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哥特式建筑是中世纪中晚期在欧洲盛行的一种风格艺术。它从罗马式建筑演变而来,并由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所继承。它起源于12世纪的法国,直到16世纪才被广泛运用,在各教堂中,哥特式风格尤其显著。哥特式建筑文化形象独特,有如冲破天罗地网的雄鹰,不仅展示了中世纪物质文化的成就,而且生机勃发地表露了中世纪精神文化的特征,将欧洲的建筑艺术水平提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关键词:哥特艺术;建筑风格;空间特点
一、哥特式建筑特点
在哥特式建筑的发展中彩色玻璃窗高度和尺寸稳步增长,充满了光和颜色。包括维奥莱特·勒·杜克、福西隆、奥伯特和马克斯·德沃夏克在内的历史学家认为,这是哥特式风格最普遍的特征之一。哥特式建筑的总体风格特点是:空灵,纤瘦,尖峭。它们直接反映了中世纪新的结构技术和浓厚的宗教意识。
首先是外部造型。哥特式建筑特别是教堂,外观的基本特征是高而直,其典型构图是一对高耸的尖塔,中间夹着中厅的山墙,在山墙檐头的栏杆,大门洞上设置了一列布有雕像的凹龛之间是象征天堂的圆形玫瑰窗。西立面作为教堂的入口,有三座门洞,门洞内都有几层线脚,线脚上刻着成串的圣像。所有墙体上均由垂直线条统贯,一切造型部位和装饰细部都以尖拱,尖劵,尖顶为合成要素,所有的供劵都是尖尖的,所有门洞上的山花,凹龛上的华盖,扶墙上的脊边都是尖耸的,所有的塔,扶墙和墙恒上端都冠以直刺苍穹的小尖顶。与此同时,建筑的立面越往上越划分细巧,形态和装饰越见玲珑。这一切,都使整个教堂充满了一种超凡脱俗,腾跃迁升的动感与气势。这种气势将基督教的“天国理想”表现尤为生动具体,也显示出中世纪高超的建筑技术。
其次,从内部空间的特点,我们也可以窥见其宗教情怀与技术手段。在哥特式建筑中,尖劵与小拱的大量使用,赋予了空间与结构以极大的灵活性,同时也为教堂的艺术风格带来了新奇的格局。哥特式教堂的平面一般仍为拉丁十字形,但中厅窄而长,瘦而高,教堂内部导向天堂和祭坛的动势都很强,教堂内部的结构全部裸露,近于框架式,垂直线条统帅着所有部分,使空间显得极为高耸,象征着对天国的憧憬。束状的柱子涌向天顶,像是一束束喷泉从地面喷向天空;有时像是森林中一棵棵挺拔的树干,叶饰交织,光线就从枝叶的缝隙中透进来,启示人们以迷途中的光明,每当阳光从布满窗棂间的彩色玻璃照射进来时,整个教堂的空间便弥漫着迷离与幽幻,教堂仿佛就是天堂。此种气氛已尽显了基督教的精神,而这种气氛的形成,又无疑得益于尖劵,尖拱及空间结构等技术。
二、各国的哥特式建筑风格
11世纪下半叶,哥特式建筑首先在法国兴起。当时法国一些教堂已经出现肋架拱顶和飞扶壁的雏型。一般认为第一座真正的哥特式教堂是巴黎郊区的圣丹尼教堂。这座教堂四尖券巧妙地解决了各拱间的肋架拱顶结构问题,有大面积的彩色玻璃窗,为以后许多教堂所效法。
法国哥特式教堂平面虽然是拉丁十字形,但横翼突出很少。西面是正门入口,东头环殿内有环廊,许多小礼拜室成放射状排列。教堂内部特别是中厅高耸,有大片彩色玻璃宙。其外观上的显著特点是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尖塔和尖顶,西边高大的钟楼上有的也砌尖顶。平面十字交叉处的屋顶上有一座很高的尖塔,扶壁和墙垛上也都有玲珑的尖顶,窗户细高,整个教堂向上的动势很强,雕刻极其丰富。西立面是建筑的重点,典型构图是:两边一对高高的钟楼,下面由横向券廊水平联系,三座大门由层层后退的尖券组成透视门,券面满布雕像。正门上面有一个大圆宙,称为玫瑰窗,雕刻精巧华丽。法国早期哥特式教堂的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
英国的哥特式建筑出现的比法国稍晚,流行于12~16世纪。英国教堂不象法国教堂那样矗立于拥挤的城市中心,力求高大,控制城市,而是往往位于开阔的乡村环境中,作为复杂的修道院建筑群的一部分,比较低矮,与修道院一起沿水千方向伸展。它们不象法国教堂那样重视结构技术,但装饰更自由多样。英国教堂的工期一般都很长,其间不断改建、加建,很难找到整体风格统一的。
英国的索尔兹伯里主教堂和法国亚眠主教堂的建造年代接近,中厅较矮较深,两侧各有一侧厅,横翼突出较多,而且有一个较短的后横翼,可以容纳更多的教士,这是英国常见的布局手法。教堂的正面也在西边。东头多以方厅结束,很少用环殿。索尔兹伯里教堂虽然有飞扶壁,但并不显著。
