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学者认为,教师与学生的区别在于教师应是卓越的学习者。这句话在人类知识爆炸式增长和教育界日益重视教师专业发展的今天,更显得意义深远。教师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技能、情感智能、道德准则等内容,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一个小卖部的店主需要不断地进货才能维系他的经营,那么教师更应当不断地“进货”,才能确保他的知识在质和量上不断地维持在其职业所需要的范围。从现实情况看,教师最主要的“进货”渠道除了其所接受的学历教育之外,还主要来源于培训和自我学习。一位教师从入职阶段到胜任教师,再到有经验的教师、专家型教师,学习在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自上而下的教师培训至今仍是教师素质提升的主要途径。这种模式下,教师学习的主动性、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都不尽如人意,从而使教师培训受到多方诟病。在信息技术日趋成熟的今天,教师通过技术环境进行个性化的自主学习以提升其专业发展水平,变得越来越可行。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源进行个性化的学习以获得自我提升,是本文要阐述的主要内容。根据现阶段信息化资源的优势和特点,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得出教师在信息化条件下的个性化学习大致有以下四种途径。
途径一:网络作为工具的释疑式学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碰到许多知识的薄弱点、盲区以及疑难问题,传统的解决方法通常是向领域内更具优势的专家请教或者查阅相关的书籍,但容易受到条件的制约。网络提供的丰富资源可以帮助教师对这些知识进行释疑类的学习。
网络百科全书在对人类已有知识的管理和共享方面体现了前所未有的优势。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它们所覆盖的学科和领域对于一般教师来说已经相当丰富。
需要说明的是,一般不建议将百度搜索的结果直接作为可靠信息源来利用,尽管有许多教师现实中通常都这么做。因为良莠不齐的海量第三方信息需要学习者有一个自我判断和采纳的过程,而百度百科作为有一定审核机制的知识管理系统,其提供的信息比直接检索更具科学性。相比而言,维基百科在知识间关系的梳理、知识库的容量、支持语言类型等方面具有更明显的优势。它对于方便不同行业的人士寻找知识具有很明显的优势,手机端也有百科维基版可供下载。
当就一个知识问题利用上述工具进行检索时,我们可以通过知识点关联(链接)了解到更多未知知识。比如检索“长征”,维基百科呈现了其背景、历程、重要事件、重要人物、相关图集等详实的资料。依靠关键词链接的方式,学习者以对这一事件的了解为切入,可以基本了解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国共双方重要人物和事件脉络。这种从一点扩散到多点的学习,可以称之为“冲浪式学习”,也有专家称之为“知识贯通式学习”。
除了网络百科全书外,维基提供的维基物种、维基教科书、维基文库、维基学院等服务都可作为很好的学习工具。
途径二:网络作为资源的碎片化学习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时间被各种活动切割成碎片,连续的、长时间的学习越来越显得奢侈。教师如何利用零碎的时间通过手机、PAD等各种移动终端进行碎片化学习,达到知识、技能或理念的提升?“向名师要知识,向碎片要时间”,信息技术正使这种可能变成现实。
移动终端提供越来越多的应用(APP)供我们进行这种碎片化的学习。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扇贝单词”“英语流利说”“朗文在线词典”分别就英语单词、口语、语法等主题进行碎片化的即时学习,每次5~10分钟的空闲,你就可以收获学习的成效和快乐。
手机中可供下载的大量通识类电子书(如汉译世界学术名著、百家讲坛合集等)也可以使我们在短暂的时间内体验“开卷有益”。
途径三:网络作为平台的系统性学习
教师要在专业发展之路上获得明显的提升,离不开对知识的系统性的学习,传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脱产学习或短期培训,但高质量、系统课程的学习机会非常少。网络教育的发展催生了MOOC,打开电脑就可以聆听所在领域国内甚至国际一流的专家系统性授课,学习最前沿的知识、感悟他们的智慧,这是多么令人激动的事情!
