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星星姐姐小时候,一过年就会有孩子们在街上哼着:“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这儿时的过年经典画面在脑中依然清晰。如今,年味儿在不断改变,但那股过年的兴奋劲儿始终没变,看看长辈们儿时的年味儿和我们的有什么不同吧!
20世纪40年代讲述人:马桂荣
“大人吃饼会肚子疼”
我出生在东北,小时候家里非常困难,对大人们来讲“过年就是过难”,每到过年我都特别心疼我娘。
有一年过年,娘用家里仅有的一点白面烙了两张油饼。7个孩子就围着锅灶看,闻,摸……饼烙完了,7个孩子怎么分这两张饼成了一个难题。最后,娘用刀大小不差地将两个饼分成了14份,7个孩子拿到饼就一哄而散,都找个僻静的地方去品尝这饼的味道。我们心疼娘就把自己的饼给娘送去了。娘说啥都不要,说大人吃饼会肚子疼。我们信以为真,心安理得地吃完了饼。饼实在是太香了,娘没有吃饼,里里外外地忙着。
直到以后日子过得好了,娘能烙很多饼,大人孩子都能吃饱,我才理解娘当年为什么说“大人吃饼会肚子疼”的道理。
20世纪50年代讲述人:范树兰
大院里的“歌舞晚会”
小时候,我们大院里的孩子最喜欢过年了,一进冬天我们就开始盼着过年,最主要是盼着大院里的“歌舞晚会”。
我们大院里有20多个孩子,孩子们最大的快乐就是能集合起来给大人们演节目。大人们被各家的孩子组织起来,围着我们,而我们就像现在的明星一样,在人群的目光注视中,唱唱跳跳。歌曲《东方红》 《歌唱二小放牛郎》和歌伴舞《大海航行靠舵手》……
晚会的节目都是我们精心排练过很多遍的,经常还会吸引来其他院里的家长和孩子。那被院里灯光映红的“观众们”的脸,那混杂着鞭炮味道的空气,那幼稚的表演,怎么就那么难忘啊!当时,大院里的“歌舞晚会”也成为我们院里的招牌。
20世纪60年代讲述人:王玉梅
对大餐的期待印象最深
小时候家里肉特别少,到年底才能有一张2斤的肉票。每年腊月二十七妈妈都照例会煮骨头,每次妈妈都会把煮好的肉拿出一小块,给我们姐仨分着吃。
有一次,我头一天吃了一小块肉,第二天嘴馋得厉害,就开始四处寻找被妈妈藏起来的肉。当我在凉房的一个缸里发现肉后,就小心翼翼地用小刀割了一小块,那口肉,真香啊!那可是全家老小在年三十晚上和整个正月的大餐储备呢。当时就心想:什么时候要是想吃多少肉就吃多少肉,想什么时候吃肉就什么时候吃,那该多幸福啊!
20世纪70年代讲述人:王 刚
放鞭炮的傻事
小时候,一到腊月我就紧盯着鞭炮,那个时候家里条件不好鞭炮买得少,过年的时候爸爸给我买两串小鞭炮就把我美得屁颠屁颠的。
听小伙伴说鞭炮放在屋外冻着,燃放的时候会更响,我就把鞭炮放在房顶上。那年大年三十头一天下大雪,房顶上、地上全是雪。到了大年三十那天,我的小鞭炮有一大半没响,我那个伤心啊,哭了好久。童年往事令人心酸,回想起来又那么让人开心。
20世纪80年代讲述人:李明军
难忘的焰火晚会
记得9岁那年元宵节晚上,县里举行焰火晚会,我在妈妈和哥哥的带领下也去了,广场上人山人海,连个落脚的地儿都没有,我们被挤到文化馆边上。
小男孩就是淘气,我看到别的孩子有的被抱着,有的被背着,我看不到,就央求哥哥让我骑在他的脖子上。焰火晚会开始了,天空中,一会儿是钻天柳,一会是大双响,一会儿是大朵的彩色的花儿……人群中不断地发出惊呼声和小孩子们的欢笑声。忘不了那儿时过年红火的欢声笑语。
20世纪90年代讲述人:刘楠楠
沉醉书中的快乐
最近几年自己的春节过得才有意义呢!平时我就特别喜欢看书,家人都知道我这个喜好,一到过年最高兴的就是可以收获各种各样的好书,有一些书是我梦寐以求的,可就是因为太贵才没买。
前年,正月初三书店就开门了,爸妈领着我来到书店,要送一套我最喜欢的书。嘿嘿,这下可把我高兴坏了,我心里窃喜这回终于可以把那本最喜欢的书拿回家了。我就装着漫不经心地在书丛里左右溜达,寻找我的目标,终于找到了。那个春节我觉得真快乐。
21世纪00年代讲述人:张 雪
热热闹闹的年夜饭
去年的年夜饭,我们全家是在饭店里吃的。年三十晚上,一大家子几十人在饭店围了满满的一大桌子,家里的亲戚按照年龄、辈分坐好。给长辈们拜年是件不容易的事。我给舅舅们拜年,桌子这边的人说话要很大声地说,否则听不清楚说什么。
