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颗“毒胶囊”,激起千层浪。继“皮鞋老酸奶”之后,医药企业一时间成了社会舆论“砸挂”的对象。不过,资本市场似乎不以为然。
从4月16日曝出“毒胶囊”至5月10日,上证医药指数不降反升,上涨了5.2%。即使是事件的核心企业通化金马(000766.SZ),其股价也只是在一周之后才破位下跌。
负面新闻难掩业绩增长。根据一季报,在两市175家医药企业中,共有23家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50%以上,而亏损的只有16家,行业状况看上去依然很美。
业绩向好是不争的事实,但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对医药板块的态度却有所不同。据统计,医药板块虽然已从公募的前十大重仓板块中消失,却连续两个月位列私募的前五大重仓板块。
为何公募私募对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态度出现如此分歧?医药产业到底有着什么样的不确定性?哪些医药类上市公司会“结构性”的跑赢市场?
增速放缓不减机会
实际上,除了通化金马直接受到了冲击,青海明胶(000606.SZ)和东宝生物(300239.SZ)两家“涉胶”企业的股价,却借“毒胶囊”上演了一轮暴涨。
“毒胶囊’只是个插曲,不会影响医药行业的大趋势。”广发证券一位分析师如此评论。而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也对《英才》记者表示,“整体上讲,‘毒胶囊’事件对医药板块的影响不大。”
“现今的医药行业处于调整过渡阶段。”郭凡礼认为,随着日后包括《维生素C行业准入条件》、《基本医药目录》、《加强药品出厂价格调查和监测工作》等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出台,医药产业将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不过,另一位行业分析师则对《英才》记者称,与其它板块相比,医药行业可谓增速较快,但与前几年相比其增速有所放缓。“2008—2010年大致在30%,2011年就已经降到了20%,或许是因医改覆盖面提高带来的产业黄金期已经过去了。”
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2012年一季度医药产业累计完成产值3840.3亿元,同比增长22.7%,较去年全年增幅下降约6个百分点,医药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6.7%,高出工业增速5.1个百分点。
上述行业分析师认为,医药板块仍然富含投资机会。“医药行业正趋于整合,国家也在推动药企整合的步伐,未来会形成几个比较大的医药企业。”
政策趋紧
虽然增速依旧高于工业增速的平均水平,但“政策”却造就了医药板块最大的不确定性。政策环境“趋紧”是几位分析师的一致判断。
工信部于年初发布了《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4月发改委又公布了《药品流通环节价格管理暂行办法》,而科技部的重点专项《医疗器械产业科技发展专项规划2011-2015》也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
安信证券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2012年负面政策将延续,但政策环境好于2011年。超预期的负面政策可能会是药品价格流通环节差价率管理办法,在各地的强力推进和国家药品定价方法中对区别定价的大幅度调整。
“相关政策确实比较严格,不过能否真正解决问题还不好说,其具体的执行情况尚有待于观察。”另有业内人士如是说。
除了政策方面,郭凡礼认为医药板块还存在着其他的不确定性:“比如铬含量超标、药品出现抢购荒等突发性事件时有发生,整体降价及降价幅度过高,原材料成本上升过快,上升幅度不确定以及药品生产与流通环节中的风险也有所放大。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整个医药行业的发展进程。”
看好几类医药股
自2010年末开始,医药板块已经持续调整了一年多时间,在估值得到修复之后,医药上市公司是否能够重归升势?
“现在医药板块的估值只能说是比较合理,算不上低。”广发证券分析师表示,如果从行业增速来判断,合理的估值应该在20倍市盈率以内。
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化学药品原药同比增长13.6%;化学药品制剂同比增长21.8%;中药饮片同比增长32.7%;中成药同比增长30.2%;生物生化药品同比增长18.1%;医疗器械同比增长24.8%。
“在医药行业的几个细分板块中,中药和医药商业最具投资价值。”前述分析人士认为,医药板块的其他几个细分领域尚未处于最佳投资阶段。“比如化学制药企业,其药物可能不是独家的;医疗器械公司的估值一直居高不下;而我国的生物制品大多是疫苗,疫苗又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生物药,相关企业所倚重的主要是行政壁垒——生产疫苗需要批文。相比较而言,中药大多是独家品种,更易于推广。”
郭凡礼亦看好中药类上市公司,“在传统领域,鉴于200多种中药入选新版药物基本目录并供医院使用,无疑中医药是最优选择。在其他细分市场,推荐广州药业(600332.SH)、云南白药(000538.SZ)、哈药集团(600664.SH)、华北制药(600812.SH)、海正药业(600267.SH)、仁和药业(000650.SZ)。”
“中国医药行业其实是个制造业——一直在仿制,致力于创新的药企屈指可数。”另一位分析师称,发展创新药物的企业会有更好的盈利前景,比如天士力(600535.SH)、云南白药、恒瑞医药(600276.SH)。
从4月16日曝出“毒胶囊”至5月10日,上证医药指数不降反升,上涨了5.2%。即使是事件的核心企业通化金马(000766.SZ),其股价也只是在一周之后才破位下跌。
负面新闻难掩业绩增长。根据一季报,在两市175家医药企业中,共有23家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50%以上,而亏损的只有16家,行业状况看上去依然很美。
业绩向好是不争的事实,但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对医药板块的态度却有所不同。据统计,医药板块虽然已从公募的前十大重仓板块中消失,却连续两个月位列私募的前五大重仓板块。
为何公募私募对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态度出现如此分歧?医药产业到底有着什么样的不确定性?哪些医药类上市公司会“结构性”的跑赢市场?
