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本解读的新气象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libin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感知理解、评价、创获文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教师、学生)通过观照客体(文本)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最终完成对文本的体验,达到文本育人的价值。教师和学生因其肩负的任务不同,解读文本的目的也不相同,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阅读文本,获取教益的效果。文本理解的价值在与实现作者与读者的交流,即通过自己的实际去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文本解读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历史性,现实性,生成性,个性等。本文主要谈论中学语文教学的文本解读的多元性。
  【关键词】 中学语文 文本解读 多元性 新气象
  1 多元化解读的必要性
  文本解读的多元化是文化进步和繁荣的结果,也是文化进步和繁荣的标志。作为90后的中学生,他们思想活跃,敢作敢为,勇于探索,较之以往的学生具有更加强烈的现代意识,他们个性张扬,知识面广,说自己想说的话,因为视野宽阔和现代意识增强,他们追求个性的发展,具有突出的自我意识,人的个性得到了解放,他们既要求老师的尊重,也要求家长的尊重,对于阻碍个性自由和发展的一切人和事,他们会抱有强烈的不满情绪,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这些鲜明的时代特点,在他们阅读文本时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因为学生的解读过程,常常是一种探新的思维活动,学生得到的不同的解读,都会无一例外地具有一种探新的思维活动,学生得到的不同的解读,都会无一例外地具有不同的、新的因素,具有很强的新颖性。尊重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感悟,实施多元化解读文本的教学模式,是新课标理念对教学的要求。一种探新的思维活动,学生得到的不同的解读,都会无一例外地具有不同的、新的因素,具有很强的新颖性。尊重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感悟,实施多元化解读文本的教学模式,是新课标理念对教学的要求。
  2 多元化解读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每个学生由于生活经历、所处的环境以及知识功底的不同对教材文本的解读也就各有不同,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尝试着用一些方法来引导学生对文本解读的多团化。
  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实现作者与读者的交流,多角度解读文本。
  多角度的解读,其一就是对文本内容的意蕴进行多层面、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解读和领悟。例如在教《风筝》这篇课文时,可以从文本的不同阅读角度入手,进行多元化解读,从手足之情的角度看,文本表现了冲突中的温馨亲情;从儿童教育的角度看,文本提倡遵循儿童天性的科学教育;从作者精神内省的角度看,文本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儿时小弟“精神的虐杀”所犯下的错误而深深自责以及想弥补却无法弥补的令人窒息的沉重痛苦之情。
  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多元化地走进文本解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们在文本内容中同自己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突破教学空间,创设情景来多元化地解读文本,例如在教《童趣》时,就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文本内容,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自己都经历了哪些有趣的事,与大家一起分享,学生们都能踊跃发言,畅谈自己的趣事。又如《第一次真好》这篇课文,学过以后,我让学生们说说自己感受最深的“第一次”,并让他们说说为什么第一次会给人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学生们都说了,第一次做饭、第一次洗衣服、第一次学骑自行车等等,其原因就是因为《第一次》的感觉新鲜、刺激、有趣、奇妙,从而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文本,这样,学生多元化的个性得到充分的挖掘,当全班学生将自己的心得进行交流时,每个人都拥有了多种体验,开阔了自己的阅读视野,这样,多元化解读文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情感教育要利用朗读去解读文本。朗读它把无形的视觉文字化为有声的听觉语言,把储有信息的符号载体还原成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情实感,使作品中的人物,情景跃上纸面,作品的情感便入于目、出于口、闻于耳、铭于心,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品味其情调,明确其情理,激扬其情怀,注入自己的思想感情,发挥自己的主观想象,对文本的情境、形象进行拓展、补充的过程,学生情感的多元化也决定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的多元化。
  在提出问题中多元化解读文本。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以“疑”点燃思维的火花,首先要营造民主阅读氛围。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个体,教师在教学中应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出问题,勇于发表见解能力,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使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从而培养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例如在课文《敬畏生命》中,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最后一段中的“教会她怎样敬畏生命”思考为什么要敬畏生命,敬畏生命的什么?这就让学生立足文本,思考: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敬畏生命的情感?从当时的情况她悟出了什么?通过对课文的认真研读,进行合乎逻辑的分析概括,学生既体会了作者“由植物传递生生不息的执着,投资之巨大,感悟到生命传递的神圣、生命价值的可贵,从而得到人生的启迪。”这一主旨,又培养了思维的严密,提高了文学鉴赏能力。
  3 多元化解读中教师的主导地位
  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文学作品的美具有飘忽、朦胧的特点,教师只是这个艺术王国的一个“导游”,文学的美景主要靠学生自己去领略,不同的学生,由于经历、经验、心理、智力等方面的因素,会表现出个体上的一些差异,这些差异往往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各有千秋,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里,对同一课文的解读和体验也会不一样,这时,就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给学生导航,以自己的解读过程影响学生的解读。文本被选入教材,提供给教师、学生解读,他们二者对文本解读体验是不同的,一个具有现代教育思想的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头脑里的文本,这实际上是对人的尊重,教师不要老是执著于自己的文本,柠住学生的耳朵把它强制灌输给学生,试图去矫正学生头脑里的文本。教师应该注重两个解读过程,明确学生形成的文本与教师形成的文本的过程有什么不同,以便让教师的形成过程去影响学生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自己去比较鉴别,在这一过程中去提高学生的能力而不是从结论上去提高学生的能力,这里面,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去和作者对话,而不是让教师与作者的对话的结论去影响学生与作者的对话。当然,有时侯学生的感受理解可能很肤浅,甚至怪异,对这种情况,我们教师不能泼冷水,应该尊重他们对文本的独特感悟,然后平等地对问题进行探讨,在互相交流中逐渐接近事物的真相和本质,可以说,学生认真阅读了文本,有了自己的独特见解,敢于大胆参与讨论,这一点非常难能可贵,对他们的终身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4 多元解读要做到“多元有界”
