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1月3日至5日,江苏省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十二五”课题中期交流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培训会在南京召开,近250名研究会团体会员及个人会员代表出席了会议。江苏省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的副理事长顾荣芳、唐淑,及副秘书长吴邦俐、万斌等出席了会议的开幕式,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虞永平教授致开幕辞。会议主要内容分为两个部分:
一、解读《指南》
《指南》颁布以来,广大教师对如何理解和实践《指南》还有一些困惑,组织大家学习和研究《指南》既有利于教师更好地贯彻《指南》精神,也是对与《指南》精神一致的陈鹤琴思想的最好继承。
(一)对社会领域的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导、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冯晓霞教授对社会领域做了具体解读。冯教授从社会领域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价值、幼儿社会领域发展的目标及内涵、幼儿社会领域学习的特点及指导要点和特别注意事项四个方面对《指南》中的社会领域做了剖析。
冯教授指出,社会领域的价值在于促进幼儿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从而不断完善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从《指南》中社会领域的目标可以了解到幼儿在某个年龄应该知道什么,会做什么和大致能够达到的水平,也能了解到某种情感态度、能力或知识经验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冯教授对社会领域中的各目标做了详细讲述,并指出教师应根据幼儿社会学习的方式和特点提供教育支持,避免简单说教特别是单一“社会课”的出现。
(二)对健康领域的解读
顾荣芳教授秉持“实用、实在、落实”的原则,采取整体把握《指南》,逐条分析的方式,对健康领域的内容进行了解释和说明。同时,她就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实施、生活中幼儿健康教育的注意点进行了现象分析,给一线教师以更加直观、清晰的认识。
在对健康领域进行解读之前,顾荣芳教授对《指南》说明中提出的“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做了具体的解析,并指出它们是值得深思并应付诸实践的。顾教授指出,弄清儿童学习与发展有何基本规律和特点以及应该采取哪些相应的教育策略,是幼儿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幼儿的健康教育是生活教育,要遵循健康生活的原则,健康行为的确立养成是健康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对健康领域的学习和发展目标逐一分析后,顾教授对《指南》中她认为有待商榷的地方也提出了具体建议。
(三)对艺术领域的解读
艺术领域的解读分为美术和音乐两部分,分别由孔起英教授和谈亦文副教授进行具体剖析。
孔起英教授从怎样理解艺术领域中的一些观念和如何把这些观念转化为我们的教育行为这两条线索出发,给幼儿园一线教师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教师首先要正确理解《指南》中各个目标的内涵,了解目标传递的理念是什么。根据这样的理念观察日常情境中幼儿的表现,思考并实施支持性的教育策略。最后对实施的策略是否真的促进幼儿的学习进行反思。最后孔起英教授通过对艺术活动的3个关键词“艺术兴趣、艺术感受、艺术表现”进行深度阐释,具体解读了幼儿的美术活动。
谈亦文副教授以审美教育的两种趋向——教审美的教育和通过审美的教育两者之间的关系开篇,指出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主张是通过审美的教育,而不是教幼儿如何审美的教育。因为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审美性和教育性并存。谈教授对幼儿音乐学习发展的目标、要求以及教育建议的内涵做了深刻解释,并提醒广大教师不要忘记音乐教育的核心目标和宏观目标是为孩子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素质教育的基础,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最后,她就如何根据《指南》具体实施音乐活动做了详细介绍。
(四)对科学领域的解读
