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企业应当向谁承担社会责任,哪些人需要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需做出界定。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参阅大量文献资料,运用文献聚合分析法,从而对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做出界定。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文献聚合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C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6-0025-02
1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缺陷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学术界就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学术界尚没有统一的认识。多年来,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大体集中在“什么是企业社会责任”、“企业是否应当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应当承担何种社会责任”等问题上。
近年来,理论上,大批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主流企业理论进行批判;现实中,社会各界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呼声日益加强。对于企业应当(或者说必须)承担社会责任似乎已达成共识,但问题并没有就此结束。在指导企业实践的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其对象的模糊性。意欲进一步完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并使之能够切实指导企业的实践活动,就必须明确回答一个问题,即“企业要对谁承担社会责任”或者说“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对象是哪些个人或群体”。答案似乎很明显,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象当然是“社会”了。但是这个回答根本不具有可操作性。
首先,“社会”这一概念,具有很强的模糊性和抽象性。“社会”大而化之没有具体的指向性,让一家具体的“企业”去向社会承担社会责任是不可能实现。
其次,对整个社会承担责任,是对主要关联群体的不负责任。企业将有限资源消耗在几乎没有关联性的个人或群体上,会导致没有足够的资源满足主要关联群体的合理要求和期望,这样做是对这些主要关联群体的应承担的责任的放弃。
可见,要确定企业对谁承担社会责任,仅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本身出发无法找到突破口,而不解决这一问题,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就不可能得到应用,单纯提倡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而又不能指出对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无异于一句空话。于是,寻求其他理论的支撑势在必行。
2 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界定
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 Theory)是对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股东至上主义理念的挑战。自20世纪60年代,由斯坦福研究院(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的学者首次命名并给出定义后,利益相关者理论得到了众多学科,如管理学、企业伦理学、法学和社会学等学者的关注,并在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方面取得很大发展。经济学家迪尔(Dill ,1975)曾经这样描述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影响:“我们原本只是认为利益相关者的观点会作为外因影响公司的战略决策和管理过程,但变化已经表明,我们今天正从利益相关者影响(Stakeholder influence)迈向利益相关者参与(Stake Holder Participation)”。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第六章“利益相关者”的第81条规定:“上市公司应尊重银行及其他债权人、职工、顾客、供应商、社区等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利”。这说明利益相关者理论正日益受到理论界和社会的重视和认可。本文试图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新发展及取得的成果进行梳理,运用文献聚合分析法对本文所研究的利益相关者进行界定。
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最早使用“利益相关者”概念的经济学家是Ansoff,他认为“要想制定理想的企业目标,必须综合平衡考虑企业的诸多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冲突的索取权,他们可能包括管理人员、工人、股东、供应商以及顾客”。1984年,宗师级学者Freeman给予广义利益相关者以经典定义是:“企业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能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或被企业目标的实现所影响的个人或群体”。在这个定义中Freeman强调企业的“影响”可能是单向的,也可能是双向的。它不仅将“影响”企业目标的个人和群体视为利益相关者,同时还把企业目标实现过程中,受企业所采取行动影响的个人和群体看作利益相关者,如把当地社区、政府部门、环境保护主义者等实体纳入利益相关者的队伍行列。
Mitchell在考察了27种之多的利益相关者定义后认为,作为利益相关者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影响力,即某一群体是否拥有影响企业决策的地位、能力和相应的手段;(2)合法性,即某一群体是否被法律和道义上赋有对企业拥有的索取权;(3)紧迫性,即某一群体的要求能否立即引起企业管理层的关注。基于这三个特征的不同组合产生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显然这一界定对利益相关者的权重大小进行细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Rowley(1997)指出,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取决于两个问题:(1)对利益相关者概念的定义;(2)能够把利益相关者划分不同种类,以理解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他认为研究的主要目标是识别公司利益相关者是谁,以及公司决定他们会产生什么影响。因此,在利益相关者理论发展和实证研究中,建立具有普遍性的识别标准是这一问题的关键。
