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验教学是培养地方师范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要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充分开发利用好地方师范院校实验室资源,关键是要建设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结构合理,热爱实验室工作,并能够掌握现代实验技术和对实验室进行科学管理的高水平的实验技术队伍。如何以人为本,加强地方师范院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是文章阐述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地方师范院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
地方师范院校基础薄弱,对实验建设不重视。而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所高校的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实验技术队伍是实验室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其整体素质对实验室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实验技术队伍的价值得不到认可,导致其地位低,整体素质不高,这一现状制约了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如何以人为本,加强地方师范院校实验队伍建设,使地方师范院校实验室真正成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基地,是本文论述的关键。
一、地方师范院校实验技术队伍的现状与问题
长期以来,地方师范院校存在着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实验教学的现象,使得实验技术人员的地位和待遇明显低于讲课教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验技术队伍不稳定,结构不合理
许多高校长期对实验教学不重视,地方师范院校更是如此。把实验教学看成是理论教学的辅助,实验技术队伍得不到重视,在很多方面的待遇比同等理论教师差许多,实验技术人员也自觉“差人一等”,存在自卑心理,导致实验技术队伍中人心思迁,只是应付日常的实验教学和管理,缺乏动力。有能力、有水平的技术人员通过各种途径离开实验队伍,使实验队伍很不稳定。另外,大多数地方师范院校中实验技术人员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没有形成一个合理的“金字塔”形的梯队。主要是初、中级实验技术人员比例较大,高级实验技术人员严重不足,这不利于实验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二)报酬分配不能真实地反映工作负荷,工作积极性不高
实验技术人员做的是基础性工作,工作量大而繁杂,工作难以量化。加之管理者对实验室工作了解不深,对实验室人员缺乏正确的评价,没有真正从工作性质和范围去界定工作量,有些高校实验技术人员的校内津贴从政策规定到实际操作明显低于同等职称的教师,这造成了目前实验人员待遇低下的局面。部分高校,由于存在着偏见思想,对实验队伍不重视,在制定分配方案时随意性较大,不能真正体现出按劳分配的原则,所有这些都严重地挫伤了广大实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实验知识、技能和管理水平更新难,整体素质跟不上时代的要求
目前,实验技术人员总体素质偏低,多数人近年来很少经过系统的培训,难以单独承担实验教学任务,只能从事简单的实验和实验辅助工作,更谈不上开发创新性实验。大多数实验人员学历低,知识结构比较低,其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应变能力、计划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等方面需要训练和培养。然而,现代实验设备、技术手段和管理水平在不断更新与提升,而高校实验室人员的知识、技能和管理水平却难以得到相应地提高。从某种意义上说,实验人员的整体素质已经影响到了教学实验水平的提高和新型仪器设备的使用。
二、原因分析
(一)领导不重视,是造成地方师范院校实验技术队伍不稳定的直接原因
由于传统偏见思想的影响,以及本身基础的薄弱,地方师范院校的领导把实验教学看成是理论教学的辅助,对实验室技术队伍建设和发展缺乏战略眼光。其政策倾斜也导致了实验室工作人员地位低下,一些学校对实验室专职人员不按规定要求编制设岗,把他们与一般岗位上的教辅人员等同对待。很多高校专职实验人员很少,他们工作量大,任务重,工资低,职称低,奖金少,学习进修的机会更少。实验室引进的人员学历较低,一些地方师范院校的实验室被当作“低能儿”、“等外品”人员的安置场所,甚至将实验室视为“关系户”流动站。
总之,各级领导对实验室工作不重视,导致实验室地位一直不高,严重影响了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极大地阻碍了实验室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进而影响了实验教学质量。
为此,不仅应从理论上承认实验室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更应在具体工作中从体制上明确实验室的地位,在设岗聘任、评聘职称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坚决克服那种“不能胜任理论课教学的人下到实验室去,业务强的人上讲台”的旧思想。
(二)在管理上,陷入了“重物轻人”的误区
实验仪器和设备作为实践教学的主要载体,是实现实验教学的必要手段,因而,人们习惯把注意力大多集中在实验仪器设备上,夸大了硬件设施的决定性作用,而忽视了人的因素对实践教学质量的主导作用。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大部分地方师范院校也能认识到实验室的重要性,注意改善实验手段,增加实验室设备投入,以加速实验室建设。然而由于存在重物轻人的思想,在加大实验室设备投入的同时,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没有相应的提高,管理手段也没有相应的改善,导致实验设备的投资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造成资源浪费。