张俊副教授首先从宏观上解释了《指南》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关系、《指南》的作用以及教师应怎样利用和看待《指南》。他指出《指南》既不是《纲要》的替代,也不是《纲要》的具体化,《纲要》和《指南》所针对的对象及问题是不同的。《指南》的作用在于促使教师、家长乃至全社会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发展,并为幼儿园课程的评价提供依据,提高教育质量。教师在利用《指南》的过程中,应领会儿童学习和发展的年龄特点,把握儿童学习和发展的内容和要求。
针对《指南》将科学领域分为科学探究和数学认知两大独立的部分,张俊教授指出,科学教育的核心在于探究。旨在培养幼儿实证的思维方式:数学教育的核心理念可概括为:为理解而教,为应用而教,旨在培养幼儿抽象化的思维方式。之后,张教授根据幼儿的年龄段,对科学探究和数学认知的学习发展目标做了逐一解读。
(五)对语言领域的解读
参与《指南》修订的张金梅副教授站在幼儿教师的角度,从三个问题人手对语言领域进行了解读。
第一个问题是,幼儿如何学习语言?张教授从幼儿角度及幼儿语言目标的框架来思考这一问题。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会自主发现一些语法规则,并创造性地去使用这些规则,从而呈现他的学习。幼儿生活在一个含有自己、教师、家长和同伴的语言环境里。在这个环境中,幼儿通过倾听与表达获得口头语言,通过阅读与书写获得书面语言,这是幼儿语言学习的框架。第二个问题是,《指南》目标框架说明了什么?针对这一问题,张教授指出该目标框架既关注了幼儿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类不同符号系统的学习与发展,也关注了语言的理解与表达。第三个问题是,语言学习究竟需要什么?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自由、互动、接纳、丰富、支持的语言交往环境。这种环境可通过幼儿的幼儿园一日生活、主题课程、语言教育活动等多途径获得,从而实现回归生活的语言教育。
二、“十二五”课题中期专题交流
(一)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研究
在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研究的专题中,幼儿园教师、理论研究者之间展开了平等而深入的对话,涉及到了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课程的理念。孔起英教授在观摩南京市瑞金路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时,深刻地阐述了课程的整合理念:儿童发展的整合,课程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整合。第二,课程与生活。有研究者提出,幼儿园课程应是生活化的,与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幼儿是自己生活的决定者。第三,课程与教学。大家一致同意,幼儿园应在反思自己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园所的课程资源,开发出具有园所特色的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相信孩子的智慧。给孩子更多自由空间和自主机会。第四,课程评价。《指南》可以成为课程评价的重要标准。
(二)幼儿园绘本阅读研究
幼儿园绘本阅读主要关注了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绘本阅读研究的基础。幼儿园绘本阅读研究的基础是语言教学的基本问题。第二,绘本与儿童。大家在绘本阅读应体现儿童的发展、儿童本位方面达成共识。第三,绘本阅读与评价。绘本阅读要在尊重绘本本身价值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延伸,但延伸的适宜度存在着分歧。对于缺少幼儿阅读能力评价标准的现状,华希颖博士认为教育学界和心理学界应该共同努力。第四,儿童语言发展与教学。有研究者提出,儿童语言表达是逐步发展的过程,需要慢慢培养,还应注意家长语言的影响。华希颖博士提出,要恰当拓宽儿童语言能力的培养方式。重视幼儿的议论和说明能力的培养。
(三)幼儿园艺术教育研究
幼儿园艺术教育研究专题的讨论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研究的理论导向。孔起英教授提出了研究的理论导向问题,她认为幼儿艺术教育的基本目标是让幼儿对艺术活动感兴趣并且愿意尝试,最终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第二,艺术创造与技能。某幼儿园教师认为,幼儿应先熟练掌握基本技能然后进行创造。一位教育研究者则表达了不同的想法,认为幼儿的艺术创造是具有个体特点的初步创造,可以淡化技能。第三,艺术的教与学。王海英教授提出,教师应更多地让幼儿去体验,并创设适当的情境帮助幼儿唤醒自身体验。第四,艺术教育评价。一位幼儿园教师谈到有些家长把技能作为评价幼儿舞蹈和绘画的主要标准。孔起英教授认为评价的基本立场是儿童的发展,家长的评价标准不一定专业。
(四)幼儿园游戏研究
