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回顾性研究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行聚乙二醇干扰素(Peg IFN)联合利巴韦林(RBV)抗病毒治疗引起甲状腺疾病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
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有362例CHC患者在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接受Peg IFN联合RBV抗病毒治疗,其中有315例患者被纳入研究。治疗初始记录患者甲状腺功能、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TG)、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抗-TPO)、甲状腺B超,分别在第12、24、48周评估上述指标。计量资料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使用χ2检验。
结果治疗结束有12.1%(38例)的患者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21.0%(66例)的患者出现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14.9%的患者出现甲状腺彩超异常;其中有8.7%的患者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自身抗体均正常,而甲状腺彩色多普勒超声出现异常;患者甲状腺自身抗体滴度在12、24、48周有上升趋势。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OR=5.423,95%CI:3.441~8.716)、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OR=7.201,95%CI:6.231~10.206)、女性患者(OR=1.22,95%CI:0.951~2.212)是导致甲状腺病变的高危因素(均P<0.05)。
结论Peg IFN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可增加甲状腺炎疾病的发生率;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女性是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的高危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