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永恒动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企业创新活动的普及和活跃程度对提升整体创新实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解企业自主创新情况,菏泽调查队采用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调查了50家企业,其中市重点企业16家,省高新技术企业6家。
一、企业自主创新情况
(一)创新意识不断增强。从调研企业看,多数企业管理层在自主创新的主体认识上比较清醒,创新实践的效果比较显著。本次调研中,31家企业基本建立了技术研发制度、专利管理制度、创新奖励制度和技术保密制度等;29家企业设立了专门的创新管理机构。拥有专利的35家企业中,有26家制定并实施了推动自主创新的激励政策。
(二)创新投入不断加大。近年来,菏泽财政在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千方百计加大科技投入,尽力发挥财政引导、促进全社会科技创新。2011年各级政府财政科技投入达到同级财政支出的1.0%。调研企业中40%的企业研发经费占比超过3%,20%的企业达到了5%以上。有的企业每年按内部规定提取技术开发费用,专款专用,专户管理,保证了研发经费及时足额到位。多数企业十分重视专职科研队伍建设,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注重调动创新型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创新承载力不断提高。产学研结合已成为菏泽市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企业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近年来,菏泽鼓励企业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共建创新载体,形成了“企业+研发中心、企业+中试基地、企业+中心+研发基地、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模式的创新体制,取得了一批科技合作成果。
(四)创新成果顺利转化为生产力。创新成果能够转化为生产力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企业发展优势的重要举措。2011年,50家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28.25亿元,实现利税57.68亿元。其中拥有创新科技成果的35家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15.05亿元,创利税56.81亿元,分别占调研企业的97.5%和98.49%;创新成果平均转化实施率为81.5%,其中市重点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分别达到87%和88.75%。
二、几种创新发展模式的启示
从调研情况看,企业创新途径趋于多元化,企业发展的模式主要有四种:
(一)“自主研发,加快膨胀发展”模式。这类企业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人才培养为基础,自行研发,不断开发技术含量高、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坚持走高尖端、高品质的路线,发展势头强劲。典型代表是山东达驰电气公司。该公司科研开发实力雄厚,拥有各式一流的数控生产、质检设备200多台套,专业技术人员878名,占员工总数的73%。组建起近百人的科研团队,不断创新技术和产品,提高核心竞争力,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同行业首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其非晶合金变压器进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业绩平均年增40%以上。
(二)“订单加工,搭船出海”模式。这类企业主要依靠与知名大集团建立合作关系,注重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的现代化,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对现有设施、生产工艺条件进行技术改造,巩固研发成果,增强自身创新能力,成为大集团生产链条的重要一环,从而实现企业发展。典型代表是山东(单县)湖西王集团。该集团主要生产推力轴承、汽车专用轴承及液压件等产品,凭先进的技术、科学的产品质量管理,与北汽福田、金杯汽车、时风集团、美国伊顿等建立了合作关系,获得了大量加工订单,取得了优异的经济效益。
(三)“拓展市场,注重品牌建设”模式。这类企业在我市分布较广、数量最多。其共同点是:企业依靠我市农牧林等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紧盯市场需求,注重市场开拓和市场营销,注重产品开发和品牌建设,实现企业发展。典型企业是山东省曹普工艺有限公司。该公司现属美国独资上市企业,公司把专利产品的开发和打造“曹普”知名产品品牌紧密结合,注重市场营销,依托当地资源,发展成为国内同行业竞争优势突出的工艺品生产销售基地。
(四)“保护产权,助推企业发展”模式。这类企业将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作为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利用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较好地发挥了总公司的知识产权优势和管理优势,取得了产业的竞争优势和行业垄断地位,实现了滚动式、规模化发展。典型代表是山东步长制药集团。截止2010年底,该集团在菏泽注册五家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70件、外观专利19件;集团销售收入65亿元,其中专利主导产品销售额达到92%,成为中国最大的专利中成药企业。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菏泽在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本次调研中,发现存在如下薄弱环节:
(一)创新平台建设滞后。研发平台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必要支撑,但由于平台建设成本高,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受资金限制,很难拥有自己的研发平台,企业的技术研发中试基地多数是在生产车间,缺少标准的创新中试研发基地,制约了创新研发的速度和质量。此次调研企业中,有13家建立了科研中心,其中市级2家、省级2家、国家级1家。
(二)自主创新动力不足。“创新储备一代、研究开发一代、应用推广一代”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基本原则。但部分企业由于自身创新能力差,满足于现实的需要,缺少谋长远发展的战略眼光,中小企业依靠自主创新发展的动力和后劲明显不足。部分企业对关系企业发展后劲和长远利益缺乏创新主动性。部分资源加工和制造型企业,满足于现有市场生产能力,过度依赖订单加工,创新成果空白,缺乏自主发展的能力和动力。
(三)自主创新资金缺乏。一方面财政投入较少。近年来,菏泽市科技投入虽然稳步增长,但由于市财政总体比较紧张,在安排科技经费投入方面仍然不足,与周边发达地区比较,科技投入总量偏低,科技三项经费实际到位情况不理想,削弱了政府投入在推进科技创新活动中应有的引导和扶持作用。另一方面企业自身投入不足。中小企业规模小、资本的社会化程度低,融资渠道比较单一,导致不少中小企业虽有创新动力,但没有创新能力。 (四)创新发展不平衡。企业的专利申请量反映了企业的创新意识,而专利的授权量特别是发明专利的授权量是企业创新质量的标志。截止2011年底,50家企业共申请专利807件,授权专利607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18件,授权26件;发明专利主要集中在化工、医药和机械等产业。企业间存在较大差距,调研企业中,有16家企业没有申请过专利,其中包括1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市重点企业。自主创新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企业和市重点企业,6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共申请专利379件,获专利授权224件,占全部专利申请量的46.45%和37.52%;其产值占全部总产值的30.40%。
