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人的智力取决于他的阅读能力。喜欢阅读,对一个孩子来说,他拥有的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自学能力,阅读让他能从书中体验到丰富的情感和多种多样的人生价值观。所以说让孩子爱阅读、会阅读是一种受益终生的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但现在这个现代信息媒体发达的今天,许多孩子迷上了看电视、玩电脑,对文本阅读兴趣缺乏。如何让孩子爱阅读,成了令家长和老师头疼的问题。
一、阅读要从幼年开始
读书,与其说是一种爱好,不如说是一种习惯,只要从小培养,它就会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生活中最自然的事情。所以,在孩子小时候,就要让他们爱上阅读。这就需要家长有这方面的认识。很多家长认为读书是孩子上学后的事,教孩子阅读是老师的事,其却不知孩子学前的习惯养成是非常重要的。让孩子爱上阅读要从小开始,要依靠父母来“诱发”。父母应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养成为孩子朗读的习惯,孩子听读应越早越好,父母选取的朗读内容应生动有趣,能吸引孩子,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内容可逐步加深。父母一定要有爱心,有耐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孩子就会把阅读当作生活中很平常的一件事,形成初步的阅读习惯。
二、为孩子选择适合的书籍
对于孩子课外阅读书籍的选择,作为教师和家长,一定要为孩子把好关,为孩子的“精神卫生”担负起责任来,避免不良书籍对他们精神成长的侵蚀。一个细心的家长,不仅要做到经常选择一些优秀的童书念给孩子听,还要给孩子规划和建立起一个内容丰富的书柜,要亲自带孩子逛书店,和孩子一起去挑选图书。
家长可以根据学习课文内容为孩子推荐书籍,如低年级时学习了《丑小鸭》《坐井观天》就让孩子读读《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中年级学了《争吵》《触摸春天》,就让孩子去读读《爱的教育》《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高年级学了《草船借箭》《猴王出世》,就让孩子读《三国演义》《西游记》。这样既巩固了课堂内容,又让孩子拓宽了阅读面。
三、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要让孩子爱上阅读,就要为他们营造一个好的阅读氛围。
首先,要着力打造书香班级。在班里建立起一个小的读书区,在读书区里,有孩子专用的书架,有属于自己的图书。可以在教室的走廊,张贴温馨的阅读暗示:“与书为友,走向优秀!”“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
其次,将书香气息带给家庭。利用家长会培训家长,使他们明白阅读的重要性,得到他们的支持。如若父母视阅读为生活乐趣的一部分,孩子自然会乐于读书,父母津津有味地读书看报,对待书报总是兴趣盎然,孩子会觉得读书很有趣,对书籍充满着好奇。家长在轻松的气氛下,可以安排一小段时间,与孩子一起读几分钟书。可在外出时,带上一两本书,在郊外,在河边,在清新的空气下,在鸟语花香的环境里,与孩子一起读上几段书。这样,自然而然地把孩子引入图书世界,使读书成为孩子的消遣活动,从而爱上阅读。
四、教孩子阅读方法
不少学生阅读的效果不尽人意,影响阅读兴趣,主要原因是阅读方法不当,所以教孩子正确的阅读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阅读方法一般包括精读、略读。精读即抓住重点词句,细细揣摩,较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略读即先看序言、提要、编辑大意和目录,以了解全文的性质、内容和规模,再阅读全文章节标题及段落首句和尾句,最后浏览全文,综述大意。在课外阅读中,孩子常用的是略读。要让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顺序,即先初读,感知课文大意,然后精读品析,最后评议摘录。
第二,整体感悟。孩子在进行阅读时,要求他们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子,如果能猜出意思不妨碍对文章的理解可以跳过去。如果可以做到基本读懂的,尽可能不放慢速度读或回读。而应该在读完整本书后再第二遍第三遍读这本书。这样定能有新的收获,不懂的内容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得以读懂,也就是让孩子依自己的阅读水平阅读,不拔高要求。这样,就能防止因为要查字典或拘泥于句段而耽误读书的效果,让孩子能真正从读书中得到乐趣,始终能在整体中感悟。
第三,快速阅读。这里的快速阅读并不是平时说的浏览。所谓快速,固然包含阅读本身的快速,但更重要的是,它还包括理解的快速、想象的快速、记忆的快速。这绝不是浏览所能达到的。这需要一个过程,是以一定的阅读量为条件的。这需要让学生平时读书时眼睛瞬间尽可能去感知更多的文字量,从而能通过平时的阅读使阅读速度真正的快起来。
五、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是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一要定书。阅读的书一旦选定,就一定要读完,不能半途而废。二要定时。针对孩子的生活情况,选择读书时间,不能想读就读,不想读就几天不读。三要定量。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制定一个读书计划。保持良好的读书姿势。
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作好读书笔记有利于他们对阅读内容的深入理解和记忆;有利于积累材料,以丰富自己的写作内容,提高写作能力。
阅读应特别注意让孩子养成思考的习惯。边读边思,把读的过程变成思维加工的过程,让孩子在阅读的实践过程中,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阅读乐趣,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阅读还要做到读写结合,让全体学生动起来,使读和写逐步内化为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要注意纠正学生平时可能容易被忽略的阅读习惯:用手指指着读;眼睛离书本距离过近;头随着视线的移动而左右摇摆;出声阅读。
