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家都说江南好,生在江南,也一直没有深究江南究竟什么好,只知道唐人说“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宋人说“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曾经有幸看到一位被骗来常州搞传销的西部打工仔骗同学也来常州搞传销的信,他介绍常州怎么怎么好,说到后来,他自己认为最能打动同学的一句话就是:“这个地方好得不得了,到处是水,快来。”
我当时心弦一动,江南好,就是水好吧。
常州是典型的江南城市,当年水绕四城。城中还有两条河,一条从现在的江南商场起,经现今的延陵路,在迎春步行街那里优雅地拐了个弯,过中山门,径往青山桥关河方向去了。这是常州城里一条至关重要的河,我一直以为是常州的文脉所在。当年在后北岸、白云溪一带,风流才子、江南名士犹如岸边垂柳上飘扬的柳絮一样,一阵春风过后就扑面而来了。人说风景好的地方是“移步换景”,这里可堪称“移步见人”,从状元阁开始,移几步就是恽南田的瓯香馆,再就是赵翼故居。如果你再动尊步,会看到一个中国文化史上的巨人安息在藤花旧馆里,光“苏东坡”三个字,就足以让全世界的文化人摘帽致敬。然后是有“清代李白”之誉的诗人黄仲则的书房“两当轩”。然后是大名鼎鼎的王安石留在常州的“半山亭”。再说下去就是大才子瞿秋白读书的那个祠堂了。一条一公里多一点的河,吸引和哺育了这么多的人物,在中国文化史上大概也是一个奇观了。
还有一条就是从西瀛里水关桥开始,到原来东门水门桥结束的城河。这条河没有白云溪这样优雅,像一个国画大师信手在宣纸上画出的一根墨线。不过,既然是大师所画,其内涵就肯定非同寻常——这条河的历史可追溯到周朝。而且,这河还与中国历史上另一个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有点瓜葛,它就是那个因贪恋西施美色而亡国的吴王夫差开的。这么久远的一条河,没有故事是不可能的,河边有一个说故事说进《中国文学史》的,叫李伯元,一本《官场现形记》,至今依然光彩夺目。河边的青果巷是常州旧时的“王谢堂”,名门大族比邻而居,书香幽幽脂粉阵阵皆是风流。盛宣怀和刘国钧的府第都在这条河边,瞿秋白与这条河也有干系——他生在这条河边,可惜只享了几天福,就到那条河边去过苦日子然后立志干革命了。
江南的魅力在水,魂魄也在水。有水就有桥。1949年前,常州城里有名有姓的桥有50余座。细盘盘家底,什么周庄,什么甪直,什么乌镇,有什么稀奇,借阿Q一句名言:老子祖上比你们阔多了!常州不但有这么多桥,还有不少有了钱却不忘为大家做好事的人。以桥为例:常州的世丰桥是一个叫胡世丰的人捐款造的,椿庭桥是事业家顾椿庭出的钱,润之桥是一位与大伟人毛润之同字的程润之先生的善举,而琢初桥则是用常州的大慈善家、常州贫儿院的创始人伍琢初在临终时捐出的财产建造的。想想那时的常州城真是儒风蔚然啊,难怪常州人当年过春节时门上贴的对联那么牛气:“延陵世泽;让国家风”。常州开郡之祖季札,一个国家一挥手就让给兄弟了,后人造座把桥实在是何足挂齿。
常州人对自己城里的这两条河一直是情有独钟的,过了些年就要疏浚一下,让它们给城市添点生机。
(选自张戬炜《旧时月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有删改)
注:张戬炜,常州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常州文化艺术研究所所长。
我当时心弦一动,江南好,就是水好吧。
常州是典型的江南城市,当年水绕四城。城中还有两条河,一条从现在的江南商场起,经现今的延陵路,在迎春步行街那里优雅地拐了个弯,过中山门,径往青山桥关河方向去了。这是常州城里一条至关重要的河,我一直以为是常州的文脉所在。当年在后北岸、白云溪一带,风流才子、江南名士犹如岸边垂柳上飘扬的柳絮一样,一阵春风过后就扑面而来了。人说风景好的地方是“移步换景”,这里可堪称“移步见人”,从状元阁开始,移几步就是恽南田的瓯香馆,再就是赵翼故居。如果你再动尊步,会看到一个中国文化史上的巨人安息在藤花旧馆里,光“苏东坡”三个字,就足以让全世界的文化人摘帽致敬。然后是有“清代李白”之誉的诗人黄仲则的书房“两当轩”。然后是大名鼎鼎的王安石留在常州的“半山亭”。再说下去就是大才子瞿秋白读书的那个祠堂了。一条一公里多一点的河,吸引和哺育了这么多的人物,在中国文化史上大概也是一个奇观了。
还有一条就是从西瀛里水关桥开始,到原来东门水门桥结束的城河。这条河没有白云溪这样优雅,像一个国画大师信手在宣纸上画出的一根墨线。不过,既然是大师所画,其内涵就肯定非同寻常——这条河的历史可追溯到周朝。而且,这河还与中国历史上另一个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有点瓜葛,它就是那个因贪恋西施美色而亡国的吴王夫差开的。这么久远的一条河,没有故事是不可能的,河边有一个说故事说进《中国文学史》的,叫李伯元,一本《官场现形记》,至今依然光彩夺目。河边的青果巷是常州旧时的“王谢堂”,名门大族比邻而居,书香幽幽脂粉阵阵皆是风流。盛宣怀和刘国钧的府第都在这条河边,瞿秋白与这条河也有干系——他生在这条河边,可惜只享了几天福,就到那条河边去过苦日子然后立志干革命了。
江南的魅力在水,魂魄也在水。有水就有桥。1949年前,常州城里有名有姓的桥有50余座。细盘盘家底,什么周庄,什么甪直,什么乌镇,有什么稀奇,借阿Q一句名言:老子祖上比你们阔多了!常州不但有这么多桥,还有不少有了钱却不忘为大家做好事的人。以桥为例:常州的世丰桥是一个叫胡世丰的人捐款造的,椿庭桥是事业家顾椿庭出的钱,润之桥是一位与大伟人毛润之同字的程润之先生的善举,而琢初桥则是用常州的大慈善家、常州贫儿院的创始人伍琢初在临终时捐出的财产建造的。想想那时的常州城真是儒风蔚然啊,难怪常州人当年过春节时门上贴的对联那么牛气:“延陵世泽;让国家风”。常州开郡之祖季札,一个国家一挥手就让给兄弟了,后人造座把桥实在是何足挂齿。
常州人对自己城里的这两条河一直是情有独钟的,过了些年就要疏浚一下,让它们给城市添点生机。
(选自张戬炜《旧时月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有删改)
注:张戬炜,常州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常州文化艺术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