英国教堂在平面十字交叉处的尖塔往往很高,成为构图中心,西面的钟塔退居次要地位。索尔兹伯里教堂的中心尖塔高约123米,是英國教堂中最高的。这座教堂外观有英国特点,但内部仍然是法国风格,装饰简单。后来的教堂内部则有较强的英国风格。约克教堂的西面窗花复杂,窗棂由许多曲线组成生动的图案。这时期的拱顶肋架丰富,埃克塞特教堂的肋架象大树张开的树枝一般,非常有力,还采用由许多圆柱组成的束柱。
英国哥特时期的世俗建筑成就很高。在哥特式建筑流行的早期,封建主的城堡有很强的防卫性,城墙很厚,有许多塔楼和碉堡,墙内还有高高的核堡。15世纪以后,王权进一步巩固,城堡的外墙开了窗户,并更多地考虑居住的舒适性。英国居民的半木构式住宅以木柱和木横档作为构架,加有装饰图案,深色的木粱柱与白墙相间,外观活泼。
15世纪以后,德国的石作技巧达到了高峰。石雕窗棂刀法纯熟,精致华美。有时两层图案不同的石刻窗花重叠在一起,玲珑剔透。建筑内部的装饰小品,也不乏精美的杰作。
德国哥特建筑时期的世俗建筑多用砖石建造。双坡屋顶很陡,内有阁楼,甚至是多层阁楼,屋面和山墙上开着一层层窗户,墙上常挑出轻巧的木窗、阳台或壁龛,外观很富特色。
三、总结
在哥特式教堂建筑中,享有崇高声誉的教堂比比皆是。它们的外部造型,细部装饰及内部空间的结构,都既充分反映了哥特式建筑的一般风格特点,又个性鲜明。当中世纪艺术后又经历了更多的设计革新的时候,深入发掘艺术下的内涵是我们如今应该思考的。所以人们谈起哥特式建筑,往往都要以它们为例。
参考文献:
[1] 丹纳.艺术哲学[M].傅雷,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
[2] 黑格尔.美学[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 马丁·坎普.牛津西方艺术史[M].余君珉,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4] 迈克尔·卡米尔.哥特艺术:辉煌的视像[M].陈颖,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蔡巧然(1995),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宁夏银川,学历:设计学硕士,单位:大连工业大学,研究方向:品牌整合推广与应用。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关键词:哥特艺术;建筑风格;空间特点
一、哥特式建筑特点
在哥特式建筑的发展中彩色玻璃窗高度和尺寸稳步增长,充满了光和颜色。包括维奥莱特·勒·杜克、福西隆、奥伯特和马克斯·德沃夏克在内的历史学家认为,这是哥特式风格最普遍的特征之一。哥特式建筑的总体风格特点是:空灵,纤瘦,尖峭。它们直接反映了中世纪新的结构技术和浓厚的宗教意识。
首先是外部造型。哥特式建筑特别是教堂,外观的基本特征是高而直,其典型构图是一对高耸的尖塔,中间夹着中厅的山墙,在山墙檐头的栏杆,大门洞上设置了一列布有雕像的凹龛之间是象征天堂的圆形玫瑰窗。西立面作为教堂的入口,有三座门洞,门洞内都有几层线脚,线脚上刻着成串的圣像。所有墙体上均由垂直线条统贯,一切造型部位和装饰细部都以尖拱,尖劵,尖顶为合成要素,所有的供劵都是尖尖的,所有门洞上的山花,凹龛上的华盖,扶墙上的脊边都是尖耸的,所有的塔,扶墙和墙恒上端都冠以直刺苍穹的小尖顶。与此同时,建筑的立面越往上越划分细巧,形态和装饰越见玲珑。这一切,都使整个教堂充满了一种超凡脱俗,腾跃迁升的动感与气势。这种气势将基督教的“天国理想”表现尤为生动具体,也显示出中世纪高超的建筑技术。
其次,从内部空间的特点,我们也可以窥见其宗教情怀与技术手段。在哥特式建筑中,尖劵与小拱的大量使用,赋予了空间与结构以极大的灵活性,同时也为教堂的艺术风格带来了新奇的格局。哥特式教堂的平面一般仍为拉丁十字形,但中厅窄而长,瘦而高,教堂内部导向天堂和祭坛的动势都很强,教堂内部的结构全部裸露,近于框架式,垂直线条统帅着所有部分,使空间显得极为高耸,象征着对天国的憧憬。束状的柱子涌向天顶,像是一束束喷泉从地面喷向天空;有时像是森林中一棵棵挺拔的树干,叶饰交织,光线就从枝叶的缝隙中透进来,启示人们以迷途中的光明,每当阳光从布满窗棂间的彩色玻璃照射进来时,整个教堂的空间便弥漫着迷离与幽幻,教堂仿佛就是天堂。此种气氛已尽显了基督教的精神,而这种气氛的形成,又无疑得益于尖劵,尖拱及空间结构等技术。
