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佛山市沙口水利枢纽站设有小金库是该单位人人皆知的“秘密”,正是因为领导与员工之间心照不宣,集体隐瞒,才造成了国有资产严重流失
3月5日,广东省佛山市沙口水利站前站长冼润全的二审判决如期而至。佛山市中级法院终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此前一审中,冼润全因犯私分国有资产罪、受贿罪,数罪并罚,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
冼润全是佛山市检察院2013年查办的水利系统窝案涉案12人中最早被判决的人。其余十一人另案处理,将陆续等待开庭审理。
办理冼润全贪腐案的佛山市禅城区检察院反贪局检察官告诉《方圆》记者,佛山市沙口水利枢纽站设有小金库是该单位众人皆知的“秘密”,正是因为领导与员工之间心照不宣,集体隐瞒,才造成了国有资产严重流失,平时甚少关注的水利系统贪腐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不甘心的转制小组
案卷材料中显示,案发单位沙口水利枢纽站经历了几次名称上的变更。
沙口水利枢纽站是佛山市水务局下属正科级水利工程管理事业单位。2003年5月18日与原佛山沙口分洪闸管理所合并为沙口水利枢纽管理所,2011年更名为沙口水利枢纽站(以下简称水利枢纽站)。水利枢纽站管理范围约1平方公里,内有船闸、分洪闸、引水闸、引水泵站各一座和约一公里长的佛山大堤,并代管佛山市三防仓库及佛山市防汛抢险潜水队。其主要职能是:防汛、截污、引水释污、水上交通等,担负着保卫禅城、南海等地区的防汛安全责任。当时冼润全是该枢纽站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早在2000年前后,佛山市政府要求政企分开,当地许多机关和事业单位下属的国有企业都纷纷迎来转制的浪潮。佛山水泥制品厂的全称为南海市佛山市沙口水闸水泥制品厂,转制之后成为佛山市沙口水泥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水泥制品公司)。水利枢纽站为事业单位,由地方财政拨款运营,该站出资所创办的佛山市沙口水泥制品厂也理所当然是国有企业。
水泥制品有限公司在转制之前与水利枢纽站的管理一直以来都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水利枢纽站的领导直接管理水泥制品公司的相关事宜。
转制之初,水泥制品有限公司转制面临着私有化、股份制的问题,按照常规需要对该厂进行资产评估。资产评估是国企转制的关键审核环节,直接决定了承接该水泥制品有限公司的个人需要向国家缴纳多少资金。经过有资质的资产评估机构核查以后,完成转制的各个环节。
同年冼润全和其他班子成员等七人共同组成了转制小组,负责商议和协助水泥厂的转制事宜。但是,这个转制小组的成员却大都心有不甘。原来,这家水泥厂的效益很好,一旦政企分开,就意味着收入要全部上缴国家。不是白忙活了吗?
“果钱”是怎样瞒报下来的
在一次召开的转制领导小组会上,有人提出将水泥制品有限公司经营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大约500多万元的“果”分掉,征求各位成员的意见并讨论具体的分钱方法,最终的讨论结果形成了会议纪要。
在水泥制品有限公司担任会计的刘某证言,接管会计工作时,知道转制是有两个方案的。一个报给主管部门,另一个是内部方案。隐瞒的约592万元用于改制后分给水泥制品有限公司和水利枢纽站所有当时的在岗员工,这些钱当时大家都把它叫作“果钱”。
那么,这些“果钱”是从何而来的呢?转制小组经集体商议决定隐瞒水泥制品厂的部分资产用于私分,并敲定了隐瞒的步骤和方法,隐瞒的途径可以说是无孔不入。
