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巨大进步,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只有加快农业机械化的教育培训,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提供全体农民工作素质和专业人才的教育培养上来,才能建设现代化农业和新农村。在教育培训上,面对部分学习群体,采取因材施教等手段,对以往的培训方式大胆地改革创新,最大化实现教学目的。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教育;实践;创新
在农业发展的历史上,农民始终是推动农业生产的中坚力量,这一点即使是在现代农业中也是毋庸置疑的。因此要进一步促进现代农业的新发展,重点培养一批有文化、有技术、有经验的新型农民十分重要。近几年,国家对农业机械化一直大力支持,推出不同的惠农政策,推广使用现代的新农具,并指导农民操作,组织有经验的老机农传授经验,培养造就一批新的高素质职业农民,然而在农业机械化教育上,教育对象不应局限于农民群体,还应该把眼光放长远,培育新型农业技术研究人才,促进技术升级和机械改进,走在时代前沿。
一、农业机械化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对改善农民观念,强化农民意识,提高现代化农业队伍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实现农业现代化,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率的增长,最大化的使用土地,促进建设节约型社会。提高农業机械化除了能增强农业综合劳动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农民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机械化的生产收获节省了大量时间精力,农民不必日夜进行生产劳作,解决生存问题后,可以注重生活方面和精神层次,学习关于经营管理等知识和农业科学技术,在遭遇自然灾害时具备一定的应对能力和自救能力。
农业机械化的普及还可以有效促进农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升级,扩宽农民收入渠道,提高农民非农收入,推动农机化整体发展,协调发展城乡经济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
二、现代农业机械化教育发展现状
近十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有了很大发展,在规模上有很大扩展。各类教学培训机构集中教学资源,向上级提交申请,获得国家政策支持。进行集中教学,在其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寻找创新和改革方案,同时与售卖店等机构进行合作,不断扩大了规模,近几年机械化生产的农作物数量可以看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其次是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发展,农机培训部门引进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不仅仅是理论教学,也注重实践操作,还有农机大户和农机服务组织合作的互动式教学。
在教学规模有所扩大、教学内容有所充实的背景下,农业机械化教育制度也得到了完善。各地机械化教育主管制定了符合标准的教学目标和适合的当地人群的教学方法,在部门明确的环境中有规划的制定教学方案,进行人才管理和培养方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明确,统一规划,做到了优质教学。
但是农业机械教育和人才培养取得一定进步的同时,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完善。首先是资源问题,目前机械化投入相对于广大农民需求来说还远远不够,信贷支持、师资资源缺乏,机械化教育培训缺乏一定的教学队伍和教学设备。培训机构普遍存在教师专业知识水平低、观念陈旧的问题,简单乏味的教学会影响学习者的主动性,教师资源老化也会拖慢整个人才培训机构的整体提升。
其次是农机市场不规范和机械管理薄弱。在某些乡镇企业农机市场假冒伪劣现象严重,在部分零件和设备上的选择并不配套统一,严重搅浑整个市场,影响农民的购机积极性。而这方面在对市场的规范上,也存在一些管理薄弱环节,由于农民甚至一些管理人员专业知识薄弱,在对假冒伪劣产品的识别上存在困难,市场混乱的情况难以得到控制,地方偏远的条件,让乡镇机构在相关管理工作上容易产生惰性,在领导未重视监管的情况下,不去正确地落实方案,把预算内的资金花到别的地方。
最后就是农民缺乏一定的信心。机械化生产是一个长期投资的过程,农民购入机器后,需要进行规模化投入和生产,而这个较长的等待期对于某些农民来说是很难熬的。农民所面临的生活压力很大,大部分经济来源都来自于土地,在稳定平衡的生活中突然拿出一笔钱进行长期性的投资,期间可能还会收到自然因素和国家政策等的影响。归根到底,农民信心不足的主要原因还是国家没有相应的经济支撑和政治保障。
三、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的创新实践方案
1.培养不同方向的农业机械化人才。机械化教育培训的方式不应该是盲目的,应该有目的有规划,分层次、有类别的进行培训活动。在农业机械化人才的培养上,就应该分为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和实用型人才三种。 针对管理人才,采取多种形式,做好农业机械化管理工作的培训,提高这一批人多才的行政管理能力和国家政策执行力,能对推出的惠农政策敏感,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对于技术型人才,就得专业专攻,以提高技术水平为目标,对当地地理环境和土地情况有所了解,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轮流训练,紧紧围绕提高机械化水平和生产率,大力开展农业机械化科技人员的知识更新和技能培训。而对于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就要注重其知识的全面性,在一些惠农政策、使用方法和维修保养等方面都要有所了解,才能实现机械化生产的最大化收益,农民对生活中的一些福利政策和维权途径有所了解,才不至于在想要取得新发展的路上得不到保障,在日常的教学中,应更注重操作和学习后,经验的交流,让农民在机械化生产的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