幼儿园游戏研究专题讨论,重点强调了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唐淑教授提醒幼儿园要明确研究的核心目标,应有更多的案例,不太适合运用对比研究。第二,儿童的自主性。唐淑教授希望幼儿园能够淡化教学性、强调游戏性,更多地创设条件和环境让儿童自主选择。第三,游戏材料。黄进教授提出,游戏材料研究应关注如何适宜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幼儿需要,促进其多元智能发展。第四,师生关系。黄老师赞扬了无锡某幼儿园的教师,他们从关注游戏材料到关注孩子,向孩子学习,注意个体差异。
一、解读《指南》
《指南》颁布以来,广大教师对如何理解和实践《指南》还有一些困惑,组织大家学习和研究《指南》既有利于教师更好地贯彻《指南》精神,也是对与《指南》精神一致的陈鹤琴思想的最好继承。
(一)对社会领域的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导、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冯晓霞教授对社会领域做了具体解读。冯教授从社会领域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价值、幼儿社会领域发展的目标及内涵、幼儿社会领域学习的特点及指导要点和特别注意事项四个方面对《指南》中的社会领域做了剖析。
冯教授指出,社会领域的价值在于促进幼儿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从而不断完善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从《指南》中社会领域的目标可以了解到幼儿在某个年龄应该知道什么,会做什么和大致能够达到的水平,也能了解到某种情感态度、能力或知识经验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冯教授对社会领域中的各目标做了详细讲述,并指出教师应根据幼儿社会学习的方式和特点提供教育支持,避免简单说教特别是单一“社会课”的出现。
(二)对健康领域的解读
顾荣芳教授秉持“实用、实在、落实”的原则,采取整体把握《指南》,逐条分析的方式,对健康领域的内容进行了解释和说明。同时,她就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实施、生活中幼儿健康教育的注意点进行了现象分析,给一线教师以更加直观、清晰的认识。
在对健康领域进行解读之前,顾荣芳教授对《指南》说明中提出的“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做了具体的解析,并指出它们是值得深思并应付诸实践的。顾教授指出,弄清儿童学习与发展有何基本规律和特点以及应该采取哪些相应的教育策略,是幼儿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幼儿的健康教育是生活教育,要遵循健康生活的原则,健康行为的确立养成是健康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对健康领域的学习和发展目标逐一分析后,顾教授对《指南》中她认为有待商榷的地方也提出了具体建议。
(三)对艺术领域的解读
艺术领域的解读分为美术和音乐两部分,分别由孔起英教授和谈亦文副教授进行具体剖析。
孔起英教授从怎样理解艺术领域中的一些观念和如何把这些观念转化为我们的教育行为这两条线索出发,给幼儿园一线教师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教师首先要正确理解《指南》中各个目标的内涵,了解目标传递的理念是什么。根据这样的理念观察日常情境中幼儿的表现,思考并实施支持性的教育策略。最后对实施的策略是否真的促进幼儿的学习进行反思。最后孔起英教授通过对艺术活动的3个关键词“艺术兴趣、艺术感受、艺术表现”进行深度阐释,具体解读了幼儿的美术活动。
谈亦文副教授以审美教育的两种趋向——教审美的教育和通过审美的教育两者之间的关系开篇,指出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主张是通过审美的教育,而不是教幼儿如何审美的教育。因为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审美性和教育性并存。谈教授对幼儿音乐学习发展的目标、要求以及教育建议的内涵做了深刻解释,并提醒广大教师不要忘记音乐教育的核心目标和宏观目标是为孩子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素质教育的基础,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最后,她就如何根据《指南》具体实施音乐活动做了详细介绍。
(四)对科学领域的解读
张俊副教授首先从宏观上解释了《指南》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关系、《指南》的作用以及教师应怎样利用和看待《指南》。他指出《指南》既不是《纲要》的替代,也不是《纲要》的具体化,《纲要》和《指南》所针对的对象及问题是不同的。《指南》的作用在于促使教师、家长乃至全社会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发展,并为幼儿园课程的评价提供依据,提高教育质量。教师在利用《指南》的过程中,应领会儿童学习和发展的年龄特点,把握儿童学习和发展的内容和要求。
