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戏装因质地精良、做工考究、色彩绚丽成为戏曲文化宝库中最重要的遗产之一。清宫廷比明代的确有了很大的进步,四百多种的装束样式的戏,标志着穿戴规制的严谨与细致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在这方面,清代宫廷是对近代戏曲舞美发展作出了贡献的。由于清代宫廷戏衣,因其鲜明的时代风格,独特的民族特点,唯美的皇家风尚所以深深影响着当今戏曲舞台。
关键词: 宫廷服饰审美取向
摘 要: 戏装因质地精良、做工考究、色彩绚丽成为戏曲文化宝库中最重要的遗产之一。清宫廷比明代的确有了很大的进步,四百多种的装束样式的戏,标志着穿戴规制的严谨与细致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在这方面,清代宫廷是对近代戏曲舞美发展作出了贡献的。由于清代宫廷戏衣,因其鲜明的时代风格,独特的民族特点,唯美的皇家风尚所以深深影响着当今戏曲舞台。
关键词: 宫廷服饰审美取向
戏衣的织绣品多数是清廷早期明代制作的。而后戏衣多由江南三织造承办,内务府造办处也有制作的。如意馆画师通常先描画出式样和图案,经送上得到了认可,才正式安排绣工缝制。先做成成衣御览,帝王点头之后,再投入批量制作。乾隆朝佛、道、仙、人、帝王、后妃的衣衫上描龙绣凤,绣锦织金,动辄数百上千人登台,光彩袭人。宫廷中的戏衣虽然是在民间戏剧演出的装扮上增加改进,但做工和质地都是民间戏班所不及的。
一、戏衣审美取向的演变
据档案记载,清乾隆六年和四十七年均做过大量戏衣。在现代社会这些所存的戏衣依然完好,富有光泽,色彩鲜艳。从大量实物可以看出锦缎被视为织绣中的佼佼者,而桩花缎、各种绣花发展到乾隆初年已趋于一般。以织锦缎代表的各色锦拼格袈裟,各色锦拼叶形披褂,尚有锦缎平金龙罗汉衣及锦缎地绣牡丹花禄星衣。还有扮演陈妙常一类角色穿用的各色暗花缎拼成各种花纹图案的水田衣。绸缎虽然一般,但针法之细实为罕见。另有以各色绫地画、花卉或博古图案的闺门帔、道袍等,也都非常精致。这些实物说明当时制作戏衣的技术高超,服装光泽鲜艳,引人瞩目。更有在戏衣图案中加缂孔雀毛,使戏衣愈加增色。戏衣中有许多完全可以和宫廷正装服饰媲美,在戏衣的里子也多用的是各色暗花绫。今天这些戏装,无论是从戏曲史或工艺美术来说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文物价值。道光时期经济实力衰退,演员的戏装尚不及嘉庆之时。道光七年,将南府改为昇平署,伶人处于减员收缩状态,众多承应不得不停。慈禧柄政时,她感到宫廷承应的内容陈旧,反而嗜好对皮簧的审美,于是光绪元年起,渐渐做许多新的戏装,其绣工和前者相比虽然逊色,但数量却超过乾隆盛世。这时虽有缂丝等珍贵织物,但总是少数,主要在彩绣、平金、图案或样式上打主意,目的在于取得舞台效果。这时一般常规戏装俱已齐备,还特制了平金彩绣的“瓜瓞绵绵”、“年年有余”、“太平有象”中的鹤鹿纹式蟒,以及平金绣花卉狮子图案开氅; 不但有四面三角靠旗的男女硬靠,也有四面方靠旗绣花蝶图案的出风男女硬靠。至于戏装的样式,也有许多创新,如太监蟒、学士衣、文昌衣、法官衣、思春衣等。八卦衣、鹤衣已普遍穿用。另外,还有仙衣、宫衣,也有它的独到创新之处。同时,内宫后妃穿用的旗衣、坎肩、琵琶衿也被搬上了舞台。
二、 戏衣的审美特征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所以整衣冠是人类每天必做的一件事。传统戏衣种类、颜色很多,讲究也很多。穿官衣的不能以蟒代替,应札红靠的不能以白靠代替,这里就有戏班中“宁穿破不穿错”的道理。传统戏衣中文官朝会,大礼时穿蟒,平时办公或会客时穿帔,在家时则穿褶子; 武官与阅兵操时穿靠,有大典礼时也加穿蟒,平时办公则穿开氅,随便之时也穿褶子; 武士则穿打衣裤袄。如: 正直的人穿红色,有德之人穿绿色,皇帝穿黄色,粗莽人穿黑色,少年人穿白色,其余间色则为便服。又有杏黄,镶黄色,表示功臣及王公等穿用。在清朝中期南府一个戏的装束样式,有几百种并不稀奇。嘉庆十八年内府刊刻的连台本戏《昭代箫韶》的服装统计,就装束样式就有四百多种。我们一目了,清宫廷比明代的确有了很大的进步。四百多种的装束样式的戏,标志着穿戴规制的严谨与细致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如果光有服装色彩上、纹样上的多样化,而没有样式上的变化、发展,穿戴规制也就不可能进一步细致化。在这方面,清代宫廷是对近代戏曲舞美发展作出了贡献的。