2.营造机械化学习氛围。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其实是很重要的,氛围营造好,学习的主动性也会随之增强,自主学习会为机械化教育培训的工作带来诸多好处。在教学培训机构,可以做一些奖励活动,引起人们对学习的激情在日常农业生产中,举办一些农业大赛来施加一些竞争压力,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交往中,可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机械化生产的认识。总之,把全体农民带到农业机械化的学习氛围中来,树立一种以勤奋好学为荣的价值观,可以做到农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农村社会的健康建设,从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异。
3.政府加大投入支持。政府的经济支持对现代农业机械化的教育培训是至关重要的,经济作为一切的基础,对于目标的实现具有现实性意义。在现代农业机械化教育探索过程中,政府应该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实现资源共享,加强和改进现代化金融服务,制定适合农民购进机械化设备和农机合作社等服务组织的信贷政策,另外加强监督和自省。
四、结语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本文认识到重要性后,对其发展现状有一定的了解,正视目前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说明机械化教育还应该针对不同的人群培养不同方向的机械化人才,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全体机农的学习积极性,这一切都需要政府提供一系列的资金、政策支持,给机械化教育提供保障,让学习者有信心的去学习发展。
参考文献:
[1]热西坦.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农机教学模式创新[J]. 农民致富之友,2016,(10):232.
[2]顾靖峰. 农机化教育培训创新机制分析[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01):15-16.
[3]王利民,丁仕华,凌小燕,王新. 论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的实践与创新[J]. 中国农机化,2012,(04):6-11.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教育;实践;创新
在农业发展的历史上,农民始终是推动农业生产的中坚力量,这一点即使是在现代农业中也是毋庸置疑的。因此要进一步促进现代农业的新发展,重点培养一批有文化、有技术、有经验的新型农民十分重要。近几年,国家对农业机械化一直大力支持,推出不同的惠农政策,推广使用现代的新农具,并指导农民操作,组织有经验的老机农传授经验,培养造就一批新的高素质职业农民,然而在农业机械化教育上,教育对象不应局限于农民群体,还应该把眼光放长远,培育新型农业技术研究人才,促进技术升级和机械改进,走在时代前沿。
一、农业机械化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对改善农民观念,强化农民意识,提高现代化农业队伍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实现农业现代化,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率的增长,最大化的使用土地,促进建设节约型社会。提高农業机械化除了能增强农业综合劳动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农民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机械化的生产收获节省了大量时间精力,农民不必日夜进行生产劳作,解决生存问题后,可以注重生活方面和精神层次,学习关于经营管理等知识和农业科学技术,在遭遇自然灾害时具备一定的应对能力和自救能力。
农业机械化的普及还可以有效促进农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升级,扩宽农民收入渠道,提高农民非农收入,推动农机化整体发展,协调发展城乡经济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
二、现代农业机械化教育发展现状
近十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有了很大发展,在规模上有很大扩展。各类教学培训机构集中教学资源,向上级提交申请,获得国家政策支持。进行集中教学,在其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寻找创新和改革方案,同时与售卖店等机构进行合作,不断扩大了规模,近几年机械化生产的农作物数量可以看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其次是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发展,农机培训部门引进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不仅仅是理论教学,也注重实践操作,还有农机大户和农机服务组织合作的互动式教学。
