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教育史的评价尺度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yiyiyi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认知主体在教育观、历史观和主体意识上的差异,会导致在再现教育历史时形成不同的理论框架,进而显示出程度不同的史学功用.因此,要使中国教育史研究具有现实感和时代感,必须纠正把政治尺度作为衡量中国教育史唯一尺度的偏向,采取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手段,认真分析中国教育由传统教育发展到现代教育的整个过程,以提供今日教育发展的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通过开展干部联系群众工作,我们有以下几点收获:  每个人都收获了三十几门亲戚。亲戚靠走动才更近,现在很多群众到医院看病,先打个电话给联系干部,问有没有熟悉的大夫给联系一下;群众子女考上学了,先联系干部,问能不能帮着找个老师给填志愿。群众打心底里把干部当亲戚,有时候哪件事需要办手续,就直接让联系干部帮着办一办。比如孩子改户口、改名字等一些小故事,都发生在干部联系群众工作过程中,虽然只是些鸡毛蒜皮的小
本文对《庄子》中的喜剧性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论述,揭示了作者造成喜剧性的常用手法及其喜剧性的特征。认为奇诡怪异、诙谐滑稽是《庄子》喜剧性的体现,庄子的笑是苦命者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