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性出自然 清淡见天真

来源 :长三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lin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识黄钟。这是位美髯公,外表个性张扬,其实十分随和、热情。
  黄钟说他做过一个梦:一天,他站在一处摩崖石刻旁,石刻上赫然刻着四个大字:“吟石采衔”,正当他用手去探摸石刻的深浅时,忽听有人高呼他的名字,写生的同伴们在招呼他,要踏上归途了。黄钟一下醒来。事后他(揣)摩“吟石采衔”其意。一学者给他说:吟者,咏也,吟石,泛指歌颂大自然;采衔,就是选择和发挥之意。这不就是说你命中注定是一个画家吗。
  黄钟年少时就有一个梦,长大后成为一名画家。上中学时他便开始师从苏州著名山水画家吴石渔、余彤甫学画。可正在这时,上山下乡的浪潮把这位美术青年推到了农村。1977年返城后,他才幸运地重新拿起画笔,进了东风书画社(苏州最早的书画社,苏州古吴轩的前身)。
  如今,黄钟已在在苏州画坛脱颖而出,成为新一代山水画家的领军人物。黄钟成就来自他的执著和勤奋。中国画家都面临着这样一个难题:既要立足于传统,又要有别与古人,符合现代的时代,有自己的绘画语言。有些画家在金钱和物欲的驱动下,一味迎合市场,放弃了自己的艺术追求。黄钟则不然。他心迹高远,不赶时尚,坚持在传统的主脉上行走,在夹缝中寻找自己的绘画语言。心路决定作品的艺术定位和审美情趣。黄钟有着一颗平常心,读他的山水画,给人的印象是,真情流露而不矫揉造作,清新自然而充满活力,不少画作透露出一股浩然之气。突兀的山崖、灵动的云海、飞湍的瀑布、苍劲的松树……万象在旁,其体形神态、笔墨痕迹活跃多姿,有直奔眼前的感觉,气势磅礴,撼人心魄。让人宛若置身于真切的大自然中。
  石涛强调作画要有自己的感受,因之,他“搜尽奇峰打草稿”;黄宾虹在寓寄上海后开始从临摹古人向师法自然转型。他说:“知师古人不知师造化,终无以得山川之灵秀也。”他一生曾九次登临黄山,五次上九华山,寻找自然界赋予的灵感。
  “大树底下无好草”,学生不能在老师的阴影下成长。诚如齐白石所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黄钟认为:大师们已把传统山水画推到历史的象限,要走自己的路,重要的是学习大师们的精神。黄钟钻研名家山水画范本,烂熟于心。但他不是去照搬照抄,而是吸收其鲜明的笔触,为我所用。艺术贵于感受。他更重视到大自然中去求真,求美,数十年来。锲而不舍。黄钟遍览祖国的名山大川,近几年,他每年外出长距离写生采风都有五、六次,浙西山区、黄山、张家界、伏牛山、鸡公山、泰山、武当山、太行山、三青山、神农架、黄河小浪底等等,都留下他写生的足迹,饱游饫看,长期积累,训练自己的艺术眼力,去发现、感受大自然的美,追寻艺术的幻觉和灵感,在观察中提炼。与大自然的零距离接触,敞开心扉的对话,大自然的无穷生命力,唤醒了他的创作激情和独特感受,并把它都留在了写生本上,高质量的、独特的构图孕育了他日后的作品。正是这样,读黄钟的山水画总能感受到画家脉搏的律动和激情的冲动,感受到他性格的流露,轻松,随意,有时还有几分任性。在他的画笔下,山的远近、前后、高低,旖旎多姿,清淡天真,自然生动,又彼此互相照应,在疏密组合中营造空间效应,既富变化又有整体美感,呈现出自己新鲜活泼的笔墨语言。
  用毛笔写字,用毛笔作画。这是中国独有的。古有“书画同源”之说。书法和国画都是线条的艺术,都是用线条在造型。线条的长短、肥瘦、刚柔和墨的浓淡、枯湿、焦宿,这是中国画的传统语言。“以书法透人于画。则画无不妙;以画法参入于书,而书无不神。”(黄宾虹语)。黄钟撰写的《以书法塑造中国画品格》一文,在分析了吴作人先生中西结合的创作实践后。指出:吴作人先生正是因为扎根中国传统文化之根基,继承中国传统笔墨,丰富了中国画的造型,把中西绘画艺术融于一炉,才成为一代大师。黄钟在自己的绘画实践中,以大师们为楷模,重视书法的锻炼,潜心临摹名帖古碑,正草隶篆,涉猎广泛。他坚信磨刀不误砍柴工,数十年来,乐此不疲。诚然,书法与绘画是相得益彰的关系,不是因果关系。但黄钟对书法笔墨的理解和把握,使他对传统的绘画语言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有利于他对绘画笔墨的深层开掘。他的画讲究线条的韵昧,笔墨的书写性更具造型感。难能可贵的是,与当今一些画家不注意或不善于题跋相比,黄钟则十分重视题诗、题款和署名款,扬其所长,使之成为画面的一个组成部分,构成了画面的整体感。
  黄钟小传:1954年生,国家一级美术师。吴昌硕研究会副会长,现供职于吴作人艺术馆。作品《数里青山径》入选第三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青山欲共高人语》入选《中国画一当代画风》大型画集;《山庄静卧夕阳里》入选《新时代中国画作品展》大型画集,并在中国美术馆展览;《山水》入选《全国绘画实力派作品集》大型画集;2001年获“新世纪中国山水画200家”称号;《幽谷藏春》获荣誉奖;入编《新世纪中国山水画200家精品集》,并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夕阳影里放清歌》入选中国美协举办“西部辉煌提名展”等。出版画集有《黄钟山水画集——水墨天地》、《当代中国画名家作品选·黄钟》等多种。
其他文献
“低碳经济”,近两年才兴起的名词。而在今年的江苏省政协会议上,却成为委员们关注的焦点。从低碳建筑、低碳城市,到碳交易制度,甚至到反对“政绩亮化”,政协委员们多次从各方面为低碳经济提出议案。  “低碳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