国内学者对利益相关者理论也有研究。杨瑞龙、周业安(2001)认为利益相关者是与特定联合生产过程有联系的个体(生产要素所有者)或企业联合生产过程中的要素投入者。陈宏辉(2003)结合关联性和投资专用性两个角度来界定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认为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在企业中进行了一定的专用性投资,并承担了一定的风险的个体和群体,其活动能够影响该企业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该企业实现其目标过程的影响。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是由各个相关利益者构成的“契约联合体”。首先,企业的资本不仅仅来自于股东,而且来自于企业的员工、消费者、政府、社区和社会公众等。股东提供的仅仅是物质资本,而其他利益相关者也提供相应的资本来维持企业的运行和发展。因此,企业不仅承担经济责任,还承担对各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会计作为信息系统不仅仅是为股东服务,还要为企业各利益相关者服务。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投入物质资本、技术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他们需要会计提供的信息以了解自己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了解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其次,利益相关者与企业是相互制约的,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各利益相关者,同样,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实现也受到企业的影响,他们对企业进行了一定的投资并承担了相应的风险。因此,利益相关者需要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来评价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自身利益的影响。社会责任会计披露的是企业对社会各利益相关者承担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这正是利益相关者决策所需要的,因此,利益相关者对社会责任信息有着强烈的需求。
2.2 对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2.2.1 文献聚合分析法的引入
本文所使用的“文献聚合分析法”,就是尽可能多地选择已经发表的文献,通过比较和聚类从中找出比较一致的意见,作为最终界定利益相关者的基础。就目前国内外关于利益相关者研究领域的状况而言,这种方法不失为一种较为客观合理的界定方法,而且由于网络搜索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这种方法更容易实现。
为了比较客观地对我国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进行界定,本文主要依据“以国内为主,国外为辅,文献版本最新或较新、文献具有代表性、同名作者文献不多取”等原则,研读了200多篇相关文献,从中选择了50篇作为本文文献聚合分析的基础,其中书籍有2部、文章41篇,涉及33种期刊,其中外文期刊8种,国内期刊不少是国内知名刊物,比如《会计研究》、《财会通讯》、《会计之友》、《理论与探索》、《管理科学》、《财会月刊》、《经济问题探索》等,另外还选择了7篇硕士论文。通过研读发现,各文献对利益相关者的称谓并不相同,因此,在文献聚合分析的过程中,对其称谓进行了统一化处理。如雇员、职员、工人、员工,一律称为员工,投资者、所有者、股东,一律称为股东,消费者、客户、顾客,一律称为顾客,经营者、管理层、管理当局,一律称为经营者。
2.2.2 文献聚合分析的结果
通过对50篇文献的聚合分析得到,对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认同程度从高到低依次是:股东,员工,顾客,债权人,政府,社区和社会公众,供应商,经营者,经销商,环境组织,商业伙伴,媒体,行业协会。本文拟依据选取文献中认同程度大于60%的原则,选取股东(100%),债权人(74%),员工(96%),顾客(90%),政府(70%),社会公众(68%)(为书写图1 企业的利益相关者
方便将社区和社会公众简称为社会公众)作为企业应当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对象,即对利益相关者进行界定。(如图1所示)
因此,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确定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需求主体,即股东、债权人、员工、顾客、政府、社会公众,将这六类利益相关者界定为企业应该并必须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范围内。
参考文献
[1]DillW.R.Public Participationin corporate platming.LongRangePlanning,1975.8:57.
[2]Penrose,E.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 1959,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Ansoff.Corporate strategy,McGraw Hill,1965,New York.
[4]Freeman,R.E. Strategic management: A stakeholder, approach,1984 .
[5]Mitchell, A. & Wood, D.Toward a theory of stakeholder identification and salience: Defining the principle of who and what really count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7, 22(4):853-886.
[6]Starik, M. A Speech,in Jones,T.M.,The Toronto conference: reflections on Stakeholder theory.Business and Society, 1994,33(l):82-131.
[7]Rowley.Toward a stakeholder theory of the firm: The case of the Saturn Partnership. WorkingPaper.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 1997.
