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媒介对于战争自古以来就有着重要影响,尤其是近现代传播媒介的发展,对战争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分析媒介与战争的结合条件,进而探讨媒介对战争的几个重要影响,具体从信息传播、推动战争、反战作用、桥梁作用、“侵略”作用等五个方面进行相关论述。
【关键词】媒介 战争 影响
战争历来是在两个战场上同时展开,一个是有形的战场,即正面交战的军事斗争,一个是无形的战场,包括政治战、经济战、舆论战、情报战、电子战等一系列非武装冲突形式。直接的军事对抗固然关乎全局,特殊的“第二条战线”同样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其斗争激烈程度丝毫不亚于真正的战场。
在“第二条战线”中,媒介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对民传播,旨在赢得国内广泛支持;对兵传播,旨在激发参战人员斗志;对敌传播,旨在孤立瓦解动摇军心;对外传播,旨在争取国际道义支持。无疑,一国通过多种媒介所进行的上述多向传播会对军事战场起到有力的支持及辅助作用,最终提高已方军事力量。
一、媒介与战争的结合
大众传播技术和人们掌握传播媒介的技术日益提高,大众传播媒介对战争事务的关注程度因历史和经验的积累而不断提高的时候,大众传播媒介与战争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这种紧密联系包含两种形式:一种是大众传播媒介对战争的关注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人们获取战争信息的目的不再仅仅出于商业或经济利益的考虑,其他如政治、道德、生存等方面的因素也成为人们对战争给予更多关心的原因。另一种是大众传播媒介与战争结合之后产生了一些新生事物,在人类生活当中开辟出来一系列新的领域,比如新的战争形式就是这种新生事物的代表。
大众传播媒介对战争的关注,主要是由战争的特点和大众传播的特点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首先从战争方面看,(传统)战争的主要特点是通过暴力的手段尽可能地从肉体上消灭敌人,一般总是要有人流血牺牲的。来自战场上这样的消息总是能够给人的感官形成刺激。这使得有关战争的消息往往成为人们最急于了解的内容。
其次从大众传播方面看,大众传播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商业性。近代报纸的真正形成是以大批量生产、廉价出售、面向更大范围公众、赚取商业利润为重要标志的,这决定了近代以来的大众传播媒介在选择报道内容时要尽可能地关照读者或受众的兴趣。
由此可以认为,传播工具与战争两种事物在人类的心理世界找到了结合的基础。尽管这个基础并不是唯一的,其他社会因素也是它们结合的决定力量,但这个基础是不可缺少的。
二、媒介在战争中的影响
在媒介与战争之间的相互关系上,媒介是国家的喉舌,是为国家政治服务的工具,军事斗争又是国家政治斗争的最高形式。媒介不仅仅是作为一种战争的必备工具而存在,它在为战争服务的同时,也对战争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总之,媒介在战争中将大大增强作战效果,对战争的影响可以概括为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两个方面,即推动战争的作用和反对战争的作用。
1、信息传播
大众传播最基本的功能之一是传递信息。战争依托大众传播媒介传递信息成为二者之间最基本的关系。尤其是在今天,战争的性质发生重大变化,心理战、信息战等各种新型战争形式日渐凸显其地位和作用,信息成为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因素,大众传播媒介在军事信息传播方面的作用也就更加重要和突出。
广播、电视诞生之后,大众传播媒介作为一个整体,对军事信息的传播所产生的影响再次加强。这种影响表现在战争节奏加快、军事信息渠道扩充等各个方面。
由于广播、电视是以电子信号为载体传播信息的,信息传播速度的限制不复存在,有关事件的信息甚至可以在事件发生的同时传播到世界任何一个角落。一方面,公众的参与意识日渐增强,社会开放度和透明度日渐提高,这种变化中的社会环境要求大众传播媒介能够继续密切关注军事领域的动态。另一方面,对战争事态的密切关注能够增加报刊的销量,提高广播、电视的收听、收视率,从而为媒介经营者带来丰厚利润。从这一方面讲,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不会下降,而只能是进一步增强。