负责侦办本案的检察官林岚给记者总结了四点,一是在转制之前设立“小金库”,从而逃避该部分现金参与评估;二是瞒报在建的小车间,这个小车间作价一百多万元,转制时尚未得到验收,被瞒报掩盖了下来;三是瞒报债权,在日常业务往来中凡对水泥制品厂的欠款超过两年以上的,转制小组就认定这些账目为坏账死账,而实际上这些钱日后都能被陆续收回;四是提前报废固定资产,譬如提前报废尚可使用的生产线、机器设备等。以上构成了592万余元的藏匿金额。
分“果”会议纪要
有了钱,自然要分赃。一次转制小组会议上,几个人确定了分“果”的基本方法:水泥制品公司和水利枢纽站两个单位分一杯羹,水利枢纽站分得作价345万余元,水泥制品有限公司分得247万余元。分给水利枢纽站的约345万由水泥制品有限公司分批次给付,而水泥制品有限公司所分得的约247万元则未直接分发,而是折合成股份重新投入生产。其中“私分”《会议纪要(四)》用文字的形式将分钱的方法固定下来,并且由领导班子签名确认。
“《会议纪要(四)》中写明,592万元是改制之前所有员工一起创造的,因此要记录水利枢纽站和水泥制品有限公司分别占了多少个职工以及职工的职位和工龄,运用细化的计算公式得出结果之后,认定双方获得资金的比例。水利枢纽站为事业单位,拿到钱之后主要以过年过节费和其他各种津贴补贴的名义发放给职工和领导。水泥制品有限公司是私人股份制,再加上隐瞒的资金里有部分是车间设备,所以没有把小金库里的钱直接分发给该公司员工,而是折合成股份给职工,再按股份分红。”林岚向记者讲述了小金库的私分过程。
经转制小组商议,分给水利枢纽站的345万元分四年给付,水泥制品有限公司分笔以现金的方式每月付钱给管理所。水泥制品有限公司会计对检察机关供述中称:“第一笔我记得给了50万元,以后每个月付7万多元,我们支付了三四年才把这345万元付清。”有了小金库的资金支持,水利枢纽站和水泥制品公司的员工和领导收入都上升迅速。水利枢纽站按照职工的工龄计算现金福利,水泥制品公司的股份分红也是相当可观的。
一名涉案的水利枢纽站员工供述,分给所里员工的345万元,由水泥制品有限公司分期分批逐月划给所里改制时的正式职工享受。这笔钱按照职工的职务高低、工龄长短和业绩贡献来确定每人应得多少。“2002年初,我接手管理水闸管理所的小金库,当时345万元已经分发了一部分,我是按照冼润全给我的表格,按以前的模式进行分配,一年分两次,给相关人员发钱并由本人签收,这些钱到2004年后已经全部发完,我个人收了约15万元。”冼润全也如实交代了自己获得的利益:“345万元已经全部分发给所有员工,是以防汛值班费、加班名义发放,还有在中秋节、春节前后以现金形式发放,2004年全部发完后,我个人总共约分得26万元左右。” 分来的“果钱”装入了小金库
为了接收从水泥制品有限公司按时打过来的“果”钱,水利枢纽站也在单位内部成立了小金库。而当345万元分发完毕以后,小金库依然在水利枢纽站发挥着巨大作用。领导班子利用小金库囤积一些应当上缴国家的款项成为新的“创收点”,直至案发“小金库”已私分的钱已累积到211万余元。
水利枢纽站的金库收入源源不断,它的资金来源也是五花八门。除去从水泥制品公司拿回来的钱外,工程款、船闸维修款、水泥制品有限公司交来的水电费等都悉数入库。值得一提的是,水泥制品有限公司虽然与水利枢纽站分开经营,但用的依然是所里的场地和水电,作为枢纽站的收入之一。同时,水利枢纽站还发挥了其“寸土寸金”的优势,“有一块场地出租给联通公司使用,附近经营的海鲜酒楼也是枢纽站外包出去的地盘,租金一年几十万元。绵延一千里的佛山大堤所种植的树木,经过培育生长再将树木卖给其他单位,赚取卖树钱。工厂里的废旧物品以及后期海鲜楼关闭之后的残留物都统统变卖入库。”本案公诉人高嘉惠告诉记者。
“小金库”的钱越来越多,而且在不断地增值。为了保值,水利枢纽站利用“小金库”的钱购买黄金、商业保险,增值产生的收入继续存放在小金库,周而复始地循环。
小金库背后的水利猫腻
引水、排水是枢纽站的日常业务,所获得的水利工程款如何“走私”进入“小金库”的?《方圆》记者从办案检察官处了解到,水利枢纽站承接的业务常常因为其自身的冷门和专业鲜少为行外人所知,这也就造成了监管上的难度。
