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剂对褐飞虱作用特性的比较

来源 :应用昆虫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ube1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高效和合理利用化学药剂防治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采用浸苗法和喷雾法测定了噻虫嗪、烯啶虫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噻啉和乙虫腈5种药剂对褐飞虱的作用活性和速度,同时还比较了噻虫嗪和烯啶虫胺对褐飞虱不同龄期若虫的作用活性。结果表明,在5种供试药剂中,从作用活性来看,无论是用浸苗法还是喷雾法处理,烯啶虫胺活性均最高,对褐飞虱3龄若虫的LC50分别为0.41和0.26mg/L,氯噻啉的活性则最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噻啉和噻虫嗪用喷雾法处理时的活性均显著高于用浸苗法处理时的活性;烯啶虫胺和乙虫腈在2种处理方式下的活性没有明显差异。从作用速度来看,喷雾法处理时,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乙虫腈和氯噻啉杀虫速度均快于烯啶虫胺和噻虫嗪。噻虫嗪和烯啶虫胺对褐飞虱各个龄期若虫都表现出较理想的活性,对5龄若虫的LC50值分别是1龄若虫的7.4和9.7倍。
其他文献
罗汉果组培苗以其脱毒、早产、高产等优良特性而被广大种植者争相采用,然而由于对其适应环境和区域尚无科学依据,导致当前的推广应用存在相当大的盲目性。本试验测定三种不同
洋桔梗(Eustoma grandiflorm(Raf.)Shnn),是龙胆科草原龙胆属观赏切花,其花色淡雅、花姿优美,市场开发潜力巨大,已成为又一切花新秀。洋桔梗由于采后贮运及瓶插过程中容易发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