三、宫廷服饰风格与纹饰颜色变化
宫廷所崇尚的装饰风格,是非常纤巧、富丽的。如故宫博物院所藏乾隆时期演大戏的兵卒戏衣: “月白缠枝四季花卉妆花缎卒衣”,戏衣是用明代妆花缎面料裁制的,衣长 102 厘米,腰宽40 厘米,衣袖各长 184厘米,袖口 13. 5 厘米,下襬宽 100 厘米,居左右开,对襟、帔领、缝钉五道石青缎绊带和圆珠形铜纽扣,周身镶香色云龙妆花缎边,粉色菊兰曲水暗花绫里。其衣料为五枚缎,纬线显花,用片金勾边,采用挖梭织造方法。纹饰是以大朵的牡丹,莲花、菊花、茶花,横向排列,上下交错为四方连续纹样,并在弯曲的枝蔓上衬托着丰满的四季花。密集却不挤,紧凑和谐的构图,显出明代纹饰的特点。这种戏衣的图案配有十几种色彩。两润色和间润色色调运用其中。如莲花的配色,用月白配深蓝,或用月白,深蓝配驼黄,牡丹的配色以深蓝配月白,或用墨绿配草绿,菊花的配色以粉红配红色,或用粉红、红色配深蓝,同时使用扁金勾边的手法。鲜明对比的色调,使戏衣色彩格外华贵艳丽。再如蟒服,不论何种颜色,几乎全用小型团龙,再加上错杂其中的牡丹、兰草、菊花或如意云、暗八仙等,显得花纹细密,色彩缤纷。还有彩裤,也有许多加了平金彩绣。
参考文献:
[1] 张淑贤.《精工华丽的清代戏衣》[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3 (2 ):60
[2] 窦俊霞. 当代电影的艺术美感浅析[J]. 电影文学. 2013(6)
作者简介:张朝阳,1971年5月生,男,汉族,河南叶县人,华中科技大学金融学硕士,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纺织服装设计。
关键词: 宫廷服饰审美取向
摘 要: 戏装因质地精良、做工考究、色彩绚丽成为戏曲文化宝库中最重要的遗产之一。清宫廷比明代的确有了很大的进步,四百多种的装束样式的戏,标志着穿戴规制的严谨与细致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在这方面,清代宫廷是对近代戏曲舞美发展作出了贡献的。由于清代宫廷戏衣,因其鲜明的时代风格,独特的民族特点,唯美的皇家风尚所以深深影响着当今戏曲舞台。
关键词: 宫廷服饰审美取向
戏衣的织绣品多数是清廷早期明代制作的。而后戏衣多由江南三织造承办,内务府造办处也有制作的。如意馆画师通常先描画出式样和图案,经送上得到了认可,才正式安排绣工缝制。先做成成衣御览,帝王点头之后,再投入批量制作。乾隆朝佛、道、仙、人、帝王、后妃的衣衫上描龙绣凤,绣锦织金,动辄数百上千人登台,光彩袭人。宫廷中的戏衣虽然是在民间戏剧演出的装扮上增加改进,但做工和质地都是民间戏班所不及的。
一、戏衣审美取向的演变
据档案记载,清乾隆六年和四十七年均做过大量戏衣。在现代社会这些所存的戏衣依然完好,富有光泽,色彩鲜艳。从大量实物可以看出锦缎被视为织绣中的佼佼者,而桩花缎、各种绣花发展到乾隆初年已趋于一般。以织锦缎代表的各色锦拼格袈裟,各色锦拼叶形披褂,尚有锦缎平金龙罗汉衣及锦缎地绣牡丹花禄星衣。还有扮演陈妙常一类角色穿用的各色暗花缎拼成各种花纹图案的水田衣。绸缎虽然一般,但针法之细实为罕见。另有以各色绫地画、花卉或博古图案的闺门帔、道袍等,也都非常精致。这些实物说明当时制作戏衣的技术高超,服装光泽鲜艳,引人瞩目。更有在戏衣图案中加缂孔雀毛,使戏衣愈加增色。戏衣中有许多完全可以和宫廷正装服饰媲美,在戏衣的里子也多用的是各色暗花绫。