以代管的佛山市防汛抢险潜水队来说,因为该抢险潜水队承接了佛山市河流防洪防汛以及打捞等主要业务,他们的水下作业技术和设备又在佛山市比较占优势,是水利系统不可或缺的队伍。在冼润全等人的眼里,佛山防汛抢险潜水队的优势是可以利用垄断地位承接社会上的工程业务,所得的工程款则无须入正账,直接进入管理所的“小金库”内。
由于任务的频繁和辛苦,抢险潜水队在相应的福利及补贴上也会区别于同系统其他职位,而这笔福利和补贴同样也是从“小金库”里支出。冼润全在对检察机关的供述中称,向防汛值班人员发放值班补贴曾得到多个部门的许可和支持,水利枢纽站只是暂时用创收所得来补贴财政的不足。而实际情况是虽然发放防汛值班补贴有政策依据,冼润全也曾经向上级部门请示过,但当时都没有得到答复,没有相关部门的审批手续。
办案检察官告诉记者,即使这部分补贴是有必要发放的,也应该通过单位的正账发放,领导班子成员通过小金库发放潜水队的收入和补贴,在法律面前站不住脚。况且,他们并非只给防汛值班人员发放,而是定时定量地给全体职工发放,可见,该说法只是冼润全为了逃避处罚的辩解而已。
案发后检察机关查明,从2004年到2011年给职工发放中秋和春节的过节费,每个节日全站发放的费用约10万元。从2004年到2010年年底,四名领导班子成员以业务招待费和用车补贴的名义每人分得约14万元。2007年6月份至2012年5月份,水利枢纽站分等级给全站职工发放通信补贴,每年用于发放通信补贴的钱有3万多元。
水利系统成为摇钱树
水利枢纽站的广大员工们认为这些钱是自己应得的,单位的收益增长,多发点补贴和福利不足为奇。
案发之前,员工与领导一直以来的“和谐”的气氛出现了急转的变化,产生了内部矛盾。矛盾的焦点在于“小金库”里的钱。每年领取的奖金和补贴发到后面几年没那么多了,因此大家开始互相猜忌,谁拿得多谁拿的少还是被领导拿走了,传言四起。
首先被举报的是水利枢纽站站长冼润全,从业简历中显示,冼润全1987年中专毕业后分配到佛山市沙口水闸管理所工作;1988年在水闸管理所下面的水泥制品厂工作;2000年10月调到佛山市沙口水闸管理所任所长;2003年5月,任佛山市沙口水利枢纽管理所所长;2010年至今,任佛山市沙口水利枢纽站站长。林岚说明,当时接到了一名群众的多头举报信,这封举报信同时向佛山市纪委、禅城区纪委以及禅城区人民检察院发出。信中写明佛山市沙口水利枢纽站的领导有贪污公款的嫌疑,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关注。接受调查的冼润全,至今都觉得挺冤枉,他认为一直以来都在为员工谋福利,替员工着想。
冼润全的确是个不折不扣的老水利人。检察官在办案时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早年的事业单位存在接班制度,冼润全毕业以后一直在水利系统,包括他的部分亲友也在一块工作。
冼润全近三十年的水利生涯并不是像他说的那样只为员工“谋福利”。这起窝案牵涉人员当中,有两名企业家因行贿冼润全受到法律制裁。一名挂靠佛山某园林绿化工程的经营者为了承包沙口水利枢纽站的绿化养护工作,逢年过节都给冼润全送钱,在每年都要重新签一次合同的情况下,无间断地送钱送物。另一名涉案企业是因为想承接水利枢纽站的土木维修工程,“报答”冼润全的关照,平日里送点钱、烟和酒。2013年2月27日晚,犯罪嫌疑人冼润全害怕被司法机关查处,将受贿的钱退还给了上述二人。
2013年11月6日,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检察院以私分国有资产罪、受贿罪对犯罪嫌疑人冼润全提起公诉。2013年12月26日,禅城区法院一审判决冼润全执行有期徒刑六年,
“我认为水利系统容易成为滋生腐败的土壤有一定的道理。”林岚向记者道出了其中的原委,从该案可以看出,首先水利系统存在许多隐性的财产,比较难监管。比如水利枢纽站代管潜水队存在一定的垄断性,承接到的水下排污等工程较容易不入账成为“外快”。这笔国有资金流入小金库,任由几个领导层的人自由支配的糊涂账应尽早走到“关闸”的时刻。