家里舅舅多,我刚大声说了句:“大舅过年好!”大舅刚要吱声,桌子那边二舅大声说:“好,好……”亲人们脸上都是灿烂的笑容,话语里都表露着美好的祝愿。整个酒店洋溢着热热闹闹的拜年声。
20世纪40年代讲述人:马桂荣
“大人吃饼会肚子疼”
我出生在东北,小时候家里非常困难,对大人们来讲“过年就是过难”,每到过年我都特别心疼我娘。
有一年过年,娘用家里仅有的一点白面烙了两张油饼。7个孩子就围着锅灶看,闻,摸……饼烙完了,7个孩子怎么分这两张饼成了一个难题。最后,娘用刀大小不差地将两个饼分成了14份,7个孩子拿到饼就一哄而散,都找个僻静的地方去品尝这饼的味道。我们心疼娘就把自己的饼给娘送去了。娘说啥都不要,说大人吃饼会肚子疼。我们信以为真,心安理得地吃完了饼。饼实在是太香了,娘没有吃饼,里里外外地忙着。
直到以后日子过得好了,娘能烙很多饼,大人孩子都能吃饱,我才理解娘当年为什么说“大人吃饼会肚子疼”的道理。
20世纪50年代讲述人:范树兰
大院里的“歌舞晚会”
小时候,我们大院里的孩子最喜欢过年了,一进冬天我们就开始盼着过年,最主要是盼着大院里的“歌舞晚会”。
我们大院里有20多个孩子,孩子们最大的快乐就是能集合起来给大人们演节目。大人们被各家的孩子组织起来,围着我们,而我们就像现在的明星一样,在人群的目光注视中,唱唱跳跳。歌曲《东方红》 《歌唱二小放牛郎》和歌伴舞《大海航行靠舵手》……
晚会的节目都是我们精心排练过很多遍的,经常还会吸引来其他院里的家长和孩子。那被院里灯光映红的“观众们”的脸,那混杂着鞭炮味道的空气,那幼稚的表演,怎么就那么难忘啊!当时,大院里的“歌舞晚会”也成为我们院里的招牌。
20世纪60年代讲述人:王玉梅
对大餐的期待印象最深
小时候家里肉特别少,到年底才能有一张2斤的肉票。每年腊月二十七妈妈都照例会煮骨头,每次妈妈都会把煮好的肉拿出一小块,给我们姐仨分着吃。
有一次,我头一天吃了一小块肉,第二天嘴馋得厉害,就开始四处寻找被妈妈藏起来的肉。当我在凉房的一个缸里发现肉后,就小心翼翼地用小刀割了一小块,那口肉,真香啊!那可是全家老小在年三十晚上和整个正月的大餐储备呢。当时就心想:什么时候要是想吃多少肉就吃多少肉,想什么时候吃肉就什么时候吃,那该多幸福啊!
20世纪70年代讲述人:王 刚
放鞭炮的傻事
小时候,一到腊月我就紧盯着鞭炮,那个时候家里条件不好鞭炮买得少,过年的时候爸爸给我买两串小鞭炮就把我美得屁颠屁颠的。
听小伙伴说鞭炮放在屋外冻着,燃放的时候会更响,我就把鞭炮放在房顶上。那年大年三十头一天下大雪,房顶上、地上全是雪。到了大年三十那天,我的小鞭炮有一大半没响,我那个伤心啊,哭了好久。童年往事令人心酸,回想起来又那么让人开心。
20世纪80年代讲述人:李明军
难忘的焰火晚会
记得9岁那年元宵节晚上,县里举行焰火晚会,我在妈妈和哥哥的带领下也去了,广场上人山人海,连个落脚的地儿都没有,我们被挤到文化馆边上。
小男孩就是淘气,我看到别的孩子有的被抱着,有的被背着,我看不到,就央求哥哥让我骑在他的脖子上。焰火晚会开始了,天空中,一会儿是钻天柳,一会是大双响,一会儿是大朵的彩色的花儿……人群中不断地发出惊呼声和小孩子们的欢笑声。忘不了那儿时过年红火的欢声笑语。
20世纪90年代讲述人:刘楠楠
沉醉书中的快乐
最近几年自己的春节过得才有意义呢!平时我就特别喜欢看书,家人都知道我这个喜好,一到过年最高兴的就是可以收获各种各样的好书,有一些书是我梦寐以求的,可就是因为太贵才没买。
前年,正月初三书店就开门了,爸妈领着我来到书店,要送一套我最喜欢的书。嘿嘿,这下可把我高兴坏了,我心里窃喜这回终于可以把那本最喜欢的书拿回家了。我就装着漫不经心地在书丛里左右溜达,寻找我的目标,终于找到了。那个春节我觉得真快乐。
21世纪00年代讲述人:张 雪
热热闹闹的年夜饭
去年的年夜饭,我们全家是在饭店里吃的。年三十晚上,一大家子几十人在饭店围了满满的一大桌子,家里的亲戚按照年龄、辈分坐好。给长辈们拜年是件不容易的事。我给舅舅们拜年,桌子这边的人说话要很大声地说,否则听不清楚说什么。
家里舅舅多,我刚大声说了句:“大舅过年好!”大舅刚要吱声,桌子那边二舅大声说:“好,好……”亲人们脸上都是灿烂的笑容,话语里都表露着美好的祝愿。整个酒店洋溢着热热闹闹的拜年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