在教学规模有所扩大、教学内容有所充实的背景下,农业机械化教育制度也得到了完善。各地机械化教育主管制定了符合标准的教学目标和适合的当地人群的教学方法,在部门明确的环境中有规划的制定教学方案,进行人才管理和培养方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明确,统一规划,做到了优质教学。
但是农业机械教育和人才培养取得一定进步的同时,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完善。首先是资源问题,目前机械化投入相对于广大农民需求来说还远远不够,信贷支持、师资资源缺乏,机械化教育培训缺乏一定的教学队伍和教学设备。培训机构普遍存在教师专业知识水平低、观念陈旧的问题,简单乏味的教学会影响学习者的主动性,教师资源老化也会拖慢整个人才培训机构的整体提升。
其次是农机市场不规范和机械管理薄弱。在某些乡镇企业农机市场假冒伪劣现象严重,在部分零件和设备上的选择并不配套统一,严重搅浑整个市场,影响农民的购机积极性。而这方面在对市场的规范上,也存在一些管理薄弱环节,由于农民甚至一些管理人员专业知识薄弱,在对假冒伪劣产品的识别上存在困难,市场混乱的情况难以得到控制,地方偏远的条件,让乡镇机构在相关管理工作上容易产生惰性,在领导未重视监管的情况下,不去正确地落实方案,把预算内的资金花到别的地方。
最后就是农民缺乏一定的信心。机械化生产是一个长期投资的过程,农民购入机器后,需要进行规模化投入和生产,而这个较长的等待期对于某些农民来说是很难熬的。农民所面临的生活压力很大,大部分经济来源都来自于土地,在稳定平衡的生活中突然拿出一笔钱进行长期性的投资,期间可能还会收到自然因素和国家政策等的影响。归根到底,农民信心不足的主要原因还是国家没有相应的经济支撑和政治保障。
三、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的创新实践方案
1.培养不同方向的农业机械化人才。机械化教育培训的方式不应该是盲目的,应该有目的有规划,分层次、有类别的进行培训活动。在农业机械化人才的培养上,就应该分为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和实用型人才三种。 针对管理人才,采取多种形式,做好农业机械化管理工作的培训,提高这一批人多才的行政管理能力和国家政策执行力,能对推出的惠农政策敏感,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对于技术型人才,就得专业专攻,以提高技术水平为目标,对当地地理环境和土地情况有所了解,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轮流训练,紧紧围绕提高机械化水平和生产率,大力开展农业机械化科技人员的知识更新和技能培训。而对于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就要注重其知识的全面性,在一些惠农政策、使用方法和维修保养等方面都要有所了解,才能实现机械化生产的最大化收益,农民对生活中的一些福利政策和维权途径有所了解,才不至于在想要取得新发展的路上得不到保障,在日常的教学中,应更注重操作和学习后,经验的交流,让农民在机械化生产的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
2.营造机械化学习氛围。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其实是很重要的,氛围营造好,学习的主动性也会随之增强,自主学习会为机械化教育培训的工作带来诸多好处。在教学培训机构,可以做一些奖励活动,引起人们对学习的激情在日常农业生产中,举办一些农业大赛来施加一些竞争压力,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交往中,可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机械化生产的认识。总之,把全体农民带到农业机械化的学习氛围中来,树立一种以勤奋好学为荣的价值观,可以做到农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农村社会的健康建设,从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异。
3.政府加大投入支持。政府的经济支持对现代农业机械化的教育培训是至关重要的,经济作为一切的基础,对于目标的实现具有现实性意义。在现代农业机械化教育探索过程中,政府应该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实现资源共享,加强和改进现代化金融服务,制定适合农民购进机械化设备和农机合作社等服务组织的信贷政策,另外加强监督和自省。
四、结语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本文认识到重要性后,对其发展现状有一定的了解,正视目前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说明机械化教育还应该针对不同的人群培养不同方向的机械化人才,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全体机农的学习积极性,这一切都需要政府提供一系列的资金、政策支持,给机械化教育提供保障,让学习者有信心的去学习发展。
参考文献:
[1]热西坦.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农机教学模式创新[J]. 农民致富之友,2016,(10):232.
[2]顾靖峰. 农机化教育培训创新机制分析[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01):15-16.
[3]王利民,丁仕华,凌小燕,王新. 论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的实践与创新[J]. 中国农机化,2012,(04):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