  不同的学生,可以对同一文本有不同的解读,但无论你如何解读,你都不能脱离文本,脱离文本的“作品视野范围”,“多元解读”并不等于随意解读,它必须根植于文本,必须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解读范围的引导,我们一定要尊重文本自身的价值取向,在教学中,我们要把好教学内容价值观取向的舵,不能任学生随意曲解,语文是文化之根,是精神家园,它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为了切实提高多元解读的效果,任何事情,物极必反,我们应把文本多元解读真正落实到实处,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个性行为,使学生在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但是,个性化不等于自由化,也不是绝对地学生化,更不是普遍化,随意化。无论怎么,“多元”总有一个界限。因此,“多元解读”并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漫无边际地乱解乱读,而必须有一定的“范围”,必须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解读范围的引导教师在教学初中语文文本的解读也应转变观念,我们应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要将教师对文本的解读结果强加给学生,教师要和学生一起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要不落窠臼,创造性地解读文本,求同存异,共同领略解读文本的成果,尊重解读文本的多元性。
  总之,在解读语文文本时,确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地位,让学生多读书,不唯书是从,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悟,让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一定会实现对文本解读的多元化,形成文本解读的新气象。
  参考文献
  1 海南教育
  2 余文森.新课程怎样推进教学的有效性
  3 语文教育学
其他文献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是一个包括听、说、读、写的操练和语言信息的输入输出的实践过程。因此,必须把学生置于运用语言的话动中去感知、分析、理解、操练,从模拟交际到真实交际,以期达到真正掌握英语。所有这一切都必须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和教师为其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才能有效地实现。因此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训练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是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重要关键。
期刊
现代中学数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培养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是“素质教育”的内涵之一。  几年前,我国数学教育工作者提出:中学数学的素质教育或者说中学数学素质的教育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对于现代中学数学教育的现状,美国内布拉其斯加大学数学教授史蒂文·邓巴认为:“
期刊
【摘 要】 当代教学改革的主题是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合作性学习作为培养其能力的重要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合作性学习也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高中历史 课堂教学 合作学习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应着眼于学生实际,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培养学生的群体精神、合作意识、学习能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期刊
【摘 要】 美术作品中蕴蓄了丰厚的情感因素,美术课程不仅可以进行美育,而且可以进行情感教育。美术课程中的情感教育,可以从培养学生兴趣、主体人格、文化涵养、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入手。  【关键词】 情感教育 中学美术教学 途径  美术课属于人文学科。而人文学科注重研究人类的信仰、情感、道德、伦理、审美意识等方面。因此,美术教育讲究的是情感的投入与心灵的交流,否则便如无源之水
期刊
【摘 要】 当今时代是一个网络时代,思想品德课如何在这个网络时代焕发活力和生机,关键在于创新,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要卓有成效离不开教学方法的创新,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特别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更是发挥出传统教学手段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关键词】 网络时代 思想品德课教学 方法创新  21世纪是一个高度
期刊
《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谈话》中指出:“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就是说对教育事业全社会都要来关心支持。尤其是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原总书记从教育地位和作用、教育性质和培养目标、教育内容与方法,深刻而精辟地阐述了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的思想。根据原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我校扎实地开展了社区教育活动,从而扩大了社会教育面。  1 构建网络
期刊
【摘 要】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高中课程进行了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始实施新的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应有助于学生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了解化学学科特点,加强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学生具体的探究活动来实现。  【关键词】 学习方法 多元 分析 有效性  课堂教学要充
期刊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的认识上,从不懂到懂、从不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佳的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下面就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有效性谈几点策略:  1 创设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与欲望,是支持他们参与数
期刊
19世纪伟大的思想家恩格斯说:“数学是关于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而作为数学学科三大部分(数与代数、几何和统计)之一的数与代数部分,它是中小学数学课程中的经典内容,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指导纲要》指出:初中数学教学,必须“使学生掌握数量关系、几何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运算能力、处理数据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要
期刊
【摘 要】 随着初中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初中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现象日益明显,两极分化现象渐趋严重。而且,后进生的人数随着年级的升高及教材难度的上升呈上升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中学英语教学需要引进能面向全体学生的、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语言实践活动的教学模式。由此,合作学习模式应运而生。  【关键词】 初中英语 小组合作 教学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途径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