增速放缓不减机会
实际上,除了通化金马直接受到了冲击,青海明胶(000606.SZ)和东宝生物(300239.SZ)两家“涉胶”企业的股价,却借“毒胶囊”上演了一轮暴涨。
“毒胶囊’只是个插曲,不会影响医药行业的大趋势。”广发证券一位分析师如此评论。而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也对《英才》记者表示,“整体上讲,‘毒胶囊’事件对医药板块的影响不大。”
“现今的医药行业处于调整过渡阶段。”郭凡礼认为,随着日后包括《维生素C行业准入条件》、《基本医药目录》、《加强药品出厂价格调查和监测工作》等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出台,医药产业将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不过,另一位行业分析师则对《英才》记者称,与其它板块相比,医药行业可谓增速较快,但与前几年相比其增速有所放缓。“2008—2010年大致在30%,2011年就已经降到了20%,或许是因医改覆盖面提高带来的产业黄金期已经过去了。”
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2012年一季度医药产业累计完成产值3840.3亿元,同比增长22.7%,较去年全年增幅下降约6个百分点,医药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6.7%,高出工业增速5.1个百分点。
上述行业分析师认为,医药板块仍然富含投资机会。“医药行业正趋于整合,国家也在推动药企整合的步伐,未来会形成几个比较大的医药企业。”
政策趋紧
虽然增速依旧高于工业增速的平均水平,但“政策”却造就了医药板块最大的不确定性。政策环境“趋紧”是几位分析师的一致判断。
工信部于年初发布了《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4月发改委又公布了《药品流通环节价格管理暂行办法》,而科技部的重点专项《医疗器械产业科技发展专项规划2011-2015》也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
安信证券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2012年负面政策将延续,但政策环境好于2011年。超预期的负面政策可能会是药品价格流通环节差价率管理办法,在各地的强力推进和国家药品定价方法中对区别定价的大幅度调整。
“相关政策确实比较严格,不过能否真正解决问题还不好说,其具体的执行情况尚有待于观察。”另有业内人士如是说。
除了政策方面,郭凡礼认为医药板块还存在着其他的不确定性:“比如铬含量超标、药品出现抢购荒等突发性事件时有发生,整体降价及降价幅度过高,原材料成本上升过快,上升幅度不确定以及药品生产与流通环节中的风险也有所放大。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整个医药行业的发展进程。”
看好几类医药股
自2010年末开始,医药板块已经持续调整了一年多时间,在估值得到修复之后,医药上市公司是否能够重归升势?
“现在医药板块的估值只能说是比较合理,算不上低。”广发证券分析师表示,如果从行业增速来判断,合理的估值应该在20倍市盈率以内。
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化学药品原药同比增长13.6%;化学药品制剂同比增长21.8%;中药饮片同比增长32.7%;中成药同比增长30.2%;生物生化药品同比增长18.1%;医疗器械同比增长24.8%。
“在医药行业的几个细分板块中,中药和医药商业最具投资价值。”前述分析人士认为,医药板块的其他几个细分领域尚未处于最佳投资阶段。“比如化学制药企业,其药物可能不是独家的;医疗器械公司的估值一直居高不下;而我国的生物制品大多是疫苗,疫苗又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生物药,相关企业所倚重的主要是行政壁垒——生产疫苗需要批文。相比较而言,中药大多是独家品种,更易于推广。”
郭凡礼亦看好中药类上市公司,“在传统领域,鉴于200多种中药入选新版药物基本目录并供医院使用,无疑中医药是最优选择。在其他细分市场,推荐广州药业(600332.SH)、云南白药(000538.SZ)、哈药集团(600664.SH)、华北制药(600812.SH)、海正药业(600267.SH)、仁和药业(000650.SZ)。”
“中国医药行业其实是个制造业——一直在仿制,致力于创新的药企屈指可数。”另一位分析师称,发展创新药物的企业会有更好的盈利前景,比如天士力(600535.SH)、云南白药、恒瑞医药(600276.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