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到秦文贵,即使隔着长长的电话线,廖明宏也抑制不住激动之情。
“秦主席真是我们青联大家庭里的骄傲!”廖明宏感慨道,“去年秦主席获选‘双百人物’,多么高的荣誉!原来我一直想,他该是怎样的一个英雄,可真正走到他身边,感觉他非常平易近人,从没说过自己获得过什么荣誉。从这平凡的一面,让人看到了他最不平凡的闪光点。”
平凡与不平凡
说到秦文贵,不少青联委员都愿意这样称呼他:“我们亲爱的秦主席”。大家还愿意提起他所获得的种种荣誉,引之为青联委员们共同的骄傲。
正如廖明宏所说,秦文贵的朴实、谦虚让人感叹,从这平凡的一面让人看到了他最不平凡的闪光点。
由于工作的原因,记者和秦文贵有过一些交往。
几次采访逢着饭点,秦文贵总会邀请记者和他一起去员工食堂吃饭,乐呵呵地说:“吃饭搞得简单点好,还能多聊会天呢。”
采访结束,他又总是亲自送记者出去。有一次在电梯里,他问:“你是怎么来的?”我回答坐地铁,他特别高兴地说:“这样好啊!我每天上班都步行,有时候看看时间来不及了,就坐地铁过来,又方便又不堵车,多好!”
秦文贵不会说漂亮话,从未端过架子,也从未说过假话、大话、空话,这也正是他至为宝贵之处。仔细审视他的人生,在他平凡一面的背后其实有着很不平凡的经历。
1982年,秦文贵大学一毕业就来到了“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的柴达木盆地。在这里,他如同沙漠里的骆驼草,一干就是20年。
“真正的石油人,就得耐得住寂寞。”秦文贵说,“井队都在荒山野外,离基地近的几十公里,远的几百公里。天天就是这些人,熟到什么程度呢?一看对方眼神就知道要说什么话。”
正是基于这种不计得失、顽强奋斗的精神,秦文贵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2002年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8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盛赞其为“扎根基层、拼搏奉献”的当代青年榜样。
他也是最能代表青联精神的榜样之一。
1997年,秦文贵荣获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的“中国青年五四奖章”。1999年,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之际,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又一次号召全国青年向秦文贵学习。距离最近的一次荣誉则是获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提到这些荣誉,秦文贵有话说。
“我从来都不觉得自己是英雄。我只是把自己该做的那点事做踏实了,又正好被组织上发现了。每个人都有闪光之处,没被发现、被宣传的大有人在,但他们依然在默默奋斗着,他们也比我做得更多。”
青联给我信心与动力
1998年,时为青海油田钻井处处长的秦文贵加入了全国青联。这成为了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一下认识了那么多优秀的青年,在和他们的接触中,感受到了自己的差距,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给了我继续前进的信心与动力。”
回忆加入青联的最初两年,秦文贵不乏遗憾。
“当时我在柴达木盆地担任青海油田的钻井处长,由于客观原因,青联的活动会议通知到我一般都结束了,很多都没能去成。”