(五)自主创新人才缺乏。中小企业因自身规模小、资本结构单一、激励机制缺乏、保障机制滞后等原因,既“招不来人”也“留不住人”,高层次自主创新人才短缺,多数企业缺少技术领军人才和复合型创新团队,创新队伍结构不合理。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人才服务环境、培育环境和保障环境不尽合理,导致人才的来源单一,人才资源规模受限;另一方面大多中小企业愿意录用具有操作经验和来了就能上岗的成熟型技术人员,而不愿录用需要由企业再培养的人员,导致技术人员紧缺且年龄偏高,年轻实用型技术人员断层。
四、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的建议
(一)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拓展融资渠道。政府应该大力鼓励风险投资,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融资提供渠道,同时挖掘财政潜力,加大政府对企业科技活动的投资力度。积极参与国家、省、市技术创新项目实施计划,争取国家、省、市资金的支持。逐年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确保科技三项经费和中小企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逐年增长。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科技企业的贷款力度。
(二)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快创新能力发展。一是对大型骨干企业,应通过项目资金和政策,引导其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技术研发机构,使其成为技术创新的中坚力量;二是对中小企业应鼓励其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技术合作关系,通过托办、联办等多种形式共建技术研发机构;三是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加快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以实现最佳组合,产生最大效益。
(三)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队伍。一是通过实施杰出人才创新基金专项,依托人才培养计划、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重要科研项目攻关、科技交流和合作项目,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二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尤其是引进高层次人才来菏创业,同时搞好企业科技人才培训服务工作;三是建立起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完善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意识,推动企业创新能力建设。
(四)加大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优化自主创新环境。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制意识。构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机制,建立完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制度。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对企业和科研机构取得的科研成果,重视运用法律手段保护知识产权,营造“保护严密、执法有力、服务便利”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一、企业自主创新情况
(一)创新意识不断增强。从调研企业看,多数企业管理层在自主创新的主体认识上比较清醒,创新实践的效果比较显著。本次调研中,31家企业基本建立了技术研发制度、专利管理制度、创新奖励制度和技术保密制度等;29家企业设立了专门的创新管理机构。拥有专利的35家企业中,有26家制定并实施了推动自主创新的激励政策。
(二)创新投入不断加大。近年来,菏泽财政在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千方百计加大科技投入,尽力发挥财政引导、促进全社会科技创新。2011年各级政府财政科技投入达到同级财政支出的1.0%。调研企业中40%的企业研发经费占比超过3%,20%的企业达到了5%以上。有的企业每年按内部规定提取技术开发费用,专款专用,专户管理,保证了研发经费及时足额到位。多数企业十分重视专职科研队伍建设,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注重调动创新型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创新承载力不断提高。产学研结合已成为菏泽市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企业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近年来,菏泽鼓励企业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共建创新载体,形成了“企业+研发中心、企业+中试基地、企业+中心+研发基地、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模式的创新体制,取得了一批科技合作成果。
(四)创新成果顺利转化为生产力。创新成果能够转化为生产力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企业发展优势的重要举措。2011年,50家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28.25亿元,实现利税57.68亿元。其中拥有创新科技成果的35家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15.05亿元,创利税56.81亿元,分别占调研企业的97.5%和98.49%;创新成果平均转化实施率为81.5%,其中市重点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分别达到87%和88.75%。
二、几种创新发展模式的启示
从调研情况看,企业创新途径趋于多元化,企业发展的模式主要有四种:
(一)“自主研发,加快膨胀发展”模式。这类企业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人才培养为基础,自行研发,不断开发技术含量高、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坚持走高尖端、高品质的路线,发展势头强劲。典型代表是山东达驰电气公司。该公司科研开发实力雄厚,拥有各式一流的数控生产、质检设备200多台套,专业技术人员878名,占员工总数的73%。组建起近百人的科研团队,不断创新技术和产品,提高核心竞争力,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同行业首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其非晶合金变压器进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业绩平均年增40%以上。
