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钙人工骨结合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华手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er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制备磷酸钙人工骨(calcium phosphats artifical bone,CPC)与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复合物,通过动物实验 研究其对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分离、扩增兔的BMSCs,并以CPC为载体制备CPC/ BMSCs复 合物,植入兔桡骨15mm骨缺损处.于术后不同时间处死动物,通过X线摄片、组织学染色分 析和放射性核素监测,观察新骨形成和材料降解情况.同时以单纯的CPC及空白对照组作为对照研究,评价CPC/ BMSCs复合物对骨缺损的修复能力.结果 CPC/ BMSCs复合物可再生新骨组织并完好地修复桡骨缺损,且其修复能力明显优于单纯的CPC.结 论以CP C为载体的自体骨髓细胞移植能有效的修复骨缺损。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非贵金属铸造卡环的弹性极限及其相应卡抱力.方法成品磨牙铸造卡环蜡经包埋、铸造、喷砂、超声波清洗后制得5种钴铬合金和 1 种 18-8 镍铬不锈钢铸造卡环试件.应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采集试件加载变形及其卸载回复全过程的电信号,通过 A/D 转换器将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贮存于计算机中;应用福州大学中心实验室基于 MATLAB 平台开发的计算机绘图软件处理分析、计算铸造卡环弹性极限及其相应卡
目的 :检测化疗药物环磷酰胺及表阿霉素对 4种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以及对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ERK1/2 )及其上游激酶 (MEK1/2 )蛋白表达及活化水平的影响。方法 :按常
原发于鞍上的生殖细胞瘤较少见,我科从1987-2001年治疗7例经组织学证实的原发鞍上生殖细胞瘤,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男性1例,女性6例。年龄12~24岁,平均16岁。主要临床表现:中枢性尿崩7例,视力障碍4例,闭经5例,头痛2例。6例患者MRI检查,1例患者CT发现鞍上孤立性病灶,肿瘤大小从15 mm×15 mm 20 mm×30 mm,松果体区未见异常。7例患者均经手术病理
目的 总结应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对颈内动脉硬膜环附近动脉瘤(juxta-duralring aneurysm,JDRAn)的诊断经验.方法分析23例该部位动脉瘤患者的26个动脉瘤与海绵静脉窦及硬脑膜的位置关系,评价3D-CTA在判定动脉瘤是否向硬膜内突出上的作用.结果3D-CTA诊断出26个JDRAn中的25个,诊断率为96%.仅在高CT值表面遮盖显示法(shaded surf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