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和发展,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及思维理解能力。情感教育模式作为现阶段一门重要教学内容,被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助于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方法,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供了机会,增进了师生间的情感,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及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 情感教育 生活化意识 解题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7.099
将情感教育引入到小学数学教育中,有助于凸显情感对人类的适应性调试功能,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沟通提供服务,实现了对人类认知行为的调节,促进了学生情感素质的全面发展,实现了对小学生潜移默化的培育。数学作为小学阶段一门重要课程,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在课堂上创设教学情感
要想落实情感教学,在课堂中建立生活情境教学具有必要性,使小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数学知识点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教师需要加大对生活情境的运用,以便使小学数学课堂更具时代气息与活力,拉近小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使小学生能够自主接受知识。例如,在讲解加减法知识点时,为了能够将数学知识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建立紧密的联系,教师要求小学生收集家里的购物清单,对购物清单上的内容进行观察,使小学生能够充分的了解到购物清单与小学生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促进了小学生生活化意识的有效落实,实现了对小学生数学情感的培养[1]。
二、在课堂上落实情感教学
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起到引导者作用,首先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美。虽然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点较为简单,但是内容却十分丰富,涉及到图形及数字等美学元素,教师引导学生对美进行观察,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例如,教师在讲解“认识图形”一课时,为了强化小学生对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平行西边形的理解,教师通过制作图形卡片的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图形,了解各个图形之间存在的差异,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美。其次,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神奇。在教学中教师需加大对教学模型的应用,使用橡皮筋通过对长方形的边和角进行拉伸,使其变成平行四边形。通过让学生观察这一现象,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知识探索中来。
三、在课堂上实施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应用,促进了数学教学方法的丰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升,通过在课堂中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延长了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时间,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供了机会。例如,在学习100以内乘除法后,教师为学生模拟了买苹果的情景,每个苹果5元钱,100元可以怎么买苹果?通过实践教学法的形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的并不是在解题,而是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实现了对学生捕捉信息能力的培养,增强了学生的解题能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2]。
四、在课堂上创设情感教学情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要求应遵循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小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出发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亦或是通过开展实验或观察等形式,对各种形象化的教学工具进行利用和展示,为学生创设新颖及生动的教学场景,对待数学问题有清晰的印象,进而以表象的形式展现出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肩负起引导者角色,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观察,使学生在观察过程中能够对相关的数学知识点有感性的认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教师需为学生创设情感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要求学生进入到超市中,记录猪肉、黄瓜、胡萝卜的单价、数量及总价。通过该种实践形式,有助于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感性认知,减缓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坡度,强化了学生对单价、数量及总价三者之间关系的进一步了解。如,在学习三角形时,教师为了强化学生对三角形稳定性的了解,要求学生对生活中使用三角形的实例进行观察,以便能够更加清晰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小学数学情境教学中,教师通过生活实例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为数学课程注入了新鲜的活力[3]。
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教学需要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特点,教学方法需要与学生的心理规律相遵循。为了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应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运用生活经验对抽象的数学模型进行转换和解释,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及思维能力得到较大的锻炼。因此,需要将情感教育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賈俊彩.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J].中华少年,2017(31):155-156.
[2]陈兴华.情感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体现与应用[J].学周刊,2016(32):98-99.
[3]黄庆余.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J].好家长,2014(29):32.
【关键词】小学数学 情感教育 生活化意识 解题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7.099
将情感教育引入到小学数学教育中,有助于凸显情感对人类的适应性调试功能,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沟通提供服务,实现了对人类认知行为的调节,促进了学生情感素质的全面发展,实现了对小学生潜移默化的培育。数学作为小学阶段一门重要课程,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在课堂上创设教学情感
要想落实情感教学,在课堂中建立生活情境教学具有必要性,使小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数学知识点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教师需要加大对生活情境的运用,以便使小学数学课堂更具时代气息与活力,拉近小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使小学生能够自主接受知识。例如,在讲解加减法知识点时,为了能够将数学知识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建立紧密的联系,教师要求小学生收集家里的购物清单,对购物清单上的内容进行观察,使小学生能够充分的了解到购物清单与小学生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促进了小学生生活化意识的有效落实,实现了对小学生数学情感的培养[1]。
二、在课堂上落实情感教学
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起到引导者作用,首先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美。虽然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点较为简单,但是内容却十分丰富,涉及到图形及数字等美学元素,教师引导学生对美进行观察,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例如,教师在讲解“认识图形”一课时,为了强化小学生对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平行西边形的理解,教师通过制作图形卡片的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图形,了解各个图形之间存在的差异,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美。其次,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神奇。在教学中教师需加大对教学模型的应用,使用橡皮筋通过对长方形的边和角进行拉伸,使其变成平行四边形。通过让学生观察这一现象,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知识探索中来。
三、在课堂上实施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应用,促进了数学教学方法的丰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升,通过在课堂中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延长了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时间,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供了机会。例如,在学习100以内乘除法后,教师为学生模拟了买苹果的情景,每个苹果5元钱,100元可以怎么买苹果?通过实践教学法的形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的并不是在解题,而是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实现了对学生捕捉信息能力的培养,增强了学生的解题能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2]。
四、在课堂上创设情感教学情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要求应遵循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小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出发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亦或是通过开展实验或观察等形式,对各种形象化的教学工具进行利用和展示,为学生创设新颖及生动的教学场景,对待数学问题有清晰的印象,进而以表象的形式展现出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肩负起引导者角色,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观察,使学生在观察过程中能够对相关的数学知识点有感性的认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教师需为学生创设情感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要求学生进入到超市中,记录猪肉、黄瓜、胡萝卜的单价、数量及总价。通过该种实践形式,有助于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感性认知,减缓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坡度,强化了学生对单价、数量及总价三者之间关系的进一步了解。如,在学习三角形时,教师为了强化学生对三角形稳定性的了解,要求学生对生活中使用三角形的实例进行观察,以便能够更加清晰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小学数学情境教学中,教师通过生活实例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为数学课程注入了新鲜的活力[3]。
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教学需要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特点,教学方法需要与学生的心理规律相遵循。为了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应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运用生活经验对抽象的数学模型进行转换和解释,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及思维能力得到较大的锻炼。因此,需要将情感教育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賈俊彩.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J].中华少年,2017(31):155-156.
[2]陈兴华.情感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体现与应用[J].学周刊,2016(32):98-99.
[3]黄庆余.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J].好家长,2014(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