[8]杨瑞龙,周业安.企业共同治理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9]陈宏辉.利益相关者管理:企业伦理管理的时代要求[J].经济问题探索,2003,(2).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文献聚合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C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6-0025-02
1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缺陷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学术界就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学术界尚没有统一的认识。多年来,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大体集中在“什么是企业社会责任”、“企业是否应当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应当承担何种社会责任”等问题上。
近年来,理论上,大批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主流企业理论进行批判;现实中,社会各界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呼声日益加强。对于企业应当(或者说必须)承担社会责任似乎已达成共识,但问题并没有就此结束。在指导企业实践的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其对象的模糊性。意欲进一步完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并使之能够切实指导企业的实践活动,就必须明确回答一个问题,即“企业要对谁承担社会责任”或者说“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对象是哪些个人或群体”。答案似乎很明显,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象当然是“社会”了。但是这个回答根本不具有可操作性。
首先,“社会”这一概念,具有很强的模糊性和抽象性。“社会”大而化之没有具体的指向性,让一家具体的“企业”去向社会承担社会责任是不可能实现。
其次,对整个社会承担责任,是对主要关联群体的不负责任。企业将有限资源消耗在几乎没有关联性的个人或群体上,会导致没有足够的资源满足主要关联群体的合理要求和期望,这样做是对这些主要关联群体的应承担的责任的放弃。
可见,要确定企业对谁承担社会责任,仅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本身出发无法找到突破口,而不解决这一问题,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就不可能得到应用,单纯提倡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而又不能指出对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无异于一句空话。于是,寻求其他理论的支撑势在必行。
2 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界定
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 Theory)是对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股东至上主义理念的挑战。自20世纪60年代,由斯坦福研究院(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的学者首次命名并给出定义后,利益相关者理论得到了众多学科,如管理学、企业伦理学、法学和社会学等学者的关注,并在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方面取得很大发展。经济学家迪尔(Dill ,1975)曾经这样描述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影响:“我们原本只是认为利益相关者的观点会作为外因影响公司的战略决策和管理过程,但变化已经表明,我们今天正从利益相关者影响(Stakeholder influence)迈向利益相关者参与(Stake Holder Participation)”。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第六章“利益相关者”的第81条规定:“上市公司应尊重银行及其他债权人、职工、顾客、供应商、社区等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利”。这说明利益相关者理论正日益受到理论界和社会的重视和认可。本文试图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新发展及取得的成果进行梳理,运用文献聚合分析法对本文所研究的利益相关者进行界定。
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最早使用“利益相关者”概念的经济学家是Ansoff,他认为“要想制定理想的企业目标,必须综合平衡考虑企业的诸多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冲突的索取权,他们可能包括管理人员、工人、股东、供应商以及顾客”。1984年,宗师级学者Freeman给予广义利益相关者以经典定义是:“企业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能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或被企业目标的实现所影响的个人或群体”。在这个定义中Freeman强调企业的“影响”可能是单向的,也可能是双向的。它不仅将“影响”企业目标的个人和群体视为利益相关者,同时还把企业目标实现过程中,受企业所采取行动影响的个人和群体看作利益相关者,如把当地社区、政府部门、环境保护主义者等实体纳入利益相关者的队伍行列。
Mitchell在考察了27种之多的利益相关者定义后认为,作为利益相关者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影响力,即某一群体是否拥有影响企业决策的地位、能力和相应的手段;(2)合法性,即某一群体是否被法律和道义上赋有对企业拥有的索取权;(3)紧迫性,即某一群体的要求能否立即引起企业管理层的关注。基于这三个特征的不同组合产生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显然这一界定对利益相关者的权重大小进行细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Rowley(1997)指出,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取决于两个问题:(1)对利益相关者概念的定义;(2)能够把利益相关者划分不同种类,以理解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他认为研究的主要目标是识别公司利益相关者是谁,以及公司决定他们会产生什么影响。因此,在利益相关者理论发展和实证研究中,建立具有普遍性的识别标准是这一问题的关键。