3月5日,广东省佛山市沙口水利站前站长冼润全的二审判决如期而至。佛山市中级法院终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此前一审中,冼润全因犯私分国有资产罪、受贿罪,数罪并罚,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
冼润全是佛山市检察院2013年查办的水利系统窝案涉案12人中最早被判决的人。其余十一人另案处理,将陆续等待开庭审理。
办理冼润全贪腐案的佛山市禅城区检察院反贪局检察官告诉《方圆》记者,佛山市沙口水利枢纽站设有小金库是该单位众人皆知的“秘密”,正是因为领导与员工之间心照不宣,集体隐瞒,才造成了国有资产严重流失,平时甚少关注的水利系统贪腐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不甘心的转制小组
案卷材料中显示,案发单位沙口水利枢纽站经历了几次名称上的变更。
沙口水利枢纽站是佛山市水务局下属正科级水利工程管理事业单位。2003年5月18日与原佛山沙口分洪闸管理所合并为沙口水利枢纽管理所,2011年更名为沙口水利枢纽站(以下简称水利枢纽站)。水利枢纽站管理范围约1平方公里,内有船闸、分洪闸、引水闸、引水泵站各一座和约一公里长的佛山大堤,并代管佛山市三防仓库及佛山市防汛抢险潜水队。其主要职能是:防汛、截污、引水释污、水上交通等,担负着保卫禅城、南海等地区的防汛安全责任。当时冼润全是该枢纽站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早在2000年前后,佛山市政府要求政企分开,当地许多机关和事业单位下属的国有企业都纷纷迎来转制的浪潮。佛山水泥制品厂的全称为南海市佛山市沙口水闸水泥制品厂,转制之后成为佛山市沙口水泥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水泥制品公司)。水利枢纽站为事业单位,由地方财政拨款运营,该站出资所创办的佛山市沙口水泥制品厂也理所当然是国有企业。
水泥制品有限公司在转制之前与水利枢纽站的管理一直以来都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水利枢纽站的领导直接管理水泥制品公司的相关事宜。
转制之初,水泥制品有限公司转制面临着私有化、股份制的问题,按照常规需要对该厂进行资产评估。资产评估是国企转制的关键审核环节,直接决定了承接该水泥制品有限公司的个人需要向国家缴纳多少资金。经过有资质的资产评估机构核查以后,完成转制的各个环节。
同年冼润全和其他班子成员等七人共同组成了转制小组,负责商议和协助水泥厂的转制事宜。但是,这个转制小组的成员却大都心有不甘。原来,这家水泥厂的效益很好,一旦政企分开,就意味着收入要全部上缴国家。不是白忙活了吗?
“果钱”是怎样瞒报下来的
在一次召开的转制领导小组会上,有人提出将水泥制品有限公司经营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大约500多万元的“果”分掉,征求各位成员的意见并讨论具体的分钱方法,最终的讨论结果形成了会议纪要。
在水泥制品有限公司担任会计的刘某证言,接管会计工作时,知道转制是有两个方案的。一个报给主管部门,另一个是内部方案。隐瞒的约592万元用于改制后分给水泥制品有限公司和水利枢纽站所有当时的在岗员工,这些钱当时大家都把它叫作“果钱”。
那么,这些“果钱”是从何而来的呢?转制小组经集体商议决定隐瞒水泥制品厂的部分资产用于私分,并敲定了隐瞒的步骤和方法,隐瞒的途径可以说是无孔不入。
负责侦办本案的检察官林岚给记者总结了四点,一是在转制之前设立“小金库”,从而逃避该部分现金参与评估;二是瞒报在建的小车间,这个小车间作价一百多万元,转制时尚未得到验收,被瞒报掩盖了下来;三是瞒报债权,在日常业务往来中凡对水泥制品厂的欠款超过两年以上的,转制小组就认定这些账目为坏账死账,而实际上这些钱日后都能被陆续收回;四是提前报废固定资产,譬如提前报废尚可使用的生产线、机器设备等。以上构成了592万余元的藏匿金额。