据有关资料统计,各高校每年在实验设备上的投入是惊人的,而在实验室人才引进上却显得非常“吝啬”。各高校没有认识到对实验室人才的培养、储备、引进和合理的使用,是一个长期而复杂,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导致实验室缺乏高层次的管理和教学人才,既不能充分发挥实验室设备的效益,又不能满足教学要求,更谈不上科研开发了。
以上原因都说明领导重不重视,实验室技术人员能力高不高,有没有工作热情是搞好实验室工作的关键。因此,领导要以人为本,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三、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强实验队伍建设
“以人为本”并不是舶来品,在我国古代儒家思想中早已有之。“以人为本”这四个字最早见于《营子·霸言》:“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强,本乱则国危。”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教育也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该思想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人的自我实现、完善人性的形成和达到人所能及的最高境界。在实验室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要管理好实验室,使实验室水平上台阶,关键是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实验技术队伍。也就是要以实验室专职技术人员为本,加强实验室建设。以实验专职技术人员为本,就是为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潜能;就是为了满足他们的自我需要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以谋求他们的全面与自由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高度重视实验技术人员的作用和地位
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实验技术人员是高校发展进程中不可忽视的人才资源,是地方师范院校提高办学效益、办学水平和高素质人才培养工作的有生力量之一,是保证实验教学开出的必备条件。事实上,高校现行的《实验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总则中已明确阐述了他们的重要性,即实验技术人员是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中科研、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作中,实验人员一方面将新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通过大量的反复试验去验其理论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将丰富的实验知识和技能通过实验教学演示或传授给学习者,使理论性知识通过实验得以体现。实验技术人员既要规划实验室建设,担任实验教学、科研任务,更新实验项目,又要承担着实验室资产管理、仪器设备管理、技术管理、行政管理等等一些繁重的管理任务。他们是高校中最富有活力、最富有牺牲精神、最富有创造力的生力军之一。因此,领导要肯定他们的作用和成绩,人性的第一原则是渴望得到赞赏,认可和赞赏可以成为比经济更具有激励作用的奖励形式。此外,领导还要改善他们的待遇,重视他们的创造精神,关心他们的成长进步,以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二)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
实验技术人员除了要具有为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甘为人梯”的思想和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外,还应具有专业技术知识和专业技能。由于实验人员知识结构层次较低,因而要要求他们系统地学习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原理,学习先进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和保养、维修技术,学习实验设计和统计处理实验结果的方法。还要要求实验技术人员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体现实验室的工作水平和精神面貌,实验室管理工作包括人员、仪器设备、试剂药品、教学和科研档案、工作质量、财务及其他各项事务管理。实验技术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管理知识和经验,才能做到有条不紊。
另外,信息时代要求实验技术人员要不断地积累信息,培养和提高自己接受新事物,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如了解本专业新仪器、新设备、新化学试剂等的最新发展情况,以及其性能、价格,本专业国内外同行们谁在做与自己类似的科研题目、进展如何,以及其他专业的进展能否对本专业有帮助,等等。最后,实验人员还应有一定的外语水平,以便经常查阅外国文献,及时掌握科技信息,对引进的先进仪器设备的说明书能看懂,可尽快地把国外的先进的实验方法、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和科研中去。
(三)培养和引进人才,充实实验人员队伍
