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对不同类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本院2014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治疗的177例不同类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根据不同病变类型将患者共为分为四组,其中PC-BPPV组88例,HC-BPPV组53例,AC-BPPV组11例,MCBPPV组25例,4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手法复位治疗及对症治疗,并对焦虑抑郁阳性患者给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对比4组治疗情况。结果 4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C-BPPV组显著高于(PC-BPPV组、HC-BPPV组、AC-BPPV) 3组(p<0.05);治疗后,4组有效率及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4组患者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前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其中MCBPPV组焦虑评分高于(PC-BPPV组、HC-BPPV组、AC-BPPV) 3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PC-BPPV组、HC-BPPV组、AC-BPPV) 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组患者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后抑郁评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可显著改善不同类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相较于其他3种BPPV类型,MC-BPPV治疗难度相对较大,临床治疗上应给予更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