2、媒介具有推动战争的作用
(1)激励本国人民团结一致,英勇奋战。在国与国之间出现危机,战争的乌云笼罩着两国的时候,传媒起到激励本国人民的斗志,团结一致,强化内部稳定的作用。英阿马岛战争中,英国对新闻报道实行了严格控制,对记者进行了严格挑选。凡是对英国实施战争的不利新闻,不是不准报道就是被延误,其目的就是确保国内的“意见一致”,为赢得战争胜利创造条件。
(2)破坏对方国内群众基础,摧毁其抵抗斗志。在战争中,传媒可直接攻击对方国内群众心灵,动摇其斗志,从而破坏其稳定性。传媒具有公开性和渗透性,能够突破国界,对敌对国或潜在敌对国施加影响,给对方制造社会动荡和纠纷,煽动不满情绪,为颠覆对方政权创造条件。这种举措是一种无形的战争,与有形战争相辅相成。
(3)争取中立国的支持。媒介在战争中根据战争的性质无情地揭露、批驳敌人,热情地歌颂、支持己方作战。一方面激发己方广大官兵和民众拥护正义战争,不怕流血牺牲,与敌奋战到底。另一方面,争取世界上大多数中立国的支持,特别是盟国的支持。
1991年的海湾战争开始前,西方国家利用传媒进行了一场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他们不断强调,美国并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对伊拉克发动战争的,而是在为了执行联合国的决议。正是由于这种强大而有效的宣传,得到了西方大多数国家的支持,孤立了伊拉克。
3、媒介具有反战的作用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世界两大主题,世界上广大爱好和平的人们都渴望和平生活,反对战争。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媒介已无孔不入,无疑具有强大的反战作用。
一是消除战争,和平谈判解决争端。1999午11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一次讲话中说:“要利用现代传媒工具——电视,来控制战争的发生,维护世界和平。”作为全球最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一直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消除敌对状态、发展各国人民之间友好合作关系。这其中大众传媒发挥了重要作用。引导民众舆论,阻止一切破坏和平和人类发展的舆论的滋长,充分发挥传媒反战功能,争取在矛盾激化前化解矛盾。
二是限制战争,促使战争结束。舆论,对战争起着强有力的抑制或推动作用。历史证明,如果人们不再希望看见战争,通过传媒完全有可能及时制止战争的爆发,即使在某种战争已经发生的情况下,仍旧可以通过传媒来遏制战争的扩大。在战争中,充分发挥传媒正义的力量来限制战争,促使战争尽早结束不失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一种方便而有效的手段。
三是引导国际舆论,形成和平共识。引导舆论是大众传媒的一个社会功能。舆论与传媒有直接关系。传媒是社会舆论形成渠道,也是社会舆论形成载体。
4、具有桥梁作用
大众传播成为沟通国家、民族、政治集团之间的桥梁,传播有关国际关系的信息和一国政府的外交政策、军事斗争战略等问题的立场,使国际社会主体能够了解、认知该国的政策和斗争行为,从而达沟通与信任。另外,交战双方在有和谈意愿而苦于无外联通道的时候,传媒常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联通作用。
5、具有“侵略”作用
在信息时代,一个国家的媒介领域的完整,象征着国家主权的完整,国家媒介领域受到侵略,就如同国家主权受到侵犯。所以,世界各国对自己的传媒领域都坚决捍卫。
上述可见,加强国际传播力量,争取国际道义支援对于一国军事行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若放弃或忽视国际传播的作用,即使是一支“正义之师”,也会遭致误解,从而在国内国际都失去民心,陷入被动,军事力量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①[美]罗伯特·福特纳 著,刘利群译:《国际传播》,华夏出版社,2000:89
