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职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中级技术工人为主要目标,为社会各行业输送了大量技术专业人才。发展中职教育,是解决目前技能型实用人才短缺的关键环节,笔者认为,必须在发展思路和模式上实现创新。
一是创新办学方向。中职毕业生由于就业困难,升学愿望更加强烈,导致了升学竞争的加剧,使得作为手段的考试成了不少学生追求的主要目的甚至是唯一目的。因此,当前要摒弃“应试教育”的倾向,着重推进中职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让中职学校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坚持“为建设小康社会服务,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方向。
二是创新办学模式。应依据中职教育培养人才目标定位进行办学模式改革。中职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培养技能型、实用型劳动者。因此,必须强化对中职学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办学模式应多元化,教学模式应多样化。只有多元化办学,才能充分利用和整合职业教育资源,促进中职教育规模的发展。只有多模式教学,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社会与中市场所需要的人才。要积极推进中职学校与行业、企业的联合办学,鼓励和推进跨地区、跨省市的联合办学,大办推行校企合作、订单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是创新教学体质。中职教育既区别于企业员工的在职培训,又区别于高职教育,教学体系创新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能力为本”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和办学方针。教材选用、专业设置要体现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特色性,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要求,应适应产业发展战略,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紧密结合中职学校培养人才的定位特点,坚持“理论够用,技能实用”与“毕业生零距离上岗”的原则。同时,在教学和课堂实践过程中,应鼓励教师结合市场与学科的实际,不断提高教材的实用性与技能化程度。要改变过去课程设置的单一、狭窄现象,根据人才市场的现实需要做到既重视课程的应用性,又不否定课程的基础性。既重视课程的专业性,又不否定其适应性。在注重专业性的同时,在课程设置中注重学生适应性从业能力的培养。同时在课程设置上文理兼容,适当增加选修课,且允许学生跨专业选修课程,使其素质全面提高。
四是创新管理体制。政府在中职教育的宏观调控和管理上负有重要责任。政府既是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又是中职教育市场环境的维护者。政府的调控和管理职能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要为中职教育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平等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和秩序。深化教师聘任制改革,推行教师的岗位管理和公开招聘制度;改革中职学校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和完善体现岗位职责、能力、业绩的薪酬体系;创新中职招生制度,实行“一线放宽,二线管严”,即放入口,管严出口,毕业生必须经严格考核,保证质量,努力提高“三率”,即高合格率、高就业率、高创业率等。
五是创新品牌。中职学校要生存、发展,提高竞争力,关键是实施“双品牌”工程,努力创建名牌职业学校和名牌专业。应借鉴企业品牌发展经验,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发展具有不同品牌特点的中职学校,使之上规模、上质量、上水平,不断提高竞争力。
目前技术工人严重短缺,技术工人的培养和使用正日受到全社会的关注,这为中职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只要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思路,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路子,中职教育之路一定会越来越宽广。
(作者地址:曹县技工学校, 山东曹县,274403)
一是创新办学方向。中职毕业生由于就业困难,升学愿望更加强烈,导致了升学竞争的加剧,使得作为手段的考试成了不少学生追求的主要目的甚至是唯一目的。因此,当前要摒弃“应试教育”的倾向,着重推进中职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让中职学校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坚持“为建设小康社会服务,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方向。
二是创新办学模式。应依据中职教育培养人才目标定位进行办学模式改革。中职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培养技能型、实用型劳动者。因此,必须强化对中职学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办学模式应多元化,教学模式应多样化。只有多元化办学,才能充分利用和整合职业教育资源,促进中职教育规模的发展。只有多模式教学,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社会与中市场所需要的人才。要积极推进中职学校与行业、企业的联合办学,鼓励和推进跨地区、跨省市的联合办学,大办推行校企合作、订单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是创新教学体质。中职教育既区别于企业员工的在职培训,又区别于高职教育,教学体系创新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能力为本”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和办学方针。教材选用、专业设置要体现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特色性,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要求,应适应产业发展战略,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紧密结合中职学校培养人才的定位特点,坚持“理论够用,技能实用”与“毕业生零距离上岗”的原则。同时,在教学和课堂实践过程中,应鼓励教师结合市场与学科的实际,不断提高教材的实用性与技能化程度。要改变过去课程设置的单一、狭窄现象,根据人才市场的现实需要做到既重视课程的应用性,又不否定课程的基础性。既重视课程的专业性,又不否定其适应性。在注重专业性的同时,在课程设置中注重学生适应性从业能力的培养。同时在课程设置上文理兼容,适当增加选修课,且允许学生跨专业选修课程,使其素质全面提高。
四是创新管理体制。政府在中职教育的宏观调控和管理上负有重要责任。政府既是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又是中职教育市场环境的维护者。政府的调控和管理职能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要为中职教育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平等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和秩序。深化教师聘任制改革,推行教师的岗位管理和公开招聘制度;改革中职学校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和完善体现岗位职责、能力、业绩的薪酬体系;创新中职招生制度,实行“一线放宽,二线管严”,即放入口,管严出口,毕业生必须经严格考核,保证质量,努力提高“三率”,即高合格率、高就业率、高创业率等。
五是创新品牌。中职学校要生存、发展,提高竞争力,关键是实施“双品牌”工程,努力创建名牌职业学校和名牌专业。应借鉴企业品牌发展经验,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发展具有不同品牌特点的中职学校,使之上规模、上质量、上水平,不断提高竞争力。
目前技术工人严重短缺,技术工人的培养和使用正日受到全社会的关注,这为中职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只要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思路,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路子,中职教育之路一定会越来越宽广。
(作者地址:曹县技工学校, 山东曹县,27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