期刊
展会时间:2010年5月26日~28日  展会地点:天津国际展览中心  展会简介:中国(天津)国际涂料展览会是中国北方最具盛名的国际性、规模化的品牌涂料展览会。展会创办于2004年,素来以国际性强、成交额大、观众质量高而享有美誉,是涂料企业达成最终交易、促进行业发展、推动商务合作和提升品牌形象的首选平台。2009年,共有来自美国、德国、意大利、法国、西班牙、日本、韩国等十几个国家的200多家参展商
期刊
“洋品牌”与“李鬼”——仿冒品间的博弈,似乎总是存在一个悖论:打假官司赢了,时间和精力却输了。费列罗公司的知识产权案再次印证了这一观点。岁末将至,市场上的巧克力大战即将揭幕,不少假冒品牌的巧克力又开始兴风作浪。专家呼吁:要使费列罗巧克力等“洋品牌”在中国茁壮成长,让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保障,必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品牌“减负”,使其真正轻装上阵。    克隆——让“洋品牌”犯晕    在“洋品牌”眼里
期刊
当代管理大师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阐述企业存在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创造顾客”,而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依靠“营销与创新”,这也是企业的二个基本功能。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家开始关注和思考创新问题,“不创新就灭亡”,创新将是决定中国企业能否在新的一轮竞争中存活下去、能否持续发展、能否超越的驱动力。《管理的实践》是先声药业总裁任晋生最喜爱的经典管理书籍之一,而他关于企业创新的思考与实践,正在引领
期刊
41岁的中华先生(化名)算得上少壮派企业家群体——尤其是长三角地区企业家群体——的一个缩影:平素一身精致的休闲装,最喜欢的运动是打高尔夫和下围棋,座驾是宝马,上世纪90年代初本科毕业,拥有完整的知识结构,对国家大势和商业前沿动态具有敏锐的感觉,在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著名学府的总裁班里,经常可以看到他开朗的笑容。当然,在这些完全和国际接轨的生活方式的另一面,是他中国特色的一面:从事的是纺织、进出口、
期刊
浓郁的年味尚未淡去,苏州太湖漫山遍野的梅花诱惑着寻觅春天讯息的脚步。太湖梅花先天下,春节以来,光福镇香雪海、金庭镇林屋梅海等景区处处涌动着赏梅的人群。2月27日,由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政府、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主办,以“梅花笑迎世博,欢乐畅游太湖”为主题的第十四届苏州太湖梅花节拉开帷幕,将虎年早春的喜庆推向高潮。盛世迎世博,梅邀天下客,苏州太湖以世博为主旋律的本届梅花节开幕式在上海旅游集散中心隆重举
期刊
自1998年渎古镇开发旅游以来,周菊坤一直在木渎旅游公司任职。在木渎旅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无名小镇到全国名镇的发展过程中,周菊坤一直兢兢业业,坚持走品牌化运作之路,从最初提出的“江南园林古镇”。到后来的“中国园林古镇木渎,乾隆六次到过的地方”,周菊坤以文化为魂,以历史为脉,与市场有机融合,准确定位,铸就了日渐丰满的木渎旅游品牌,推出了具有浓郁文化个性的木渎旅游营销战略,为木渎旅游占领市场和可持
期刊
过去10年我们的世界产生了很多辉煌。IT业或许并不这么认为,但IT业的成就依然会载入史册。美国可能很难接受10年辉煌的看法,毕竟他们经历了“9·11”——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带来的灾难,此外还有经济危机,这些都是美国重大的伤心事。在金融界,这10年对很多人都很有意义。  众所周知,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率都在急速攀升,这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趋势的一部分,将来它们还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全球的富裕、自由和法
期刊
去年岁末在香港,杰尼亚开设了一间7300平方英尺的商店。它优雅而张扬的魅力,诠释了这家现年99岁的意大利奢侈品男装公司。  在米兰,巴黎或是纽约的杰尼亚,葡萄酒和点心,羊毛呢套装和超级男模,这些陈设都与更传统稳重的沙龙不同。而在香港,这个678平米的新店拥有引以为豪的客房,夜晚,它巨大闪亮的外观更加得炫丽,拥有光滑摩登的设计,座落在香港的主要购物区尖沙咀的一个显要位置。  毕竟,在亚洲奢侈品购物人
期刊
永恒的话题:火星上有没有生命?由于喷气动力实验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人员的努力,每一种无名的机器人背后都有一个才华横溢的工程师团队正在越来越接近这一问题的答案。喷气动力实验室是美国航天航空局(NASA)下属的一部分,得到联邦政府的资金资助,由加州理工学院(CalJlom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管理。  喷气动力实验室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