由于各种原因,现有实验技术人员普遍存在着学历低、知识老化、专业不对口的现象。而建设一支结构合理,能熟练掌握现代实验技术的高水平实验队伍,既是地方师范院校培养人才和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需要。切实落实实验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和短期培训制度。地方师范院校要立足现有人员,培养一支具有为人师表、勤奋敬业、责任心强、有创造精神、热心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的队伍。同时,要引进一批高素人才,特别是一些高学历、高技术的人才。以充实实验队伍,要坚决克服重理论轻实践的陈规陋习。
(四)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
首席专家是指那些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有一定前瞻性、能够把握国际国内学术动态的学者,是本领域的学术带头人。由他们主持重大科研项目,制定实验室发展规划,拟订仪器设备购置计划和实验开放计划,这样可以避免走弯路。
(五)奖惩分明,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实验技术人员职称岗位数应单独计算,在同等条件下,对实验教学效果好,表现突出的实验人员给予政策性倾斜。定期对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对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实验人员给予奖励,成绩突出的还要给予重奖。相应地,对那些消极怠工、不思进取的人要有相应的处罚措施。同时,鼓励和支持实验技术人员参加科研项目,参加学术活动。鼓励他们把在长期的实验教学和科研试验中积累的经验编写成教材,支持他们发表实验教学论文,参加实验教学改革和创新活动,提出新的实验设计方案,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总之,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强地方师范院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建立一支具有专业专长,较熟练地从事实验教学、科研以及科学管理并热爱实验室工作的实验技术队伍,有助于加快高校自身的建设和改革,有助于提高办学效益。这是一项必须而且必要的工作,如果改善了目前实验技术队伍的不足状况,高校的教学水平、科学技术水平以及管理水平必将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张健民等.实验技术人员的素质是衡量实验室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J].中原医刊,2004(3).
2、谭国政.秉承以人为本理念 加强实验室管理[J].职业教育研究,2004(4).
3、李建荣.浅谈高校实验队伍建设[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
4、杨伟等.高校实验人员管理问题与对策浅议[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3(9).
5、李慧.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素质的必要性及途径[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4).
(作者单位:黄冈师范学院)
关键词:地方师范院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
地方师范院校基础薄弱,对实验建设不重视。而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所高校的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实验技术队伍是实验室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其整体素质对实验室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实验技术队伍的价值得不到认可,导致其地位低,整体素质不高,这一现状制约了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如何以人为本,加强地方师范院校实验队伍建设,使地方师范院校实验室真正成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基地,是本文论述的关键。
一、地方师范院校实验技术队伍的现状与问题
长期以来,地方师范院校存在着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实验教学的现象,使得实验技术人员的地位和待遇明显低于讲课教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验技术队伍不稳定,结构不合理
许多高校长期对实验教学不重视,地方师范院校更是如此。把实验教学看成是理论教学的辅助,实验技术队伍得不到重视,在很多方面的待遇比同等理论教师差许多,实验技术人员也自觉“差人一等”,存在自卑心理,导致实验技术队伍中人心思迁,只是应付日常的实验教学和管理,缺乏动力。有能力、有水平的技术人员通过各种途径离开实验队伍,使实验队伍很不稳定。另外,大多数地方师范院校中实验技术人员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没有形成一个合理的“金字塔”形的梯队。主要是初、中级实验技术人员比例较大,高级实验技术人员严重不足,这不利于实验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二)报酬分配不能真实地反映工作负荷,工作积极性不高
实验技术人员做的是基础性工作,工作量大而繁杂,工作难以量化。加之管理者对实验室工作了解不深,对实验室人员缺乏正确的评价,没有真正从工作性质和范围去界定工作量,有些高校实验技术人员的校内津贴从政策规定到实际操作明显低于同等职称的教师,这造成了目前实验人员待遇低下的局面。部分高校,由于存在着偏见思想,对实验队伍不重视,在制定分配方案时随意性较大,不能真正体现出按劳分配的原则,所有这些都严重地挫伤了广大实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实验知识、技能和管理水平更新难,整体素质跟不上时代的要求