二、各国的哥特式建筑风格
11世纪下半叶,哥特式建筑首先在法国兴起。当时法国一些教堂已经出现肋架拱顶和飞扶壁的雏型。一般认为第一座真正的哥特式教堂是巴黎郊区的圣丹尼教堂。这座教堂四尖券巧妙地解决了各拱间的肋架拱顶结构问题,有大面积的彩色玻璃窗,为以后许多教堂所效法。
法国哥特式教堂平面虽然是拉丁十字形,但横翼突出很少。西面是正门入口,东头环殿内有环廊,许多小礼拜室成放射状排列。教堂内部特别是中厅高耸,有大片彩色玻璃宙。其外观上的显著特点是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尖塔和尖顶,西边高大的钟楼上有的也砌尖顶。平面十字交叉处的屋顶上有一座很高的尖塔,扶壁和墙垛上也都有玲珑的尖顶,窗户细高,整个教堂向上的动势很强,雕刻极其丰富。西立面是建筑的重点,典型构图是:两边一对高高的钟楼,下面由横向券廊水平联系,三座大门由层层后退的尖券组成透视门,券面满布雕像。正门上面有一个大圆宙,称为玫瑰窗,雕刻精巧华丽。法国早期哥特式教堂的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
英国的哥特式建筑出现的比法国稍晚,流行于12~16世纪。英国教堂不象法国教堂那样矗立于拥挤的城市中心,力求高大,控制城市,而是往往位于开阔的乡村环境中,作为复杂的修道院建筑群的一部分,比较低矮,与修道院一起沿水千方向伸展。它们不象法国教堂那样重视结构技术,但装饰更自由多样。英国教堂的工期一般都很长,其间不断改建、加建,很难找到整体风格统一的。
英国的索尔兹伯里主教堂和法国亚眠主教堂的建造年代接近,中厅较矮较深,两侧各有一侧厅,横翼突出较多,而且有一个较短的后横翼,可以容纳更多的教士,这是英国常见的布局手法。教堂的正面也在西边。东头多以方厅结束,很少用环殿。索尔兹伯里教堂虽然有飞扶壁,但并不显著。
英国教堂在平面十字交叉处的尖塔往往很高,成为构图中心,西面的钟塔退居次要地位。索尔兹伯里教堂的中心尖塔高约123米,是英國教堂中最高的。这座教堂外观有英国特点,但内部仍然是法国风格,装饰简单。后来的教堂内部则有较强的英国风格。约克教堂的西面窗花复杂,窗棂由许多曲线组成生动的图案。这时期的拱顶肋架丰富,埃克塞特教堂的肋架象大树张开的树枝一般,非常有力,还采用由许多圆柱组成的束柱。
英国哥特时期的世俗建筑成就很高。在哥特式建筑流行的早期,封建主的城堡有很强的防卫性,城墙很厚,有许多塔楼和碉堡,墙内还有高高的核堡。15世纪以后,王权进一步巩固,城堡的外墙开了窗户,并更多地考虑居住的舒适性。英国居民的半木构式住宅以木柱和木横档作为构架,加有装饰图案,深色的木粱柱与白墙相间,外观活泼。
15世纪以后,德国的石作技巧达到了高峰。石雕窗棂刀法纯熟,精致华美。有时两层图案不同的石刻窗花重叠在一起,玲珑剔透。建筑内部的装饰小品,也不乏精美的杰作。
德国哥特建筑时期的世俗建筑多用砖石建造。双坡屋顶很陡,内有阁楼,甚至是多层阁楼,屋面和山墙上开着一层层窗户,墙上常挑出轻巧的木窗、阳台或壁龛,外观很富特色。
三、总结
在哥特式教堂建筑中,享有崇高声誉的教堂比比皆是。它们的外部造型,细部装饰及内部空间的结构,都既充分反映了哥特式建筑的一般风格特点,又个性鲜明。当中世纪艺术后又经历了更多的设计革新的时候,深入发掘艺术下的内涵是我们如今应该思考的。所以人们谈起哥特式建筑,往往都要以它们为例。
参考文献:
[1] 丹纳.艺术哲学[M].傅雷,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
[2] 黑格尔.美学[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 马丁·坎普.牛津西方艺术史[M].余君珉,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4] 迈克尔·卡米尔.哥特艺术:辉煌的视像[M].陈颖,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蔡巧然(1995),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宁夏银川,学历:设计学硕士,单位:大连工业大学,研究方向:品牌整合推广与应用。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