2000年,秦文贵远赴美国深造。地理距离更远了,秦文贵的心和青联却靠的更近了。
来到美国不久,他就拿起笔来向时任全国青联主席巴音朝鲁报告了在国外的学习情况。
“青联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组织,这个组织对我非常关心,报告一下情况是应该的。很快青联办的同志就给我发电子邮件,告诉我朝鲁主席很关心这个事情,特意指示一定要把我的汇报在《全国青联通讯》上发一下。还鼓励我在美国认真学习,早日学成归来服务我们的祖国。”
2002年5月,秦文贵美国的学业甫一结束就匆匆返国,等待他的是共青团成立80周年的庆祝大会。
“团中央的同志通知我参加大会,在大会上有我一个发言。正好那边考试完了,毕业典礼还没有举行,我就提前回来了,毕业证还是后来让人捎过来的。”
回国之后,秦文贵来到了中石油总部工作。从此,他开始更多也更深入的参与到全国青联的事业中去。
秦文贵说,自己一直在做两个事情。首先就是如何更好的发展青联的事业。
“一方面,青联的活动往往只有一两个小时,开完会大家就都回家了,平常联系不多。另一方面,青联委员遍布天南海北,北京活动比较多,偏远地区的活动又很少。此外,除了全国青联,还有省青联,市青联,这些青联组织如何有机的联系在一起,都是我们一直想要解决的问题。”
其次就是自己如何在青联这个大学校里更好地去学习。
“我们的青联委员都非常有成就,有朝气,有干劲。同时,每个委员又都很谦虚、很朴实,非常的关心人、爱护人。无论是知识上,还是做人上,都值得我去好好学习。”
多少次带团出国访问,多少次参加讲座,多少次和青联委员们促膝谈心,秦文贵说,自己的人生注入了太多青联的故事,青联的精神,青联的感情。
他还记得王晓主席在2005年新老青联委员见面会上讲的一段话——“要始终看到我们个人的能耐是渺小的、有限的,我们做出了成绩,与我们个人的努力当然分不开,但更是得益于伟大的时代给了我们成长的空间,得益于党和人民给了我们发展的机会,得益于家庭和同事朋友给了我们宝贵的支持,我们理应更好地报答国家、报答社会、报答家庭、报答一切关心支持我们的人们。”
秦文贵深有感触地说:“这段话让我至今难忘。我能获得这样的荣誉,党和人民能给我这样的地位,理应更好地感恩我们的国家,感恩父母,感恩一切关心支持我的人们。”
由于年龄的原因,秦文贵也将从青联这所学校毕业了,他不胜感慨。
“在青联大家庭里度过的4500多个日日夜夜,我终生难忘。与青联朋友的一次次欢畅聚会、一句句温暖问候,都让我无限眷恋,也无限感慨。也许我就要告别青联这个给了我无限支持的家园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珍惜和用好在青联中积累的宝贵经验,秉承青联的优秀传统,也为青联以后的事业发展继续尽心尽力!”
“秦主席真是我们青联大家庭里的骄傲!”廖明宏感慨道,“去年秦主席获选‘双百人物’,多么高的荣誉!原来我一直想,他该是怎样的一个英雄,可真正走到他身边,感觉他非常平易近人,从没说过自己获得过什么荣誉。从这平凡的一面,让人看到了他最不平凡的闪光点。”
平凡与不平凡
说到秦文贵,不少青联委员都愿意这样称呼他:“我们亲爱的秦主席”。大家还愿意提起他所获得的种种荣誉,引之为青联委员们共同的骄傲。
正如廖明宏所说,秦文贵的朴实、谦虚让人感叹,从这平凡的一面让人看到了他最不平凡的闪光点。
由于工作的原因,记者和秦文贵有过一些交往。
几次采访逢着饭点,秦文贵总会邀请记者和他一起去员工食堂吃饭,乐呵呵地说:“吃饭搞得简单点好,还能多聊会天呢。”
采访结束,他又总是亲自送记者出去。有一次在电梯里,他问:“你是怎么来的?”我回答坐地铁,他特别高兴地说:“这样好啊!我每天上班都步行,有时候看看时间来不及了,就坐地铁过来,又方便又不堵车,多好!”