目前,实验技术人员总体素质偏低,多数人近年来很少经过系统的培训,难以单独承担实验教学任务,只能从事简单的实验和实验辅助工作,更谈不上开发创新性实验。大多数实验人员学历低,知识结构比较低,其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应变能力、计划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等方面需要训练和培养。然而,现代实验设备、技术手段和管理水平在不断更新与提升,而高校实验室人员的知识、技能和管理水平却难以得到相应地提高。从某种意义上说,实验人员的整体素质已经影响到了教学实验水平的提高和新型仪器设备的使用。
二、原因分析
(一)领导不重视,是造成地方师范院校实验技术队伍不稳定的直接原因
由于传统偏见思想的影响,以及本身基础的薄弱,地方师范院校的领导把实验教学看成是理论教学的辅助,对实验室技术队伍建设和发展缺乏战略眼光。其政策倾斜也导致了实验室工作人员地位低下,一些学校对实验室专职人员不按规定要求编制设岗,把他们与一般岗位上的教辅人员等同对待。很多高校专职实验人员很少,他们工作量大,任务重,工资低,职称低,奖金少,学习进修的机会更少。实验室引进的人员学历较低,一些地方师范院校的实验室被当作“低能儿”、“等外品”人员的安置场所,甚至将实验室视为“关系户”流动站。
总之,各级领导对实验室工作不重视,导致实验室地位一直不高,严重影响了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极大地阻碍了实验室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进而影响了实验教学质量。
为此,不仅应从理论上承认实验室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更应在具体工作中从体制上明确实验室的地位,在设岗聘任、评聘职称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坚决克服那种“不能胜任理论课教学的人下到实验室去,业务强的人上讲台”的旧思想。
(二)在管理上,陷入了“重物轻人”的误区
实验仪器和设备作为实践教学的主要载体,是实现实验教学的必要手段,因而,人们习惯把注意力大多集中在实验仪器设备上,夸大了硬件设施的决定性作用,而忽视了人的因素对实践教学质量的主导作用。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大部分地方师范院校也能认识到实验室的重要性,注意改善实验手段,增加实验室设备投入,以加速实验室建设。然而由于存在重物轻人的思想,在加大实验室设备投入的同时,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没有相应的提高,管理手段也没有相应的改善,导致实验设备的投资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造成资源浪费。
据有关资料统计,各高校每年在实验设备上的投入是惊人的,而在实验室人才引进上却显得非常“吝啬”。各高校没有认识到对实验室人才的培养、储备、引进和合理的使用,是一个长期而复杂,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导致实验室缺乏高层次的管理和教学人才,既不能充分发挥实验室设备的效益,又不能满足教学要求,更谈不上科研开发了。
以上原因都说明领导重不重视,实验室技术人员能力高不高,有没有工作热情是搞好实验室工作的关键。因此,领导要以人为本,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三、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强实验队伍建设
“以人为本”并不是舶来品,在我国古代儒家思想中早已有之。“以人为本”这四个字最早见于《营子·霸言》:“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强,本乱则国危。”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教育也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该思想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人的自我实现、完善人性的形成和达到人所能及的最高境界。在实验室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要管理好实验室,使实验室水平上台阶,关键是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实验技术队伍。也就是要以实验室专职技术人员为本,加强实验室建设。以实验专职技术人员为本,就是为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潜能;就是为了满足他们的自我需要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以谋求他们的全面与自由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高度重视实验技术人员的作用和地位
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实验技术人员是高校发展进程中不可忽视的人才资源,是地方师范院校提高办学效益、办学水平和高素质人才培养工作的有生力量之一,是保证实验教学开出的必备条件。事实上,高校现行的《实验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总则中已明确阐述了他们的重要性,即实验技术人员是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中科研、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作中,实验人员一方面将新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通过大量的反复试验去验其理论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将丰富的实验知识和技能通过实验教学演示或传授给学习者,使理论性知识通过实验得以体现。实验技术人员既要规划实验室建设,担任实验教学、科研任务,更新实验项目,又要承担着实验室资产管理、仪器设备管理、技术管理、行政管理等等一些繁重的管理任务。他们是高校中最富有活力、最富有牺牲精神、最富有创造力的生力军之一。因此,领导要肯定他们的作用和成绩,人性的第一原则是渴望得到赞赏,认可和赞赏可以成为比经济更具有激励作用的奖励形式。此外,领导还要改善他们的待遇,重视他们的创造精神,关心他们的成长进步,以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二)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
