣词造句等方面与现在的语言习惯差别很大,因此,古诗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个难点。下面就自
期刊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许多学生不愿学英语,关键是他们对英语没有兴趣。因此,作为中学的一名英语教师,如何激发差生,提高差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我认为必须作好以下几点:  1迁移学生的兴趣,激发求知欲  让“差生”学英语是让很多老师头痛的事。学好英语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而“差生”缺乏的往往就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如果只是从正面向他们大谈学好英语的种种好处,恐怕收效甚微。如能把这些学生在其
期刊
1.谈“花”激趣,渐入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一年四季都生活在花的海洋中。鲜花,把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打扮得更加多姿多彩,生机盎然。可以说,一个爱花的人是一个懂得欣赏的人,一个有着高雅情趣的人。相信大家都是一个懂得欣赏而又情趣高雅的爱花之人。谁能来说说,你都喜爱些什么花?  (生说自己喜爱的花,并说说自己喜爱的理由)  师:是啊,每个人心中都珍藏着自己钟情的花。有这样一位老华侨,他的心中也珍藏着
期刊
列方程解应用题一直是初中学生的学习难点。我们在课堂上一般是把各种类型的应用题讲授一遍,然后学生通过足够量的训练,达到对题型题类的熟练掌握。课本上也是这么安排的,但是我认为这样做效率很低,长期效果也差,也就是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合理的思维方法,在一个特定阶段学到的东西,很难迁移到以后的不同情境中。  我们可以做一个实验,让一位水平高的学生和一位中等程度的学生做同一道应用题。过了若干时间,“高手”做好
期刊
小学第二册数学(青岛版)内容相对比较简单,主要是100以内数的认识,以及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包括进位与退位)。但在实际教学中,这部分内容学生学起来并不困难,反而是我们教师认为比较简单的《认识钟表》、《方位与图形》、《人民币的认识》、《厘米、米的认识》等内容学生练习时出错较多。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一时期的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不能依靠抽象的数学概念进行思考,往往还需要具体行动和直观形象的支撑。
期刊
【摘要】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努力解决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从而展示自身的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和新的成果。因此,新课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这样,旧的课堂组织形式必然会被新的课堂组织形式所代替。新课堂以它灵活多样、注重学生“动”的特点,代替了原来那种死板的“一、二、
期刊
【摘要】初中地理的教学活动主要以课堂教学的形式进行,课堂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培养地理能力、形成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主阵地。因此,正确把握新课程理念,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发展,是广大地理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初中地理 ;课堂教学 ;有效教学;学生发展有效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