我们能比较方便获取的免费资源有网易公开课和Coursera等。网易公开课作为一个国内知名的在线教育平台,集中了国内名校和教育机构的各类在线学习资源,以提供视频公开课为主要内容,特别是它还以字幕翻译的方式引进了大量国外名校的在线课程,为教师提升其专业素养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学习入口。除网易公开课外,其开设的中国大学MOOC联盟目前提供了26所国内知名高校的179门中文在线课程。Coursera(www.coursera.org)作为一个教育平台,其组织更具国际化和规范化,它与100多所全世界顶尖的大学和机构合作,提供820门课程(中文课程有100多门),教育学课程有102门。Coursera对教师专业发展尤为重视,将其作为一级分类,共有77门课程。任何人可以在线加入其免费课程。“我们期待在未来所有人都可以获得世界最高水平的教育。 我们希望教育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其家人的生活以及他们所在社区”,这段话体现了Coursera的愿景。
除上述MOOC平台外,苹果的iTunes U也是内容丰富的课程平台。MOOC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视频,还提供了教学内容相关文档、 随堂测验及课后作业、师生讨论以及互动,不少大学还为学习者提供完成学习的认证证书。
途径四:网络作为工具的研究性学习
专家型教师区别于一般熟练教师的特点之一是教育与教学的研究能力。随着知识的积累、实践经验的丰富,教师会有就某个领域进行研究的自发需求。专业研究者和一般的经验型教师的区别是,后者的研究往往是自我经验的总结和反思,有不少人更是属于闭门造车,而专业的研究者更善于在了解、归纳他人(特别是领域内专家及成功者)的经验基础上进行研究,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反思和完善自己的行动与理论,产出更好的成果。
百度等搜索引擎在这方面无法很好地满足研究型教师的需求,而像“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文献资源库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如我们现在要研究关于隔代教育的问题,以知网检索结果为例,自1980年以来,以“隔代教育”为主题发表的期刊论文及学位论文共有近4000篇,如果进一步缩小研究领域和研究层次范围,我们可以很快地获得在这个领域最具权威的文章。如再将其中的重要文章集中起来进行阅读和分析,可以快速地提升自己在这个知识领域的认知,从而有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或者研究的深入进行。
上述四类情境在学习实践中通常是相互包含或交叉的,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使用。与网络上可用资源相比,本文所提到的学习资源可谓沧海一粟。信息时代的到来,使知识的更新、积累与传播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当然也带来了学习方式的变革。在时代呼唤终身教育的大背景下,作为教师更应当顺应时代,将学习变成自己的生活方式,以更好地适应新的教育形势。善用以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手段就是让教师成为卓越学习者的一条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浙江衢州市电化教育馆)
自上而下的教师培训至今仍是教师素质提升的主要途径。这种模式下,教师学习的主动性、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都不尽如人意,从而使教师培训受到多方诟病。在信息技术日趋成熟的今天,教师通过技术环境进行个性化的自主学习以提升其专业发展水平,变得越来越可行。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源进行个性化的学习以获得自我提升,是本文要阐述的主要内容。根据现阶段信息化资源的优势和特点,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得出教师在信息化条件下的个性化学习大致有以下四种途径。
途径一:网络作为工具的释疑式学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碰到许多知识的薄弱点、盲区以及疑难问题,传统的解决方法通常是向领域内更具优势的专家请教或者查阅相关的书籍,但容易受到条件的制约。网络提供的丰富资源可以帮助教师对这些知识进行释疑类的学习。
网络百科全书在对人类已有知识的管理和共享方面体现了前所未有的优势。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它们所覆盖的学科和领域对于一般教师来说已经相当丰富。
需要说明的是,一般不建议将百度搜索的结果直接作为可靠信息源来利用,尽管有许多教师现实中通常都这么做。因为良莠不齐的海量第三方信息需要学习者有一个自我判断和采纳的过程,而百度百科作为有一定审核机制的知识管理系统,其提供的信息比直接检索更具科学性。相比而言,维基百科在知识间关系的梳理、知识库的容量、支持语言类型等方面具有更明显的优势。它对于方便不同行业的人士寻找知识具有很明显的优势,手机端也有百科维基版可供下载。