今天这些戏装,无论是从戏曲史或工艺美术来说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文物价值。道光时期经济实力衰退,演员的戏装尚不及嘉庆之时。道光七年,将南府改为昇平署,伶人处于减员收缩状态,众多承应不得不停。慈禧柄政时,她感到宫廷承应的内容陈旧,反而嗜好对皮簧的审美,于是光绪元年起,渐渐做许多新的戏装,其绣工和前者相比虽然逊色,但数量却超过乾隆盛世。这时虽有缂丝等珍贵织物,但总是少数,主要在彩绣、平金、图案或样式上打主意,目的在于取得舞台效果。这时一般常规戏装俱已齐备,还特制了平金彩绣的“瓜瓞绵绵”、“年年有余”、“太平有象”中的鹤鹿纹式蟒,以及平金绣花卉狮子图案开氅; 不但有四面三角靠旗的男女硬靠,也有四面方靠旗绣花蝶图案的出风男女硬靠。至于戏装的样式,也有许多创新,如太监蟒、学士衣、文昌衣、法官衣、思春衣等。八卦衣、鹤衣已普遍穿用。另外,还有仙衣、宫衣,也有它的独到创新之处。同时,内宫后妃穿用的旗衣、坎肩、琵琶衿也被搬上了舞台。
二、 戏衣的审美特征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所以整衣冠是人类每天必做的一件事。传统戏衣种类、颜色很多,讲究也很多。穿官衣的不能以蟒代替,应札红靠的不能以白靠代替,这里就有戏班中“宁穿破不穿错”的道理。传统戏衣中文官朝会,大礼时穿蟒,平时办公或会客时穿帔,在家时则穿褶子; 武官与阅兵操时穿靠,有大典礼时也加穿蟒,平时办公则穿开氅,随便之时也穿褶子; 武士则穿打衣裤袄。如: 正直的人穿红色,有德之人穿绿色,皇帝穿黄色,粗莽人穿黑色,少年人穿白色,其余间色则为便服。又有杏黄,镶黄色,表示功臣及王公等穿用。在清朝中期南府一个戏的装束样式,有几百种并不稀奇。嘉庆十八年内府刊刻的连台本戏《昭代箫韶》的服装统计,就装束样式就有四百多种。我们一目了,清宫廷比明代的确有了很大的进步。四百多种的装束样式的戏,标志着穿戴规制的严谨与细致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如果光有服装色彩上、纹样上的多样化,而没有样式上的变化、发展,穿戴规制也就不可能进一步细致化。在这方面,清代宫廷是对近代戏曲舞美发展作出了贡献的。
三、宫廷服饰风格与纹饰颜色变化
宫廷所崇尚的装饰风格,是非常纤巧、富丽的。如故宫博物院所藏乾隆时期演大戏的兵卒戏衣: “月白缠枝四季花卉妆花缎卒衣”,戏衣是用明代妆花缎面料裁制的,衣长 102 厘米,腰宽40 厘米,衣袖各长 184厘米,袖口 13. 5 厘米,下襬宽 100 厘米,居左右开,对襟、帔领、缝钉五道石青缎绊带和圆珠形铜纽扣,周身镶香色云龙妆花缎边,粉色菊兰曲水暗花绫里。其衣料为五枚缎,纬线显花,用片金勾边,采用挖梭织造方法。纹饰是以大朵的牡丹,莲花、菊花、茶花,横向排列,上下交错为四方连续纹样,并在弯曲的枝蔓上衬托着丰满的四季花。密集却不挤,紧凑和谐的构图,显出明代纹饰的特点。这种戏衣的图案配有十几种色彩。两润色和间润色色调运用其中。如莲花的配色,用月白配深蓝,或用月白,深蓝配驼黄,牡丹的配色以深蓝配月白,或用墨绿配草绿,菊花的配色以粉红配红色,或用粉红、红色配深蓝,同时使用扁金勾边的手法。鲜明对比的色调,使戏衣色彩格外华贵艳丽。再如蟒服,不论何种颜色,几乎全用小型团龙,再加上错杂其中的牡丹、兰草、菊花或如意云、暗八仙等,显得花纹细密,色彩缤纷。还有彩裤,也有许多加了平金彩绣。
参考文献:
[1] 张淑贤.《精工华丽的清代戏衣》[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3 (2 ):60
[2] 窦俊霞. 当代电影的艺术美感浅析[J]. 电影文学. 2013(6)
作者简介:张朝阳,1971年5月生,男,汉族,河南叶县人,华中科技大学金融学硕士,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纺织服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