分“果”会议纪要
有了钱,自然要分赃。一次转制小组会议上,几个人确定了分“果”的基本方法:水泥制品公司和水利枢纽站两个单位分一杯羹,水利枢纽站分得作价345万余元,水泥制品有限公司分得247万余元。分给水利枢纽站的约345万由水泥制品有限公司分批次给付,而水泥制品有限公司所分得的约247万元则未直接分发,而是折合成股份重新投入生产。其中“私分”《会议纪要(四)》用文字的形式将分钱的方法固定下来,并且由领导班子签名确认。
“《会议纪要(四)》中写明,592万元是改制之前所有员工一起创造的,因此要记录水利枢纽站和水泥制品有限公司分别占了多少个职工以及职工的职位和工龄,运用细化的计算公式得出结果之后,认定双方获得资金的比例。水利枢纽站为事业单位,拿到钱之后主要以过年过节费和其他各种津贴补贴的名义发放给职工和领导。水泥制品有限公司是私人股份制,再加上隐瞒的资金里有部分是车间设备,所以没有把小金库里的钱直接分发给该公司员工,而是折合成股份给职工,再按股份分红。”林岚向记者讲述了小金库的私分过程。
经转制小组商议,分给水利枢纽站的345万元分四年给付,水泥制品有限公司分笔以现金的方式每月付钱给管理所。水泥制品有限公司会计对检察机关供述中称:“第一笔我记得给了50万元,以后每个月付7万多元,我们支付了三四年才把这345万元付清。”有了小金库的资金支持,水利枢纽站和水泥制品公司的员工和领导收入都上升迅速。水利枢纽站按照职工的工龄计算现金福利,水泥制品公司的股份分红也是相当可观的。
一名涉案的水利枢纽站员工供述,分给所里员工的345万元,由水泥制品有限公司分期分批逐月划给所里改制时的正式职工享受。这笔钱按照职工的职务高低、工龄长短和业绩贡献来确定每人应得多少。“2002年初,我接手管理水闸管理所的小金库,当时345万元已经分发了一部分,我是按照冼润全给我的表格,按以前的模式进行分配,一年分两次,给相关人员发钱并由本人签收,这些钱到2004年后已经全部发完,我个人收了约15万元。”冼润全也如实交代了自己获得的利益:“345万元已经全部分发给所有员工,是以防汛值班费、加班名义发放,还有在中秋节、春节前后以现金形式发放,2004年全部发完后,我个人总共约分得26万元左右。” 分来的“果钱”装入了小金库
为了接收从水泥制品有限公司按时打过来的“果”钱,水利枢纽站也在单位内部成立了小金库。而当345万元分发完毕以后,小金库依然在水利枢纽站发挥着巨大作用。领导班子利用小金库囤积一些应当上缴国家的款项成为新的“创收点”,直至案发“小金库”已私分的钱已累积到211万余元。
水利枢纽站的金库收入源源不断,它的资金来源也是五花八门。除去从水泥制品公司拿回来的钱外,工程款、船闸维修款、水泥制品有限公司交来的水电费等都悉数入库。值得一提的是,水泥制品有限公司虽然与水利枢纽站分开经营,但用的依然是所里的场地和水电,作为枢纽站的收入之一。同时,水利枢纽站还发挥了其“寸土寸金”的优势,“有一块场地出租给联通公司使用,附近经营的海鲜酒楼也是枢纽站外包出去的地盘,租金一年几十万元。绵延一千里的佛山大堤所种植的树木,经过培育生长再将树木卖给其他单位,赚取卖树钱。工厂里的废旧物品以及后期海鲜楼关闭之后的残留物都统统变卖入库。”本案公诉人高嘉惠告诉记者。
“小金库”的钱越来越多,而且在不断地增值。为了保值,水利枢纽站利用“小金库”的钱购买黄金、商业保险,增值产生的收入继续存放在小金库,周而复始地循环。
小金库背后的水利猫腻
引水、排水是枢纽站的日常业务,所获得的水利工程款如何“走私”进入“小金库”的?《方圆》记者从办案检察官处了解到,水利枢纽站承接的业务常常因为其自身的冷门和专业鲜少为行外人所知,这也就造成了监管上的难度。