我们的教育要赶超时代,就得超越课堂,去开辟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书是无声的,但是书是有生命的,只有让孩子爱上阅读,才能让阅读成为心灵的对话,让眼前变成一片辽阔而绚丽的世界。
一、阅读要从幼年开始
读书,与其说是一种爱好,不如说是一种习惯,只要从小培养,它就会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生活中最自然的事情。所以,在孩子小时候,就要让他们爱上阅读。这就需要家长有这方面的认识。很多家长认为读书是孩子上学后的事,教孩子阅读是老师的事,其却不知孩子学前的习惯养成是非常重要的。让孩子爱上阅读要从小开始,要依靠父母来“诱发”。父母应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养成为孩子朗读的习惯,孩子听读应越早越好,父母选取的朗读内容应生动有趣,能吸引孩子,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内容可逐步加深。父母一定要有爱心,有耐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孩子就会把阅读当作生活中很平常的一件事,形成初步的阅读习惯。
二、为孩子选择适合的书籍
对于孩子课外阅读书籍的选择,作为教师和家长,一定要为孩子把好关,为孩子的“精神卫生”担负起责任来,避免不良书籍对他们精神成长的侵蚀。一个细心的家长,不仅要做到经常选择一些优秀的童书念给孩子听,还要给孩子规划和建立起一个内容丰富的书柜,要亲自带孩子逛书店,和孩子一起去挑选图书。
家长可以根据学习课文内容为孩子推荐书籍,如低年级时学习了《丑小鸭》《坐井观天》就让孩子读读《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中年级学了《争吵》《触摸春天》,就让孩子去读读《爱的教育》《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高年级学了《草船借箭》《猴王出世》,就让孩子读《三国演义》《西游记》。这样既巩固了课堂内容,又让孩子拓宽了阅读面。
三、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要让孩子爱上阅读,就要为他们营造一个好的阅读氛围。
首先,要着力打造书香班级。在班里建立起一个小的读书区,在读书区里,有孩子专用的书架,有属于自己的图书。可以在教室的走廊,张贴温馨的阅读暗示:“与书为友,走向优秀!”“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
其次,将书香气息带给家庭。利用家长会培训家长,使他们明白阅读的重要性,得到他们的支持。如若父母视阅读为生活乐趣的一部分,孩子自然会乐于读书,父母津津有味地读书看报,对待书报总是兴趣盎然,孩子会觉得读书很有趣,对书籍充满着好奇。家长在轻松的气氛下,可以安排一小段时间,与孩子一起读几分钟书。可在外出时,带上一两本书,在郊外,在河边,在清新的空气下,在鸟语花香的环境里,与孩子一起读上几段书。这样,自然而然地把孩子引入图书世界,使读书成为孩子的消遣活动,从而爱上阅读。
四、教孩子阅读方法
不少学生阅读的效果不尽人意,影响阅读兴趣,主要原因是阅读方法不当,所以教孩子正确的阅读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阅读方法一般包括精读、略读。精读即抓住重点词句,细细揣摩,较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略读即先看序言、提要、编辑大意和目录,以了解全文的性质、内容和规模,再阅读全文章节标题及段落首句和尾句,最后浏览全文,综述大意。在课外阅读中,孩子常用的是略读。要让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顺序,即先初读,感知课文大意,然后精读品析,最后评议摘录。
第二,整体感悟。孩子在进行阅读时,要求他们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子,如果能猜出意思不妨碍对文章的理解可以跳过去。如果可以做到基本读懂的,尽可能不放慢速度读或回读。而应该在读完整本书后再第二遍第三遍读这本书。这样定能有新的收获,不懂的内容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得以读懂,也就是让孩子依自己的阅读水平阅读,不拔高要求。这样,就能防止因为要查字典或拘泥于句段而耽误读书的效果,让孩子能真正从读书中得到乐趣,始终能在整体中感悟。
第三,快速阅读。这里的快速阅读并不是平时说的浏览。所谓快速,固然包含阅读本身的快速,但更重要的是,它还包括理解的快速、想象的快速、记忆的快速。这绝不是浏览所能达到的。这需要一个过程,是以一定的阅读量为条件的。这需要让学生平时读书时眼睛瞬间尽可能去感知更多的文字量,从而能通过平时的阅读使阅读速度真正的快起来。
五、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是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一要定书。阅读的书一旦选定,就一定要读完,不能半途而废。二要定时。针对孩子的生活情况,选择读书时间,不能想读就读,不想读就几天不读。三要定量。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制定一个读书计划。保持良好的读书姿势。
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作好读书笔记有利于他们对阅读内容的深入理解和记忆;有利于积累材料,以丰富自己的写作内容,提高写作能力。
阅读应特别注意让孩子养成思考的习惯。边读边思,把读的过程变成思维加工的过程,让孩子在阅读的实践过程中,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阅读乐趣,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阅读还要做到读写结合,让全体学生动起来,使读和写逐步内化为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要注意纠正学生平时可能容易被忽略的阅读习惯:用手指指着读;眼睛离书本距离过近;头随着视线的移动而左右摇摆;出声阅读。
我们的教育要赶超时代,就得超越课堂,去开辟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书是无声的,但是书是有生命的,只有让孩子爱上阅读,才能让阅读成为心灵的对话,让眼前变成一片辽阔而绚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