②④⑤詹姆斯·多尔蒂等:《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207、213、210
③卡尔·冯·克劳塞维茨:《战争论》,商务印书馆,1978:23
责编:姚少宝
【关键词】媒介 战争 影响
战争历来是在两个战场上同时展开,一个是有形的战场,即正面交战的军事斗争,一个是无形的战场,包括政治战、经济战、舆论战、情报战、电子战等一系列非武装冲突形式。直接的军事对抗固然关乎全局,特殊的“第二条战线”同样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其斗争激烈程度丝毫不亚于真正的战场。
在“第二条战线”中,媒介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对民传播,旨在赢得国内广泛支持;对兵传播,旨在激发参战人员斗志;对敌传播,旨在孤立瓦解动摇军心;对外传播,旨在争取国际道义支持。无疑,一国通过多种媒介所进行的上述多向传播会对军事战场起到有力的支持及辅助作用,最终提高已方军事力量。
一、媒介与战争的结合
大众传播技术和人们掌握传播媒介的技术日益提高,大众传播媒介对战争事务的关注程度因历史和经验的积累而不断提高的时候,大众传播媒介与战争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这种紧密联系包含两种形式:一种是大众传播媒介对战争的关注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人们获取战争信息的目的不再仅仅出于商业或经济利益的考虑,其他如政治、道德、生存等方面的因素也成为人们对战争给予更多关心的原因。另一种是大众传播媒介与战争结合之后产生了一些新生事物,在人类生活当中开辟出来一系列新的领域,比如新的战争形式就是这种新生事物的代表。
大众传播媒介对战争的关注,主要是由战争的特点和大众传播的特点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首先从战争方面看,(传统)战争的主要特点是通过暴力的手段尽可能地从肉体上消灭敌人,一般总是要有人流血牺牲的。来自战场上这样的消息总是能够给人的感官形成刺激。这使得有关战争的消息往往成为人们最急于了解的内容。
其次从大众传播方面看,大众传播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商业性。近代报纸的真正形成是以大批量生产、廉价出售、面向更大范围公众、赚取商业利润为重要标志的,这决定了近代以来的大众传播媒介在选择报道内容时要尽可能地关照读者或受众的兴趣。
由此可以认为,传播工具与战争两种事物在人类的心理世界找到了结合的基础。尽管这个基础并不是唯一的,其他社会因素也是它们结合的决定力量,但这个基础是不可缺少的。
二、媒介在战争中的影响
在媒介与战争之间的相互关系上,媒介是国家的喉舌,是为国家政治服务的工具,军事斗争又是国家政治斗争的最高形式。媒介不仅仅是作为一种战争的必备工具而存在,它在为战争服务的同时,也对战争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总之,媒介在战争中将大大增强作战效果,对战争的影响可以概括为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两个方面,即推动战争的作用和反对战争的作用。
1、信息传播
大众传播最基本的功能之一是传递信息。战争依托大众传播媒介传递信息成为二者之间最基本的关系。尤其是在今天,战争的性质发生重大变化,心理战、信息战等各种新型战争形式日渐凸显其地位和作用,信息成为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因素,大众传播媒介在军事信息传播方面的作用也就更加重要和突出。
广播、电视诞生之后,大众传播媒介作为一个整体,对军事信息的传播所产生的影响再次加强。这种影响表现在战争节奏加快、军事信息渠道扩充等各个方面。
由于广播、电视是以电子信号为载体传播信息的,信息传播速度的限制不复存在,有关事件的信息甚至可以在事件发生的同时传播到世界任何一个角落。一方面,公众的参与意识日渐增强,社会开放度和透明度日渐提高,这种变化中的社会环境要求大众传播媒介能够继续密切关注军事领域的动态。另一方面,对战争事态的密切关注能够增加报刊的销量,提高广播、电视的收听、收视率,从而为媒介经营者带来丰厚利润。从这一方面讲,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不会下降,而只能是进一步增强。
2、媒介具有推动战争的作用