实验技术人员除了要具有为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甘为人梯”的思想和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外,还应具有专业技术知识和专业技能。由于实验人员知识结构层次较低,因而要要求他们系统地学习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原理,学习先进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和保养、维修技术,学习实验设计和统计处理实验结果的方法。还要要求实验技术人员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体现实验室的工作水平和精神面貌,实验室管理工作包括人员、仪器设备、试剂药品、教学和科研档案、工作质量、财务及其他各项事务管理。实验技术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管理知识和经验,才能做到有条不紊。
另外,信息时代要求实验技术人员要不断地积累信息,培养和提高自己接受新事物,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如了解本专业新仪器、新设备、新化学试剂等的最新发展情况,以及其性能、价格,本专业国内外同行们谁在做与自己类似的科研题目、进展如何,以及其他专业的进展能否对本专业有帮助,等等。最后,实验人员还应有一定的外语水平,以便经常查阅外国文献,及时掌握科技信息,对引进的先进仪器设备的说明书能看懂,可尽快地把国外的先进的实验方法、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和科研中去。
(三)培养和引进人才,充实实验人员队伍
由于各种原因,现有实验技术人员普遍存在着学历低、知识老化、专业不对口的现象。而建设一支结构合理,能熟练掌握现代实验技术的高水平实验队伍,既是地方师范院校培养人才和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需要。切实落实实验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和短期培训制度。地方师范院校要立足现有人员,培养一支具有为人师表、勤奋敬业、责任心强、有创造精神、热心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的队伍。同时,要引进一批高素人才,特别是一些高学历、高技术的人才。以充实实验队伍,要坚决克服重理论轻实践的陈规陋习。
(四)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
首席专家是指那些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有一定前瞻性、能够把握国际国内学术动态的学者,是本领域的学术带头人。由他们主持重大科研项目,制定实验室发展规划,拟订仪器设备购置计划和实验开放计划,这样可以避免走弯路。
(五)奖惩分明,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实验技术人员职称岗位数应单独计算,在同等条件下,对实验教学效果好,表现突出的实验人员给予政策性倾斜。定期对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对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实验人员给予奖励,成绩突出的还要给予重奖。相应地,对那些消极怠工、不思进取的人要有相应的处罚措施。同时,鼓励和支持实验技术人员参加科研项目,参加学术活动。鼓励他们把在长期的实验教学和科研试验中积累的经验编写成教材,支持他们发表实验教学论文,参加实验教学改革和创新活动,提出新的实验设计方案,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总之,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强地方师范院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建立一支具有专业专长,较熟练地从事实验教学、科研以及科学管理并热爱实验室工作的实验技术队伍,有助于加快高校自身的建设和改革,有助于提高办学效益。这是一项必须而且必要的工作,如果改善了目前实验技术队伍的不足状况,高校的教学水平、科学技术水平以及管理水平必将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张健民等.实验技术人员的素质是衡量实验室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J].中原医刊,2004(3).
2、谭国政.秉承以人为本理念 加强实验室管理[J].职业教育研究,2004(4).
3、李建荣.浅谈高校实验队伍建设[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
4、杨伟等.高校实验人员管理问题与对策浅议[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3(9).
5、李慧.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素质的必要性及途径[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4).
(作者单位:黄冈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