针对《指南》将科学领域分为科学探究和数学认知两大独立的部分,张俊教授指出,科学教育的核心在于探究。旨在培养幼儿实证的思维方式:数学教育的核心理念可概括为:为理解而教,为应用而教,旨在培养幼儿抽象化的思维方式。之后,张教授根据幼儿的年龄段,对科学探究和数学认知的学习发展目标做了逐一解读。
(五)对语言领域的解读
参与《指南》修订的张金梅副教授站在幼儿教师的角度,从三个问题人手对语言领域进行了解读。
第一个问题是,幼儿如何学习语言?张教授从幼儿角度及幼儿语言目标的框架来思考这一问题。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会自主发现一些语法规则,并创造性地去使用这些规则,从而呈现他的学习。幼儿生活在一个含有自己、教师、家长和同伴的语言环境里。在这个环境中,幼儿通过倾听与表达获得口头语言,通过阅读与书写获得书面语言,这是幼儿语言学习的框架。第二个问题是,《指南》目标框架说明了什么?针对这一问题,张教授指出该目标框架既关注了幼儿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类不同符号系统的学习与发展,也关注了语言的理解与表达。第三个问题是,语言学习究竟需要什么?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自由、互动、接纳、丰富、支持的语言交往环境。这种环境可通过幼儿的幼儿园一日生活、主题课程、语言教育活动等多途径获得,从而实现回归生活的语言教育。
二、“十二五”课题中期专题交流
(一)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研究
在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研究的专题中,幼儿园教师、理论研究者之间展开了平等而深入的对话,涉及到了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课程的理念。孔起英教授在观摩南京市瑞金路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时,深刻地阐述了课程的整合理念:儿童发展的整合,课程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整合。第二,课程与生活。有研究者提出,幼儿园课程应是生活化的,与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幼儿是自己生活的决定者。第三,课程与教学。大家一致同意,幼儿园应在反思自己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园所的课程资源,开发出具有园所特色的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相信孩子的智慧。给孩子更多自由空间和自主机会。第四,课程评价。《指南》可以成为课程评价的重要标准。
(二)幼儿园绘本阅读研究
幼儿园绘本阅读主要关注了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绘本阅读研究的基础。幼儿园绘本阅读研究的基础是语言教学的基本问题。第二,绘本与儿童。大家在绘本阅读应体现儿童的发展、儿童本位方面达成共识。第三,绘本阅读与评价。绘本阅读要在尊重绘本本身价值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延伸,但延伸的适宜度存在着分歧。对于缺少幼儿阅读能力评价标准的现状,华希颖博士认为教育学界和心理学界应该共同努力。第四,儿童语言发展与教学。有研究者提出,儿童语言表达是逐步发展的过程,需要慢慢培养,还应注意家长语言的影响。华希颖博士提出,要恰当拓宽儿童语言能力的培养方式。重视幼儿的议论和说明能力的培养。
(三)幼儿园艺术教育研究
幼儿园艺术教育研究专题的讨论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研究的理论导向。孔起英教授提出了研究的理论导向问题,她认为幼儿艺术教育的基本目标是让幼儿对艺术活动感兴趣并且愿意尝试,最终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第二,艺术创造与技能。某幼儿园教师认为,幼儿应先熟练掌握基本技能然后进行创造。一位教育研究者则表达了不同的想法,认为幼儿的艺术创造是具有个体特点的初步创造,可以淡化技能。第三,艺术的教与学。王海英教授提出,教师应更多地让幼儿去体验,并创设适当的情境帮助幼儿唤醒自身体验。第四,艺术教育评价。一位幼儿园教师谈到有些家长把技能作为评价幼儿舞蹈和绘画的主要标准。孔起英教授认为评价的基本立场是儿童的发展,家长的评价标准不一定专业。
(四)幼儿园游戏研究
幼儿园游戏研究专题讨论,重点强调了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唐淑教授提醒幼儿园要明确研究的核心目标,应有更多的案例,不太适合运用对比研究。第二,儿童的自主性。唐淑教授希望幼儿园能够淡化教学性、强调游戏性,更多地创设条件和环境让儿童自主选择。第三,游戏材料。黄进教授提出,游戏材料研究应关注如何适宜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幼儿需要,促进其多元智能发展。第四,师生关系。黄老师赞扬了无锡某幼儿园的教师,他们从关注游戏材料到关注孩子,向孩子学习,注意个体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