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5年,英商赛马会扩建赛马场,并紧邻赛马场修建了一座砖木结构的英式田园风格小楼——乡谊俱乐部。穿过一条林荫大道,一幢清水红砖的大楼赫然出现在眼前——这就是乡谊俱乐部的主楼。主楼地上两层,地下一层,在二楼人字形房檐下,镌刻着玫瑰金色“天谊英伦”四个显眼大字。走近楼内,红色硬木铺地,循着楼梯转入二楼,抬头可见彩色玻璃穹顶,透出教堂的庄严感。房间内,留声机、收音机、陶瓷罐子等老物件随处可见。
如今的乡谊俱乐部,已成为“天津市干部俱乐部”,那些精心雕琢过的装饰、摆件在时光里寂静无声,但当人们移动到曾经的舞厅(现改为餐厅),双脚在带有弹簧的木地板上微微雀跃时,似乎还能感受到地板随着跃动轻轻颤抖,当年金迷纸醉、觥筹交错的欢宴场景便不自觉地在脑海深处腾起……
乡谊俱乐部属于公共娱乐性建筑,马场道两边鳞次栉比的民居建筑的序幕则开始于达文士楼。达文士楼修建于1905年,原为一位德国军官所有,德国一战失败后,德国军官回国,便将此寓所卖给了英国商人达文士,因而得名。达文士楼位于马场道121号,为西班牙风格的两层砖木结构建筑。远看这座小洋楼,人们首先会被绯红的瓦拢铁房顶吸引,当走进这幢小楼,又立马被其浅黄色水泥砂浆造就的凹凸不同的外墙面所震撼,墙面粗而不糙,与门窗一起形成一种和谐而温暖的氛围。穿过大门,英式的壁炉、圆形的落地大窗展现在眼前,沿着楼梯而上,如果细心,便能在楼梯栏杆上发现形如欧洲中世纪盾牌的族徽,由于该房始建的德国军官为谁尚无法考证,该族徽也成为了这幢老房子的秘密,等待着好奇的人前往瞻仰与探寻……
常德道1号为曾延毅旧居,曾延毅曾任国民党军职,后不满国民政府内部腐败愤而离职,居于此。曾延毅的女儿曾常宁为进步学生,常借举办聚会为地下党提供接头场所。因父亲在军界颇有名望,常有高官至此拜访,曾常宁利用此取得了众多敌情资料交给天津地下党。曾延毅旧居为一座欧洲中世纪三层小楼,门前建有退台式圆台阶,外立面为红墙、白窗、白立柱,简洁而大气。小楼内部装饰典雅,在楼梯中间护墙板的缝隙里,就曾藏过曾常宁从国民党将领公文包中誊抄而来的“塘沽城防图”。
位于常德道57号的金氏旧宅是另一处“地下联络点”。金氏旧宅为金虎岑于1937年建造,为四栋欧式楼房,清水砖墙,大筒瓦顶,分供其4个儿子居住,金克刚为金虎岑的小儿子,居住于最外侧的4号楼。作为中共地下党员,在解放前夕,金克刚将自家房屋变成了党内高级干部和民主人士向西柏坡转移的枢纽,为众多爱国进步人士提供了庇护。
除此之外,常德道还是企业家喜爱的寓所:曾出任天津中国银行经理的林鸿赉旧居,生意遍布大江南北的商号“谦祥益”主人孟广宧的旧宅,银行、企业管理人员居住的高级公寓茂根大楼……
常德道以北为重庆道,在民间,重庆道常常被称为“洋中之洋”,沿途民国时期建筑多达128幢,各国建筑风格应有尽有,而其中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中西融合经典——庆王府。
庆王府最开始不是王府,而是一座“太监府”。清末,慈禧太后掌管朝政,其膝下红人太监“小德张”不可一世,大量敛财。1912年,溥仪下诏退位,小德张赶紧拿着钱财溜之大吉,1917年,他在重庆道上置地建屋,梦想着过一番“圈地为王”的奢华日子。据说,王府为小德张亲自设计、亲自监工,整整耗时6年,可哪知搬进去刚享了3年福,就被清庆亲王载振看上购了去,改弦更张成了“庆王府”。
庆王府占地面积约4385平方米,为欧洲折衷主义风格。进入主楼前,先要经过青冬石垒就的“宝塔式”高台阶,台阶共计“17級半”,比之皇家建筑的18级台阶稍低,将小德张既想成为“人上人”,又怕僭越皇权的心思表现得淋漓尽致。主楼平面为长方形,中设及顶中央大厅,大厅四周围绕约三层共计120多间房,颇有北京四合院的韵味。二楼外廊采用了源于古希腊的爱奥尼亚柱围城柱廊,并在柱头涡卷下方增加了菱形浮雕,以显主人之尊贵;内廊则采用了形似古罗马的塔斯干柱,简洁而不失韵味。门窗玻璃为比利时玻璃,雕琢以中国传统花鸟;屋内既有德国大型葡萄吊灯,也有细木为骨架镶以绢纱和玻璃的宫廷花灯……
有府便有园,主楼东侧为小花园,花园里种植了北美黄金树、西府海棠、雪松等物,其间山石堆叠,或悬、或飘、或挑、或拼……尽显空间美感,在假山上还设计了两组瀑布,水流潺潺,配合着树影婆娑,营造出动态美感。在假山顶部还建有一座中国传统的六角凉亭——槐香亭,每到春末夏初,夜风徐来,裹挟着槐花的香味,浸染着凉亭,一股“旷世无忧”的闲适之情油然而生。
载振迁居此地之后,依然享受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厨师、花匠、司机等服务人员多达上百名,抽大烟、玩赏花鸟虫鱼、看戏办堂会,日子过得不亦乐乎,直至1947年12月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