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两头”促“中间”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tom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是有差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作为班主任,除了通过班队会等集体教育学生外,还应细心做好个别教育工作。班主任对学生的个别教育工作,既包括优等生的培育和学困生的工作——“两头”;也包括中等生的扶持工作——“中间”。
  一、做好优等生的培育工作
  优等生一般是指那些学习好、思想好,可以作为其他学生学习、仿效的榜样的学生。班主任既要对他们好的地方给予肯定,又要指出他们不够的地方,并采取有效的办法,激励他们不断地进步。例如,我班的何冲同学聪明、好学,学习成绩很好,但她娇气,讲究吃穿,我便在上政治课时及课余时间对她进行教育,使她懂得艰苦朴素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慢慢地她就变了,变得不再与别人攀比了,而且比平时更加刻苦学习,还把自己节省出来的零花钱捐给了班上有困难的同学,成为班上公认的好学生。
  二、细心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学困生一般是指思想品德、学习等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对这类学生,班主任一定要细心帮助他们,让他们认识自己的优点,树立自信心。对学困生,哪怕是微小的优点,也要把它放大来看。要和他们讲道理,诚心诚意地对待他们。学困生尽管行为不端正,思想上有不好的东西,但他们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在学习、纪律、生活等方面,我们亲近他们,关心他们,让他们觉得老师并没有嫌弃他们,而是处处以身作则教育他们。即使犯了错误也不打他们、不骂他们,而是谆谆教导他们从自身的立场去想这样做的后果和影响,让他们将心比己,认识到这样做的错误。久而久之,学生会从“强令不从”转向“不令而从”。要帮助其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学困生落后的原因,是他们自卑感太重,还有的就是太懒惰,不思进取,做事常常是虎头蛇尾、半途而废。班主任要及时发现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及时肯定、表扬、鼓励,推动他们由小的进步走向大的成功。再就是要重复抓,抓重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对待学困生,应做到耐心教育,持之以恒。例如,我刚接手146班时,从老师和同学的口中了解到唐兵是本班最顽皮的学生,他总是对自己所做的坏事情供认不讳,但又总是屡教不改。怎么办呢?除了经常找他谈心外,我特意组织了一次以“做一个有作为的人”为主题的班会。会上我让学生说说“有作为”的意思,并且讨论“什么才是有作为”,同学们纷纷作了发言。有的说:“在学校认真读书,长大了才有所作为。”有的说:“遵守纪律,不做坏事的人,长大了才有可能有所作为。”等等。我接着说:“作为人,是不可能不犯错误的,但要看怎样对待错误,希望犯了错误的人要勇于改正错误。”通过这节课,唐兵同学也受到了教育。第二天清早,他还主动帮助别的同学进行晨扫,我及时地在班上表扬了他,并说看到他的进步我很高兴。以后的日子里,唐兵似换了个人,他变好了。
  三、耐心做好中等生的工作
  中等生的学习成绩介于优等生和学困生之间,得不到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所以许多班主任不够重视他们。其实,中等生大多是优点、缺点不明显,但他们身上都藏着许多闪光点,这就要求班主任主动地去了解他们,细心地去观察这些学生,创造机会调动起他们的积极因素,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推动他们不断发展。
  中等生占全班的大多数,发挥中等生的积极作用,对班集体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可见,做好中等生的扶持工作对学生个人、集体的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例如,138班的李冰同学是个在学习、纪律、生活上从不用我费心的“中等生”。一次学校举办“五一”书法比赛,他从几百名学生中脱颖而出,独占鳌头。我觉得很惊讶,不禁深思:一个平时不起眼、成绩一般的“中等生”却具有如此高的书法水平,作为他的班主任,我怎么就一直没发现他这份独特的地方呢?发现之后我又该如何呵护这颗小苗呢?之后,我向他讲解庞中华、达尔文、老舍、陈景润、丁玲等各方面有突出成就的名人故事,他听得非常入迷,一副崇敬万分的样子。我慢慢引导:你想成为这样的人,就必须拥有渊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在这个基础上展现你的才华,你才会成功。他听后备受鼓舞,每次班里出墙报,他都积极地参与。到年末他还帮别人写春联。他那漂亮的毛笔字受到了左邻右舍的称赞。
  二十多年的执教经历让我深深体会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具有渊博的知识和浓浓的爱心还不够,还要注重工作的方式方法,抓“两头”促“中间”,做好优等生的引导工作和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促进中等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材施教,耐心、认真地做好学生的个别教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让每个学生有进步,才能使整个班集体永葆青春活力。
  (责任编辑周侯辰)
其他文献
新时期班级文化建设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以新颖独到的创新方式负载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思想行为的优秀文化元素,以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素养为教育目的,对学生进行思想行为教育的新型班级育人氛围建设。它的创新方式主要体现在新颖的活动设计与独特的组织方式上。这种方式不拘泥于现有的、传统的活动方式,它主要以创新的方式负载优秀的文化元素,让学生在兴趣或兴奋中潜移默化地汲取优秀文化的精华,陶冶自己的情操,从而提升素