(1)激励本国人民团结一致,英勇奋战。在国与国之间出现危机,战争的乌云笼罩着两国的时候,传媒起到激励本国人民的斗志,团结一致,强化内部稳定的作用。英阿马岛战争中,英国对新闻报道实行了严格控制,对记者进行了严格挑选。凡是对英国实施战争的不利新闻,不是不准报道就是被延误,其目的就是确保国内的“意见一致”,为赢得战争胜利创造条件。
(2)破坏对方国内群众基础,摧毁其抵抗斗志。在战争中,传媒可直接攻击对方国内群众心灵,动摇其斗志,从而破坏其稳定性。传媒具有公开性和渗透性,能够突破国界,对敌对国或潜在敌对国施加影响,给对方制造社会动荡和纠纷,煽动不满情绪,为颠覆对方政权创造条件。这种举措是一种无形的战争,与有形战争相辅相成。
(3)争取中立国的支持。媒介在战争中根据战争的性质无情地揭露、批驳敌人,热情地歌颂、支持己方作战。一方面激发己方广大官兵和民众拥护正义战争,不怕流血牺牲,与敌奋战到底。另一方面,争取世界上大多数中立国的支持,特别是盟国的支持。
1991年的海湾战争开始前,西方国家利用传媒进行了一场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他们不断强调,美国并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对伊拉克发动战争的,而是在为了执行联合国的决议。正是由于这种强大而有效的宣传,得到了西方大多数国家的支持,孤立了伊拉克。
3、媒介具有反战的作用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世界两大主题,世界上广大爱好和平的人们都渴望和平生活,反对战争。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媒介已无孔不入,无疑具有强大的反战作用。
一是消除战争,和平谈判解决争端。1999午11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一次讲话中说:“要利用现代传媒工具——电视,来控制战争的发生,维护世界和平。”作为全球最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一直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消除敌对状态、发展各国人民之间友好合作关系。这其中大众传媒发挥了重要作用。引导民众舆论,阻止一切破坏和平和人类发展的舆论的滋长,充分发挥传媒反战功能,争取在矛盾激化前化解矛盾。
二是限制战争,促使战争结束。舆论,对战争起着强有力的抑制或推动作用。历史证明,如果人们不再希望看见战争,通过传媒完全有可能及时制止战争的爆发,即使在某种战争已经发生的情况下,仍旧可以通过传媒来遏制战争的扩大。在战争中,充分发挥传媒正义的力量来限制战争,促使战争尽早结束不失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一种方便而有效的手段。
三是引导国际舆论,形成和平共识。引导舆论是大众传媒的一个社会功能。舆论与传媒有直接关系。传媒是社会舆论形成渠道,也是社会舆论形成载体。
4、具有桥梁作用
大众传播成为沟通国家、民族、政治集团之间的桥梁,传播有关国际关系的信息和一国政府的外交政策、军事斗争战略等问题的立场,使国际社会主体能够了解、认知该国的政策和斗争行为,从而达沟通与信任。另外,交战双方在有和谈意愿而苦于无外联通道的时候,传媒常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联通作用。
5、具有“侵略”作用
在信息时代,一个国家的媒介领域的完整,象征着国家主权的完整,国家媒介领域受到侵略,就如同国家主权受到侵犯。所以,世界各国对自己的传媒领域都坚决捍卫。
上述可见,加强国际传播力量,争取国际道义支援对于一国军事行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若放弃或忽视国际传播的作用,即使是一支“正义之师”,也会遭致误解,从而在国内国际都失去民心,陷入被动,军事力量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①[美]罗伯特·福特纳 著,刘利群译:《国际传播》,华夏出版社,2000:89
②④⑤詹姆斯·多尔蒂等:《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207、213、210
③卡尔·冯·克劳塞维茨:《战争论》,商务印书馆,1978:23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