国内学者对利益相关者理论也有研究。杨瑞龙、周业安(2001)认为利益相关者是与特定联合生产过程有联系的个体(生产要素所有者)或企业联合生产过程中的要素投入者。陈宏辉(2003)结合关联性和投资专用性两个角度来界定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认为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在企业中进行了一定的专用性投资,并承担了一定的风险的个体和群体,其活动能够影响该企业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该企业实现其目标过程的影响。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是由各个相关利益者构成的“契约联合体”。首先,企业的资本不仅仅来自于股东,而且来自于企业的员工、消费者、政府、社区和社会公众等。股东提供的仅仅是物质资本,而其他利益相关者也提供相应的资本来维持企业的运行和发展。因此,企业不仅承担经济责任,还承担对各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会计作为信息系统不仅仅是为股东服务,还要为企业各利益相关者服务。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投入物质资本、技术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他们需要会计提供的信息以了解自己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了解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其次,利益相关者与企业是相互制约的,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各利益相关者,同样,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实现也受到企业的影响,他们对企业进行了一定的投资并承担了相应的风险。因此,利益相关者需要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来评价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自身利益的影响。社会责任会计披露的是企业对社会各利益相关者承担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这正是利益相关者决策所需要的,因此,利益相关者对社会责任信息有着强烈的需求。
2.2 对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2.2.1 文献聚合分析法的引入
本文所使用的“文献聚合分析法”,就是尽可能多地选择已经发表的文献,通过比较和聚类从中找出比较一致的意见,作为最终界定利益相关者的基础。就目前国内外关于利益相关者研究领域的状况而言,这种方法不失为一种较为客观合理的界定方法,而且由于网络搜索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这种方法更容易实现。
为了比较客观地对我国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进行界定,本文主要依据“以国内为主,国外为辅,文献版本最新或较新、文献具有代表性、同名作者文献不多取”等原则,研读了200多篇相关文献,从中选择了50篇作为本文文献聚合分析的基础,其中书籍有2部、文章41篇,涉及33种期刊,其中外文期刊8种,国内期刊不少是国内知名刊物,比如《会计研究》、《财会通讯》、《会计之友》、《理论与探索》、《管理科学》、《财会月刊》、《经济问题探索》等,另外还选择了7篇硕士论文。通过研读发现,各文献对利益相关者的称谓并不相同,因此,在文献聚合分析的过程中,对其称谓进行了统一化处理。如雇员、职员、工人、员工,一律称为员工,投资者、所有者、股东,一律称为股东,消费者、客户、顾客,一律称为顾客,经营者、管理层、管理当局,一律称为经营者。
2.2.2 文献聚合分析的结果
通过对50篇文献的聚合分析得到,对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认同程度从高到低依次是:股东,员工,顾客,债权人,政府,社区和社会公众,供应商,经营者,经销商,环境组织,商业伙伴,媒体,行业协会。本文拟依据选取文献中认同程度大于60%的原则,选取股东(100%),债权人(74%),员工(96%),顾客(90%),政府(70%),社会公众(68%)(为书写图1 企业的利益相关者
方便将社区和社会公众简称为社会公众)作为企业应当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对象,即对利益相关者进行界定。(如图1所示)
因此,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确定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需求主体,即股东、债权人、员工、顾客、政府、社会公众,将这六类利益相关者界定为企业应该并必须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范围内。
参考文献
[1]DillW.R.Public Participationin corporate platming.LongRangePlanning,1975.8:57.
[2]Penrose,E.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 1959,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Ansoff.Corporate strategy,McGraw Hill,1965,New York.
[4]Freeman,R.E. Strategic management: A stakeholder, approach,1984 .
[5]Mitchell, A. & Wood, D.Toward a theory of stakeholder identification and salience: Defining the principle of who and what really count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7, 22(4):853-886.
[6]Starik, M. A Speech,in Jones,T.M.,The Toronto conference: reflections on Stakeholder theory.Business and Society, 1994,33(l):82-131.
[7]Rowley.Toward a stakeholder theory of the firm: The case of the Saturn Partnership. WorkingPaper.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 1997.
[8]杨瑞龙,周业安.企业共同治理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9]陈宏辉.利益相关者管理:企业伦理管理的时代要求[J].经济问题探索,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