(二)“订单加工,搭船出海”模式。这类企业主要依靠与知名大集团建立合作关系,注重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的现代化,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对现有设施、生产工艺条件进行技术改造,巩固研发成果,增强自身创新能力,成为大集团生产链条的重要一环,从而实现企业发展。典型代表是山东(单县)湖西王集团。该集团主要生产推力轴承、汽车专用轴承及液压件等产品,凭先进的技术、科学的产品质量管理,与北汽福田、金杯汽车、时风集团、美国伊顿等建立了合作关系,获得了大量加工订单,取得了优异的经济效益。
(三)“拓展市场,注重品牌建设”模式。这类企业在我市分布较广、数量最多。其共同点是:企业依靠我市农牧林等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紧盯市场需求,注重市场开拓和市场营销,注重产品开发和品牌建设,实现企业发展。典型企业是山东省曹普工艺有限公司。该公司现属美国独资上市企业,公司把专利产品的开发和打造“曹普”知名产品品牌紧密结合,注重市场营销,依托当地资源,发展成为国内同行业竞争优势突出的工艺品生产销售基地。
(四)“保护产权,助推企业发展”模式。这类企业将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作为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利用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较好地发挥了总公司的知识产权优势和管理优势,取得了产业的竞争优势和行业垄断地位,实现了滚动式、规模化发展。典型代表是山东步长制药集团。截止2010年底,该集团在菏泽注册五家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70件、外观专利19件;集团销售收入65亿元,其中专利主导产品销售额达到92%,成为中国最大的专利中成药企业。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菏泽在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本次调研中,发现存在如下薄弱环节:
(一)创新平台建设滞后。研发平台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必要支撑,但由于平台建设成本高,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受资金限制,很难拥有自己的研发平台,企业的技术研发中试基地多数是在生产车间,缺少标准的创新中试研发基地,制约了创新研发的速度和质量。此次调研企业中,有13家建立了科研中心,其中市级2家、省级2家、国家级1家。
(二)自主创新动力不足。“创新储备一代、研究开发一代、应用推广一代”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基本原则。但部分企业由于自身创新能力差,满足于现实的需要,缺少谋长远发展的战略眼光,中小企业依靠自主创新发展的动力和后劲明显不足。部分企业对关系企业发展后劲和长远利益缺乏创新主动性。部分资源加工和制造型企业,满足于现有市场生产能力,过度依赖订单加工,创新成果空白,缺乏自主发展的能力和动力。
(三)自主创新资金缺乏。一方面财政投入较少。近年来,菏泽市科技投入虽然稳步增长,但由于市财政总体比较紧张,在安排科技经费投入方面仍然不足,与周边发达地区比较,科技投入总量偏低,科技三项经费实际到位情况不理想,削弱了政府投入在推进科技创新活动中应有的引导和扶持作用。另一方面企业自身投入不足。中小企业规模小、资本的社会化程度低,融资渠道比较单一,导致不少中小企业虽有创新动力,但没有创新能力。 (四)创新发展不平衡。企业的专利申请量反映了企业的创新意识,而专利的授权量特别是发明专利的授权量是企业创新质量的标志。截止2011年底,50家企业共申请专利807件,授权专利607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18件,授权26件;发明专利主要集中在化工、医药和机械等产业。企业间存在较大差距,调研企业中,有16家企业没有申请过专利,其中包括1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市重点企业。自主创新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企业和市重点企业,6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共申请专利379件,获专利授权224件,占全部专利申请量的46.45%和37.52%;其产值占全部总产值的30.40%。
(五)自主创新人才缺乏。中小企业因自身规模小、资本结构单一、激励机制缺乏、保障机制滞后等原因,既“招不来人”也“留不住人”,高层次自主创新人才短缺,多数企业缺少技术领军人才和复合型创新团队,创新队伍结构不合理。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人才服务环境、培育环境和保障环境不尽合理,导致人才的来源单一,人才资源规模受限;另一方面大多中小企业愿意录用具有操作经验和来了就能上岗的成熟型技术人员,而不愿录用需要由企业再培养的人员,导致技术人员紧缺且年龄偏高,年轻实用型技术人员断层。
四、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的建议
(一)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拓展融资渠道。政府应该大力鼓励风险投资,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融资提供渠道,同时挖掘财政潜力,加大政府对企业科技活动的投资力度。积极参与国家、省、市技术创新项目实施计划,争取国家、省、市资金的支持。逐年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确保科技三项经费和中小企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逐年增长。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科技企业的贷款力度。
(二)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快创新能力发展。一是对大型骨干企业,应通过项目资金和政策,引导其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技术研发机构,使其成为技术创新的中坚力量;二是对中小企业应鼓励其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技术合作关系,通过托办、联办等多种形式共建技术研发机构;三是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加快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以实现最佳组合,产生最大效益。
(三)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队伍。一是通过实施杰出人才创新基金专项,依托人才培养计划、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重要科研项目攻关、科技交流和合作项目,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二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尤其是引进高层次人才来菏创业,同时搞好企业科技人才培训服务工作;三是建立起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完善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意识,推动企业创新能力建设。
(四)加大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优化自主创新环境。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制意识。构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机制,建立完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制度。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对企业和科研机构取得的科研成果,重视运用法律手段保护知识产权,营造“保护严密、执法有力、服务便利”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