当就一个知识问题利用上述工具进行检索时,我们可以通过知识点关联(链接)了解到更多未知知识。比如检索“长征”,维基百科呈现了其背景、历程、重要事件、重要人物、相关图集等详实的资料。依靠关键词链接的方式,学习者以对这一事件的了解为切入,可以基本了解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国共双方重要人物和事件脉络。这种从一点扩散到多点的学习,可以称之为“冲浪式学习”,也有专家称之为“知识贯通式学习”。
除了网络百科全书外,维基提供的维基物种、维基教科书、维基文库、维基学院等服务都可作为很好的学习工具。
途径二:网络作为资源的碎片化学习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时间被各种活动切割成碎片,连续的、长时间的学习越来越显得奢侈。教师如何利用零碎的时间通过手机、PAD等各种移动终端进行碎片化学习,达到知识、技能或理念的提升?“向名师要知识,向碎片要时间”,信息技术正使这种可能变成现实。
移动终端提供越来越多的应用(APP)供我们进行这种碎片化的学习。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扇贝单词”“英语流利说”“朗文在线词典”分别就英语单词、口语、语法等主题进行碎片化的即时学习,每次5~10分钟的空闲,你就可以收获学习的成效和快乐。
手机中可供下载的大量通识类电子书(如汉译世界学术名著、百家讲坛合集等)也可以使我们在短暂的时间内体验“开卷有益”。
途径三:网络作为平台的系统性学习
教师要在专业发展之路上获得明显的提升,离不开对知识的系统性的学习,传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脱产学习或短期培训,但高质量、系统课程的学习机会非常少。网络教育的发展催生了MOOC,打开电脑就可以聆听所在领域国内甚至国际一流的专家系统性授课,学习最前沿的知识、感悟他们的智慧,这是多么令人激动的事情!
我们能比较方便获取的免费资源有网易公开课和Coursera等。网易公开课作为一个国内知名的在线教育平台,集中了国内名校和教育机构的各类在线学习资源,以提供视频公开课为主要内容,特别是它还以字幕翻译的方式引进了大量国外名校的在线课程,为教师提升其专业素养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学习入口。除网易公开课外,其开设的中国大学MOOC联盟目前提供了26所国内知名高校的179门中文在线课程。Coursera(www.coursera.org)作为一个教育平台,其组织更具国际化和规范化,它与100多所全世界顶尖的大学和机构合作,提供820门课程(中文课程有100多门),教育学课程有102门。Coursera对教师专业发展尤为重视,将其作为一级分类,共有77门课程。任何人可以在线加入其免费课程。“我们期待在未来所有人都可以获得世界最高水平的教育。 我们希望教育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其家人的生活以及他们所在社区”,这段话体现了Coursera的愿景。
除上述MOOC平台外,苹果的iTunes U也是内容丰富的课程平台。MOOC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视频,还提供了教学内容相关文档、 随堂测验及课后作业、师生讨论以及互动,不少大学还为学习者提供完成学习的认证证书。
途径四:网络作为工具的研究性学习
专家型教师区别于一般熟练教师的特点之一是教育与教学的研究能力。随着知识的积累、实践经验的丰富,教师会有就某个领域进行研究的自发需求。专业研究者和一般的经验型教师的区别是,后者的研究往往是自我经验的总结和反思,有不少人更是属于闭门造车,而专业的研究者更善于在了解、归纳他人(特别是领域内专家及成功者)的经验基础上进行研究,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反思和完善自己的行动与理论,产出更好的成果。
百度等搜索引擎在这方面无法很好地满足研究型教师的需求,而像“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文献资源库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如我们现在要研究关于隔代教育的问题,以知网检索结果为例,自1980年以来,以“隔代教育”为主题发表的期刊论文及学位论文共有近4000篇,如果进一步缩小研究领域和研究层次范围,我们可以很快地获得在这个领域最具权威的文章。如再将其中的重要文章集中起来进行阅读和分析,可以快速地提升自己在这个知识领域的认知,从而有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或者研究的深入进行。
上述四类情境在学习实践中通常是相互包含或交叉的,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使用。与网络上可用资源相比,本文所提到的学习资源可谓沧海一粟。信息时代的到来,使知识的更新、积累与传播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当然也带来了学习方式的变革。在时代呼唤终身教育的大背景下,作为教师更应当顺应时代,将学习变成自己的生活方式,以更好地适应新的教育形势。善用以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手段就是让教师成为卓越学习者的一条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浙江衢州市电化教育馆)