我是一名中职校的班主任,担任班主任工作有十一年了,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品尝到。现在的中职生分两大群体,问题学生和问题家庭学生。问题学生分学习问题和纪律问题两种:学习有学困型、厌学型;纪律有大事不犯小事不断型、冲动型、严重违纪型。问题家庭学生的家庭问题有以下几种:经济困难、无人管教、粗暴教育、家长素质过低、过于溺爱、单亲家庭。这两大群体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前提,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学习,更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人。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学生,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去感化学生,用自己的爱心去呵护学生。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而农村人口又占到全国总人口的51.3%。许多农村的家长为了生活,抛家弃子到外地打工,把年幼的孩子留给年迈的父母或其他的亲戚,造成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失父爱、母爱,让孩子成了可
随着国家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不断重视和扩招,中职学校对本专业课程也越来越重视,中职文化基础英语课堂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尴尬局面:中职英语教师用心良苦地设计教学内容,滔滔不绝地授课,中职学生却毫无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不知所云。导致这种课堂尴尬现状的原因是什么?中职学生渴望什么样的英语课堂教学?为此,笔者经过不断的课堂教学探索和发现,认为中职英语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具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关爱心、自信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之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历来入选各类唐诗版本皆注明另一诗题,即《陪侍郎叔华登楼歌》,此题名见于宋人所辑《文苑英华》,诗中内容亦稍有不同。然而教材注释中并未指出这一点,其配套的教参所摭取的简析亦有舛误之处。笔者不惴简陋,也来谈谈对此诗的理解。  到底此诗是李白与族叔李云的饯别之作,还是与族叔李华的游宴之作?不少研究专家认同于后者。先看李云其人,新旧唐书皆无其传略,郁
随着新课程改革与实施的不断推进,集体备课已成为许多学校教研活动的“重头戏”和“新亮点”,然而有些学校或教师对集体备课存有异议。其主要焦点集中在:正方认为集体备课能帮助广大教师迅速成长,它集中了许多教师的教学智慧,为教师“共同富裕”打开了方便之门;反方认为集体备课不利于个性化教学和教师创造性的发挥,遏制了百花齐放,同时也容易让某些教师产生惰性,不利于教师专业成长。这些异议并不无道理,我们要理性地审视
对于高中艺术特长生这个群体,大家并不陌生。随着美术和音乐艺术特长教育的迅速发展,艺术特长生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作为中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爱交往,自我意识也比较强,管理起来需要教师付出更大的时间和精力。笔者多年从事艺术特长生的管理和教学工作,结合教学实际,从立足常规管理,力求自我教育;关注学生个体,实行民主化管理;注重德育内化,构建德育转化的纵深策略;追求真艺术,致力德育生活化四个方面谈谈如何加
应用文教学,往往教师教得平淡,学生学得乏味。“应用文嘛,就那么点东西,让学生自己看看背背就行了。”有的教师说。所谓的“那么点东西”是指教师基本上只注重了格式的学习,例如书信只强调称谓、正文与落款。新闻应用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然后按格式把附在后面的例文加以分析,最后习题一处理,便大功告成了,学生面对枯燥的应用文作用、格式、特点也一时背得昏天黑地、滚瓜烂熟。但过后一个月,再回过头问问,他
弹指一挥间,已从教十多年。回眸教学路上的点点滴滴,感慨颇多。为什么仅有初中学历的魏书生能够脱颖而出,成为教学名师,而许多毕业于名牌师范大学的教师在教学路上却建树不大呢?再环顾周边,很多大学毕业的教师他们的教学成绩比不上专科的教师。这些现象是什么因素使然呢?我认为关键的原因是爱与责任。  一、爱是教师起码的道德要求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师前进的动力。因为有爱,我们才能够抛弃人世间功名利禄的诱
做一个轻松的班主任并不难,班主任在实行班级管理中要讲究艺术和方法,要创设有特色的班级文化,熏陶学生思想,推动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以下是我从事班主任工作以来的见解。  一、注重学生的品德修养,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  在德育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如学习《弟子规》《论语》《三字经》等经典书籍,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从而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美德、良好的风范、高雅的情趣、坚韧的意志。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