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的开展对于提升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94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及其对心血管疾病的认知程度,评价其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遵医嘱用药、饮食控制、情绪稳定以及疾病认知优良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同样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的开展对于提升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具有积极的影响,应积极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健康教育;老年心血管疾病;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1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18(2016)12-112-01
心血管疾病患者主要集中于老年人群体,与患者的生理机能衰退有关,同时受到环境、心理和精神状态、日常生活习惯的影响,其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老年心血管疾病多为慢性疾病,需要接受长期的治疗和护理,多数患者难以根本治愈,主要通过临床护理来予以控制,维持病情的稳定,并促进其好转。为了进一步提升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需要获得患者的积极配合,能够加强对自身的管理,提高其对于疾病的正确认识。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94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当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2年5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94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47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健康教育,其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男性26例,女性21例,最高龄83岁,最低龄59岁,平均年龄(65.7±7.4)岁;其中高血压18例、心脏病12例、脑卒中lO例、心肌梗塞5例以及其他类型心血管疾病2例。另外47例患者仅接受常规护理,其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男性24例,女性23例,最高龄81岁,最低龄61岁,平均年龄(66.3±7.6)岁;其中高血压19例、心脏病10例、脑卒中11例、心肌梗塞4例以及其他类型心血管疾病3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照相仿(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全面的健康教育。①健康知识普及:应用多元化的健康教育方法,主要通过口头、书面、电话、讲座等方式。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通过口头传达的方式来向患者接受心血管疾病的相关知识,使其了解疾病的诱发因素、临床症状、防治方法等,在此基础上,向患者发放心血管疾病知识宣传手册,或通过图片、动画、视频等形式向患者予以展示。由护理人员进行示范,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护理指导,帮助其掌握基础的护理技巧。为患者提供电话咨询服务,并对患者进行随访,以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
②心理护理:深入到人院、诊治、出院及随诊等环节当中,给予健康教育和护理指导。患者入院后,需要在护理人员的帮助和指导下,熟悉病房及周围环境,认识主治医生和责任护士,以消除其陌生感。护理人员需要保持亲切、和蔼的态度,给予患者优质的护理服务,赢得其信任,提高其对于护理的依从度,严格执行医嘱。加强心理护理,给予情感支持,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属之间需要密切配合,陪护在患者身边,给予其鼓励和安慰。
③康复指导:通过健康教育,患者能够了解心血管疾病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自主纠正不良生活习惯,保持好个人卫生,合理膳食,规律作息,正确用药。待患者病情稳定和好转,可适当进行运动锻炼。
1.3统计学处理
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x±s)和(%)进行计量和计数,由t值和x2检验,P<0.05代表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及其对心血管疾病的认知程度
观察组患者在遵医嘱用药、饮食控制、情绪稳定以及疾病认知优良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比0.05)。具体数据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同样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3.讨论
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多发疾病,其患者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其生理和心理均承受着一定的痛苦。患者的生活习惯、心理和精神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其不良生活习惯和负面情绪均可能诱发疾病的发作。老年患者由于久治不愈,其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治愈缺乏信心,导致其情绪不稳定,不遵医嘱用药,生活方式不规律,不利于患者的治疗与恢复。患者的遵医行为差,其原因在于对疾病的认知和了解的程度不够。这就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深入到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护理当中。加强心理干预,给予其生活指导,帮助其掌握心血管疾病知识和防治辦法,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提高其遵医行为,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而维护患者的健康,促进其恢复。
综上所述,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护理中,全面开展健康教育,增进患者对于疾病知识的了解,提高其治疗依从性,进而获得理想的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健康教育;老年心血管疾病;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1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18(2016)12-112-01
心血管疾病患者主要集中于老年人群体,与患者的生理机能衰退有关,同时受到环境、心理和精神状态、日常生活习惯的影响,其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老年心血管疾病多为慢性疾病,需要接受长期的治疗和护理,多数患者难以根本治愈,主要通过临床护理来予以控制,维持病情的稳定,并促进其好转。为了进一步提升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需要获得患者的积极配合,能够加强对自身的管理,提高其对于疾病的正确认识。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94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当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2年5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94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47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健康教育,其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男性26例,女性21例,最高龄83岁,最低龄59岁,平均年龄(65.7±7.4)岁;其中高血压18例、心脏病12例、脑卒中lO例、心肌梗塞5例以及其他类型心血管疾病2例。另外47例患者仅接受常规护理,其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男性24例,女性23例,最高龄81岁,最低龄61岁,平均年龄(66.3±7.6)岁;其中高血压19例、心脏病10例、脑卒中11例、心肌梗塞4例以及其他类型心血管疾病3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照相仿(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全面的健康教育。①健康知识普及:应用多元化的健康教育方法,主要通过口头、书面、电话、讲座等方式。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通过口头传达的方式来向患者接受心血管疾病的相关知识,使其了解疾病的诱发因素、临床症状、防治方法等,在此基础上,向患者发放心血管疾病知识宣传手册,或通过图片、动画、视频等形式向患者予以展示。由护理人员进行示范,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护理指导,帮助其掌握基础的护理技巧。为患者提供电话咨询服务,并对患者进行随访,以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
②心理护理:深入到人院、诊治、出院及随诊等环节当中,给予健康教育和护理指导。患者入院后,需要在护理人员的帮助和指导下,熟悉病房及周围环境,认识主治医生和责任护士,以消除其陌生感。护理人员需要保持亲切、和蔼的态度,给予患者优质的护理服务,赢得其信任,提高其对于护理的依从度,严格执行医嘱。加强心理护理,给予情感支持,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属之间需要密切配合,陪护在患者身边,给予其鼓励和安慰。
③康复指导:通过健康教育,患者能够了解心血管疾病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自主纠正不良生活习惯,保持好个人卫生,合理膳食,规律作息,正确用药。待患者病情稳定和好转,可适当进行运动锻炼。
1.3统计学处理
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x±s)和(%)进行计量和计数,由t值和x2检验,P<0.05代表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及其对心血管疾病的认知程度
观察组患者在遵医嘱用药、饮食控制、情绪稳定以及疾病认知优良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比0.05)。具体数据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同样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3.讨论
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多发疾病,其患者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其生理和心理均承受着一定的痛苦。患者的生活习惯、心理和精神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其不良生活习惯和负面情绪均可能诱发疾病的发作。老年患者由于久治不愈,其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治愈缺乏信心,导致其情绪不稳定,不遵医嘱用药,生活方式不规律,不利于患者的治疗与恢复。患者的遵医行为差,其原因在于对疾病的认知和了解的程度不够。这就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深入到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护理当中。加强心理干预,给予其生活指导,帮助其掌握心血管疾病知识和防治辦法,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提高其遵医行为,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而维护患者的健康,促进其恢复。
综上所述,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护理中,全面开展健康教育,增进患者对于疾病知识的了解,提高其治疗依从性,进而获得理想的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