以代管的佛山市防汛抢险潜水队来说,因为该抢险潜水队承接了佛山市河流防洪防汛以及打捞等主要业务,他们的水下作业技术和设备又在佛山市比较占优势,是水利系统不可或缺的队伍。在冼润全等人的眼里,佛山防汛抢险潜水队的优势是可以利用垄断地位承接社会上的工程业务,所得的工程款则无须入正账,直接进入管理所的“小金库”内。
由于任务的频繁和辛苦,抢险潜水队在相应的福利及补贴上也会区别于同系统其他职位,而这笔福利和补贴同样也是从“小金库”里支出。冼润全在对检察机关的供述中称,向防汛值班人员发放值班补贴曾得到多个部门的许可和支持,水利枢纽站只是暂时用创收所得来补贴财政的不足。而实际情况是虽然发放防汛值班补贴有政策依据,冼润全也曾经向上级部门请示过,但当时都没有得到答复,没有相关部门的审批手续。
办案检察官告诉记者,即使这部分补贴是有必要发放的,也应该通过单位的正账发放,领导班子成员通过小金库发放潜水队的收入和补贴,在法律面前站不住脚。况且,他们并非只给防汛值班人员发放,而是定时定量地给全体职工发放,可见,该说法只是冼润全为了逃避处罚的辩解而已。
案发后检察机关查明,从2004年到2011年给职工发放中秋和春节的过节费,每个节日全站发放的费用约10万元。从2004年到2010年年底,四名领导班子成员以业务招待费和用车补贴的名义每人分得约14万元。2007年6月份至2012年5月份,水利枢纽站分等级给全站职工发放通信补贴,每年用于发放通信补贴的钱有3万多元。
水利系统成为摇钱树
水利枢纽站的广大员工们认为这些钱是自己应得的,单位的收益增长,多发点补贴和福利不足为奇。
案发之前,员工与领导一直以来的“和谐”的气氛出现了急转的变化,产生了内部矛盾。矛盾的焦点在于“小金库”里的钱。每年领取的奖金和补贴发到后面几年没那么多了,因此大家开始互相猜忌,谁拿得多谁拿的少还是被领导拿走了,传言四起。
首先被举报的是水利枢纽站站长冼润全,从业简历中显示,冼润全1987年中专毕业后分配到佛山市沙口水闸管理所工作;1988年在水闸管理所下面的水泥制品厂工作;2000年10月调到佛山市沙口水闸管理所任所长;2003年5月,任佛山市沙口水利枢纽管理所所长;2010年至今,任佛山市沙口水利枢纽站站长。林岚说明,当时接到了一名群众的多头举报信,这封举报信同时向佛山市纪委、禅城区纪委以及禅城区人民检察院发出。信中写明佛山市沙口水利枢纽站的领导有贪污公款的嫌疑,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关注。接受调查的冼润全,至今都觉得挺冤枉,他认为一直以来都在为员工谋福利,替员工着想。
冼润全的确是个不折不扣的老水利人。检察官在办案时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早年的事业单位存在接班制度,冼润全毕业以后一直在水利系统,包括他的部分亲友也在一块工作。
冼润全近三十年的水利生涯并不是像他说的那样只为员工“谋福利”。这起窝案牵涉人员当中,有两名企业家因行贿冼润全受到法律制裁。一名挂靠佛山某园林绿化工程的经营者为了承包沙口水利枢纽站的绿化养护工作,逢年过节都给冼润全送钱,在每年都要重新签一次合同的情况下,无间断地送钱送物。另一名涉案企业是因为想承接水利枢纽站的土木维修工程,“报答”冼润全的关照,平日里送点钱、烟和酒。2013年2月27日晚,犯罪嫌疑人冼润全害怕被司法机关查处,将受贿的钱退还给了上述二人。
2013年11月6日,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检察院以私分国有资产罪、受贿罪对犯罪嫌疑人冼润全提起公诉。2013年12月26日,禅城区法院一审判决冼润全执行有期徒刑六年,
“我认为水利系统容易成为滋生腐败的土壤有一定的道理。”林岚向记者道出了其中的原委,从该案可以看出,首先水利系统存在许多隐性的财产,比较难监管。比如水利枢纽站代管潜水队存在一定的垄断性,承接到的水下排污等工程较容易不入账成为“外快”。这笔国有资金流入小金库,任由几个领导层的人自由支配的糊涂账应尽早走到“关闸”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