秦文贵不会说漂亮话,从未端过架子,也从未说过假话、大话、空话,这也正是他至为宝贵之处。仔细审视他的人生,在他平凡一面的背后其实有着很不平凡的经历。
1982年,秦文贵大学一毕业就来到了“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的柴达木盆地。在这里,他如同沙漠里的骆驼草,一干就是20年。
“真正的石油人,就得耐得住寂寞。”秦文贵说,“井队都在荒山野外,离基地近的几十公里,远的几百公里。天天就是这些人,熟到什么程度呢?一看对方眼神就知道要说什么话。”
正是基于这种不计得失、顽强奋斗的精神,秦文贵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2002年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8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盛赞其为“扎根基层、拼搏奉献”的当代青年榜样。
他也是最能代表青联精神的榜样之一。
1997年,秦文贵荣获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的“中国青年五四奖章”。1999年,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之际,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又一次号召全国青年向秦文贵学习。距离最近的一次荣誉则是获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提到这些荣誉,秦文贵有话说。
“我从来都不觉得自己是英雄。我只是把自己该做的那点事做踏实了,又正好被组织上发现了。每个人都有闪光之处,没被发现、被宣传的大有人在,但他们依然在默默奋斗着,他们也比我做得更多。”
青联给我信心与动力
1998年,时为青海油田钻井处处长的秦文贵加入了全国青联。这成为了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一下认识了那么多优秀的青年,在和他们的接触中,感受到了自己的差距,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给了我继续前进的信心与动力。”
回忆加入青联的最初两年,秦文贵不乏遗憾。
“当时我在柴达木盆地担任青海油田的钻井处长,由于客观原因,青联的活动会议通知到我一般都结束了,很多都没能去成。”
2000年,秦文贵远赴美国深造。地理距离更远了,秦文贵的心和青联却靠的更近了。
来到美国不久,他就拿起笔来向时任全国青联主席巴音朝鲁报告了在国外的学习情况。
“青联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组织,这个组织对我非常关心,报告一下情况是应该的。很快青联办的同志就给我发电子邮件,告诉我朝鲁主席很关心这个事情,特意指示一定要把我的汇报在《全国青联通讯》上发一下。还鼓励我在美国认真学习,早日学成归来服务我们的祖国。”
2002年5月,秦文贵美国的学业甫一结束就匆匆返国,等待他的是共青团成立80周年的庆祝大会。
“团中央的同志通知我参加大会,在大会上有我一个发言。正好那边考试完了,毕业典礼还没有举行,我就提前回来了,毕业证还是后来让人捎过来的。”
回国之后,秦文贵来到了中石油总部工作。从此,他开始更多也更深入的参与到全国青联的事业中去。
秦文贵说,自己一直在做两个事情。首先就是如何更好的发展青联的事业。
“一方面,青联的活动往往只有一两个小时,开完会大家就都回家了,平常联系不多。另一方面,青联委员遍布天南海北,北京活动比较多,偏远地区的活动又很少。此外,除了全国青联,还有省青联,市青联,这些青联组织如何有机的联系在一起,都是我们一直想要解决的问题。”
其次就是自己如何在青联这个大学校里更好地去学习。
“我们的青联委员都非常有成就,有朝气,有干劲。同时,每个委员又都很谦虚、很朴实,非常的关心人、爱护人。无论是知识上,还是做人上,都值得我去好好学习。”
多少次带团出国访问,多少次参加讲座,多少次和青联委员们促膝谈心,秦文贵说,自己的人生注入了太多青联的故事,青联的精神,青联的感情。
他还记得王晓主席在2005年新老青联委员见面会上讲的一段话——“要始终看到我们个人的能耐是渺小的、有限的,我们做出了成绩,与我们个人的努力当然分不开,但更是得益于伟大的时代给了我们成长的空间,得益于党和人民给了我们发展的机会,得益于家庭和同事朋友给了我们宝贵的支持,我们理应更好地报答国家、报答社会、报答家庭、报答一切关心支持我们的人们。”
秦文贵深有感触地说:“这段话让我至今难忘。我能获得这样的荣誉,党和人民能给我这样的地位,理应更好地感恩我们的国家,感恩父母,感恩一切关心支持我的人们。”
由于年龄的原因,秦文贵也将从青联这所学校毕业了,他不胜感慨。
“在青联大家庭里度过的4500多个日日夜夜,我终生难忘。与青联朋友的一次次欢畅聚会、一句句温暖问候,都让我无限眷恋,也无限感慨。也许我就要告别青联这个给了我无限支持的家园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珍惜和用好在青联中积累的宝贵经验,秉承青联的优秀传统,也为青联以后的事业发展继续尽心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